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美]爱德华·威尔逊著,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2019年9月出版
命运的安排会让你遇到很多人,如果有幸遇到一个优秀的引导者,未来也许会过得笃定一些。而如果这个人,是世界殿堂级生物学家、科学巨擘爱德华·威尔逊呢?
威尔逊的人生充满了冒险奋进、不畏风雨、热情达观,那是来自他对生命的关切。除此之外,他总是乐于分享,他写了很多回忆恩师挚友的故事,他最初也正是因为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才进入了科学的最高殿堂。
如今,作为长者,他想跟年轻科学家聊聊60多年科学研究的经验,说说科学以及科学生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此,他发出了厚厚一沓《给年轻科学家的信》。
在信的开头,威尔逊介绍了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他在大自然冒险中度过了孤独的童年,天生对自然充满好奇心与亲近感,当他还是一名初中生时,他就肯定自己将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一位教授。他17岁进入大学,决心要成为昆虫学家,一有机会就往野外跑……
未必需要读完他的全部故事,因为他的人生始终如一 ——对自然、对科学持久不变的热情。
所以,他给科学家生涯指南的第一条就是,探究的热情比埋头苦读更重要。这是他在许多成功科学家身上发现的事实。
威尔逊说,要想跻身一流科学家行列,有很多代价,有时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流水,而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前提是,“你选的课题,就跟你的真爱一样,必须让你感兴趣、充满热情、愿意为它奉献一生,并且乐在其中”。
因此,不论用什么方法,找出在科学、技术或其他相关领域中最想做的事情,在这份热情还没有消失之前,尽力顺从它,吸收所需的知识来使心智成长。
在中国,对科学家的选拔条件十分苛刻,但兴趣和热情并不太被重視。很多人将这份职业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忘了兴趣才是学有所成的支点。
“这是我们培养、选拔、评价人才的方式和标准出了偏差,以致搞科学的,没热情;有热情的,却去了别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叶盛说道,“即便不是成为科学家,我也鼓励学生们一定要去做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因为,兴趣不该受到委屈。
在启发、鼓励年轻人创新的时候,威尔逊遇到了一个问题。
目前在《自然》《科学》这类顶尖期刊上,由单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少,科学日渐趋向团队思考。他发现,尤其在现代科学的前沿领域,几乎所有新想法都要结合多种技术才能开花结果,创新者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在成功的研究生涯中,你可能会同时或轮流扮演创新者、创意合作者或计划主持人的角色。”
但是,团体思考真的是开创新科学最好的方式吗?威尔逊总是有一些看上去离经叛道的观点。
他认为,成功的开创者,他们的力量有时来自消极反抗型人格,有时来自对世界或者社会问题的愤怒。创新者通常还具有内向人格,不爱参加团队运动和社交活动,他们厌恶权威,大多不喜欢听命行事。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爱做梦,而没那么爱行动。他们往往心思飘浮不定,喜欢探索、收集和摆弄东西,拥有天马行空的幻想,难以专注……
威尔逊的这些叙述弥漫着一种温情和包容。他想表达的是,即使是那些在别人眼里不太可能成功的人,他们仍有机会成为最具创意的科学家。喜欢单打独斗,也意味着不放过任何成为第一个发现者的机会。
创新来自很多种可能性,到达的路并不只有一条。
人类目前已完全进入科技时代,虽然各学科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但基本上,科学知识的成长速率大约是每15~20年增加一倍。
回到威尔逊的老本行,他指出,今日已分类的植物是31万种,预计总量则为35万种。若再加上动物和真菌,目前已知的物种已超过190万种,预计最终可能超过1000万种。至于细菌这类物种的多样性,所知甚少,辨认出的种类只有约1万种,但这数字正在增长,全球物种名录里可能会增添数百万笔数据。从这个角度看来,在距离林奈的时代已有250年之久的今天,其实人类关于全球物种的知识仍然少得可怜。
“对生物多样性认识不足,不只是专家学者的问题,也是其他所有人的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个星球认识得这么少,那要如何管理它,使其永远发展呢?”
因此,威尔逊的观点是,对后来者而言,科学领域可研究的题目是越来越多了,而不是越来越少了。他想告诉年轻人,竭尽所能地坚持下去,继续留在这条科研道路上,因为这世界非常非常需要人才。而如果是那些正在门口好奇地想要一窥究竟的学生,那么,也请放心大胆地走进去,科学的世界不会令人失望。
这本书值得广大研究生阅读。叶盛认为,由于作者主要讲述的是自己的经历,年代较早,他的人生轨迹很难被复制,他给出的建议可以为认识科学家职业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不过,在吸纳的同时也应该有所取舍。
命运的安排会让你遇到很多人,如果有幸遇到一个优秀的引导者,未来也许会过得笃定一些。而如果这个人,是世界殿堂级生物学家、科学巨擘爱德华·威尔逊呢?
威尔逊的人生充满了冒险奋进、不畏风雨、热情达观,那是来自他对生命的关切。除此之外,他总是乐于分享,他写了很多回忆恩师挚友的故事,他最初也正是因为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才进入了科学的最高殿堂。
如今,作为长者,他想跟年轻科学家聊聊60多年科学研究的经验,说说科学以及科学生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此,他发出了厚厚一沓《给年轻科学家的信》。
1 先有热情再谈训练
在信的开头,威尔逊介绍了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他在大自然冒险中度过了孤独的童年,天生对自然充满好奇心与亲近感,当他还是一名初中生时,他就肯定自己将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一位教授。他17岁进入大学,决心要成为昆虫学家,一有机会就往野外跑……
未必需要读完他的全部故事,因为他的人生始终如一 ——对自然、对科学持久不变的热情。
所以,他给科学家生涯指南的第一条就是,探究的热情比埋头苦读更重要。这是他在许多成功科学家身上发现的事实。
威尔逊说,要想跻身一流科学家行列,有很多代价,有时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流水,而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前提是,“你选的课题,就跟你的真爱一样,必须让你感兴趣、充满热情、愿意为它奉献一生,并且乐在其中”。
因此,不论用什么方法,找出在科学、技术或其他相关领域中最想做的事情,在这份热情还没有消失之前,尽力顺从它,吸收所需的知识来使心智成长。
在中国,对科学家的选拔条件十分苛刻,但兴趣和热情并不太被重視。很多人将这份职业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忘了兴趣才是学有所成的支点。
“这是我们培养、选拔、评价人才的方式和标准出了偏差,以致搞科学的,没热情;有热情的,却去了别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叶盛说道,“即便不是成为科学家,我也鼓励学生们一定要去做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因为,兴趣不该受到委屈。
2 如何实现创新
在启发、鼓励年轻人创新的时候,威尔逊遇到了一个问题。
目前在《自然》《科学》这类顶尖期刊上,由单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少,科学日渐趋向团队思考。他发现,尤其在现代科学的前沿领域,几乎所有新想法都要结合多种技术才能开花结果,创新者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在成功的研究生涯中,你可能会同时或轮流扮演创新者、创意合作者或计划主持人的角色。”
但是,团体思考真的是开创新科学最好的方式吗?威尔逊总是有一些看上去离经叛道的观点。
他认为,成功的开创者,他们的力量有时来自消极反抗型人格,有时来自对世界或者社会问题的愤怒。创新者通常还具有内向人格,不爱参加团队运动和社交活动,他们厌恶权威,大多不喜欢听命行事。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爱做梦,而没那么爱行动。他们往往心思飘浮不定,喜欢探索、收集和摆弄东西,拥有天马行空的幻想,难以专注……
威尔逊的这些叙述弥漫着一种温情和包容。他想表达的是,即使是那些在别人眼里不太可能成功的人,他们仍有机会成为最具创意的科学家。喜欢单打独斗,也意味着不放过任何成为第一个发现者的机会。
创新来自很多种可能性,到达的路并不只有一条。
3 要不要踏上科研这条路
人类目前已完全进入科技时代,虽然各学科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但基本上,科学知识的成长速率大约是每15~20年增加一倍。
回到威尔逊的老本行,他指出,今日已分类的植物是31万种,预计总量则为35万种。若再加上动物和真菌,目前已知的物种已超过190万种,预计最终可能超过1000万种。至于细菌这类物种的多样性,所知甚少,辨认出的种类只有约1万种,但这数字正在增长,全球物种名录里可能会增添数百万笔数据。从这个角度看来,在距离林奈的时代已有250年之久的今天,其实人类关于全球物种的知识仍然少得可怜。
“对生物多样性认识不足,不只是专家学者的问题,也是其他所有人的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个星球认识得这么少,那要如何管理它,使其永远发展呢?”
因此,威尔逊的观点是,对后来者而言,科学领域可研究的题目是越来越多了,而不是越来越少了。他想告诉年轻人,竭尽所能地坚持下去,继续留在这条科研道路上,因为这世界非常非常需要人才。而如果是那些正在门口好奇地想要一窥究竟的学生,那么,也请放心大胆地走进去,科学的世界不会令人失望。
这本书值得广大研究生阅读。叶盛认为,由于作者主要讲述的是自己的经历,年代较早,他的人生轨迹很难被复制,他给出的建议可以为认识科学家职业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不过,在吸纳的同时也应该有所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