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箱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的恐惧心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跳箱是中小学体育课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中却有不少学生不敢跳或骑在跳箱上。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恐惧心理所造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树立越过跳箱的信心,以适应跳箱教学的需要,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体育 跳箱 恐惧心理
  跳箱技术动作是中小学体育教材体操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助跑、踏跳、腾空、推手、落地等几个过程来完成的,由于技术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畏难、胆怯,因恐惧心理而导致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尤其女生最为突出。为此,本文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中学跳箱中惧怕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消除这种惧怕心理谈谈个人体会。
  一、 惧怕心理产生的原因
  当今学生独生子女占全班的90%以上,一些学生由于在家庭中受家长的溺爱,滋养了很多不良的品质,经过分析,有以下几点:
  1. 意志品质较差,缺乏自信心。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底,因此,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一看跳箱心里就发怵,没有勇敢顽强的毅力作保证。
  2. 自身身体素质方面较差。跳箱动作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它要求学生不但具有较强的奔跑能力和弹跳力,而且须具备一定的空中协调控制能力,动作技术的高要求使一些身体素质不全面或自我条件不好的学生心里没底,产生恐惧心理。
  3. 以前发生伤害事故的情景。有跳箱项目本身的危险性或学生本身的因素早策划能够的运动损伤在跳箱练习中并不鲜见,一些学生因此自己或同学在以前的练习中曾摔倒或受过伤,心理留下了阴影,当接触跳箱时危险或受伤的情景会立即再现,担心过箱时会再次摔倒或受伤,因而产生惧怕心理。
  4. 由教师或教学过程引发的恐惧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场地布局不合理,器材规格不符合要求,教师没有严格遵循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不当或违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保护、帮助方法不当等,都容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
  5. 由学生本身或学生放松练习产生的惧怕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练习时过于放松,动作变形或没有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或因看见箱体太高、太长、太宽导致在练习时出现伤害事故,从而使学生受到惊吓造成惧怕心理的产生。
  二、 如何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惧怕心理因素,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和心理调试:
  1.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心理惧怕的阴影。教师在指导跳箱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和训练,培养他们勇敢顽强的精神。
  2. 全面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完成跳箱动作的前提条件,这是跳箱技术动作的特点所决定的。在教学应配合动作技术的学习,加强专项素质练习。一般采用各种跳上跳下和推掌动作的练习,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断积累实力,自信心增强了,学生就会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3. 降低箱体动作难度,从易到难。降低箱体高度回移近踏跳板等是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减轻心理负担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在授课时,正确、轻松、优美的示范动作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充分利用人所固有的模仿能力在其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动作技术映象为联系提供依据,使学生看到你示范以后,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刚开始,不一定把动作的难度做得过大,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待基本掌握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上应遵循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疑先始、意其中、课虽止、趣未停。
  4. 提高保护与帮助的实际操作效果。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斑竹极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对这个内容的兴趣,尤其对初学者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保护时,要精神集中,严肃认真,高度负责。要熟悉动作技术,熟练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而且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技能。
  5. 教学中表率帮带的作用。教师要有意组织安排好学生练习时的先后顺序,把技术好、胆量大和有把握跳过去的学生排在前面,情况一般的学生排在中间,技术较差、胆怯的学生排在最后面,利用技能强的学生的影响技能较差的学生。
  6. 心理暗示训练。此方法主要是用语言、表情、动作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紧张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暗示。如:你没有问题、能跳过去、完全可以跳过去等等,目的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作用,调节学生身心,调动学生情绪,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以适应学习训练的要求。
  7. 进行表象练习。表象练习能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稳定情绪,减少动作失误,使恐惧心理随之消除。首先,在学习跳箱动作时,教师利用动作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随后让学生在试跳前有意识地、积极地回忆教师的动作示范和动作要领,然后再跳,同时交叉进行动作技能的训练,达到掌握动作技能的目的。
  以上几点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充分运用,效果得到了体现。2009年做公开课,我选用了跳箱这一内容作为我课上的主教材,课上我采用了教师示范、学生帮带、降低动作难度及游戏跳背和山羊等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试,用鼓励的语言对胆怯的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再辅助适当的专项素质练习,使一些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成功地完成了跳箱动作,全班40名学生最终都能独立完成动作,一些胆小的学生通过本次跳箱课得到了改变,由原来的被动、惧怕变为积极主动、自信、有兴趣了。本次课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敢顽强精神,使素质教育在体育课上得到了具体体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惧怕心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和研究,才能挖掘出更好的方式方法。只有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因此,要想上好一堂让学生有乐趣、没有恐惧心理的体育课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
  【参考文献】
  [1]赵传信.纵箱分腿腾越的教法序列探讨.浙江体育科学杂志
  [2]潘肇璋.“纵箱分腿腾越”中害怕心理的产生与消除.中国学校体育
其他文献
摘要:粘贴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幼儿掌握一些技能,并进行创造、想象。因此在粘贴画活动中,首先要让幼儿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构建自己心目中的粘贴画主题,然后再通过积累经验、不断发展创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教师没必要将自己的制作方法全部教给幼儿,而可以让幼儿自主地学习,给幼儿大胆创新的空间:另外,幼儿在粘贴画活动中还会间接学到一些难能可贵的精神,比如创新精神、团结精神、互助精神等等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快乐体育就是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产生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我们的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快乐体育就从这里出发。  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不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对完成体育课上的练习任务不积极、不主动,尤其是高年级女生这种情况更为
期刊
一、研究背景  中年女性的形体和体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从国内外有关中老年参加各种健身运动的研究表明:有氧健身运动具有四个功能:一是健身功能。可发展肌肉,改善机体机能,提高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代谢,提高免疫水平,协调内分泌激素水平,延续衰老。二是塑形、矫形功能。人们对形体美有着各种认识和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健美,把健美的体魄作为一切生命的基础。三是减肥功能。物质文明
期刊
摘要:通过对关于“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限制于安全问题、管理问题、经济问题等三个方面,解决对策也仅限于这三个层次,没有涉及到具体的规定或法规,用来保障该政策的实施。通过调查分析,学校场馆问题还有许多方面没有涉及,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以解决现有问题,希望为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提供法规依据,加大开放力度提高理论依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问题。在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就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方面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体育教学情境  能否设计一个好情境是教师在课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内容摘要】在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和了解国内外的艺术作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于美术鉴赏的兴趣,从而主动去掌握和学习鉴赏的方法和方式,把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上去。  【关键词】美术鉴赏 有效教学 审美能力  引言:美术鉴赏课程是现在高中美术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对美术鉴赏的学习,逐步提高
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遇到这样一种学生,他们对美术课感到迷茫和困惑,总是哀叹自己画得一团糟,固执地声称没有“美术细胞”。  导致这样的调查结果是什么原因呢?  长期以来,由于美术课程的发展和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过于突出美术学科本位主义,导致学生及家长认为,学习美术就是关注和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和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学科的联系。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一些小学美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