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现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民族发展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而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在今后的作文教材建设中,首先要更新观念,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很久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表现在作文教学上,无非是教学生如何立意,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等,讲得头头是道,并且奉为写作的法宝,让学生如法炮制地进行演练。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更像是集体创作,完全失去了自己思考的痕迹。学生的个性缺失,思维僵化,创造力和想像力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加上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学生时间受限,读书和生活的体验不够宽泛,表现在思想上也是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思考和理论上的升华,写出的作文自然就少了真情实感,更不必说有思想上的深度了。日本学者恩田彰提出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具有下列特征:(1)、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2)、有强烈的求知欲;(3)、努力设法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4)、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5)、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6)、具有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7)、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
可是,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过去许多老师的在作文教学上的做法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际上是背道而驰的。比如,教师一般为了省事的便利,喜欢命题作文。接着会找一些同类的范文进行阅读,让学生模仿。像这样的指导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定势,全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可以想象,老师本身没有创造力,却要求学生具有创造力,那简直是纸上谈兵,缘木求鱼。
另外,很多老师重视作文的形式技巧,这实际上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更极端者是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显“龙头豹尾”的招数,把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写得相当华丽,而不管内容是否平庸,靠这种方法以达到考试得高分的目的。所以,只强调形式上的新颖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如果老师依此法教学,必然形成华而不实的文风,更加误人子弟。
所以,要做到创新并非投机取巧就能达到,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深思熟虑。宋代的大学者朱熹曾经写了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形象地比喻了思想知识上的新鲜清晰与不断积累学习的关系。这里的“源头活水”便是自己的读书经验和生活经验。这是形成自己思想和知识的基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这都形象地说明了生活、读书与作文的密切关系。
所以,提倡创新作文,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去阅读真正的经典著作。通过对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品味、体验和觉悟,构筑起属于学生自我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创造的情怀,从而促进读书的兴趣,坚强读书的意志,增强阅读的意识。以此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真正提高。要为学生列一些经典的阅读书目,并且规定读书时间,在读完后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习。书目的内容尽可能宽泛,要能使学生不但对中国文化树立自信,而且对外来文化也抱着宽容理解的态度。诸如传统经典的阅读书目:《论语》《道德经》《孟子》《庄子》《圣经》《理想国》等;文学经典的阅读书目:《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神曲》《莎士比亚戏剧》《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等,通过阅读理解,感悟真善美,培养审美情趣,从而学会品读作品,提高鉴赏力。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对读书与作文的完美展现。
同样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章能流芳千古,后世读之依然能起到共鸣。其主要原因就是它能贴合人生现实,写出现实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为读者架起了一座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桥梁。正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其中的“时”、“事”都是现实生活,也就是现实世界。众生纷纭的社会生活才更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大量鲜活的、生动的、感人的材料都来自生活。所以,创新作文就得紧扣时代,紧跟社会,关注现实,立足人生,就要写出自己真实的人生感受,让作文成为自己心声的流露和个性的展现。
好的文章,关键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交通”。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每一个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也就是个性的展现,即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所在。中学生作文要做到生于我心,出于我手,现于我言。所以,作文必须是在生活中有所触动,才激发了灵感和写作的欲望,调动起写作的积极性,作文不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更要杜绝无病呻吟。
创新作文就是要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赋予了作文鲜明的个性与灵性。学生通过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抒发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培养自己关心社会,尊重知识,理解他人,兼济天下的精神。这才是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文明之灵魂。
(作者简介:孙小洁,女,陕西安康人,陕西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在今后的作文教材建设中,首先要更新观念,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很久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表现在作文教学上,无非是教学生如何立意,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等,讲得头头是道,并且奉为写作的法宝,让学生如法炮制地进行演练。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更像是集体创作,完全失去了自己思考的痕迹。学生的个性缺失,思维僵化,创造力和想像力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加上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学生时间受限,读书和生活的体验不够宽泛,表现在思想上也是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思考和理论上的升华,写出的作文自然就少了真情实感,更不必说有思想上的深度了。日本学者恩田彰提出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具有下列特征:(1)、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2)、有强烈的求知欲;(3)、努力设法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4)、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5)、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6)、具有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7)、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
可是,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过去许多老师的在作文教学上的做法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际上是背道而驰的。比如,教师一般为了省事的便利,喜欢命题作文。接着会找一些同类的范文进行阅读,让学生模仿。像这样的指导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定势,全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可以想象,老师本身没有创造力,却要求学生具有创造力,那简直是纸上谈兵,缘木求鱼。
另外,很多老师重视作文的形式技巧,这实际上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更极端者是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显“龙头豹尾”的招数,把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写得相当华丽,而不管内容是否平庸,靠这种方法以达到考试得高分的目的。所以,只强调形式上的新颖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如果老师依此法教学,必然形成华而不实的文风,更加误人子弟。
所以,要做到创新并非投机取巧就能达到,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深思熟虑。宋代的大学者朱熹曾经写了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形象地比喻了思想知识上的新鲜清晰与不断积累学习的关系。这里的“源头活水”便是自己的读书经验和生活经验。这是形成自己思想和知识的基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这都形象地说明了生活、读书与作文的密切关系。
所以,提倡创新作文,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去阅读真正的经典著作。通过对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品味、体验和觉悟,构筑起属于学生自我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创造的情怀,从而促进读书的兴趣,坚强读书的意志,增强阅读的意识。以此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真正提高。要为学生列一些经典的阅读书目,并且规定读书时间,在读完后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习。书目的内容尽可能宽泛,要能使学生不但对中国文化树立自信,而且对外来文化也抱着宽容理解的态度。诸如传统经典的阅读书目:《论语》《道德经》《孟子》《庄子》《圣经》《理想国》等;文学经典的阅读书目:《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神曲》《莎士比亚戏剧》《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等,通过阅读理解,感悟真善美,培养审美情趣,从而学会品读作品,提高鉴赏力。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对读书与作文的完美展现。
同样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章能流芳千古,后世读之依然能起到共鸣。其主要原因就是它能贴合人生现实,写出现实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为读者架起了一座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桥梁。正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其中的“时”、“事”都是现实生活,也就是现实世界。众生纷纭的社会生活才更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大量鲜活的、生动的、感人的材料都来自生活。所以,创新作文就得紧扣时代,紧跟社会,关注现实,立足人生,就要写出自己真实的人生感受,让作文成为自己心声的流露和个性的展现。
好的文章,关键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交通”。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每一个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也就是个性的展现,即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所在。中学生作文要做到生于我心,出于我手,现于我言。所以,作文必须是在生活中有所触动,才激发了灵感和写作的欲望,调动起写作的积极性,作文不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更要杜绝无病呻吟。
创新作文就是要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赋予了作文鲜明的个性与灵性。学生通过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抒发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培养自己关心社会,尊重知识,理解他人,兼济天下的精神。这才是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文明之灵魂。
(作者简介:孙小洁,女,陕西安康人,陕西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