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床渗碳件渗层深度与性能

来源 :中国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m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在机床零件中,渗碳件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齿轮、轴、套类等零件。渗碳质量直接影响机床的精度和寿命,而渗层的表层碳含量,渗层深度,渗碳淬火回火后的硬度以及表层与心部组织,则是衡量渗碳件性能的重要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的测定,选出最合适的渗层深度,最优化的工艺。
  1. 备料及制样

  2.1制样分组
   根据我厂具体情况,本试验选钢为20Cr。20Cr钢的化学成分(W%)及Ac1,Ac3(℃):C(0.17-0.24)Si(0.17-0.37)Mn(0.5-0.8)Cr(0.7-1.00),Ac1(766)、Ac3(838)。
   经过对渗碳件渗层深度要求的统计,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渗层范围,并将试样分组,编号分别为A、B、C。A组:渗层深度为0.6-0.8mm,B组:渗层深度为0.9-1.3mm,C组:渗层深度为1.3-1.7mm。
  2.2试样种类尺寸及数量,并打上相应编号
  金相试样:φ12X30   每样号3件,共9件
  硬度试样:φ20X12   每样号3件,共9件
  冲击试样:10X10X55  每样号3件,共9件
  3.热处理阶段
  3.1渗碳工艺
   由于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较小,而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较大,所以渗碳必须在Ac3以上的温度,使钢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渗碳温度越高,渗碳层越深。但过高的渗碳温度将导致晶粒粗化,表层碳浓度过高而形成网状碳化物,并在淬火后形成大量残余奥氏体,增加了淬火后的变形、开裂倾向。因此,选择适合的渗碳温度尤为重要。选择渗碳温度为920℃。根据A、B、C的三个渗层深度,渗剂为煤油,渗碳时间分别为3-5h;5-8h;8-11h。渗碳工艺如下:
  组别A,渗碳温度920℃,时间3h,炉冷至840℃坑冷。
  组别B,渗碳温度920℃,时间7h,炉冷至840℃坑冷。
  组别C,渗碳温度920℃,时间10h,炉冷至840℃坑冷。
  3.2淬火、回火工艺
  为使渗碳件具有表面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良好的心部韧性,渗碳件在渗碳后必须进行恰当的淬火、回火才能达到要求。淬火工艺(中温盐浴炉加热800-830℃,淬火保温时间9-11分钟,油中冷却)。回火工艺(电炉加热160-180℃, 90-120分钟保温,空冷)。
  4.试验内容和方法

渗层深度:利用金相试样来测量,取三组的平均值。

渗碳层总深度δ总=过共析层δ过+共析层δ共+50%过渡区δ半。

表面硬度:用洛氏硬度计,取三组的平均值。

组织:心部晶粒度等级。

冲击韧性:冲击试验,取三组的平均值。
  5.试验结果

表1  试验结果()
  A
  B
  C
  渗层深度
  (mm)
  б总
  б过
  б过
  б半
  б总
  б过
  б过
  б半
  б总
  б过
  б过
  б半
  0.60
  —
  0.32
  0.28
  0.94
  0.33
  0.28
  0.33
  1.28
  0.34
  0.59
  0.35
  表层碳浓度
  0.8%
  1.0%
  1.05%
  表层硬度
  63.5 HRC
  64 HRC
  64 HRC
  心部组织
  过渡区粗大
  过渡区粗大
  过渡粗大
  冲击韧性
  16.5
  12.2
  9.6
  6.渗碳基本原理及过程
  渗碳基本原理及过程如下:

(1)渗剂中的反应
  ①是由介质(甲醇、煤油、异丙醇)分解出活性原子。如分解产生的一氧化碳和甲烷分解出活性碳原子:CO—CO2+[C]  CH4 —2H2+[C]
  ②是活性碳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
  ③是被吸收碳原子向工件内部扩散。

(2)渗剂中的扩散。渗剂向零件表面扩散,然后相界面反应产物从界面逸散。
   (3)相界面反应。入元素的活性原子或分子吸附在零件表面并发生反应,如:2CO+Fe≒Fe【C】+ CO2。吸附的【C】可进一步进入到铁的晶格中。
  (4)金属中的扩散。由于表面-心部浓度梯度而使碳原子从零件表面向内部扩散。
  (5)金属中的反应。奥氏体中碳浓度升高,二次Fe3 C的析出(冷却时)。
  7.结果分析
  由试验得出,渗碳时间分别为3h、7h、10h,渗层深度分别为0.6mm、0.94mm、1.28mm。深层深度随渗碳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的趋势。从7小时延长到10小时时,表层碳含量仅仅变化了0.05mm,而不是3小时到7小时的0.2mm。
  渗碳件淬火后的硬度即淬火马氏体的硬度,其取决于渗碳件的表层碳含量。因此,当表面碳浓度变化不大时,渗碳件淬火后的硬度也无明显变化。
  



马氏体的韧性主要取决于它的亚结构,低碳的位错型马氏体具有良好的韧性,而高碳的的孪晶马氏体则韧性较差。根据资料,当碳含量为0.3-1.0%时为混合型马氏体,小于0.3%时为位错型,大于1.0%时为孪晶型。在我们的试验中,由A   B   C,碳含量逐渐增高。因此,孪晶马氏体逐渐占主导地位,使得零件的冲击韧性逐渐下降。
  综上,随着渗碳时间的延长,渗层加深。当渗碳进行到一定时间后,表面碳浓度和零件淬火后的硬度并未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延长而有显著变化,而冲击韧性却逐渐下降。因而建议:在一般零件渗碳时,无重载、高负荷等特殊渗层的使用要求时,应优先选用中间的渗层(即0.9mm)。这样,既保证了一定的耐磨性和综合机械性能,即渗层深度、硬度和韧性等使用要求,又能节约能源,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

其他文献
幼儿拉丁舞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能够让幼儿拉丁舞与素质教育接轨,能够让幼儿感兴趣的接受,并起到育人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思想观,不能只想到怎样让孩子跳好拉丁,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思维让幼儿在学习拉丁舞的同时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综合修养,让幼儿的拉丁舞跳得更高,更远,更精彩。  一、营造快乐的氛围  1、物质环境的创设  教师应当做有心人、要善于在环境中“创造活教具、提
逆向工程是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快速原型制造大趋势下的一项先进设计技术,是吸收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技术手段。以电脑鼠标为例,阐述利用Pro/E逆向模块及其逆向建模原理进行复杂型
滑片式采油泵作为一种全金属容积泵,主要应用于稠油热采领域。针对滑片泵滑片旋转与滑动的耦合运动特征,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相关方法,建立了滑片泵流场数值实验模型,对滑片泵理想状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视觉、听觉上的新鲜,它即能吸引幼儿注意力,又能激发幼儿求知欲望,从而较好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多媒
【编者按】    镇江行,必游金山、焦山。镇江之美,又岂止“两山”?教育之大美,正在这座宜居山水小城精彩演绎。作为中国首所新式回民学校的穆源小学,历经百年岁月沧桑。在擦亮民族底色的同时,更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校魂铸就、师生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樊安成校长智慧付出,心血倾尽的宝塔路小学,已然成为镇江教育发展的标杆,许多有益探索与可喜成果,可圈可点,可学可用,弥足珍贵……本刊将陆续编发“两山”地区的校长稿。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爱上音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生体性,变教师所想为学生所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现,并提出问题.教师还应根据载舟教材,学生的实际安排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密度和一堂音乐课的效率,所知识技能既扎实又灵活地传给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明的音乐形象来进行教学,使不学生能够爱上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
本文利用三维绘图软件及LS-dyna对某汽车防撞钢梁进行了模拟碰撞试验,分析了低速碰撞情况下不同防撞钢梁厚度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1.5mm厚度的防撞钢梁为该款汽车的推荐厚度。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技术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而且它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的联系有非常的紧密,所以机械制
摘要:就滑动轴承本身而言,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在滑动轴承工作的过程中,轴承上的油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油膜的减振抗冲击效果较好。如果滑动轴承处于液体摩擦中,其摩擦系数较小,在运作过程中磨损较小,使用的时间较长,其回转的精度较高。滑动轴承自身具有独特的优点,目前在外圆磨床的主轴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滑动轴承运作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滑动轴承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維护磨床的主轴系统。
班主任在学校中担当的角色是重要的,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更是多方面的。这反映了学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表明社会、学生和广大家长对班主任寄予多种期望。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已经不再是权威型的“总司令”、“警察”,而是一个具备多重身份的民主型的引导者。  一、品德上的好榜样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是“为人师表”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小学班主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