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法在隧道超前预报检测中应用的探讨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_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隧道工程愈加完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对于隧道的安全施工而言十分重要。由于地质雷达法具有操作简单,探测效率高,使用灵活,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可将其运用于隧道超前预报之中。本文将对地质雷达法和地质雷达设备的探测原理等进行介绍分析,并结合实例论述地质雷达法在预报短距离地质灾害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地质雷达;隧道;超前预报
  中图分类号:U452.1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蓬勃发展,我国开始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各类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造量,除此之外也建造了大量如隧道工程般的隐蔽工程。由于隧道工程是处于地下环境中的隐蔽工程,复杂多样、无法预知的地质因素为隧道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挑战。在隧道工程的前期勘测阶段,容易因时间、技术和经济等因素影响勘测结果,导致设计结果与实际施工环境不匹配的情况。而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地质复杂的区域,易出现如地层破碎带、断层、溶洞、地下暗河等对施工不利的条件,若无法提前预测前方地质情况,不仅会影响正常施工,还会对施工队伍的安全造成威胁,造成较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因此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对隧道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隧道超前预报检测中常用的方法有:地质雷达法、红外探水法、TSP预测法、超前钻探法等。地质雷达法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高效便捷、不会对施工环境造成影响等优点,且对于破碎岩体、溶洞等复杂地质探测效果较好,被广泛运用于隧道超前预报监测之中。本文就地质雷达法对贵州某铁路隧道在建工程进行隧道超前预报检测,对地质雷达法在隧道超前预报监测中的准确性进行论述和验证。
  1 地质雷达探测原理
  地质雷达是一种电磁无损探测技术。通过向地下发射频率通常在106 Hz~109 Hz的高频窄脉冲电磁波,对接收到的反射波形的振幅、波形、频率等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推断地质因素的探测技术。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探测对象内部存在明显的介电性差异,电磁波遇到地址分界面会产生不同的反射、散射差异,对于接收到的反射波形的差异进行相关分析,即可推断隧道前方是否存在不良地质,并对不良地质的空间位置、规模等信息进行推测。
  2 雷达数据处理基本理论
   (1)三振相:香味、振幅、频率。三振相即瞬时相位、瞬时频率和瞬时振幅,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不可或缺的三个指标。相位:一个垂直的单道波形的波峰和波谷可以直观地表达出波形的相位,每一个完整的信号周期都至少包含一个波峰和波谷,地下不同的介质的接触面反射的电磁波会在地质雷达探测设备上显示出一个完整的反射信号周期。振幅:振幅幅值没有单位,有时可使用电压值来表示,波峰的振幅幅值为正值,波谷的振幅幅值为负值。在地质雷达接收到的反射波图像中,波谷与波峰到中心线的距离越长,则表示反射信号越强。频率:波谷与波峰波动的距离反映出了信号的频率的高低,距离越大则探测出的信号频率越低,反之同理。
   (2)同相轴。同相轴是雷达图像的时间剖面上所记录的各道振动相位相同的波峰或波谷的连线。在勘察资料中,通常会根据雷达图像的时间剖面上有规律地出现的形状相似能连成线状轴线的振动画出不同的同相轴,以此来表示不同界面反射回的电磁波。
   (3)波形图。由于超前地质预报数据的采集方式为键盘触发,采集的电磁脉冲数较少,因此通常使用波形图对雷达图像进行表述。雷达图像采用波形图的形式,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述出雷达探测仪接收到的信号的相位、频率和振幅;用探测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时,为确保信号的分辨率和准确度,要尽量保证有足够多的脉冲,通常情况下每个掌子面采集的脉冲数不可少于50个脉冲。
  3 不同地质构造体的电磁波反射特征
   (1)完整岩体。完整的岩体通常是几乎没有电磁波反射信号的,但由于岩体的含水量和风化程度的不同,在岩体内部会产生微弱的信号反射。此类地质元素的反射信号大多为中高频反射信号,同相轴呈不连续均匀分布或连续且均一平行分布;信号的振幅较弱。
   (2)断层破碎带。中、低频信号的不均匀特征表征在断层破碎带,并且毫无规律、急剧变化的频率出现在该位置,错段、同轴不连续性以及分布杂乱的现象主要以带状区域化呈现,同时具有较强的振幅。
   (3)富水带。低频均匀的信号表现在富水带中,同时表现为快速变低的电磁波信号,并且主要的表现形式为:震荡次数多、振幅强、反射呈层面状、同相轴均一连续。
   (4)节理裂隙密集带。裂隙水严重影响着此区域的反射信号,主要表现为均匀变化、信号频率包括中低频率,且具有較快的变化速率,规律性强,时续时断的同相轴信号,强振幅、乱波形以及不平行等表征。
   (5)软弱层(泥夹层)。中低频信号均匀的表现在软弱层中,电磁波反射信号规律性强、变化速率快、均一分布的波形、并且具有强振幅和震荡次数多等表征。
   (6)岩溶(非填充型)。岩溶对施工质量影响非常大,不良结构对施工过程中造成危害,若岩溶是非填充型且表征为形态各异、复杂的自然环境,危害程度将被降低,其电磁波反射信号规律性强、频率变化速率快,大多数为中低频信号,且不均匀;当岩溶不大于掌子面,连续、反射信号呈孤立体是其同相轴特征;同时反射信号也会出现在非填充型岩溶的前后端面,不规则的岩溶导致信号反射不规则;而岩溶大于掌子面,反射信号呈层面状,裂隙的现象易发生,判断依据主要是前后纵深以及反射信号。通常,信号远,为岩溶;信号近,为裂隙。
   (7)岩溶(填充型)。低频、均匀的电磁波反射信号表征在填充型岩溶中,频率变化剧烈且有规律,均一的波形、规则、连续表现在同相轴中,同时具有强振幅信号,信号震荡次数较多,其中也包含大于和小于掌子面的情况。
  据以上论证得知,在地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不同的代表性特征体现在电磁波反射信号中。
  4 情况验证
  根据具体的施工现场的应用结果,采集试验数据与上述理论相结合,同时其他测量手段提供辅助,借助试验的具体数据,同时收集后续施工验证结果,因此得出,自稳性差的岩层以及破碎围岩出现在掌子面前方,渗水、掉块的现象极其明显,同时又有软弱夹层间隔在层间不断出现,小股层间隙水的现象也有发生,具体位置位于中部偏右,与掌子面的距离约为4 m,但是岩溶发育段和溶腔并未在整段隧道中出现。结果准确性较高,当探测距离较短时,可以优先选用地质雷达探测法。在开挖隧道过程中,为保证测量数据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探测距离不宜过长,尽可能的通过地质预测避免发生对峙灾害的情况。
  5 结语
  (1)通常情况下,10 m~20 m的距离是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地质雷达法所测得的有效距离,误差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当超过40 m以上的测量距离,理论研究应该继续加强,进一步细化地质雷达探测方法,不断进行工程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规律,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预报精度也被不断提高。
  (2)水层、溶洞、破碎带以及软弱夹层的具体特性在隧道掌子面中的表征可由地质雷达探测法测得,同时也可以探测到实际准确的规模和位置,为避免测量预报误差,在其他预防方法结果的修正结合下,以此将误差降到最低。
  (3)地质情况在掌子面前方的表征,可以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得知,提供了具体支护调整参数,提前隧道施工的具体方案,这样便可以有效的避免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旭华.地质雷达法在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2020(22):102-103.
  [2]刘东坤,魏昶帆,吴勇,等.地质雷达法在桩底岩溶探测中的频谱差异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0(S2):971-975.
  [3]郜君伟.地质雷达法在工程质量检测中缺陷探测应用与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07):135-13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的探讨可以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类型着手。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技术类型有旋喷桩喷射注浆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内支撑梁技术、土层锚杆技术、土钉技术。对其的应用过程可以从施工条件的勘察、加强施工土壤的保护、监测工作的落实出发。根据其技术的应用过程和技术类型可以提出有关的管理建议,如做好施工前技术管理工作、做好各类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支护支撑的管理工作的落实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资源配置、应急资源配置以及水上应急资源配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长江干线应急资源配置的模型,并运用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求解,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应急资源的最佳出救点。  关键词:长江干线;应急资源;资源配置  0 引言   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长江沿岸地区的油气、化工以及能源等行业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速,但是,鉴于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现状,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这对人们的日常出行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有必要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以有效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和安全。本文主要分析制约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U415.1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公路工程的造价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公路工程相关工作当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关乎项目的成本及收益。因此,本篇文章对公路工程造价超概算的成因展开了细致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公路工程造价超概算的策略,以期为行业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超概算;成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公路工程建设与造价管理息息相关,科学的造价管控体系和专业的造
期刊
摘 要:道路与桥梁基础结构施工过程技术种类繁多,施工过程较长且参建人员众多,因此技术控制难度相对较大,要根据道路与桥梁基础项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方案设置,并要针对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将施工技术要点划分出来,在施工中强化技术要点控制效力,进而为道路与桥梁基础结构施工高质、高效推进提供技术保证。本文对城市道桥工程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桥工程;施工问题;
期刊
摘 要:为了保障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针对穿越松疏散对机体隧道,进行安装施工建设,就需要有效的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地层的加固技术。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就针对这一方面的围岩加固机理,以及具体的施工建设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工作经验。  关键词:松散堆积体;围岩加固;数值模型;主应力  中图分类号:TU443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
期刊
摘 要: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窥探到我国建筑发展史上的辉煌成就。在这众多成就当中,园林建设为建筑发展提供了非常突出的贡献。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做好园林施工管理,为人们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服务是当今建筑行业不能忽视的一项工作。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期刊
摘 要:我国地域广袤,地质状况复杂,滑坡是各类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抗滑桩施工方式对滑坡进行治理有助于提高坡体的稳定性,突破各类工程中的难点。本文将对抗滑桩施工进行简要阐述,探讨抗滑桩施工的条件,分析滑坡治理中人工挖孔抗滑桩的设计、施工和监测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滑坡治理;人工挖孔抗滑桩;设计;施工;监测  中图分类号:TU473.1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日益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安全行驶显得尤为重要,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标线的设置为确保道路畅通和车辆安全行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标志标线作为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能够帮助人们熟悉路况,加强安全意识,重视危险事故。因此,在交通公路工程中,合理设置标志标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交通堵塞,提高交通通行能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出现。同时,不同种类的交通工程标志需要结合实际交通情况,以使车辆与
期刊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可拓思维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分析和阐述了建筑设计创新中逆向思维模式、建筑设计创新中传导思维模式、建筑设计创新中菱形思维模式,以及建筑设计创新中共轭思维模式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