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原生态舞蹈《棒棒灯》与《南诏奉圣乐》的关系探究——兼论《棒棒灯》舞是祭拜唐王的传说

来源 :文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2ut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田野考察和有关史料记载及舞蹈表演形式来看,壮族原生态舞蹈《棒棒灯》与唐代《南诏奉圣乐》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壮族民间舞蹈《棒棒灯》中的"棍舞"受到宫廷艺术《南诏奉圣乐》中"兵舞"的影响,《南诏奉圣乐》之"羽舞"应源自于壮乡民间,或者说就是对《棒棒灯》中"羽舞"的借鉴吸纳。而《南诏奉圣乐》进献唐王演出成功则演化出《棒棒灯》舞是祭拜唐王的传说。
其他文献
为数不多的民国工业卫生调查,揭示出工厂的工作环境和卫生条件恶劣,工人健康状况堪忧、职业病盛行。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损害了劳工群体的健康,劳动力身体素质低下也制
引入了复域上关于复函数的K-结构变换,讨论了K-结构变换下的非线性Cauchy-Riemann方程,得到了关于Cauchy-Riemann方程的推广均为K-结构变换的不同形式的结论 ,特别是各推广方
隐喻的纠结是语言哲学帝国的结果,突显意义基础的重要性。隐喻是一种发现认识机制,涉及语言、思想、活动和行为,还涉及语词的意义和语词的使用。隐喻实质和隐喻意义是一个曾
抗战时期西北农业不得不担当起解决大量难民生活用度与支持抗战的重任。西北农业在恶劣环境下,在薄弱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西北农业的大发展促成了诸如西北农学院等西北农类院
传统壮剧是农耕社会形态下民众为祈神娱人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壮族多声腔戏曲剧种。是适应那个封闭年代物质条件艰苦、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的群众性娱乐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娱乐
清中后期,团练势力开始崛起,这种源于保甲的基层社会控制组织,在保卫基层、消弭基层社会动荡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该文以团练为切入点,考察了晚清云南团练组织的兴起、发展、
民间信仰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广西古镇隆盛的民间信仰祖先崇拜、神灵崇拜、杂信信仰蕴含了对我国传统儒、释、道信仰文化的继承,并在当代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改变农村面貌,推动脱贫致富,满足游客日益增长
文山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品读文山》系列节目,依托本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运用影视记录手段,通过挖掘传统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揭示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价值、再现传统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