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2
摘 要 散打运动是双方运动员直接对抗的技能主导类竞技项目,运动员通过对对方得分部位实施快速、准确、有力的攻击或使用摔法摔倒对手而得分获胜,因此,运动员散打技术的运用能力对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散打竞技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以期对散打运动基础理论的探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散打 竞技能力 技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国在世界上推广最为普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散打作为中华武术在当今世界武坛技击的代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体育竞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斗智斗勇,形成了以踢、打、摔三维技术攻防框架体系。武术散打运动,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9年在北京体育学院、浙江省体委和武汉体育学院三所单位试点以来,经过广大武术工作者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散打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一、“散打技术”的界定及分类
运动技术是指完成特定体育活动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1]。按照不同的标准,散打技术的分类亦不同:
(一)以攻防标准分类
对抗性是散打的本质特性,根据攻防矛盾可以将散打技术分为进攻类技术和防守类技术两大类。
(二)以技术表现特点为标准分类
在进攻技术中根据技术表现特点,散打技术可以分为拳法、腿法、摔法三种;防守技术可根据技术表现特点分为接触式防守和非接触式防守。
二、散打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
在形态方面,要求散打运动员身高与体重保持适当的比例,身体机能上要求内脏器官抗震性能较强、适应能力强,前庭分析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全面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都很重要,实战中要求运动员从个体及对手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获取最佳整体效益。单个技术与战术能力是运动员整体技术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制胜的武器,技战术运用水平对最终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散打实战技术包括进攻、防守、和反攻三部分,具有主动性、连续性、全面性、实用性等多方面特点,在战术上主要采用先发制人、因人而异、引诱等战术意识和战术思想。心里特征主要表现在实战当中技术选择的果断性、对抗中的坚毅性,智能方面要求运动员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比赛情形较强的理解力和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等[2]。
(一)散打技术的得分要素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3]。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和对专家的访谈总结出的散打竞技能力的决定要素,如图1:
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体能训练分为专项体能训练和一般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练习,改造运动员身体形态、增进身体健康、提高机体机能水平和全面发展运动素质,专项体能训练根据专项的需要采用与专项有密切关系的专门性的身体练习,发展和改善与专项运动成绩有密切联系的专门性的身体练习,发展和改善与专项运动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和专项所必须的身体形态、机能[4]。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心态的基础,另外,良好的体能训练还有助于预防运动员伤病,延长运动寿命。任何竞技比赛中,技术都是赢得比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运动员只有全面熟练的掌握好散打中的各种基本技术,才能保证在比赛中的灵活运用,保证技术在比赛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战术是运动员综合考虑自身及对手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在散打对抗中,运动员的智能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保障,比赛中运动员的智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战机的判断和把握;二是不断的创造战机,合理的运用战术。运动员智能的作用在于把运动员己获得的身体、技战术、心理等训练成果,根据双方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最优化地进行综合运用于实战,其核心就是“制人而不制于人”,从而造成有利的态势。无论是在散打训练还是在比赛中,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都只有在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下,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发挥。
总之,散打比赛是双方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综合实力的较量。在比赛中合理地运用技、战术,并发挥出最大作用取得胜利,运动员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娴熟的基本技术和良好的体力。
(二)散打技术判定的条件及标准
武术散打的竞赛规定,每场采用3局2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5]。每局内双方运动员攻防交替或进入僵持状态,直至双方分离后或裁判叫停为止。武术散打类属格斗对抗性性项目,其技术的使用效果是以击打到对方身体的有效部位并产生明显的效果为判断标准,同时还要兼顾不被对方所击中,即“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的原则。并且技术的使用必须是在竞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此,评判技术成败与否的唯一标准是以竞赛规则的评分办法为依据。现在,技术动作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依据最新的武术散打(散手)竞赛裁判法,集中的判定标准体现在四个方面:一看进攻,进攻动作清晰,打击点准确;二看防守,击中时对方没有相应的防守动作或防守不成功;三看位移,击中对方后产生的位移现象;四听声音,击中对方后有清晰或者沉闷的击打声。一个单一动作或组合动作只要是符合以上四个标准或者其中一两个标准击中了对方得分部位,即判该技术动作有效得分[5]。
三、对于提高散打竞技能力与技术的建议
(一)重视运动员拳法技术的强化训练,重点围绕拳法的重击能力和创造时机能力组织训练;教练员应转变思想,鼓励运动员积极主动地采取多样化的腿法进攻手段;根据散打比赛的特点对摔法技术进行筛选,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完善,形成“绝招”。并综合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切实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措施,丰富和完善运动员的进攻和得分手段。
(二)在训练时,保证运用效果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重击效果的打击训练,在身体素质上、技战术方面都应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提高其各种技术的运用率和运用效果。
(三)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自身的技战术特点、性格差异以及对各类组合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技术以形成“绝招”。同时,加强运动员技战术意识的培养,提高思维、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2002.2.
[2] 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5.
[3]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5]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教材.武术(散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摘 要 散打运动是双方运动员直接对抗的技能主导类竞技项目,运动员通过对对方得分部位实施快速、准确、有力的攻击或使用摔法摔倒对手而得分获胜,因此,运动员散打技术的运用能力对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散打竞技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以期对散打运动基础理论的探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散打 竞技能力 技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国在世界上推广最为普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散打作为中华武术在当今世界武坛技击的代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体育竞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斗智斗勇,形成了以踢、打、摔三维技术攻防框架体系。武术散打运动,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9年在北京体育学院、浙江省体委和武汉体育学院三所单位试点以来,经过广大武术工作者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散打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一、“散打技术”的界定及分类
运动技术是指完成特定体育活动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1]。按照不同的标准,散打技术的分类亦不同:
(一)以攻防标准分类
对抗性是散打的本质特性,根据攻防矛盾可以将散打技术分为进攻类技术和防守类技术两大类。
(二)以技术表现特点为标准分类
在进攻技术中根据技术表现特点,散打技术可以分为拳法、腿法、摔法三种;防守技术可根据技术表现特点分为接触式防守和非接触式防守。
二、散打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
在形态方面,要求散打运动员身高与体重保持适当的比例,身体机能上要求内脏器官抗震性能较强、适应能力强,前庭分析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全面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都很重要,实战中要求运动员从个体及对手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获取最佳整体效益。单个技术与战术能力是运动员整体技术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制胜的武器,技战术运用水平对最终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散打实战技术包括进攻、防守、和反攻三部分,具有主动性、连续性、全面性、实用性等多方面特点,在战术上主要采用先发制人、因人而异、引诱等战术意识和战术思想。心里特征主要表现在实战当中技术选择的果断性、对抗中的坚毅性,智能方面要求运动员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比赛情形较强的理解力和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等[2]。
(一)散打技术的得分要素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3]。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和对专家的访谈总结出的散打竞技能力的决定要素,如图1:
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体能训练分为专项体能训练和一般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练习,改造运动员身体形态、增进身体健康、提高机体机能水平和全面发展运动素质,专项体能训练根据专项的需要采用与专项有密切关系的专门性的身体练习,发展和改善与专项运动成绩有密切联系的专门性的身体练习,发展和改善与专项运动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和专项所必须的身体形态、机能[4]。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心态的基础,另外,良好的体能训练还有助于预防运动员伤病,延长运动寿命。任何竞技比赛中,技术都是赢得比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运动员只有全面熟练的掌握好散打中的各种基本技术,才能保证在比赛中的灵活运用,保证技术在比赛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战术是运动员综合考虑自身及对手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在散打对抗中,运动员的智能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保障,比赛中运动员的智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战机的判断和把握;二是不断的创造战机,合理的运用战术。运动员智能的作用在于把运动员己获得的身体、技战术、心理等训练成果,根据双方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最优化地进行综合运用于实战,其核心就是“制人而不制于人”,从而造成有利的态势。无论是在散打训练还是在比赛中,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都只有在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下,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发挥。
总之,散打比赛是双方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综合实力的较量。在比赛中合理地运用技、战术,并发挥出最大作用取得胜利,运动员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娴熟的基本技术和良好的体力。
(二)散打技术判定的条件及标准
武术散打的竞赛规定,每场采用3局2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5]。每局内双方运动员攻防交替或进入僵持状态,直至双方分离后或裁判叫停为止。武术散打类属格斗对抗性性项目,其技术的使用效果是以击打到对方身体的有效部位并产生明显的效果为判断标准,同时还要兼顾不被对方所击中,即“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的原则。并且技术的使用必须是在竞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此,评判技术成败与否的唯一标准是以竞赛规则的评分办法为依据。现在,技术动作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依据最新的武术散打(散手)竞赛裁判法,集中的判定标准体现在四个方面:一看进攻,进攻动作清晰,打击点准确;二看防守,击中时对方没有相应的防守动作或防守不成功;三看位移,击中对方后产生的位移现象;四听声音,击中对方后有清晰或者沉闷的击打声。一个单一动作或组合动作只要是符合以上四个标准或者其中一两个标准击中了对方得分部位,即判该技术动作有效得分[5]。
三、对于提高散打竞技能力与技术的建议
(一)重视运动员拳法技术的强化训练,重点围绕拳法的重击能力和创造时机能力组织训练;教练员应转变思想,鼓励运动员积极主动地采取多样化的腿法进攻手段;根据散打比赛的特点对摔法技术进行筛选,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完善,形成“绝招”。并综合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切实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措施,丰富和完善运动员的进攻和得分手段。
(二)在训练时,保证运用效果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重击效果的打击训练,在身体素质上、技战术方面都应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提高其各种技术的运用率和运用效果。
(三)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自身的技战术特点、性格差异以及对各类组合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技术以形成“绝招”。同时,加强运动员技战术意识的培养,提高思维、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2002.2.
[2] 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5.
[3]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5]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教材.武术(散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