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闲话
  可能是在文字上费工太多,面对世间万物,都想读。再复杂的东西只要能放到纸面上,都可以解读。我习惯这样,读,一是基于尊重,一是便于解析。对于画家及其画作,也如此。
  宋庄旁边的丁各庄,一个舌头打牙的村名,这里居住着王浩。进他居室,第一眼就看见墙上的画。在王浩的画里能读出什么?我想到了达芬奇,他在绘画论述中总要牵扯到哲学问题,似乎哲学搞通了,笔法就简单了。早他几百年的王维在《山水诀》就说了透视比例关系,他注重距离感,身心与世界的距离,从实到虚进入画家追求的境界。在具体层面上,王维前后的谢赫提出“六法”,荆浩提出“六要”,都是强调画家与画质的气韵之美。中西方都在绘画的原点上出发,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西方找到了精确之尺,中国找到了混沌之度,这都是隐藏在画面里的原则。需要隐得多深,要看画家的修行而得。与达芬奇同时代的米开朗基罗,从一件古代雕像的躯干上琢磨出了一个雕塑原则,后人把这件雕像称为“米开朗基罗的躯干”。这是他发现的原则,原则里面包含了艺术的全部秘密。
  面对一个画家,我要读的是他的原则。可是,艺术不可言传之美,要做出具体解读是很笨拙、不得已的。好在迷宫里总有一个出口,正如王浩的《圣山印象》,布满了栅栏,但总有一条途径接近他每每起笔时内心那个像,即规则。
  正面思考:大自然与艺术中,规则潜在,处处可寻。反面思考:掌握规则,选择方向,再去破坏规则。惯性思考:评论家或者观众在规则中找到支持,怕新规则,怕规则迷失。王浩的规则,读出三字:隐、线、角。从他的笔意中获知,他的内心非常矛盾,但他超常地柔和了这些矛盾。
  二、隐
  读古人的画,司空见惯。传统中国画的高深之处是隐,是退撤到境界上去的整体的收敛,谓之大隐;有些局部的或者小品画上的情趣,算小隐。尽管技法精湛,但如所有的画都需要索引,且答案都一致,终究显得平淡寡味。封建社会结束之后,受应用的影响,书法走向宽泛,国画走向狭窄。国画伴生着一种“病”,根源在无休止地仿古和仿己,使高贵的“自我”变得狭隘,重复到老。这是画家的通病,还养成了读画者的病眼,两者相辅而成,各美其谈。传统美学上的误区,有些病还是不能说的,没病就好?也不一定。没病的结果是,可能很健康,也可能已死了。市场化的今天,病更得圈养起来,实属无奈。
  传统只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天下大隐者没几个,顶多隐到古代的层面,现代人难做到,也没必要。所以,把隐当做手段是不错的路径之一。以王浩的《圣山印象》为例,上下与左右,两条色彩曲线交汇之处,形成了视觉中心,一个场,由于曲线的幅度是优雅的,所以这个场就显得平展而开阔,而不像平时对山的理解,总以奇为美。画家在平缓的、块状的山势里表达了一种隐,一左一右的塔与寺,很有氛围,但画家只是寥寥几笔,线条与周边的丁丁格格并无区别。可见,他没有去刻意让塔与寺呈现表面上的不同凡响。这就是隐的手段,王浩的心境体现在这些貌似不经意的痕迹里,读一遍有可能会错过,再读,或蓦然回首间,会突然把这个隐从寂静中发现,便拍案称奇。找到这个规则,我的思绪开始自由地在画面漫延。这些栅栏般的线条勾勒出来的圣山,是在一场大雪过后。那时,人间嘈杂熄灭,剩下的痕迹只有内心的圣像,从四周向中心聚拢,来自任何一个方位的人们,都会顺着那两条优雅的曲线走来。一个三角形的赭黄色方块,从上到下,由小到大,制造了视觉距离,也给予稳定性的暗示。不用说,这种颜色是精神性的,虽然处理得很淡,但在白茫茫之中足以吸附人心。这些,无论画家是有意还是无意,画面上显露出的是他坚定而微妙的心境。
  隐本身是深度,是距离,用特殊的气象将读画者盘吸进去。有意味的画,让眼睛永恒。对同类型画家而言,深不可测便是不可模仿性。我注视着王浩所注视的这一片栅栏围住的视野(画面),我是在他的肩后揣摩前方,他为什么这样看(画)圣山,他的眼睛(笔意)为什么平和地看着塔与寺,而没有对圣洁感到激动不安。
  画读到此,便要穿越或者抛开了画家所设置的种种障碍(技法),到达他(画)的本质。之后再去回味,自然读到彻悟之境。在污浊的世界里,圣洁之物才需要重笔强调。在茫茫雪山中,圣洁之物不过轻描淡写就显现出来。空山无人,却布满了神往者的身影,恍惚间,那些错落的黑线条都成了人影攒动。
  艺术的高品质就在于有让人走神的地方,那必然是被神所牵引。艺术作品的精妙之处,就在不可言传,对读者就是不可解释,这对艺术家和鉴赏家来说极为重要,是钥匙和密码。横竖读出不同的结果来,便妙趣飞来。似乎这幅作品是别人的,似乎是梦里的。隐的杀伤力是天力而为,在宣纸上的放任自流,无为而治,是归于自然的。为了隐,必须创造一种平衡在里面,心境修到就平衡,修不到则平淡。
  说来有趣,王浩让我看虎,我却说,这是一幅山,叫虎山。他说,你这样看,倒是另有意境。不是我读错了,是这只虎隐在山里,此处的隐相对于《圣山印象》,是局部放大,是大写之虎。读题款:闲卧青山看惯浮云,乙丑大雪。一句说明身心姿态,一句提示时间环境。巧合的是与前面的《圣山印象》一样,大雪依旧,归宗同源,就好理解多了。
  为何读虎为山,因为王浩的笔意里,《虎》之隐的味道没有因为笔墨清淡而打折,甚至比圣山还要重。读山,体味的是气象。有虎,山就活气。《虎》的外形占据了整个山的轮廓,这个气势让静卧之虎呼之欲出。所以,我第一眼看《虎》便后退几步,与之对视了片刻。虎脊是山梁,虎爪是被水冲刷过的山卯,虎颈是山脉徐徐降下,虎尾是门前那条近山前起伏不定的小道,这一切都掩在乙丑那场茫茫大雪中。再后退三步,读出的是螺旋状,虎的团抱。
  几乎所有画《虎》者都选择了动态,常见虎嘶鸣虎跳跃,不震撼的原因是方位都不对。虎的威风不在于是否横眉竖眼跃跃欲试,如果是横向的运动,左右方向,我很安然。但虎退隐在山中,与我是前后方向的话,它便与我对立,我会紧张。所以,王浩这只静卧的《虎》,用黑揽括了所有的白,它的内心充满了强大的力量,只是被大雪和大山所掩饰了。这个隐,了不得,可见画家的胸怀气度。   在《圣山印象》和《虎》中,看到王浩在求同中的变化,和求异中的变化。万物有其形,它们的规律是在分门别类上的统一性,最后是雷同的无思想的。所有的山(画)都一样,都读出一个味道来,实在可怕。所以世人渴求一花一世界,但这样的特性是不美的,花虫个性的艳丽“伤害”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不安,让我们对“规则”产生怀疑。王浩对“死亡”一般的事物能静心面对,并找到它们内在的变,其实也是找到自己的变。
  隐是运动的心迹,是画师的精神。隐,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在静中的动,突破水墨山水的死板。运动本身就是活力,读画,找不到运动感是很惭愧的,是读者读不出来,或是画家没有,总之,都有失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画上的像与心像,有种相反的作用。静态的东西让观众躁动,动态的东西反而让观众冷静。在一定文化层面上的读画者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是《虎》传递给我的很重要的信息。
  有隐必有显,这是王浩的矛盾之一,他的糅合比较大气,所以,即使在线条、块状和角力上很用力,却始终包容在他的大势里。刀枪虽已入库,嘶鸣依旧回旋。
  三、线
  某画家外出归来,看见留言板上来访者划过的一条线段,便断定谁曾来过。可见,线即是人,线即风格。借此来读人读画,则是那些接近了他理想的人,方能悟出他言物在外的本质,或手法。
  《王浩水墨作品》里的荷意象,既挥洒粗犷的线段,又纠结细腻的流线。线的表现力是放大的,甚至到了震撼的程度。无论是画在硬体上(山、石),还是画在软体上(水、叶),以及远近(隐与显),内外(轻与重)。不要把线条当做轮廓对待,线条或隐或显,都是核心散发出来的途径,有美妙的暗示性。我力求通过这些画面的纹路,由线条引我进入王浩的规则,探究画家的内心。
  读线,直观上看,线条将画面分割,画家给自己设置了局限,自己再去破解。王浩的表现荷的枝干总是信笔一划,打破均衡感,连两条平行线都不忌讳。在《荷的意象·系列》中,我一直在解读他的技法,他的横杆竖杆是支撑点,暂且称之为平衡木。其余的笔墨在画面上横冲直撞(形成角,后面谈到),轻重随意,似在舞蹈。
  每一条线都是矛盾的,但从画外看,它们是一体,画内只是局部的分割,互为依存。与前面读《圣山印象》和《虎》一样,王浩的均衡感实在高超,出乎我的想象。就线条来说,《荷的意象·系列》纵横交错而不乱眼,在于把握住线的关联度。关联度怎么体现?用错位,以力消解力,借力打力。在一些着力点上肆意添加墨块,以虚揉实,形成了假意的视觉中心,舒缓了读画者的视觉冲突。我觉得,这是棍棒的推拿,绝妙在此。
  读画如吃核桃,没人注意它的外表,直入内核,先别这样直接,看好了外面的纹路,内核将会是什么便揣摩几分。所有的艺术和人心是一样的形状,都有一个壳装饰了我们的雄心,王浩装饰得很到位,枝茎、叶脉、心籽,互为假象,虚虚实实,意味悠长。
  小景物,大写意。《荷的意象·系列》大写意的线条,是潜流和重源,两种不同意境和效果。潜流和重源是《山海经》里的词,我将线条的作用类比于流水,在明线是勾搭,暗线便是潜流,即使各不相干也有内在的重源。既然如此,那就换位一下,实线条就能变为看不到的虚线条,而假意的、填充的、可以说是无奈的墨块,就可以呼应、再呼应、承接、再承接,当线条使用。似乎还没人将大墨块当线条使用,读画者也不习惯这么看。反之,把线条当墨块使,以线行墨,线变为意。我的想法,不知效果会如何。
  荷,舒展的画面,弯曲的形体,几片缠绕,混合的美感。如果减少转折,就失去魅力,回到与肉眼所见的没什么区别的真实景象,就是千篇一律的标准美,那不是风格。所以,王浩画荷,一点都不工整,更多是暴雨后的状态,倾倒,重叠,压制,显露,多数整体上是平静的,不安只是局部。也有些相反,局部的宁静却让整体更为和谐。总是有生命的灵动在那里,做个旁观者也好,这也是他整体绘画风格里隐的体现。在《荷的意象·系列》里不太明显,但存在,隐约。
  线能表现明暗关系,远处的线才是轮廓和细微与断裂,近处才是明亮与粗犷的。平整的地方亮,褶皱的地方暗。总的说来,手段要与画意的氛围相符合,需要符合心理,有时候心理与视觉心理却又是相反的。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可能意味悠长。
  最洒脱的线条是那个《群牛》,许多线条很粗粝生硬,我称之为硬线,有些相反,称之为软线。精确到位的线条,可能只是在解释说明来意。率性奔放的线条,可能才是画家要体现的主题。线条是高贵的,是画家的本性风格,在线条上大肆铺张挥霍的画家很少了,他们不敢。线条就是伸缩性、关联性极强的手法。《群牛》有这样的笔法,王浩在线条上的大胆,让人兴奋。
  四、角
  我们尽力表现棱角,产生外形的轮廓美,大自然尽可能巧妙地将棱角缓和掉,这是人和自然对于生存方式的不同理解。反向着思考一下会怎样呢?棱角的含义会变化吗?它对画家的重要性会改变吗?
  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所有王浩的画都有尖锐的角度的撞击,再柔美的画面里都藏着这个硬朗的元素,《荷的意象·系列》表现得最为强烈。线条交叉产生强烈破坏性的角,它是如何转化能量形成优雅动人的美?这是读画时最不可思议之处。王浩喜欢两个三角并列在一起,喜欢多条线交叉在一起形成多个角。有时,在一幅画里产生数次甚至十几二十次的线条交锋。这除了胆略,只有技艺使然。
  每一个角都有不同的使命,所以,总的趋势上看,它们符合画家当下的美学要求和手段。无论是三角形还是多边形,一旦给物体的比例做出界定,就是给它一种能量,角是有体积的,是力度,有方向感。方向的暗示性在作品中全部暴露出来,读画就会在此停留,多了几点疑惑。因为均衡被打破之后,角的力量合拢成一个点,构成了对读画者的吸引力。
  王浩技艺是,在相反的方向做出一个反作用的角,形成相持状,给予一个力量的平衡。或者,就在这个力量形成的中心,顺着它的势,用一团浓墨来散淡它的强势。而心籽的出现恰到好处,微弱却到位,如某人不经意间站在某处,不显眼,却一下子能让人定神而去,这个位置恰如其分。即是心籽被粗犷的枝干遮着多半个身子,它偶露一角,也足以让整个纷杂的画面定心下来。读画就是反复进出的感觉,待察觉了安定的部分,便对整体的动荡不为所动了。   王浩画的牛脸最具代表性,三角形,固执程度几乎到了底线,没有比他更像一头牛的个性,放弃了常人对粗壮的牛腿和腰身上的挥霍,局限在狭窄的脸面上,寥寥几笔线条概括,似乎都是这张脸的外延,让这份固执散发到全身。
  我问王浩为何要采用这么复杂的角给自己设置难题,他说自己浑然不知。这是一种复杂的技艺,由手到心,我想,他有着很自如的处世观,控制力,否则不会形成大量的角,来解决思想深处的矛盾(内心的暗示),并且,靠自己的力量将角的对抗性缓和掉。同时我也想,在画曲折的时候,内心遇到了十分曲折(还是坚定?)。在画障碍的时候,内心遇到了十分障碍(还是平静?)。
  王浩的大画之细密,小画之粗犷,反差很大。就小画来说,他似乎沉迷于局部,有种操作的快意。我想到,局部的画工会放弃对局部的理解,画笔由具象变为了抽象,没必要被原型限制。织工的视线只有纹路,画师的视线只有线条,他们的理解会一样吗?可能一样,他们的心像都抛开物而进入神。
  此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画家拿捏着画外的意境,围拢到画内的表现。王浩这般肆意涂抹,最初的意义最终被接下来的意义体现(反衬)出来,或者,被最后那几笔涂抹提升上来(也可能被抵消掉)。《荷的意象·系列》是在局部的行云流水、星河璀璨,天意的韵味,凡人难达,只能仰望,就像艺术家仰望天赋。
  读画,我总会去感应画面的中心部位,似乎是我读画的解码器。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有的画面有中心,有的可能就没有。《荷的意象·系列》因为角的大量存在,画面纷乱复杂,基本没有画内的中心,但韵味在纸上,和局部技艺中。于是,我有了另外的想法,是否山水花草的每一部分都应该放射出一条线(或者指向性的信息),这些线条应该延伸(汇聚)到画外的一个点上,但有多少画能放射出这个点呢?画家可能并不知道这个点的存在。所以,很多传统的画看着就很平静,很平面,没有光泽,因为画中包容的东西太多,各自关联,互相消融,到达画家追求的“无”。而“有”就是画中放射出来的无数个线段,在“我”的位置形成了焦点。无论如何,作画与读画的总有距离,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焦点存在,画与读之间的共鸣就产生,这是读画者的奢望,画家也可以尝试。
  国画应该避免单调。今天,我们不能回避用西方的透视法来看待国画,这只是破解的多样性选择,甚至还有其他的方法。国画是否适应透视学和立体几何学的审美?需要思考,多意味的表达。浅层表达和深层表达,单层表现和多维表现,都可深入思考。这些以后再细谈。终了,我想说的是最远古的人先画的是太阳,后来线条变为了文字。日,艺术地抽象了一次。此后千百年来,太阳变成日,日变成点,点再变形为太阳,太阳再变形,周而复始,不得满足。其实,都是黑白,都是人生,都是时间的问题。搞清楚了画几张,搞不清楚要画一辈子。
  责任编辑 杨晓澜
其他文献
一个虔诚于内心宗教的诗人,他(她)的思想体系,绝然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知者。行者。言者。这三个基本要素,对其创作至为重要。如此,在诗歌写作中,要想成为自己心灵的帝王,就须对一切存在着的自然与生命本体,进行独立思考、剖析,立言,立德。但是,何谓独立思想?陈寅恪先生说的最好:“不采苹花即自由”。多年来,这句话让我时时扪心自问,更让我省检自身的写作态度,自己为着什么而写作?到底是不是为着心灵而写?到底有
期刊
一、亲情与现实的纠结  时间和距离是打败感情最有利的武器,而“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是感情输给时间的体现。阎连科在《我与父辈》中极力地描写和赞扬了父辈们对子女所付出的亲情,并对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做了细腻温馨地描写,同时作者也对子女们永远无法回报父辈们的这种伟大的亲情付出而表示遗憾和反思。  穷困带给乡村的苦痛远远不止物质的匮乏,更有精神的摧残。作者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做一名城里人,一方面是想通过自己的
期刊
姚子珩的《乡村趣态》(小小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有三个看点:一是短小精悍。全书从他20年来发表的200余件小小说中选取80篇集结成书,最长的一篇不超过两千字,一般每篇800字左右。在文坛长篇巨制成风而社会节奏快捷,人们喜吃文化快餐的今天,姚子珩的小小说集锦,自然大受欢迎。二是凝练。小小说虽然短小,但多以小见大,以浅喻深,以事明理,崇美尚爱,内涵丰富,常有光点闪灼,颇具现实的针对性。三
期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写诗是中华民族最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一。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现代诗,诗歌的香火绵绵不断。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上个世纪80年代,诗歌在大学生中就很“疯狂”。同学中,十有七八爱诗、写诗。校园里大大小小的诗社比比皆是,每个周末都举办“诗歌朗诵会”,听众如潮。那是一个诗情燃烧的年代。正因为这种诗情的蜿蜒,我们几个诗友大学毕业后组建“新乡土诗派”,继续“文化寻
期刊
与当代文学史中此起彼伏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相比,阿成的文学创作显得多少有些不显山不露水——既在技法上够不上文体实验,在价值立场上又与时代某些大命题自觉不自觉地相疏离。不过,阿成不温不火又一以贯之的写作却也兀自生长出一派别样的风景,只是这里的“别样”并非来自某种奇异的景观,而往往就是我们司空见惯不屑思索的日常生活空间本身。通过对这些极容易被忽略和掩盖的生活世界的书写,阿成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不可抗拒的来
期刊
艺术的“人民性”是指的那种“根本不变化,或者变化得非常缓慢,然而却深深地打动任何时代的每一个人”的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这种内在精神是永恒的,是“尽管它多半不受时间限制和根本不去追求成为轰动一时的要闻,因为它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永恒性东西上面”的那种朴素的美。如凡高的《向日葵》、米勒的《拾稻穗者》、罗中立的《父亲》等等,无不体现了这种朴素的美。  陈白水版画艺术的“人民性”,一是体现在作品的描写对象上。
期刊
面对全球化、现代性的语境,在电影艺术自身内在创新需要和观众审美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电影也在尝试借助类型化的路线去实现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新世纪中国电影采用了传统类型和外来类型的创作元素,取得了一定成果,集中出现了公路类型、武侠类型、喜剧类型、歌舞类型等一系列影片。其中的歌舞类型以《高兴》和《钢的琴》为代表,两部影片为我们展现了类型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探讨和总结。  一、一种叙事,两类景观 
期刊
哈斯克尔曾说:“艺术并非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个体,因而必须将其放到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文学作为艺术的重要门类,那个“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社会文化背景”常常被我们描述为生活,甚至早在十九世纪便有了“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结论,似乎我们很早就对这个问题有了结论性的认识。然而,时至今日,随着波德里亚仿象世界的提出,杰姆逊“去差异化”理论的盛行,艺术与
期刊
文艺评论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评鉴机制和驭动力量,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与巨大作用。而文艺评论的效能凸显和价值实现,则又惟在于它所秉具的理论品格、精神内蕴、时代韵律和科学素质。因此,我们在倡扬和提振文艺评论的同时,也必须赋予其足以担当时代重任的粹质与能力,这就要求文艺评论在行使自己历史使命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清淳、敏睿、明达、深邃的品格和衔史、应时、务实、求真的资质走完全程,并不断地有所提升,有所发展,
期刊
一  近现代中国始终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处于相应的转型状态。其中又可区分为以追求独立、解放为主线的“革命文化”阶段和追求富强、文明为主线的“建设文化”阶段。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革命文化”并没有随之结束,而是转换成“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拨乱反正”的旗号,一直1980年代的“新时期”。直到1990年代后,中国社会才真正逐步进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