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应体现“人民性”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0093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的“人民性”是指的那种“根本不变化,或者变化得非常缓慢,然而却深深地打动任何时代的每一个人”的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这种内在精神是永恒的,是“尽管它多半不受时间限制和根本不去追求成为轰动一时的要闻,因为它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永恒性东西上面”的那种朴素的美。如凡高的《向日葵》、米勒的《拾稻穗者》、罗中立的《父亲》等等,无不体现了这种朴素的美。
  陈白水版画艺术的“人民性”,一是体现在作品的描写对象上。其作品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农民、农村的生活图景以及大自然。陈白水在《关于我的版画》一文中自呈:“我的作品基本上没有超出我生活过的农村,没有超出我生活的湘西南,没有超出我常常出没的瑶山。”但这种把农村作为艺术描写的客体,不是出于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把农民、农村作为同情、怜悯、启蒙的对象,也不是艺术家建构精神乌托邦式地“世外桃源”般的美化。而是由于陈白水长期生活在湘西南基层农村,在农村劳作,在农村思考,与农村血肉相连。秉承着自《诗经》以来的歌颂“劳动人民”的美学传统,在陈白水作为艺术家既融于其中,又超乎其外的艺术审美观照下所呈现出来的“一种令人神往、诗性意味很足的大自然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钱海源《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在他的笔下,农村生活是欢乐祥和而又静谧悠远的。如《瑶女系列》,无论是赛呼啦圈的村女还是上学去的学童,其内在精神是欢乐向上,充满阳光的。而《烤糍粑》一幅,作者在创作手记里深情地写道:“在湘西南的山村,夫妻俩带上几个厚厚的糍粑,无论是坡上挖苞谷地,还是在深山里砍柴火,饿了,烤上两三个糍粑,夫妻俩吃饱了肚子,也品尝了爱情的甜蜜。”这简直就是《诗经》里的“思无邪”之传统,展示了一种淳朴而合乎自然的人情、人性的美。而《水塘系列》中那种“没有喧哗,没有尘埃”的静谧悠远,深深激发了人们对于大自然本身之美的沉思。卡尔·考茨基说:“艺术一旦失去同自然的经常联系就会死亡。”艺术对自然的观照所包涵着的“人民性”就是艺术家创作激情的根本来源,“欣赏陈白水的版画,犹如品读一首首赞美生活和大自然的抒情诗。”(钱海源《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二是体现在其作品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上。几乎所有评论陈白水版画艺术的论者,包括陈白一、钱海源等都无一例外地注意到了陈白水版画创作对隆回“滩头年画”的继承。“滩头年画”是自唐宋以来形成于明清时期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风格,与苏州以桃花坞、天津杨柳青为中心的两大流派齐名的民间版画艺术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构图上饱满简洁,大多对称呼应,大与小,疏与密,虚与实,动与静的处理十分得体,画面统一而不零乱,集中而不堆砌,使人感觉十分舒适。其造型古拙、幽默,变形大胆洗炼,神态优美生动。代表作有《老鼠嫁女》、《门神》等。陈白水的大量作品,如获“全国第11届美展金奖”的《瑶女出嫁》和其他一批作品,都融入了滩头年画的传统元素。他的版画吸收了滩头年画的特点,吸取了民间的营养,才“让人感到很亲切”,才具有永恒的朴素美。同时,他“大量使用红、黄、蓝三原色来制造一种响亮的节奏律动”使其作品充满一种格外张扬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格外灿烂,充满阳光,格外温暖和透彻。”“不管放在什么位置,都会扑面而来,你都会被他的作品感动。”(朱训德语)红、黄、蓝这三种色调基本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色调,如对联红、龙袍黄、印花蓝等等,在民间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其大红大绿,充满喜庆喧哗的乐观强劲精神,通俗而不庸俗,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而充满恒久悠远的内在精神。
  三是体现在其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版画与其他画种不同的是,不仅是构图的艺术,同时其版上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二度创作,而且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版画不同其他画种的那些特殊的版味和肌理效果,因而,制作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陈白水的版画制作方式,采取的是最拙、最原始、最手工的制作方式。主要有木刻、纸版镂印和吹塑造纸版三种。
  其早期的木刻无论是黑白或油印套色都是传统的制作,没有什么好的视觉效果,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很快他就放弃了木刻而采用纸版镂印的凹版制作。凹版制作在套色上非常麻烦,以《瑶女出嫁》为例,在整体构图完成后,采用剪纸的基本方式,但剪纸一般是凸版,刻的一般是凹版,将画面的主体人物作为凹版,刻出来之后,按照事先设计的色彩配置印刷出主版。主版印刷出来之后,分版的印刷比较麻烦,一般分人物单个做版印刷,每一个人物上有多少装饰色就要刻制多少版,所以分版印刷时花的时间就特别多。但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作品,版味、装饰味都很好,具有强烈的剪纸风味,很民俗,同时又克服了剪纸的那种色彩单调的缺点。
  这种制作过程非常需要细致、耐心,忍受其中的单调乏味。这种不厌其烦的反复制作套色的艰苦劳动,陈白水并没有把他看作是一种机械的工作,而是忍受着长久的寂寞,把他的感情和心灵投放进去,把他的内心世界倾注进去,“除了忍受物质匮乏外,还需经受这种精神上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是体力劳动者或一般脑力劳动者在自己的工作中所体验不到的。”(季米特洛夫《走哪条路?》)按普列汉诺夫的说法,艺术起源于劳动。在艰苦的劳动过程中,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自己的劳动,这是人类进行艺术创作本质意义所在,是真正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最广泛的人民性。
  四是体现在其创作观念上。在《关于我的版画》一文里,陈白水认为,一个艺术家,一个画家,要出好的作品,与他的思想,与他的观念和文化底蕴是连为一体的。在陈白水的版画艺术世界里,爱情、生死、自然、劳动等是基本的主题。这些正是根植于人民的“深深地打动任何时代的每一个人”的永恒性的东西。
  陈白水长期生活在湘西南的基层农村,饱含着对时代生活的热爱情怀,怀着“对生活和大自然的艺术创作冲动,在生活和大自然中发现美,挖掘美”,在生活和大自然中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劳动人民那坚韧不拔、隐忍负重而又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发了他封闭自卑的内心的火焰。
  在他看来,“那秋葵在阳光下,就像一团团火焰沸腾着,跳跃着。那节奏,那旋律,总让我想起梵高那一颗沸腾的心……”(《葵·秋实》创作手记)他用明朗、欢快的色彩来热情地歌颂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富有民俗气息,又有时代感,如《瑶女系列》。他毫无半点现代艺术的矫揉造作、空虚无聊和歇思底里,也不像某些行为艺术家的搞怪、装神弄鬼,而是呈现出一种“无飘忽、轻薄之感,总给人以深厚、含蓄与沉重”的和谐优美,激发欣赏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沉思。同时,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其作品在一种浮华的后面,“总有凄凉、寂寞的另一面。”这是作者对“死亡”的永恒之叹。
  其对待“死亡”这一永恒主题的态度,不是体现为惊骇、抗拒的以《拉奥孔》为代表的西方美学传统,而是体现为自魏晋玄学以来的静观沉思的东方美学传统。在《最后的辉煌》的创作手记里,他写道:“每一棵向日葵,都把自己的果实献给了人们,只留下躯干,也将消亡,但仍然给人留下了最后的辉煌。”而试图赋予“向日葵”这一自凡高以来的经典意象以新的诠释。在《晚安,吊脚楼》的手记中说:“晚安,吊脚楼。你是过去,你是老者。你曾有辉煌,你也曾有沧桑,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会向你告别,就像最后一缕晚霞,祝你晚安。”还有以怀念为主题的《窗》、《门》等等,透视出对逝去的传统岁月、对大自然的变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凄婉和沉重及伤感,这也是人类对自身个体生命短暂的感叹。
  以上是我对陈白水版画艺术的粗浅印象,显然是无法深入抵达艺术家那丰富深沉的内心世界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凡是好的艺术一定是属于人民的,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作者单位:邵阳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 谢然子
其他文献
一定意义上说,电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而由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其缺憾往往更是如此。对于一部原长5个小时再到210分钟“初剪版”直至156分钟的最终“公映版”影片而言,电影《白鹿原》在还未公映前就已是个“残本”。 也许就是这个删减本,就决定了影片“已经”失败,虽然责任不全在导演王全安。对于这样一部“畸形儿”,谁都可以说三道四,甚至是骂娘。这也许就是《白鹿原》——从小说到电影——的宿命。在这些
期刊
绘画与诗配画:“跟大师开个玩笑。”  谢宗玉:彭老师,我们太熟悉了,套客的话就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首先,我想从我最感兴趣的话题说起。其实相对你的文章来说,我更喜欢你的钢笔绘画,那真是一绝呀。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非常优秀的。你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画家,线条在你笔下,特别富有灵性,看似随意的线条,根根都精美绝伦。而且你的创造力非常强,怎么画就怎么有。从意象、构图、主旨和审美上看,都是一流的。远远强过
期刊
陈和西一直在寻找一个安放自我的精神家园,那里妥贴、温暖,散发着令人沉醉的自由气息。凭着一颗执着而沉静的心,他划着他的艺术之桨,穿渡现实,划向理想的彼岸。  他觉得有些累了。他说:我在走着一条孤独的路,越走越难。  一定有很多人想为他加油、为他鼓劲。因为在一定意义上,他和他的画,象征着每一个人心底放不下的那些东西。  他并不孤独。他和梦想、追求、艺术的永恒之美在一起。  一  几乎,每一个星期,他都
期刊
徜徉在乡间小路,抑或流连在月下花前,很容易让人吟风弄月。或是闲居书斋,文人雅集,也好浅唱低吟。而今,面对陈和西的西画风景,却也不禁诗兴盎然!诗以情发,追踪索源,当不可怠意。  江南村野,山峦叠翠,草蔓蒙络,炊烟如缕,闲云野鹤来去无踪,鸡鸣犬吠朝至暮归。这一份安宁与闲适对中国传统的墨客骚人早已梦绕魂牵,也成了他们囊中锦句,笔底丹青。“望秋云,神飞畅。临春风,思浩荡”,(南朝王微《叙画》)“采菊东篱下
期刊
汉语诗歌显然还没有穷尽一切可能,孜孜不倦致力于对虚构的发现,试验某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大有人在,当我翻开《春夏秋冬》诗稿,看到“中国首部接龙长诗”这一花样翻新的宣示时,既没有像发现“新大陆”那样的激动,也不急于质疑。诗歌始终是质朴的,需要心平气和地读下去。湖南诗人杨林的这部长诗,也可称为组诗,共九十六段(组),每段(组)依次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题,约十句、近百字,全篇近千行、约一万字,每段
期刊
一个虔诚于内心宗教的诗人,他(她)的思想体系,绝然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知者。行者。言者。这三个基本要素,对其创作至为重要。如此,在诗歌写作中,要想成为自己心灵的帝王,就须对一切存在着的自然与生命本体,进行独立思考、剖析,立言,立德。但是,何谓独立思想?陈寅恪先生说的最好:“不采苹花即自由”。多年来,这句话让我时时扪心自问,更让我省检自身的写作态度,自己为着什么而写作?到底是不是为着心灵而写?到底有
期刊
一、亲情与现实的纠结  时间和距离是打败感情最有利的武器,而“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是感情输给时间的体现。阎连科在《我与父辈》中极力地描写和赞扬了父辈们对子女所付出的亲情,并对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做了细腻温馨地描写,同时作者也对子女们永远无法回报父辈们的这种伟大的亲情付出而表示遗憾和反思。  穷困带给乡村的苦痛远远不止物质的匮乏,更有精神的摧残。作者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做一名城里人,一方面是想通过自己的
期刊
姚子珩的《乡村趣态》(小小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有三个看点:一是短小精悍。全书从他20年来发表的200余件小小说中选取80篇集结成书,最长的一篇不超过两千字,一般每篇800字左右。在文坛长篇巨制成风而社会节奏快捷,人们喜吃文化快餐的今天,姚子珩的小小说集锦,自然大受欢迎。二是凝练。小小说虽然短小,但多以小见大,以浅喻深,以事明理,崇美尚爱,内涵丰富,常有光点闪灼,颇具现实的针对性。三
期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写诗是中华民族最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一。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现代诗,诗歌的香火绵绵不断。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上个世纪80年代,诗歌在大学生中就很“疯狂”。同学中,十有七八爱诗、写诗。校园里大大小小的诗社比比皆是,每个周末都举办“诗歌朗诵会”,听众如潮。那是一个诗情燃烧的年代。正因为这种诗情的蜿蜒,我们几个诗友大学毕业后组建“新乡土诗派”,继续“文化寻
期刊
与当代文学史中此起彼伏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相比,阿成的文学创作显得多少有些不显山不露水——既在技法上够不上文体实验,在价值立场上又与时代某些大命题自觉不自觉地相疏离。不过,阿成不温不火又一以贯之的写作却也兀自生长出一派别样的风景,只是这里的“别样”并非来自某种奇异的景观,而往往就是我们司空见惯不屑思索的日常生活空间本身。通过对这些极容易被忽略和掩盖的生活世界的书写,阿成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不可抗拒的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