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客观需要。对于大学毕业生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的构建,政府、毕业生、高校和社会四方面分别履行着不同的职责。政府要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高校要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学生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勇于创业;社会中介要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市场配置 毕业生 就业机制
[作者简介]韩翼祥(1955- ),男,山东淄博人,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浙江杭州310032)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软科学项目《市场配置型机制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06C35004)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56-02
一、构建市场配置型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必要性
机制,是指某一工作系统的运行状态。高校毕业生实行的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高校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学生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勇于创业;社会中介提供专业优质服务”。这种就业机制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一种方式,是就政府、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相互之间的组合与作用方式而言的。构建这个机制有三方面的必要性: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必然要求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进行配置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最优配置、发挥最大效用为目的,从而使企业实现利润或效益最大化。这必然要求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选择用人单位,以实现双方效益最大化。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机制,势必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矛盾,不利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而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确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需要的。
2.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呈直线上升。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统计,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11万人,比2001年净增27.26万人,增幅为23.1%;2003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2004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80万人,比2003年又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数360万人,比2004年增加80万人,增幅达28.6%;2006年高校毕业生总数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53万人,增幅达14.7%。2007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495万,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在严峻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区域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从学历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这给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从2002年开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将“一次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并非高校所能独自承担,因而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确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3.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客观需要。如何将现有的生产要素配置好、利用好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尤其是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高校毕业生如何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也必然是目前中国经济建设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一现象说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计划调控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机制,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的闲置和严禁流动,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低效配置,是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是与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宗旨相违背的。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客观上要求劳动力要素在全国或世界范围内合理流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突破部门、产业、地域的限制,实现劳动力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因而,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确立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客观需要。
二、构建市场配置型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四方职责
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国家应实行市场配置的自由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负担直接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限制,主要是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市场运行失灵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并提供完备的服务体系。第一,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家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上。在法规的制定上,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就业,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其中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如美国制定了《就业法》《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紧急就业法》《劳动力投资法案》《瓦格勒》等,日本制定了《日本职业安定法》《紧急失业对策法》《日本职业培训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既规范了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又保障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同时也维护了各用人实体的合法权益。第二,制定多种有效政策,弥补市场调节缺陷。一方面,政府要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通过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局面。另一方面,提供就业保障和服务,做到劳动力的最优配置和供应。第三,设立专门机构,提供组织保障,实行全国就业信息网络化管理。2003年教育部开通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各地、各高校也按要求加快了建网进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今后,国家应大力开展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化管理和信息联网工作,积极建设市级网、区域网和全国网三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网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高校要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我国高校基本都设有专门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的专业化机构,今后重点要为这些就业指导机构提供齐全的设备和充足的资金。特别是要求这些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人员都是拥有高等教育学或心理学本科以上的专业人士,同时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还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就业咨询和指导,使学生得到专业、优质、满意的就业指导。二是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方式的全程化。高校要十分注重学生就业服务的质量和内容。从学生入学前,各个高校就派出专门人员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入学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入学后,各高校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咨询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同时对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包罗万象,细致周到。高校的就业指导应是全程式的跟踪服务,从学生入学前,入学后,到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要给予关注。三是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各高校应十分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及时把各种社会需求信息收集起来,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网络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此外,在各大学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备有各类有关就业指导的图书、报刊、杂志、企业介绍材料,供学生随时查阅。四是注重对外宣传交流,与用人实体紧密联系。针对许多用人实体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经历、实践经验的特点,国外许多高校都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实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各高校应十分注重对就业指导工作本身的推广,通过舆论扩大工作影响,进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面向用人单位宣传学校的办学质量,扩大学校影响,提供就业招聘服务,寻求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3.毕业生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勇于创业。从毕业生角度来看,一是加强专业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工作岗位的设置是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定的。大学毕业生只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就能得到就业机会。二是转变传统落后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不等于择业,大学毕业生不能把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当做自己今后一生的工作来做,不能总想着马上找到一份稳定的、工资高的、待遇好的工作,一步到位,而应该降低要求先就业再择业,在从事不同工作、积累丰富经验之后再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事业。三是勇于创业。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就创立了微软公司,许多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就创业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大学毕业生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积极创业,勇于创业;要破除旧的“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的就业观念,树立起市场经济下新的就业观:不管是哪一种所有制,只要是能取得合法收入、相对稳定、能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就是就业。
4.社会要提供实习锻炼机会,中介组织要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无论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现在都十分注重吸纳人才。这些用人实体十分重视与各高校的紧密合作,包括给予可观的经费支持;为政府就业中介机构定期发布可靠的招聘信息;与高校共同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和职业能力培训;在各高校开辟人才招聘市场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将成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和用人实体。社会各用人单位应该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许多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推出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用人单位每年都接受即将毕业的学生来本单位实习,毕业生的实习期1~6个月不等。在实习期间,大学生们可以学习用人单位的运营及管理情况。实习结束后,单位可以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价。如果学生愿意,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还可以毕业后留在公司工作。这样既为用人单位节省培训成本,也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服务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中介机构多种多样,有营利性的,也有非营利性的,还有一些人才租赁公司、人才中介公司、猎头公司等社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同样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开方便之门。这些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是针对当前毕业生求职中所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并对毕业市场进行前景预测,帮助学生选择并获得满意的工作,为雇主制订有效的人员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中介组织对推进毕业生就业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市场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介组织可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保护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起到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的作用,为双方构筑桥梁,搭建平台。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是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魏新,李文利,陈定芳.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机制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1).
[2]李全胜,赵刚.我国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和完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张秀萍,夏薇,韩经.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及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关键词]市场配置 毕业生 就业机制
[作者简介]韩翼祥(1955- ),男,山东淄博人,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浙江杭州310032)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软科学项目《市场配置型机制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06C35004)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56-02
一、构建市场配置型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必要性
机制,是指某一工作系统的运行状态。高校毕业生实行的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高校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学生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勇于创业;社会中介提供专业优质服务”。这种就业机制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一种方式,是就政府、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相互之间的组合与作用方式而言的。构建这个机制有三方面的必要性: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必然要求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进行配置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最优配置、发挥最大效用为目的,从而使企业实现利润或效益最大化。这必然要求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选择用人单位,以实现双方效益最大化。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机制,势必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矛盾,不利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而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确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需要的。
2.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呈直线上升。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统计,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11万人,比2001年净增27.26万人,增幅为23.1%;2003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2004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80万人,比2003年又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数360万人,比2004年增加80万人,增幅达28.6%;2006年高校毕业生总数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53万人,增幅达14.7%。2007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495万,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在严峻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区域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从学历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这给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从2002年开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将“一次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并非高校所能独自承担,因而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确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3.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客观需要。如何将现有的生产要素配置好、利用好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尤其是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高校毕业生如何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也必然是目前中国经济建设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一现象说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计划调控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机制,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的闲置和严禁流动,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低效配置,是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是与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宗旨相违背的。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客观上要求劳动力要素在全国或世界范围内合理流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突破部门、产业、地域的限制,实现劳动力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因而,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确立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客观需要。
二、构建市场配置型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四方职责
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国家应实行市场配置的自由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负担直接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限制,主要是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市场运行失灵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并提供完备的服务体系。第一,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家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上。在法规的制定上,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就业,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其中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如美国制定了《就业法》《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紧急就业法》《劳动力投资法案》《瓦格勒》等,日本制定了《日本职业安定法》《紧急失业对策法》《日本职业培训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既规范了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又保障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同时也维护了各用人实体的合法权益。第二,制定多种有效政策,弥补市场调节缺陷。一方面,政府要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通过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局面。另一方面,提供就业保障和服务,做到劳动力的最优配置和供应。第三,设立专门机构,提供组织保障,实行全国就业信息网络化管理。2003年教育部开通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各地、各高校也按要求加快了建网进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今后,国家应大力开展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化管理和信息联网工作,积极建设市级网、区域网和全国网三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网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高校要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我国高校基本都设有专门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的专业化机构,今后重点要为这些就业指导机构提供齐全的设备和充足的资金。特别是要求这些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人员都是拥有高等教育学或心理学本科以上的专业人士,同时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还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就业咨询和指导,使学生得到专业、优质、满意的就业指导。二是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方式的全程化。高校要十分注重学生就业服务的质量和内容。从学生入学前,各个高校就派出专门人员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入学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入学后,各高校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咨询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同时对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包罗万象,细致周到。高校的就业指导应是全程式的跟踪服务,从学生入学前,入学后,到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要给予关注。三是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各高校应十分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及时把各种社会需求信息收集起来,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网络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此外,在各大学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备有各类有关就业指导的图书、报刊、杂志、企业介绍材料,供学生随时查阅。四是注重对外宣传交流,与用人实体紧密联系。针对许多用人实体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经历、实践经验的特点,国外许多高校都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实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各高校应十分注重对就业指导工作本身的推广,通过舆论扩大工作影响,进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面向用人单位宣传学校的办学质量,扩大学校影响,提供就业招聘服务,寻求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3.毕业生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勇于创业。从毕业生角度来看,一是加强专业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工作岗位的设置是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定的。大学毕业生只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就能得到就业机会。二是转变传统落后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不等于择业,大学毕业生不能把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当做自己今后一生的工作来做,不能总想着马上找到一份稳定的、工资高的、待遇好的工作,一步到位,而应该降低要求先就业再择业,在从事不同工作、积累丰富经验之后再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事业。三是勇于创业。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就创立了微软公司,许多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就创业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大学毕业生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积极创业,勇于创业;要破除旧的“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的就业观念,树立起市场经济下新的就业观:不管是哪一种所有制,只要是能取得合法收入、相对稳定、能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就是就业。
4.社会要提供实习锻炼机会,中介组织要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无论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现在都十分注重吸纳人才。这些用人实体十分重视与各高校的紧密合作,包括给予可观的经费支持;为政府就业中介机构定期发布可靠的招聘信息;与高校共同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和职业能力培训;在各高校开辟人才招聘市场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将成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和用人实体。社会各用人单位应该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许多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推出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用人单位每年都接受即将毕业的学生来本单位实习,毕业生的实习期1~6个月不等。在实习期间,大学生们可以学习用人单位的运营及管理情况。实习结束后,单位可以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价。如果学生愿意,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还可以毕业后留在公司工作。这样既为用人单位节省培训成本,也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服务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中介机构多种多样,有营利性的,也有非营利性的,还有一些人才租赁公司、人才中介公司、猎头公司等社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同样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开方便之门。这些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是针对当前毕业生求职中所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并对毕业市场进行前景预测,帮助学生选择并获得满意的工作,为雇主制订有效的人员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中介组织对推进毕业生就业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市场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介组织可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保护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起到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的作用,为双方构筑桥梁,搭建平台。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是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魏新,李文利,陈定芳.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机制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1).
[2]李全胜,赵刚.我国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和完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张秀萍,夏薇,韩经.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及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