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1日,十八大闭幕刚刚6天,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就迎来了全国11个改革试点省市的负责人。这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也是刚刚在5天前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会议。此次会议的内容和主题,会后被部分人士解读为“十八大后中南海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
李克强突出强调:“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李克强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明我们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靠什么?改革开放就是强大的力量。
从这个讲话中,我们可以窥见新一届中央领导将始终不渝地推进改革的决心,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对接下来改革所作的一个动员。
为何说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
中国经济巨大成就来自于廉价劳动力的看法颇为流行。这观点其实也不尽然。因为,改革前中国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价格更为低廉,可中国并没有实现举世公认的迅速发展,更没能形成影响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原因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说,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人很便宜,但是我们的体制很贵,贵到很多事情不能做、不能想,是改革开放把这个制度运行的成本降低了,把学习世界最先进经验的成本降低了。有了制度运行的低成本加上要素的低成本,才有了经济的发力。
这说明,改革红利和要素红利不在一个层面,但要素红利必须靠改革来释放。没有改革的突破,制度成本的降低,劳动力价格再低,再有全球化的吸引,中国恐怕也很难享受到发展红利。过去30年我们这样走来,李克强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最大的红利,意味着改革之路还必须坚定走下去。
有心人已留意到,十八大报告中86次提到“改革”,其中两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李克强在这次会上提醒与会者,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个目标并列相提。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前面,又增加了一个“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发展方式转变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
在中国,改革这个词是有特定含义的,主要指的是通过市场化改革,释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社会领域要更好地利用社会的力量,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一个“更多”,一个“更好”,说明在这些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远未理顺,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今年是中国明确提出市场化改革方向20周年。20年前提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意义非凡。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格局已初具形貌,一般商品劳务的价格基本上已由市场决定,但是关键的要素价格还不是市场供求决定。核心资源、要素、行业等领域的改革与准入,进展有限,门槛很高。具体来说,政府手上掌握资源过多,过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使扭曲市场的事情屡见不鲜,政府部门自我利益化倾向也有加剧之势。而行政权力过大,导致发展关键不是争夺市场,而是争取政府掌控的资源,加大了寻租空间,也弱化了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动力。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经济建设轻民生改善,重政府管理轻民众参与,导致民生欠账过多,也制约着社会的自我发展。
问题所在,也是中国的发展潜力所在。这正说明制度改革和资源潜力释放的空间还很大。只要我们能够把更多资源从旧体制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制度优势,就能够保证新的人口红利,新的资源红利的出现。比如,虽然,廉价劳动力是不可持续的,但人的劳动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是会提高的,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是会提高的。说改革是最大红利,就是因为能创造激活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源使用的效率环境。
当然,改革红利不会自动变现。获取改革红利,首先方向要对。方向已明,还需要选准突破口,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和扎扎实实、义无反顾地向前推进。只要我们着力打破垄断,放开管制,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并在收入分配改革、社会组织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实现突破,由此释放出的生产力,必将成为中国经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动力。
李克强副总理最近提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提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清晰地指出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国未来发展有很多挑战,更有机遇和条件,其中,已经和正在形成的人才红利、改革红利和城镇化红利将有力支撑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发展。
如何制造中国的改革红利
合理的制度不仅使资源要素实现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和创新热情,提高效率与实现公平。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目前政治、社会以及经济改革都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一些制度的模糊、扭曲或者缺失不仅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固化了利益格局,也抑制了创新和创业动力。要保持中国经济的活力,必须加快改革。
不过,要让人们相信改革还是中国的最大红利,就不能回避改革的价值导向问题,即改革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还是为普罗大众服务的,只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人们才会全心全意地拥护和投身改革。
对此,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首先要还原李克强副总理讲话的情景,是在人口红利的问题后谈到改革红利的。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大量年轻人口这一红利因素,当人口红利渐趋消失后,中国还有什么红利可用?李克强自问自答是改革,因为只有改革,才是未来发展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对此,可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个方面,从历史来看,改革曾为中国带来了最大红利。中国在过去的30余年,之所以能从一个贫困落后和封闭的国家成长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全是拜改革开放所赐。没有改革开放,便不可能有今天的社会生活和人的自由。正如李克强所言,这个甜头百姓已经尝到,所以“我们必须也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 但是,改革曾为中国带来最大红利是否意味着它还继续会为中国带来红利?这正是我们需要讲到的第二个方面,即从现实和中国所要实现的目标来看,“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通过改革开放。”之所以有这种看法,一是基于前30年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二也是由中国的改革思路所决定。从中国的改革实践看,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务实的渐进改革思路,先从一些好改的、容易改的做起,把难改的、风险大的改革留在后面,待时机成熟再改。由于人们对“时机成熟”的判断不一样,加之在改革中滋生了很多既得利益——这些既得利益原来是改革者,但有了既得利益后,就不愿继续改革,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就使得问题被积累下来,改革难以深入推进,“深水区”迟迟无法走出,制度的效应发挥不出来,这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状态。
然而,它也说明,我们一旦突破了原来的改革“桎梏”,就会迎来一片新的天地,中国社会的发展就会走向一个新的台阶,改革的制度红利就会像30年前开启改革一样,重新爆发甚至比那时爆发的力度更大,从而在人口红利因素弱化后确保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当然,要使改革重新发挥如此效用,必须校正改革的航向,以公平正义作为深化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民心思改革,是改革的最大动力。所以,倘若说改革仍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前提乃是改革必须以公平正义为导向。惟其如此,被腐败和既得利益等钳制的改革红利才会被充分释放出来。
最急迫的是破解制约因素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将伴随着一个强大资本市场的崛起。展望未来,经济保持年均7%--8%的稳定增速、各领域深化改革释放深层活力,将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基本面。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挥好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功能,最大化、公平、平稳释放改革红利。
可以说,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甜头已经尝到。在新的起点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实际上,改革开放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红利”。伴随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也成长为资本大国。资本市场要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离不开自身改革,更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目前最急迫的是破解制约市场功能发挥的阻碍因素。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如今面临着低成本增长模式难以维持、出口发动机减速、消费马车尚未启动、投资驱动型经济走到尽头等困境,要想继续前进,必需对改革红利提出更大要求。李克强指出:“结构调整中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抓改革结合起来,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区副主席哈继铭认为,从中长期看,改革开放是未来中国最大的红利,这要求提高效率,实现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还需要收入分配的改革,促进低收入地区更高水平的增长,更多发展服务业。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兼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分析说,如果能获得改革红利,至少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维持8%的增长应该没问题。
“当中国低成本优势和廉价资本红利不再的时候,中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化解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从价值链的低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张茉楠认为,告别经济低效增长的模式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持久性挑战。
从行业分布上看,中国经济要适应7%--8%的长期适度增速,必须限制一部分行业发展空间,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等。限制措施要通过市场的力量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实现,资本市场也将从中受益。一方面,“大块头”传统行业扩容压力有望缓解,防止资金稀释,A股市场新股发行规模偏小可能成为常态;另一方面,低效率生产力在市场结构中弱化以至剥离,提高整体资本回报。资金有望配置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新兴行业中,从而提升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抵御周期波动风险的能力,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提高。
从资本主体上看,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释放非公有经济的活力。在2012《财富》500强名单中,只有中国是以国有企业为绝对主力,内地民企仅有6家,占比为8%。银行、炼油、汽车成为入围企业最多的行业。资本市场体现的是效率和回报,衡量的是公司治理能力。长期以来资本市场估值偏低与资本结构失衡不无关系,截至2011年底,总市值中国有控股公司占74%,民营仅占26%。如果改革能够大力破除垄断、提高效率,无异于“二次股改”,将大大推升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
从政府功能上看,改革要强化“市场抓权”,要以法治强化和固化市场功能的发挥。项目批多少、批什么、批给谁,应更多把决定权交给市场,由资金“投票”决定。或者说,项目批不批不重要,重要的是配套资金是否买账。资本市场在保证自身价格发现的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上,将成为真正的“决策中心”,享受价格发现、优质资源遴选过程中的红利。这一过程必然要求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建立,以法治的力量限制不规范的投资经营行为。市场的逻辑更为严密,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
从投融资结构上看,改革要打破投资主体和融资主体之间的隔阂,减少价格信号传递的环节,避免信号失真、配置效率降低。债券市场、场外市场的大力发展,越来越丰富的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渠道,也减少了对股票市场资金的稀释,长期困扰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问题可望得到缓解。此外,为多层次市场服务的证券、基金、期货等行业也有望迎来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
总之,改革就是最大化释放市场的力量,以此激发经济增长的深层动力。通过一系列改革,资本市场将更好发挥经济发展强大“助推器”作用,同时让投资者分享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找到适合发展的改革模式和范本
未来,我国的改革需实现三个由外向内的重大调整和转变。
张茉楠表示,一是外延型经济增长向内涵型经济增长的转变。过分依赖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持续,中国需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二是由外向型经济增长向内需型经济增长转变。如今,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供给方,正面临着外部需求不足的问题,这种趋势倒逼中国发展驱动转向内需。三是由主要依赖国际资本向培育壮大本土资本转变。 张茉楠认为,新一轮改革重点首先必须打破资源垄断和权力循环,把经济公平、社会公平摆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其次,要想把改革引向深入,必须对中国已有的利益结构做出调整,这势必要对存量进行改革。第三,政府不能替代市场,市场也不能替代政府,既要打破垄断资源,减少市场扭曲和负的外部性,更要减少政府行为的盲目性,降低改革的风险与成本。最后,改革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国经济改革必须“顶层设计”才能“纲举目张”。唯有通过上下互动,以及底层的不断试错,逐步积累经验才可能真正激发出改革和创造的活力,并找到适合于自身的改革模式和范本。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相关链接
外媒热议“改革”
●法新社和法国《回声报》11月23日报道了21日在中南海举行的“国务院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法国国际广播报道称,李克强11月21日在国务院11个改革试点省市负责人会议上透露了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有关信息。其中一个重要信息是要调整利益格局。
●美国第二大通讯社合众国际社(UPI)11月23日报道了此次会议,文章指出,李克强认为改革不仅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重要的是要在很大程度上触动利益。如果利益格局固化了,经济社会发展就缺乏活力。中国高层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彭博社11月23日发表题为《李克强:中国经济改革必须提速以保持发展》的文章,其中提到了要深化城乡人口转变来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谨防中等收入陷阱。
●路透社11月22日发表评论,中国必须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确保GDP增长。文章认为中国经济不会遭遇“硬着陆”,但经济发展仍旧面临很大挑战,只有加强在市场竞争、政策透明等方面的改革,中国经济才能更好发展。
●《纽约时报》11月22日发表评论称中国经济改革势在必行。文章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会着重解决这一问题。文中引用李克强的话语,强调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大力支持。
●墨西哥《宇宙报》以《李克强强调中国将继续经济改革》为题做出报道。文章指出,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在明确将继续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在经济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之余,提出应在人民群众内部稳妥推进利益的优化,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得利益,并以此刺激收入水平的提高,旨在提升国内消费潜力。
●智利《DF》网站在报道中称,李克强盛赞中国改革多年来所取得的诸多成就。在他看来,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中国社会更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全面繁荣。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李克强的讲话无异于号召:中国将进一步扩大改革。
●《俄罗斯24小时》报道称,李克强对制定的未来发展计划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即使困难重重,中国也要加速经济改革。要优化调整国家体制,加大经济发展中科技板块的运用,保证国民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增长。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11月26日发文指出,改革突破口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下,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面临无比复杂的局面,能否临乱不乱、快刀斩乱麻,至关重要。李克强说,“改革走到今天,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需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就是十八大报告所讲: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政府必须彻底转型,从到处“乱摸”的手,转变为以维护法治、公平竞争、提供公共产品为核心的“无形的手”,充分释放市场的活力和创造性。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是中国经济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此,李克强的论述可以说抓住了“牛鼻子”。
李克强突出强调:“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李克强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明我们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靠什么?改革开放就是强大的力量。
从这个讲话中,我们可以窥见新一届中央领导将始终不渝地推进改革的决心,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对接下来改革所作的一个动员。
为何说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
中国经济巨大成就来自于廉价劳动力的看法颇为流行。这观点其实也不尽然。因为,改革前中国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价格更为低廉,可中国并没有实现举世公认的迅速发展,更没能形成影响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原因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说,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人很便宜,但是我们的体制很贵,贵到很多事情不能做、不能想,是改革开放把这个制度运行的成本降低了,把学习世界最先进经验的成本降低了。有了制度运行的低成本加上要素的低成本,才有了经济的发力。
这说明,改革红利和要素红利不在一个层面,但要素红利必须靠改革来释放。没有改革的突破,制度成本的降低,劳动力价格再低,再有全球化的吸引,中国恐怕也很难享受到发展红利。过去30年我们这样走来,李克强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最大的红利,意味着改革之路还必须坚定走下去。
有心人已留意到,十八大报告中86次提到“改革”,其中两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李克强在这次会上提醒与会者,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个目标并列相提。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前面,又增加了一个“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发展方式转变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
在中国,改革这个词是有特定含义的,主要指的是通过市场化改革,释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社会领域要更好地利用社会的力量,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一个“更多”,一个“更好”,说明在这些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远未理顺,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今年是中国明确提出市场化改革方向20周年。20年前提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意义非凡。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格局已初具形貌,一般商品劳务的价格基本上已由市场决定,但是关键的要素价格还不是市场供求决定。核心资源、要素、行业等领域的改革与准入,进展有限,门槛很高。具体来说,政府手上掌握资源过多,过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使扭曲市场的事情屡见不鲜,政府部门自我利益化倾向也有加剧之势。而行政权力过大,导致发展关键不是争夺市场,而是争取政府掌控的资源,加大了寻租空间,也弱化了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动力。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经济建设轻民生改善,重政府管理轻民众参与,导致民生欠账过多,也制约着社会的自我发展。
问题所在,也是中国的发展潜力所在。这正说明制度改革和资源潜力释放的空间还很大。只要我们能够把更多资源从旧体制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制度优势,就能够保证新的人口红利,新的资源红利的出现。比如,虽然,廉价劳动力是不可持续的,但人的劳动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是会提高的,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是会提高的。说改革是最大红利,就是因为能创造激活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源使用的效率环境。
当然,改革红利不会自动变现。获取改革红利,首先方向要对。方向已明,还需要选准突破口,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和扎扎实实、义无反顾地向前推进。只要我们着力打破垄断,放开管制,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并在收入分配改革、社会组织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实现突破,由此释放出的生产力,必将成为中国经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动力。
李克强副总理最近提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提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清晰地指出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国未来发展有很多挑战,更有机遇和条件,其中,已经和正在形成的人才红利、改革红利和城镇化红利将有力支撑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发展。
如何制造中国的改革红利
合理的制度不仅使资源要素实现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和创新热情,提高效率与实现公平。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目前政治、社会以及经济改革都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一些制度的模糊、扭曲或者缺失不仅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固化了利益格局,也抑制了创新和创业动力。要保持中国经济的活力,必须加快改革。
不过,要让人们相信改革还是中国的最大红利,就不能回避改革的价值导向问题,即改革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还是为普罗大众服务的,只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人们才会全心全意地拥护和投身改革。
对此,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首先要还原李克强副总理讲话的情景,是在人口红利的问题后谈到改革红利的。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大量年轻人口这一红利因素,当人口红利渐趋消失后,中国还有什么红利可用?李克强自问自答是改革,因为只有改革,才是未来发展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对此,可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个方面,从历史来看,改革曾为中国带来了最大红利。中国在过去的30余年,之所以能从一个贫困落后和封闭的国家成长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全是拜改革开放所赐。没有改革开放,便不可能有今天的社会生活和人的自由。正如李克强所言,这个甜头百姓已经尝到,所以“我们必须也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 但是,改革曾为中国带来最大红利是否意味着它还继续会为中国带来红利?这正是我们需要讲到的第二个方面,即从现实和中国所要实现的目标来看,“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通过改革开放。”之所以有这种看法,一是基于前30年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二也是由中国的改革思路所决定。从中国的改革实践看,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务实的渐进改革思路,先从一些好改的、容易改的做起,把难改的、风险大的改革留在后面,待时机成熟再改。由于人们对“时机成熟”的判断不一样,加之在改革中滋生了很多既得利益——这些既得利益原来是改革者,但有了既得利益后,就不愿继续改革,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就使得问题被积累下来,改革难以深入推进,“深水区”迟迟无法走出,制度的效应发挥不出来,这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状态。
然而,它也说明,我们一旦突破了原来的改革“桎梏”,就会迎来一片新的天地,中国社会的发展就会走向一个新的台阶,改革的制度红利就会像30年前开启改革一样,重新爆发甚至比那时爆发的力度更大,从而在人口红利因素弱化后确保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当然,要使改革重新发挥如此效用,必须校正改革的航向,以公平正义作为深化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民心思改革,是改革的最大动力。所以,倘若说改革仍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前提乃是改革必须以公平正义为导向。惟其如此,被腐败和既得利益等钳制的改革红利才会被充分释放出来。
最急迫的是破解制约因素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将伴随着一个强大资本市场的崛起。展望未来,经济保持年均7%--8%的稳定增速、各领域深化改革释放深层活力,将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基本面。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挥好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功能,最大化、公平、平稳释放改革红利。
可以说,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甜头已经尝到。在新的起点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实际上,改革开放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红利”。伴随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也成长为资本大国。资本市场要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离不开自身改革,更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目前最急迫的是破解制约市场功能发挥的阻碍因素。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如今面临着低成本增长模式难以维持、出口发动机减速、消费马车尚未启动、投资驱动型经济走到尽头等困境,要想继续前进,必需对改革红利提出更大要求。李克强指出:“结构调整中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抓改革结合起来,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区副主席哈继铭认为,从中长期看,改革开放是未来中国最大的红利,这要求提高效率,实现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还需要收入分配的改革,促进低收入地区更高水平的增长,更多发展服务业。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兼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分析说,如果能获得改革红利,至少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维持8%的增长应该没问题。
“当中国低成本优势和廉价资本红利不再的时候,中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化解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从价值链的低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张茉楠认为,告别经济低效增长的模式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持久性挑战。
从行业分布上看,中国经济要适应7%--8%的长期适度增速,必须限制一部分行业发展空间,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等。限制措施要通过市场的力量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实现,资本市场也将从中受益。一方面,“大块头”传统行业扩容压力有望缓解,防止资金稀释,A股市场新股发行规模偏小可能成为常态;另一方面,低效率生产力在市场结构中弱化以至剥离,提高整体资本回报。资金有望配置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新兴行业中,从而提升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抵御周期波动风险的能力,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提高。
从资本主体上看,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释放非公有经济的活力。在2012《财富》500强名单中,只有中国是以国有企业为绝对主力,内地民企仅有6家,占比为8%。银行、炼油、汽车成为入围企业最多的行业。资本市场体现的是效率和回报,衡量的是公司治理能力。长期以来资本市场估值偏低与资本结构失衡不无关系,截至2011年底,总市值中国有控股公司占74%,民营仅占26%。如果改革能够大力破除垄断、提高效率,无异于“二次股改”,将大大推升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
从政府功能上看,改革要强化“市场抓权”,要以法治强化和固化市场功能的发挥。项目批多少、批什么、批给谁,应更多把决定权交给市场,由资金“投票”决定。或者说,项目批不批不重要,重要的是配套资金是否买账。资本市场在保证自身价格发现的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上,将成为真正的“决策中心”,享受价格发现、优质资源遴选过程中的红利。这一过程必然要求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建立,以法治的力量限制不规范的投资经营行为。市场的逻辑更为严密,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
从投融资结构上看,改革要打破投资主体和融资主体之间的隔阂,减少价格信号传递的环节,避免信号失真、配置效率降低。债券市场、场外市场的大力发展,越来越丰富的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渠道,也减少了对股票市场资金的稀释,长期困扰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问题可望得到缓解。此外,为多层次市场服务的证券、基金、期货等行业也有望迎来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
总之,改革就是最大化释放市场的力量,以此激发经济增长的深层动力。通过一系列改革,资本市场将更好发挥经济发展强大“助推器”作用,同时让投资者分享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找到适合发展的改革模式和范本
未来,我国的改革需实现三个由外向内的重大调整和转变。
张茉楠表示,一是外延型经济增长向内涵型经济增长的转变。过分依赖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持续,中国需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二是由外向型经济增长向内需型经济增长转变。如今,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供给方,正面临着外部需求不足的问题,这种趋势倒逼中国发展驱动转向内需。三是由主要依赖国际资本向培育壮大本土资本转变。 张茉楠认为,新一轮改革重点首先必须打破资源垄断和权力循环,把经济公平、社会公平摆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其次,要想把改革引向深入,必须对中国已有的利益结构做出调整,这势必要对存量进行改革。第三,政府不能替代市场,市场也不能替代政府,既要打破垄断资源,减少市场扭曲和负的外部性,更要减少政府行为的盲目性,降低改革的风险与成本。最后,改革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国经济改革必须“顶层设计”才能“纲举目张”。唯有通过上下互动,以及底层的不断试错,逐步积累经验才可能真正激发出改革和创造的活力,并找到适合于自身的改革模式和范本。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相关链接
外媒热议“改革”
●法新社和法国《回声报》11月23日报道了21日在中南海举行的“国务院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法国国际广播报道称,李克强11月21日在国务院11个改革试点省市负责人会议上透露了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有关信息。其中一个重要信息是要调整利益格局。
●美国第二大通讯社合众国际社(UPI)11月23日报道了此次会议,文章指出,李克强认为改革不仅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重要的是要在很大程度上触动利益。如果利益格局固化了,经济社会发展就缺乏活力。中国高层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彭博社11月23日发表题为《李克强:中国经济改革必须提速以保持发展》的文章,其中提到了要深化城乡人口转变来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谨防中等收入陷阱。
●路透社11月22日发表评论,中国必须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确保GDP增长。文章认为中国经济不会遭遇“硬着陆”,但经济发展仍旧面临很大挑战,只有加强在市场竞争、政策透明等方面的改革,中国经济才能更好发展。
●《纽约时报》11月22日发表评论称中国经济改革势在必行。文章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会着重解决这一问题。文中引用李克强的话语,强调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大力支持。
●墨西哥《宇宙报》以《李克强强调中国将继续经济改革》为题做出报道。文章指出,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在明确将继续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在经济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之余,提出应在人民群众内部稳妥推进利益的优化,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得利益,并以此刺激收入水平的提高,旨在提升国内消费潜力。
●智利《DF》网站在报道中称,李克强盛赞中国改革多年来所取得的诸多成就。在他看来,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中国社会更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全面繁荣。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李克强的讲话无异于号召:中国将进一步扩大改革。
●《俄罗斯24小时》报道称,李克强对制定的未来发展计划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即使困难重重,中国也要加速经济改革。要优化调整国家体制,加大经济发展中科技板块的运用,保证国民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增长。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11月26日发文指出,改革突破口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下,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面临无比复杂的局面,能否临乱不乱、快刀斩乱麻,至关重要。李克强说,“改革走到今天,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需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就是十八大报告所讲: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政府必须彻底转型,从到处“乱摸”的手,转变为以维护法治、公平竞争、提供公共产品为核心的“无形的手”,充分释放市场的活力和创造性。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是中国经济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此,李克强的论述可以说抓住了“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