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公司集团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创新和机构改革的力度加大,部分管理或经营模式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内部审计正面临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审计环境,为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集团管控中的监督及服务作用。本月,法务审计部在总结上半年工作开展的情况下,对于整个内审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思路,同时明确了2018年下半年审计工作开展的重点。
【关键词】集团管控下;内审工作;审计质量
1.目前公司审计工作现状思考
1.1内部审计的价值定位被误解
常常有这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的价值就是发现问题,以问题导向来对内部审计的价值进行评价,而这种看法实际是片面的。这样将使内审工作被认定为找茬,阻碍被审对象与内审人员的有效沟通,从而不能达到审计目的。
内部审计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发现问题,更在于审计工作将通过风险预警和咨询服务等为组织创造真正的附加价值,把监督融于服务之中,通过审计独有的视角寻找问题、机会和风险,从而改进工作、堵塞漏洞、推动管理,以达到提高公司效益和效率的增值目标。
1.2管理体制不清晰。
公司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体制,可能会导致内审工作应接不暇,或者内审成果不能很好落地。
(1)审计项目的发起相对随意,无正式的审批和文件。目前集团公司内审工作,存在多方位支配审计资源的情况。如:平级部门提出审计要求,以及非直属领导但属于公司高层领导提出审计要求,且审计项目的提请无正式审批及文件。
(2)审计成果输出途径不正式不规范。目前集团公司对于审计成果的输出,审计报告的发送流程、发送对象尚未明确制定标准和要求。该现象可能降低对审计成果的运用价值。
1.3审计质量较低,质量管控能力较弱
(1)审计工作尚未对项目审计计划和实施方案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执行评估程序,而是被动接受审计项目。
(2)尚未建立发生可能影响客观性和审计质量事项的汇报机制,或者及时停止相关作业的机制。
(3)重复管理、管理缺位、审计资料获取困难等情况导致审计质量较弱。集团化改革过程中,部分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维度存在交叉,重叠的问题,以及存在管理权限及管理标准缺失现象。而审计资料的获取缺常常因为“商业机密”、“权力受限”、“不属于本部门范围”等等一系列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影响。若审计重要性资料无法获取,将影响审计工作的专业判断。
(4)审计技术落后。目前公司处于以手工查账为主,凭审计人员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通过随意抽样进行,较少运用大数据统计抽样和机辅助审计软件,大大增加审计工作的工作量,同时对发现的风险无法量化。审计项目以事后审计、静态审计为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很少开展,不利于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5)审计团队人员配置薄弱。目前内审工作人员有且仅有3人,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工业及公司经营业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关知识储备不够,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把控公司相关风险。
2.改进思路
2.1加强审计宣传,提高公司人员对审计的认知
加大宣传审计服务职能,咨询作用,提高公司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为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使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认识到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2.2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1)完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明确内审工作的定位以及工作汇报机制、报告发布流程,确保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工作的了解,促进审计工作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审计信息及时传递给公司领导,确保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2)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岗位职责、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部审计工作准则和规范,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促进内部审计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2.3加强审计质量管控能力,提高审计质量
(1)提高实际工作的执行力。在审计管理中,要通过制定审计计划、进行日常调度和检查、设置审计指标及制定任务、工作考核等手段,驾驭全局,有布置、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确保实现审计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
(2)实行审计质量现场监督指导,对审计项目质量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审计活动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及时发现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及时改进,促进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
(3)改进审计方法,灵活运用统计抽样法、分析性复核方法,积极开发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提高审计科学性、系统性及效率。
(4)保证现场审计时间。根据审计项目工作量大小及审计资源情况,合理安排审计时间,确保现场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审计取证工作。根据查出问题的性质和重要性程度确定审计证据的类型和数量,确保审计证据充分、适当,不缺不滥,保证审计底稿、审计取证内容规范。
(5)审计报告应内容规范、重点突出,审计整改意见执行到位。审计报告主要应揭示审计发现的主要的实质性问题,即与审计方案中确定的审计目标有关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改进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2.4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内部联系沟通
加强审计宣传工作,加强与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渠道,增进相互了解,增加被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理解、支持、为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2.5大力改進审计手段,推进审计信息化
内审工作应当由以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审计的方向转变,使审计手段更先进,审计效率更高。要灵活运用统计抽样法、分析性复核方法(如简易比较法、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以及其他技术方法),积极开发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提高审计科学性、系统性及效率。
2.6充实力量,改善内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
(1)设计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内部审计队伍,对已有的人员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更新与再提高。(2)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多元化,避免团队知识结构单一。如:引进工程审计等专业人才。
3.审计后续开展重点
3.1对于公司未来审计开展的思路
(1)突出重点工作,关注主要风险,提升审计效率。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安排审计工作,制定审计计划和开展审计工作要符合公司发展需要。通过重点内容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覆盖主要业务循环和流程,从企业治理、企业文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及时纠正,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实现企业目标,增加企业价值。
(2)加强审计日常监督,优质体现审计监督职能。日常审计监督工作中,以及平时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交流,答疑解惑,提供业务咨询时,及时捕捉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如内控制度不健全、不一致、不合理、未执行等),及时下达整改意见书或建议书,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进行整改,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3)转变审计观念,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拓展审计服务领域。在做好传统审计监督职能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变革,向咨询服务职能转变,逐步开展评估服务、协调服务、补救服务等咨询服务活动,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为改进和完善企业治理,促进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价值提供审计服务。
3.2重点审计工作及具体工作计划
未来审计重点内容: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实现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制定、执行情况及效益情况;全面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效益性情况;各级管理者执行廉洁从业规定和反舞弊情况。
【关键词】集团管控下;内审工作;审计质量
1.目前公司审计工作现状思考
1.1内部审计的价值定位被误解
常常有这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的价值就是发现问题,以问题导向来对内部审计的价值进行评价,而这种看法实际是片面的。这样将使内审工作被认定为找茬,阻碍被审对象与内审人员的有效沟通,从而不能达到审计目的。
内部审计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发现问题,更在于审计工作将通过风险预警和咨询服务等为组织创造真正的附加价值,把监督融于服务之中,通过审计独有的视角寻找问题、机会和风险,从而改进工作、堵塞漏洞、推动管理,以达到提高公司效益和效率的增值目标。
1.2管理体制不清晰。
公司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体制,可能会导致内审工作应接不暇,或者内审成果不能很好落地。
(1)审计项目的发起相对随意,无正式的审批和文件。目前集团公司内审工作,存在多方位支配审计资源的情况。如:平级部门提出审计要求,以及非直属领导但属于公司高层领导提出审计要求,且审计项目的提请无正式审批及文件。
(2)审计成果输出途径不正式不规范。目前集团公司对于审计成果的输出,审计报告的发送流程、发送对象尚未明确制定标准和要求。该现象可能降低对审计成果的运用价值。
1.3审计质量较低,质量管控能力较弱
(1)审计工作尚未对项目审计计划和实施方案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执行评估程序,而是被动接受审计项目。
(2)尚未建立发生可能影响客观性和审计质量事项的汇报机制,或者及时停止相关作业的机制。
(3)重复管理、管理缺位、审计资料获取困难等情况导致审计质量较弱。集团化改革过程中,部分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维度存在交叉,重叠的问题,以及存在管理权限及管理标准缺失现象。而审计资料的获取缺常常因为“商业机密”、“权力受限”、“不属于本部门范围”等等一系列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影响。若审计重要性资料无法获取,将影响审计工作的专业判断。
(4)审计技术落后。目前公司处于以手工查账为主,凭审计人员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通过随意抽样进行,较少运用大数据统计抽样和机辅助审计软件,大大增加审计工作的工作量,同时对发现的风险无法量化。审计项目以事后审计、静态审计为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很少开展,不利于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5)审计团队人员配置薄弱。目前内审工作人员有且仅有3人,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工业及公司经营业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关知识储备不够,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把控公司相关风险。
2.改进思路
2.1加强审计宣传,提高公司人员对审计的认知
加大宣传审计服务职能,咨询作用,提高公司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为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使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认识到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2.2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1)完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明确内审工作的定位以及工作汇报机制、报告发布流程,确保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工作的了解,促进审计工作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审计信息及时传递给公司领导,确保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2)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岗位职责、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部审计工作准则和规范,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促进内部审计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2.3加强审计质量管控能力,提高审计质量
(1)提高实际工作的执行力。在审计管理中,要通过制定审计计划、进行日常调度和检查、设置审计指标及制定任务、工作考核等手段,驾驭全局,有布置、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确保实现审计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
(2)实行审计质量现场监督指导,对审计项目质量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审计活动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及时发现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及时改进,促进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
(3)改进审计方法,灵活运用统计抽样法、分析性复核方法,积极开发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提高审计科学性、系统性及效率。
(4)保证现场审计时间。根据审计项目工作量大小及审计资源情况,合理安排审计时间,确保现场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审计取证工作。根据查出问题的性质和重要性程度确定审计证据的类型和数量,确保审计证据充分、适当,不缺不滥,保证审计底稿、审计取证内容规范。
(5)审计报告应内容规范、重点突出,审计整改意见执行到位。审计报告主要应揭示审计发现的主要的实质性问题,即与审计方案中确定的审计目标有关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改进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2.4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内部联系沟通
加强审计宣传工作,加强与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渠道,增进相互了解,增加被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理解、支持、为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2.5大力改進审计手段,推进审计信息化
内审工作应当由以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审计的方向转变,使审计手段更先进,审计效率更高。要灵活运用统计抽样法、分析性复核方法(如简易比较法、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以及其他技术方法),积极开发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提高审计科学性、系统性及效率。
2.6充实力量,改善内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
(1)设计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内部审计队伍,对已有的人员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更新与再提高。(2)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多元化,避免团队知识结构单一。如:引进工程审计等专业人才。
3.审计后续开展重点
3.1对于公司未来审计开展的思路
(1)突出重点工作,关注主要风险,提升审计效率。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安排审计工作,制定审计计划和开展审计工作要符合公司发展需要。通过重点内容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覆盖主要业务循环和流程,从企业治理、企业文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及时纠正,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实现企业目标,增加企业价值。
(2)加强审计日常监督,优质体现审计监督职能。日常审计监督工作中,以及平时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交流,答疑解惑,提供业务咨询时,及时捕捉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如内控制度不健全、不一致、不合理、未执行等),及时下达整改意见书或建议书,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进行整改,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3)转变审计观念,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拓展审计服务领域。在做好传统审计监督职能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变革,向咨询服务职能转变,逐步开展评估服务、协调服务、补救服务等咨询服务活动,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为改进和完善企业治理,促进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价值提供审计服务。
3.2重点审计工作及具体工作计划
未来审计重点内容: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实现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制定、执行情况及效益情况;全面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效益性情况;各级管理者执行廉洁从业规定和反舞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