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闲话
可能是在文字上费工太多,面对世间万物,都想读。再复杂的东西只要能放到纸面上,都可以解读。我习惯这样,读,一是基于尊重,一是便于解析。对于画家及其画作,也如此。
宋庄旁边的丁各庄,一个舌头打牙的村名,这里居住着王浩。进他居室,第一眼就看见墙上的画。在王浩的画里能读出什么?我想到了达芬奇,他在绘画论述中总要牵扯到哲学问题,似乎哲学搞通了,笔法就简单了。早他几百年的王维在《山水诀》就说了透视比例关系,他注重距离感,身心与世界的距离,从实到虚进入画家追求的境界。在具体层面上,王维前后的谢赫提出“六法”,荆浩提出“六要”,都是强调画家与画质的气韵之美。中西方都在绘画的原点上出发,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西方找到了精确之尺,中国找到了混沌之度,这都是隐藏在画面里的原则。需要隐得多深,要看画家的修行而得。与达芬奇同时代的米开朗基罗,从一件古代雕像的躯干上琢磨出了一个雕塑原则,后人把这件雕像称为“米开朗基罗的躯干”。这是他发现的原则,原则里面包含了艺术的全部秘密。
面对一个画家,我要读的是他的原则。可是,艺术不可言传之美,要做出具体解读是很笨拙、不得已的。好在迷宫里总有一个出口,正如王浩的《圣山印象》,布满了栅栏,但总有一条途径接近他每每起笔时内心那个像,即规则。
正面思考:大自然与艺术中,规则潜在,处处可寻。反面思考:掌握规则,选择方向,再去破坏规则。惯性思考:评论家或者观众在规则中找到支持,怕新规则,怕规则迷失。王浩的规则,读出三字:隐、线、角。从他的笔意中获知,他的内心非常矛盾,但他超常地柔和了这些矛盾。
二、隐
读古人的画,司空见惯。传统中国画的高深之处是隐,是退撤到境界上去的整体的收敛,谓之大隐;有些局部的或者小品画上的情趣,算小隐。尽管技法精湛,但如所有的画都需要索引,且答案都一致,终究显得平淡寡味。封建社会结束之后,受应用的影响,书法走向宽泛,国画走向狭窄。国画伴生着一种“病”,根源在无休止地仿古和仿己,使高贵的“自我”变得狭隘,重复到老。这是画家的通病,还养成了读画者的病眼,两者相辅而成,各美其谈。传统美学上的误区,有些病还是不能说的,没病就好?也不一定。没病的结果是,可能很健康,也可能已死了。市场化的今天,病更得圈养起来,实属无奈。
传统只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天下大隐者没几个,顶多隐到古代的层面,现代人难做到,也没必要。所以,把隐当做手段是不错的路径之一。以王浩的《圣山印象》为例,上下与左右,两条色彩曲线交汇之处,形成了视觉中心,一个场,由于曲线的幅度是优雅的,所以这个场就显得平展而开阔,而不像平时对山的理解,总以奇为美。画家在平缓的、块状的山势里表达了一种隐,一左一右的塔与寺,很有氛围,但画家只是寥寥几笔,线条与周边的丁丁格格并无区别。可见,他没有去刻意让塔与寺呈现表面上的不同凡响。这就是隐的手段,王浩的心境体现在这些貌似不经意的痕迹里,读一遍有可能会错过,再读,或蓦然回首间,会突然把这个隐从寂静中发现,便拍案称奇。找到这个规则,我的思绪开始自由地在画面漫延。这些栅栏般的线条勾勒出来的圣山,是在一场大雪过后。那时,人间嘈杂熄灭,剩下的痕迹只有内心的圣像,从四周向中心聚拢,来自任何一个方位的人们,都会顺着那两条优雅的曲线走来。一个三角形的赭黄色方块,从上到下,由小到大,制造了视觉距离,也给予稳定性的暗示。不用说,这种颜色是精神性的,虽然处理得很淡,但在白茫茫之中足以吸附人心。这些,无论画家是有意还是无意,画面上显露出的是他坚定而微妙的心境。
隐本身是深度,是距离,用特殊的气象将读画者盘吸进去。有意味的画,让眼睛永恒。对同类型画家而言,深不可测便是不可模仿性。我注视着王浩所注视的这一片栅栏围住的视野(画面),我是在他的肩后揣摩前方,他为什么这样看(画)圣山,他的眼睛(笔意)为什么平和地看着塔与寺,而没有对圣洁感到激动不安。
画读到此,便要穿越或者抛开了画家所设置的种种障碍(技法),到达他(画)的本质。之后再去回味,自然读到彻悟之境。在污浊的世界里,圣洁之物才需要重笔强调。在茫茫雪山中,圣洁之物不过轻描淡写就显现出来。空山无人,却布满了神往者的身影,恍惚间,那些错落的黑线条都成了人影攒动。
艺术的高品质就在于有让人走神的地方,那必然是被神所牵引。艺术作品的精妙之处,就在不可言传,对读者就是不可解释,这对艺术家和鉴赏家来说极为重要,是钥匙和密码。横竖读出不同的结果来,便妙趣飞来。似乎这幅作品是别人的,似乎是梦里的。隐的杀伤力是天力而为,在宣纸上的放任自流,无为而治,是归于自然的。为了隐,必须创造一种平衡在里面,心境修到就平衡,修不到则平淡。
说来有趣,王浩让我看虎,我却说,这是一幅山,叫虎山。他说,你这样看,倒是另有意境。不是我读错了,是这只虎隐在山里,此处的隐相对于《圣山印象》,是局部放大,是大写之虎。读题款:闲卧青山看惯浮云,乙丑大雪。一句说明身心姿态,一句提示时间环境。巧合的是与前面的《圣山印象》一样,大雪依旧,归宗同源,就好理解多了。
为何读虎为山,因为王浩的笔意里,《虎》之隐的味道没有因为笔墨清淡而打折,甚至比圣山还要重。读山,体味的是气象。有虎,山就活气。《虎》的外形占据了整个山的轮廓,这个气势让静卧之虎呼之欲出。所以,我第一眼看《虎》便后退几步,与之对视了片刻。虎脊是山梁,虎爪是被水冲刷过的山卯,虎颈是山脉徐徐降下,虎尾是门前那条近山前起伏不定的小道,这一切都掩在乙丑那场茫茫大雪中。再后退三步,读出的是螺旋状,虎的团抱。
几乎所有画《虎》者都选择了动态,常见虎嘶鸣虎跳跃,不震撼的原因是方位都不对。虎的威风不在于是否横眉竖眼跃跃欲试,如果是横向的运动,左右方向,我很安然。但虎退隐在山中,与我是前后方向的话,它便与我对立,我会紧张。所以,王浩这只静卧的《虎》,用黑揽括了所有的白,它的内心充满了强大的力量,只是被大雪和大山所掩饰了。这个隐,了不得,可见画家的胸怀气度。 在《圣山印象》和《虎》中,看到王浩在求同中的变化,和求异中的变化。万物有其形,它们的规律是在分门别类上的统一性,最后是雷同的无思想的。所有的山(画)都一样,都读出一个味道来,实在可怕。所以世人渴求一花一世界,但这样的特性是不美的,花虫个性的艳丽“伤害”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不安,让我们对“规则”产生怀疑。王浩对“死亡”一般的事物能静心面对,并找到它们内在的变,其实也是找到自己的变。
隐是运动的心迹,是画师的精神。隐,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在静中的动,突破水墨山水的死板。运动本身就是活力,读画,找不到运动感是很惭愧的,是读者读不出来,或是画家没有,总之,都有失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画上的像与心像,有种相反的作用。静态的东西让观众躁动,动态的东西反而让观众冷静。在一定文化层面上的读画者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是《虎》传递给我的很重要的信息。
有隐必有显,这是王浩的矛盾之一,他的糅合比较大气,所以,即使在线条、块状和角力上很用力,却始终包容在他的大势里。刀枪虽已入库,嘶鸣依旧回旋。
三、线
某画家外出归来,看见留言板上来访者划过的一条线段,便断定谁曾来过。可见,线即是人,线即风格。借此来读人读画,则是那些接近了他理想的人,方能悟出他言物在外的本质,或手法。
《王浩水墨作品》里的荷意象,既挥洒粗犷的线段,又纠结细腻的流线。线的表现力是放大的,甚至到了震撼的程度。无论是画在硬体上(山、石),还是画在软体上(水、叶),以及远近(隐与显),内外(轻与重)。不要把线条当做轮廓对待,线条或隐或显,都是核心散发出来的途径,有美妙的暗示性。我力求通过这些画面的纹路,由线条引我进入王浩的规则,探究画家的内心。
读线,直观上看,线条将画面分割,画家给自己设置了局限,自己再去破解。王浩的表现荷的枝干总是信笔一划,打破均衡感,连两条平行线都不忌讳。在《荷的意象·系列》中,我一直在解读他的技法,他的横杆竖杆是支撑点,暂且称之为平衡木。其余的笔墨在画面上横冲直撞(形成角,后面谈到),轻重随意,似在舞蹈。
每一条线都是矛盾的,但从画外看,它们是一体,画内只是局部的分割,互为依存。与前面读《圣山印象》和《虎》一样,王浩的均衡感实在高超,出乎我的想象。就线条来说,《荷的意象·系列》纵横交错而不乱眼,在于把握住线的关联度。关联度怎么体现?用错位,以力消解力,借力打力。在一些着力点上肆意添加墨块,以虚揉实,形成了假意的视觉中心,舒缓了读画者的视觉冲突。我觉得,这是棍棒的推拿,绝妙在此。
读画如吃核桃,没人注意它的外表,直入内核,先别这样直接,看好了外面的纹路,内核将会是什么便揣摩几分。所有的艺术和人心是一样的形状,都有一个壳装饰了我们的雄心,王浩装饰得很到位,枝茎、叶脉、心籽,互为假象,虚虚实实,意味悠长。
小景物,大写意。《荷的意象·系列》大写意的线条,是潜流和重源,两种不同意境和效果。潜流和重源是《山海经》里的词,我将线条的作用类比于流水,在明线是勾搭,暗线便是潜流,即使各不相干也有内在的重源。既然如此,那就换位一下,实线条就能变为看不到的虚线条,而假意的、填充的、可以说是无奈的墨块,就可以呼应、再呼应、承接、再承接,当线条使用。似乎还没人将大墨块当线条使用,读画者也不习惯这么看。反之,把线条当墨块使,以线行墨,线变为意。我的想法,不知效果会如何。
荷,舒展的画面,弯曲的形体,几片缠绕,混合的美感。如果减少转折,就失去魅力,回到与肉眼所见的没什么区别的真实景象,就是千篇一律的标准美,那不是风格。所以,王浩画荷,一点都不工整,更多是暴雨后的状态,倾倒,重叠,压制,显露,多数整体上是平静的,不安只是局部。也有些相反,局部的宁静却让整体更为和谐。总是有生命的灵动在那里,做个旁观者也好,这也是他整体绘画风格里隐的体现。在《荷的意象·系列》里不太明显,但存在,隐约。
线能表现明暗关系,远处的线才是轮廓和细微与断裂,近处才是明亮与粗犷的。平整的地方亮,褶皱的地方暗。总的说来,手段要与画意的氛围相符合,需要符合心理,有时候心理与视觉心理却又是相反的。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可能意味悠长。
最洒脱的线条是那个《群牛》,许多线条很粗粝生硬,我称之为硬线,有些相反,称之为软线。精确到位的线条,可能只是在解释说明来意。率性奔放的线条,可能才是画家要体现的主题。线条是高贵的,是画家的本性风格,在线条上大肆铺张挥霍的画家很少了,他们不敢。线条就是伸缩性、关联性极强的手法。《群牛》有这样的笔法,王浩在线条上的大胆,让人兴奋。
四、角
我们尽力表现棱角,产生外形的轮廓美,大自然尽可能巧妙地将棱角缓和掉,这是人和自然对于生存方式的不同理解。反向着思考一下会怎样呢?棱角的含义会变化吗?它对画家的重要性会改变吗?
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所有王浩的画都有尖锐的角度的撞击,再柔美的画面里都藏着这个硬朗的元素,《荷的意象·系列》表现得最为强烈。线条交叉产生强烈破坏性的角,它是如何转化能量形成优雅动人的美?这是读画时最不可思议之处。王浩喜欢两个三角并列在一起,喜欢多条线交叉在一起形成多个角。有时,在一幅画里产生数次甚至十几二十次的线条交锋。这除了胆略,只有技艺使然。
每一个角都有不同的使命,所以,总的趋势上看,它们符合画家当下的美学要求和手段。无论是三角形还是多边形,一旦给物体的比例做出界定,就是给它一种能量,角是有体积的,是力度,有方向感。方向的暗示性在作品中全部暴露出来,读画就会在此停留,多了几点疑惑。因为均衡被打破之后,角的力量合拢成一个点,构成了对读画者的吸引力。
王浩技艺是,在相反的方向做出一个反作用的角,形成相持状,给予一个力量的平衡。或者,就在这个力量形成的中心,顺着它的势,用一团浓墨来散淡它的强势。而心籽的出现恰到好处,微弱却到位,如某人不经意间站在某处,不显眼,却一下子能让人定神而去,这个位置恰如其分。即是心籽被粗犷的枝干遮着多半个身子,它偶露一角,也足以让整个纷杂的画面定心下来。读画就是反复进出的感觉,待察觉了安定的部分,便对整体的动荡不为所动了。 王浩画的牛脸最具代表性,三角形,固执程度几乎到了底线,没有比他更像一头牛的个性,放弃了常人对粗壮的牛腿和腰身上的挥霍,局限在狭窄的脸面上,寥寥几笔线条概括,似乎都是这张脸的外延,让这份固执散发到全身。
我问王浩为何要采用这么复杂的角给自己设置难题,他说自己浑然不知。这是一种复杂的技艺,由手到心,我想,他有着很自如的处世观,控制力,否则不会形成大量的角,来解决思想深处的矛盾(内心的暗示),并且,靠自己的力量将角的对抗性缓和掉。同时我也想,在画曲折的时候,内心遇到了十分曲折(还是坚定?)。在画障碍的时候,内心遇到了十分障碍(还是平静?)。
王浩的大画之细密,小画之粗犷,反差很大。就小画来说,他似乎沉迷于局部,有种操作的快意。我想到,局部的画工会放弃对局部的理解,画笔由具象变为了抽象,没必要被原型限制。织工的视线只有纹路,画师的视线只有线条,他们的理解会一样吗?可能一样,他们的心像都抛开物而进入神。
此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画家拿捏着画外的意境,围拢到画内的表现。王浩这般肆意涂抹,最初的意义最终被接下来的意义体现(反衬)出来,或者,被最后那几笔涂抹提升上来(也可能被抵消掉)。《荷的意象·系列》是在局部的行云流水、星河璀璨,天意的韵味,凡人难达,只能仰望,就像艺术家仰望天赋。
读画,我总会去感应画面的中心部位,似乎是我读画的解码器。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有的画面有中心,有的可能就没有。《荷的意象·系列》因为角的大量存在,画面纷乱复杂,基本没有画内的中心,但韵味在纸上,和局部技艺中。于是,我有了另外的想法,是否山水花草的每一部分都应该放射出一条线(或者指向性的信息),这些线条应该延伸(汇聚)到画外的一个点上,但有多少画能放射出这个点呢?画家可能并不知道这个点的存在。所以,很多传统的画看着就很平静,很平面,没有光泽,因为画中包容的东西太多,各自关联,互相消融,到达画家追求的“无”。而“有”就是画中放射出来的无数个线段,在“我”的位置形成了焦点。无论如何,作画与读画的总有距离,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焦点存在,画与读之间的共鸣就产生,这是读画者的奢望,画家也可以尝试。
国画应该避免单调。今天,我们不能回避用西方的透视法来看待国画,这只是破解的多样性选择,甚至还有其他的方法。国画是否适应透视学和立体几何学的审美?需要思考,多意味的表达。浅层表达和深层表达,单层表现和多维表现,都可深入思考。这些以后再细谈。终了,我想说的是最远古的人先画的是太阳,后来线条变为了文字。日,艺术地抽象了一次。此后千百年来,太阳变成日,日变成点,点再变形为太阳,太阳再变形,周而复始,不得满足。其实,都是黑白,都是人生,都是时间的问题。搞清楚了画几张,搞不清楚要画一辈子。
责任编辑 杨晓澜
可能是在文字上费工太多,面对世间万物,都想读。再复杂的东西只要能放到纸面上,都可以解读。我习惯这样,读,一是基于尊重,一是便于解析。对于画家及其画作,也如此。
宋庄旁边的丁各庄,一个舌头打牙的村名,这里居住着王浩。进他居室,第一眼就看见墙上的画。在王浩的画里能读出什么?我想到了达芬奇,他在绘画论述中总要牵扯到哲学问题,似乎哲学搞通了,笔法就简单了。早他几百年的王维在《山水诀》就说了透视比例关系,他注重距离感,身心与世界的距离,从实到虚进入画家追求的境界。在具体层面上,王维前后的谢赫提出“六法”,荆浩提出“六要”,都是强调画家与画质的气韵之美。中西方都在绘画的原点上出发,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西方找到了精确之尺,中国找到了混沌之度,这都是隐藏在画面里的原则。需要隐得多深,要看画家的修行而得。与达芬奇同时代的米开朗基罗,从一件古代雕像的躯干上琢磨出了一个雕塑原则,后人把这件雕像称为“米开朗基罗的躯干”。这是他发现的原则,原则里面包含了艺术的全部秘密。
面对一个画家,我要读的是他的原则。可是,艺术不可言传之美,要做出具体解读是很笨拙、不得已的。好在迷宫里总有一个出口,正如王浩的《圣山印象》,布满了栅栏,但总有一条途径接近他每每起笔时内心那个像,即规则。
正面思考:大自然与艺术中,规则潜在,处处可寻。反面思考:掌握规则,选择方向,再去破坏规则。惯性思考:评论家或者观众在规则中找到支持,怕新规则,怕规则迷失。王浩的规则,读出三字:隐、线、角。从他的笔意中获知,他的内心非常矛盾,但他超常地柔和了这些矛盾。
二、隐
读古人的画,司空见惯。传统中国画的高深之处是隐,是退撤到境界上去的整体的收敛,谓之大隐;有些局部的或者小品画上的情趣,算小隐。尽管技法精湛,但如所有的画都需要索引,且答案都一致,终究显得平淡寡味。封建社会结束之后,受应用的影响,书法走向宽泛,国画走向狭窄。国画伴生着一种“病”,根源在无休止地仿古和仿己,使高贵的“自我”变得狭隘,重复到老。这是画家的通病,还养成了读画者的病眼,两者相辅而成,各美其谈。传统美学上的误区,有些病还是不能说的,没病就好?也不一定。没病的结果是,可能很健康,也可能已死了。市场化的今天,病更得圈养起来,实属无奈。
传统只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天下大隐者没几个,顶多隐到古代的层面,现代人难做到,也没必要。所以,把隐当做手段是不错的路径之一。以王浩的《圣山印象》为例,上下与左右,两条色彩曲线交汇之处,形成了视觉中心,一个场,由于曲线的幅度是优雅的,所以这个场就显得平展而开阔,而不像平时对山的理解,总以奇为美。画家在平缓的、块状的山势里表达了一种隐,一左一右的塔与寺,很有氛围,但画家只是寥寥几笔,线条与周边的丁丁格格并无区别。可见,他没有去刻意让塔与寺呈现表面上的不同凡响。这就是隐的手段,王浩的心境体现在这些貌似不经意的痕迹里,读一遍有可能会错过,再读,或蓦然回首间,会突然把这个隐从寂静中发现,便拍案称奇。找到这个规则,我的思绪开始自由地在画面漫延。这些栅栏般的线条勾勒出来的圣山,是在一场大雪过后。那时,人间嘈杂熄灭,剩下的痕迹只有内心的圣像,从四周向中心聚拢,来自任何一个方位的人们,都会顺着那两条优雅的曲线走来。一个三角形的赭黄色方块,从上到下,由小到大,制造了视觉距离,也给予稳定性的暗示。不用说,这种颜色是精神性的,虽然处理得很淡,但在白茫茫之中足以吸附人心。这些,无论画家是有意还是无意,画面上显露出的是他坚定而微妙的心境。
隐本身是深度,是距离,用特殊的气象将读画者盘吸进去。有意味的画,让眼睛永恒。对同类型画家而言,深不可测便是不可模仿性。我注视着王浩所注视的这一片栅栏围住的视野(画面),我是在他的肩后揣摩前方,他为什么这样看(画)圣山,他的眼睛(笔意)为什么平和地看着塔与寺,而没有对圣洁感到激动不安。
画读到此,便要穿越或者抛开了画家所设置的种种障碍(技法),到达他(画)的本质。之后再去回味,自然读到彻悟之境。在污浊的世界里,圣洁之物才需要重笔强调。在茫茫雪山中,圣洁之物不过轻描淡写就显现出来。空山无人,却布满了神往者的身影,恍惚间,那些错落的黑线条都成了人影攒动。
艺术的高品质就在于有让人走神的地方,那必然是被神所牵引。艺术作品的精妙之处,就在不可言传,对读者就是不可解释,这对艺术家和鉴赏家来说极为重要,是钥匙和密码。横竖读出不同的结果来,便妙趣飞来。似乎这幅作品是别人的,似乎是梦里的。隐的杀伤力是天力而为,在宣纸上的放任自流,无为而治,是归于自然的。为了隐,必须创造一种平衡在里面,心境修到就平衡,修不到则平淡。
说来有趣,王浩让我看虎,我却说,这是一幅山,叫虎山。他说,你这样看,倒是另有意境。不是我读错了,是这只虎隐在山里,此处的隐相对于《圣山印象》,是局部放大,是大写之虎。读题款:闲卧青山看惯浮云,乙丑大雪。一句说明身心姿态,一句提示时间环境。巧合的是与前面的《圣山印象》一样,大雪依旧,归宗同源,就好理解多了。
为何读虎为山,因为王浩的笔意里,《虎》之隐的味道没有因为笔墨清淡而打折,甚至比圣山还要重。读山,体味的是气象。有虎,山就活气。《虎》的外形占据了整个山的轮廓,这个气势让静卧之虎呼之欲出。所以,我第一眼看《虎》便后退几步,与之对视了片刻。虎脊是山梁,虎爪是被水冲刷过的山卯,虎颈是山脉徐徐降下,虎尾是门前那条近山前起伏不定的小道,这一切都掩在乙丑那场茫茫大雪中。再后退三步,读出的是螺旋状,虎的团抱。
几乎所有画《虎》者都选择了动态,常见虎嘶鸣虎跳跃,不震撼的原因是方位都不对。虎的威风不在于是否横眉竖眼跃跃欲试,如果是横向的运动,左右方向,我很安然。但虎退隐在山中,与我是前后方向的话,它便与我对立,我会紧张。所以,王浩这只静卧的《虎》,用黑揽括了所有的白,它的内心充满了强大的力量,只是被大雪和大山所掩饰了。这个隐,了不得,可见画家的胸怀气度。 在《圣山印象》和《虎》中,看到王浩在求同中的变化,和求异中的变化。万物有其形,它们的规律是在分门别类上的统一性,最后是雷同的无思想的。所有的山(画)都一样,都读出一个味道来,实在可怕。所以世人渴求一花一世界,但这样的特性是不美的,花虫个性的艳丽“伤害”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不安,让我们对“规则”产生怀疑。王浩对“死亡”一般的事物能静心面对,并找到它们内在的变,其实也是找到自己的变。
隐是运动的心迹,是画师的精神。隐,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在静中的动,突破水墨山水的死板。运动本身就是活力,读画,找不到运动感是很惭愧的,是读者读不出来,或是画家没有,总之,都有失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画上的像与心像,有种相反的作用。静态的东西让观众躁动,动态的东西反而让观众冷静。在一定文化层面上的读画者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是《虎》传递给我的很重要的信息。
有隐必有显,这是王浩的矛盾之一,他的糅合比较大气,所以,即使在线条、块状和角力上很用力,却始终包容在他的大势里。刀枪虽已入库,嘶鸣依旧回旋。
三、线
某画家外出归来,看见留言板上来访者划过的一条线段,便断定谁曾来过。可见,线即是人,线即风格。借此来读人读画,则是那些接近了他理想的人,方能悟出他言物在外的本质,或手法。
《王浩水墨作品》里的荷意象,既挥洒粗犷的线段,又纠结细腻的流线。线的表现力是放大的,甚至到了震撼的程度。无论是画在硬体上(山、石),还是画在软体上(水、叶),以及远近(隐与显),内外(轻与重)。不要把线条当做轮廓对待,线条或隐或显,都是核心散发出来的途径,有美妙的暗示性。我力求通过这些画面的纹路,由线条引我进入王浩的规则,探究画家的内心。
读线,直观上看,线条将画面分割,画家给自己设置了局限,自己再去破解。王浩的表现荷的枝干总是信笔一划,打破均衡感,连两条平行线都不忌讳。在《荷的意象·系列》中,我一直在解读他的技法,他的横杆竖杆是支撑点,暂且称之为平衡木。其余的笔墨在画面上横冲直撞(形成角,后面谈到),轻重随意,似在舞蹈。
每一条线都是矛盾的,但从画外看,它们是一体,画内只是局部的分割,互为依存。与前面读《圣山印象》和《虎》一样,王浩的均衡感实在高超,出乎我的想象。就线条来说,《荷的意象·系列》纵横交错而不乱眼,在于把握住线的关联度。关联度怎么体现?用错位,以力消解力,借力打力。在一些着力点上肆意添加墨块,以虚揉实,形成了假意的视觉中心,舒缓了读画者的视觉冲突。我觉得,这是棍棒的推拿,绝妙在此。
读画如吃核桃,没人注意它的外表,直入内核,先别这样直接,看好了外面的纹路,内核将会是什么便揣摩几分。所有的艺术和人心是一样的形状,都有一个壳装饰了我们的雄心,王浩装饰得很到位,枝茎、叶脉、心籽,互为假象,虚虚实实,意味悠长。
小景物,大写意。《荷的意象·系列》大写意的线条,是潜流和重源,两种不同意境和效果。潜流和重源是《山海经》里的词,我将线条的作用类比于流水,在明线是勾搭,暗线便是潜流,即使各不相干也有内在的重源。既然如此,那就换位一下,实线条就能变为看不到的虚线条,而假意的、填充的、可以说是无奈的墨块,就可以呼应、再呼应、承接、再承接,当线条使用。似乎还没人将大墨块当线条使用,读画者也不习惯这么看。反之,把线条当墨块使,以线行墨,线变为意。我的想法,不知效果会如何。
荷,舒展的画面,弯曲的形体,几片缠绕,混合的美感。如果减少转折,就失去魅力,回到与肉眼所见的没什么区别的真实景象,就是千篇一律的标准美,那不是风格。所以,王浩画荷,一点都不工整,更多是暴雨后的状态,倾倒,重叠,压制,显露,多数整体上是平静的,不安只是局部。也有些相反,局部的宁静却让整体更为和谐。总是有生命的灵动在那里,做个旁观者也好,这也是他整体绘画风格里隐的体现。在《荷的意象·系列》里不太明显,但存在,隐约。
线能表现明暗关系,远处的线才是轮廓和细微与断裂,近处才是明亮与粗犷的。平整的地方亮,褶皱的地方暗。总的说来,手段要与画意的氛围相符合,需要符合心理,有时候心理与视觉心理却又是相反的。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可能意味悠长。
最洒脱的线条是那个《群牛》,许多线条很粗粝生硬,我称之为硬线,有些相反,称之为软线。精确到位的线条,可能只是在解释说明来意。率性奔放的线条,可能才是画家要体现的主题。线条是高贵的,是画家的本性风格,在线条上大肆铺张挥霍的画家很少了,他们不敢。线条就是伸缩性、关联性极强的手法。《群牛》有这样的笔法,王浩在线条上的大胆,让人兴奋。
四、角
我们尽力表现棱角,产生外形的轮廓美,大自然尽可能巧妙地将棱角缓和掉,这是人和自然对于生存方式的不同理解。反向着思考一下会怎样呢?棱角的含义会变化吗?它对画家的重要性会改变吗?
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所有王浩的画都有尖锐的角度的撞击,再柔美的画面里都藏着这个硬朗的元素,《荷的意象·系列》表现得最为强烈。线条交叉产生强烈破坏性的角,它是如何转化能量形成优雅动人的美?这是读画时最不可思议之处。王浩喜欢两个三角并列在一起,喜欢多条线交叉在一起形成多个角。有时,在一幅画里产生数次甚至十几二十次的线条交锋。这除了胆略,只有技艺使然。
每一个角都有不同的使命,所以,总的趋势上看,它们符合画家当下的美学要求和手段。无论是三角形还是多边形,一旦给物体的比例做出界定,就是给它一种能量,角是有体积的,是力度,有方向感。方向的暗示性在作品中全部暴露出来,读画就会在此停留,多了几点疑惑。因为均衡被打破之后,角的力量合拢成一个点,构成了对读画者的吸引力。
王浩技艺是,在相反的方向做出一个反作用的角,形成相持状,给予一个力量的平衡。或者,就在这个力量形成的中心,顺着它的势,用一团浓墨来散淡它的强势。而心籽的出现恰到好处,微弱却到位,如某人不经意间站在某处,不显眼,却一下子能让人定神而去,这个位置恰如其分。即是心籽被粗犷的枝干遮着多半个身子,它偶露一角,也足以让整个纷杂的画面定心下来。读画就是反复进出的感觉,待察觉了安定的部分,便对整体的动荡不为所动了。 王浩画的牛脸最具代表性,三角形,固执程度几乎到了底线,没有比他更像一头牛的个性,放弃了常人对粗壮的牛腿和腰身上的挥霍,局限在狭窄的脸面上,寥寥几笔线条概括,似乎都是这张脸的外延,让这份固执散发到全身。
我问王浩为何要采用这么复杂的角给自己设置难题,他说自己浑然不知。这是一种复杂的技艺,由手到心,我想,他有着很自如的处世观,控制力,否则不会形成大量的角,来解决思想深处的矛盾(内心的暗示),并且,靠自己的力量将角的对抗性缓和掉。同时我也想,在画曲折的时候,内心遇到了十分曲折(还是坚定?)。在画障碍的时候,内心遇到了十分障碍(还是平静?)。
王浩的大画之细密,小画之粗犷,反差很大。就小画来说,他似乎沉迷于局部,有种操作的快意。我想到,局部的画工会放弃对局部的理解,画笔由具象变为了抽象,没必要被原型限制。织工的视线只有纹路,画师的视线只有线条,他们的理解会一样吗?可能一样,他们的心像都抛开物而进入神。
此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画家拿捏着画外的意境,围拢到画内的表现。王浩这般肆意涂抹,最初的意义最终被接下来的意义体现(反衬)出来,或者,被最后那几笔涂抹提升上来(也可能被抵消掉)。《荷的意象·系列》是在局部的行云流水、星河璀璨,天意的韵味,凡人难达,只能仰望,就像艺术家仰望天赋。
读画,我总会去感应画面的中心部位,似乎是我读画的解码器。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有的画面有中心,有的可能就没有。《荷的意象·系列》因为角的大量存在,画面纷乱复杂,基本没有画内的中心,但韵味在纸上,和局部技艺中。于是,我有了另外的想法,是否山水花草的每一部分都应该放射出一条线(或者指向性的信息),这些线条应该延伸(汇聚)到画外的一个点上,但有多少画能放射出这个点呢?画家可能并不知道这个点的存在。所以,很多传统的画看着就很平静,很平面,没有光泽,因为画中包容的东西太多,各自关联,互相消融,到达画家追求的“无”。而“有”就是画中放射出来的无数个线段,在“我”的位置形成了焦点。无论如何,作画与读画的总有距离,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焦点存在,画与读之间的共鸣就产生,这是读画者的奢望,画家也可以尝试。
国画应该避免单调。今天,我们不能回避用西方的透视法来看待国画,这只是破解的多样性选择,甚至还有其他的方法。国画是否适应透视学和立体几何学的审美?需要思考,多意味的表达。浅层表达和深层表达,单层表现和多维表现,都可深入思考。这些以后再细谈。终了,我想说的是最远古的人先画的是太阳,后来线条变为了文字。日,艺术地抽象了一次。此后千百年来,太阳变成日,日变成点,点再变形为太阳,太阳再变形,周而复始,不得满足。其实,都是黑白,都是人生,都是时间的问题。搞清楚了画几张,搞不清楚要画一辈子。
责任编辑 杨晓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