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增强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最佳选择。本文从设置教学情境,选择合适习题,增强师生交流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51-02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业水平和初中生的数学素养,就必须在课堂内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构建起高效课堂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并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也十分重视高效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因此努力打磨自己的教学技巧,力争使自己的数学课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可以从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精选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习题和增加师生间交流等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进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
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教学情境的设置,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否设置情景对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都是直接切入本节课的主题。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能够精心挑选并主动引入契合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情境,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对教师能否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是能否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之一。例如在教授《负数》新授课的时候,笔者就对如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而有效地理解负数的本质进行反复思考,最后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和几位教师一起设计了一个比较切合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这个问题情景由两个问题组成。在上课之前笔者就对学生进行描述:今天早晨老师出门的时候带了十元钱,可是在来学校的路上老师捡到了负十元钱,请问现在老師身上有多少钱。学生在听到问题之后稍微有点惊讶,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纷纷回答老师是不是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这说明学生在经过课前预习之后,已经知道捡到了负十元就是丢掉了十元钱,同时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境,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契合日常生活,所以很容易就让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境,进而从问题情境中明白负数的含义和运算原则之一,加负数就等于减去正数。随后笔者在PPT上展示一个汽车运动的动画,汽车向前跑了五十米,笔者对学生说:大家思考一下,这辆汽车向后跑了多少米?学生经过刚才的问题情景提示,已经知道负数的相关知识,再顺着教师的思路思考一会之后就知道,负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上的增减,还可以表示正方向和反方向。最后得到的答案就是汽车向后跑了负五十米。在经过这个教学情境的导入之后,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心理得到了较好地引导,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对负数学习的心理准备,使笔者高效率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二、精选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习题
在完成新授课例题讲解之后,教师一般都要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学到的知识点,而数学尤其是如此,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可以通过练习学会对新知识的应用,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数学课上的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想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教会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的目的,教师就应该在提高练习的质量上下功夫。例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新授课时,在完成因式分解法的例题讲解之后,笔者给学生留下了几个习题,让他们当场完成并上黑板展示各自的解法和思路。(1)(2x-1)2+3(1-2x)=0(2)(1-3x)2=16(2x+3)2(3)(x2-6x)-7=0这几道题目并不是很难,但是却集中体现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法和思路,比如换元法、展开之后再进行因式分解和直接分解法。这些习题还对学生以前学习的公式进行复习,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可以通过这些习题较为全面地评估学生本节课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想通过习题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精心设计一些注重基础知识应用的习题。一般来说,学生在新授课上掌握本节内容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很好地完成本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可以认为是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和练习题,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那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之甚少,无法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就谈不上构建高效课堂。所以,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课堂上,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笔者经常通过检查学生随堂练习完成情况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的差别,所以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对教师讲述的新知识理解程度就有所差别,同一节课下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已经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扩展了新的能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能是仅仅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肯还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教师仅仅通过提问是无法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所以,只有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才能充分地完成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四、结语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目标,也是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精选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习题和增加师生间交流等方面着手,构建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忠年.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该怎样定位[J].学周刊,2014(13).
[2]张玉霞.浅谈新课标下高效课堂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1(16).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51-02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业水平和初中生的数学素养,就必须在课堂内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构建起高效课堂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并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也十分重视高效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因此努力打磨自己的教学技巧,力争使自己的数学课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可以从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精选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习题和增加师生间交流等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进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
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教学情境的设置,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否设置情景对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都是直接切入本节课的主题。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能够精心挑选并主动引入契合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情境,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对教师能否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是能否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之一。例如在教授《负数》新授课的时候,笔者就对如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而有效地理解负数的本质进行反复思考,最后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和几位教师一起设计了一个比较切合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这个问题情景由两个问题组成。在上课之前笔者就对学生进行描述:今天早晨老师出门的时候带了十元钱,可是在来学校的路上老师捡到了负十元钱,请问现在老師身上有多少钱。学生在听到问题之后稍微有点惊讶,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纷纷回答老师是不是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这说明学生在经过课前预习之后,已经知道捡到了负十元就是丢掉了十元钱,同时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境,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契合日常生活,所以很容易就让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境,进而从问题情境中明白负数的含义和运算原则之一,加负数就等于减去正数。随后笔者在PPT上展示一个汽车运动的动画,汽车向前跑了五十米,笔者对学生说:大家思考一下,这辆汽车向后跑了多少米?学生经过刚才的问题情景提示,已经知道负数的相关知识,再顺着教师的思路思考一会之后就知道,负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上的增减,还可以表示正方向和反方向。最后得到的答案就是汽车向后跑了负五十米。在经过这个教学情境的导入之后,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心理得到了较好地引导,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对负数学习的心理准备,使笔者高效率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二、精选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习题
在完成新授课例题讲解之后,教师一般都要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学到的知识点,而数学尤其是如此,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可以通过练习学会对新知识的应用,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数学课上的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想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教会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的目的,教师就应该在提高练习的质量上下功夫。例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新授课时,在完成因式分解法的例题讲解之后,笔者给学生留下了几个习题,让他们当场完成并上黑板展示各自的解法和思路。(1)(2x-1)2+3(1-2x)=0(2)(1-3x)2=16(2x+3)2(3)(x2-6x)-7=0这几道题目并不是很难,但是却集中体现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法和思路,比如换元法、展开之后再进行因式分解和直接分解法。这些习题还对学生以前学习的公式进行复习,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可以通过这些习题较为全面地评估学生本节课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想通过习题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精心设计一些注重基础知识应用的习题。一般来说,学生在新授课上掌握本节内容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很好地完成本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可以认为是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和练习题,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那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之甚少,无法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就谈不上构建高效课堂。所以,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课堂上,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笔者经常通过检查学生随堂练习完成情况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的差别,所以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对教师讲述的新知识理解程度就有所差别,同一节课下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已经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扩展了新的能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能是仅仅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肯还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教师仅仅通过提问是无法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所以,只有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才能充分地完成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四、结语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目标,也是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精选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习题和增加师生间交流等方面着手,构建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忠年.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该怎样定位[J].学周刊,2014(13).
[2]张玉霞.浅谈新课标下高效课堂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