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学案助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的提高,能够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更加规范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导学案助学”模式;构建
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与科学并重的学科,是一门具有实践意义以及趣味性的学科。然而传统教育方法与理念使得如今许多的初中生物课堂枯燥乏味,缺少学科特色,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程度不够积极,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导致课堂效率极其低下。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的研究发现,“导学案助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的提高,能够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更加规范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浅要探究初中生物课堂的“导学案助学”模式的构建。
一、导学案的设计编制,明确导学目标
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制是构建“导学案助学”教学模式的关键。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使用主体是教师,主要内容是围绕着教师该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以及展开何种教学方式,而导学案的使用主体是学生,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学生该如何吸收知识以及该如何展开自主性学习。对于导学案的编制和设计,教师必须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内在关联,明确设定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尽量做到针对每一堂课编制一份导学案;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自学过程编制系统性的学习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系统、有目标的进行自主学习;另外,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尽可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必须设置一定的问题作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目标,并且需要深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阶段有层次的设置问题难度,让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一定激励和成果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生物课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的导学案设计为例,通过对教材的梳理,整理出第一节课程学生进行学习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以及明白光合作用的意义。通过对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进行分层,将主要自学的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层次,针对能力一般的学生主要回答问题: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光能,把 和
转变成贮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叫做 。此问题为每个学生通过自学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而选择问题:范·海尔蒙特的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说明什么?这两个问题作为拔高性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由选择回答。
二、开展课堂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提供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得学生更容易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但是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课堂合作学习的时候,需要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并且合理的控制学习过程的时间。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仔细去聆听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去,加强师生交流,但并不做决断性的点评与总结。
以苏教版初中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过程为例,从知识结构的安排来看,知识要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机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二是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三是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由于前面一节课已介绍了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来的,通过自主学习阶段,要求学生同时进行对上节课的知识回顾与复习。紧接着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制造这么多有机物有什么用呢?自然的过度引出课题并切入主题。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估计可以答出有机物的用途,顺着学生的思维,设置思维的障碍:为什么有机物可用来构建植物体。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交流。
三、当堂反馈,提升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看来,反馈和评论教学都必须在课后才能实施,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生物科目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导学案助学”则提倡进行当堂的反馈,通过当堂的测验能够更加及时的纠正学生在理解知识上存在的误区,反馈出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程度,能够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让教师了解到自己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适应性。
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学为例,在经过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后,学生已经对教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进行随堂测验,一方面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一方面可以纠正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错误理解。可以设置如下简短但是又紧扣教学目的的课内达标测试题:
1.植物叶片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什么?
2.在叶的结构中,保卫细胞存在于哪里?
3.蒜的叶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叶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什么?
通过课堂测验的方法,既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巩固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孙晓红.“学案导学式”教学探究[J].信息技术教育. 2007(07)
[2]李文利.“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3]裴亚男.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4)
[4]陈银坚.学案助学法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2
[5]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35)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导学案助学”模式;构建
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与科学并重的学科,是一门具有实践意义以及趣味性的学科。然而传统教育方法与理念使得如今许多的初中生物课堂枯燥乏味,缺少学科特色,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程度不够积极,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导致课堂效率极其低下。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的研究发现,“导学案助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的提高,能够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更加规范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浅要探究初中生物课堂的“导学案助学”模式的构建。
一、导学案的设计编制,明确导学目标
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制是构建“导学案助学”教学模式的关键。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使用主体是教师,主要内容是围绕着教师该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以及展开何种教学方式,而导学案的使用主体是学生,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学生该如何吸收知识以及该如何展开自主性学习。对于导学案的编制和设计,教师必须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内在关联,明确设定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尽量做到针对每一堂课编制一份导学案;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自学过程编制系统性的学习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系统、有目标的进行自主学习;另外,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尽可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必须设置一定的问题作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目标,并且需要深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阶段有层次的设置问题难度,让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一定激励和成果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生物课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的导学案设计为例,通过对教材的梳理,整理出第一节课程学生进行学习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以及明白光合作用的意义。通过对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进行分层,将主要自学的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层次,针对能力一般的学生主要回答问题: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光能,把 和
转变成贮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叫做 。此问题为每个学生通过自学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而选择问题:范·海尔蒙特的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说明什么?这两个问题作为拔高性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由选择回答。
二、开展课堂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提供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得学生更容易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但是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课堂合作学习的时候,需要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并且合理的控制学习过程的时间。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仔细去聆听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去,加强师生交流,但并不做决断性的点评与总结。
以苏教版初中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过程为例,从知识结构的安排来看,知识要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机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二是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三是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由于前面一节课已介绍了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来的,通过自主学习阶段,要求学生同时进行对上节课的知识回顾与复习。紧接着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制造这么多有机物有什么用呢?自然的过度引出课题并切入主题。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估计可以答出有机物的用途,顺着学生的思维,设置思维的障碍:为什么有机物可用来构建植物体。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交流。
三、当堂反馈,提升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看来,反馈和评论教学都必须在课后才能实施,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生物科目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导学案助学”则提倡进行当堂的反馈,通过当堂的测验能够更加及时的纠正学生在理解知识上存在的误区,反馈出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程度,能够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让教师了解到自己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适应性。
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学为例,在经过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后,学生已经对教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进行随堂测验,一方面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一方面可以纠正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错误理解。可以设置如下简短但是又紧扣教学目的的课内达标测试题:
1.植物叶片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什么?
2.在叶的结构中,保卫细胞存在于哪里?
3.蒜的叶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叶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什么?
通过课堂测验的方法,既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巩固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孙晓红.“学案导学式”教学探究[J].信息技术教育. 2007(07)
[2]李文利.“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3]裴亚男.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4)
[4]陈银坚.学案助学法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2
[5]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35)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