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4月5日,一个难忘的日子,也是笔者从教以来最为感动的日子。
一、突破窘境
随着送教下乡的老师们走进这所农村中学,眼前的一切,让笔者顿时诧异。整个教室乱糟糟的,有的学生跑跳打闹,有的学生还在埋头专心地写着其他学科的作业,有的学生则是好奇地注视着我,孩子们并没有进入准备上课的状态。
该怎么办?对于仅仅是满怀激情,教学经历尚浅的笔者,一时不知所措。直觉告诉笔者,必须静下心来。
笔者问孩子们:你们对面前的这位“新老师”,有什么感觉呢?
“漂亮!”孩子们异口同声。
笔者继续问:老师的声音美吗?
孩子们说:“美!”
笔者稍微放松了一些:“想不想继续听老师优美的声音呢?”
“想!”孩子们清脆响亮的声音,让我终于放松下来。
一节期待已久的课就这样开始了。
二、让我们荡起双桨
按照事先的安排,第一个环节就是自主学习,在做了一些铺垫之后,给孩子们提出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学案上的第一个学习任务。
笔者自认为孩子们会快速地完成,这在笔者平日的教学中虽然是最重要的一环,却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环。笔者走下讲台查看完成情况,发现多数学生静静地、不紧不慢地看着课本,也有不少同学抬头看着笔者,眼神是那么的茫然。这是怎么了?他们没听清楚笔者说的要求吗?
尽管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然而,在了解学情这一重要的环节上笔者恰恰给忽略了。
通过和他们交流,得知孩子们并不明白自主学习如何开展,他们过多地习惯于老师讲解,或者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课本上圈点。新一轮课改的春风已经吹了这么久,但对于一所乡镇中学来说,居然还处在漫长的严冬。
此刻,一个声音提醒笔者:必须抓住这次支教的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笔者重新把要求给孩子们说了一遍,要求孩子们根据学案给的提示和阅读课本上的资料,完成学案上的第一个任务。遇到问题首先自己思考,问题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去回答。
对自己的话笔者有些底气不足,真的不知道孩子们是否领会到笔者的意思。有的学生快速地边看书边在学案上写着,有的学生则是微微一笑之后,也开始在学案上忙碌起来,那种微笑,应该是告诉笔者他们已经是心领神会,他们接纳了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之后的收获反馈应该会很顺利了。笔者提出要求后,孩子们齐刷刷地把学案上的内容读了一遍,读得很整齐,很流畅。笔者问:“你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很多孩子惊奇地看着笔者,还有的在窃窃私语:“不是背会就行了吗?”
笔者愣了一下,一门与科学研究如此紧密的学科,居然是以背的形式在进行,孩子们或许是远远没有感受到生物学科带来的那种魅力。笔者正好可以借助血浆的功能这个例子,让孩子们感受一下。
“你们小时候唱过《让我们荡起双桨》吗?”
“那我们来合唱一曲怎么样?”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抑扬顿挫的歌声中,师生之间的距离再一次拉近……
“如果把红细胞比作小船,血浆比作湖泊,那小船要行驶,靠什么来推動呢?”
“靠湖水。”
“所以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的功能……”笔者借助歌词对孩子们慢慢地引导。
“老师,我一下就记住了血浆的功能,原来这么有意思,一边唱歌一边就学会了!”一个孩子稚嫩的声音,让笔者感受到生物学科给孩子们带来的愉悦心情。
三、咱们聊天吧
按照教学设计程序,接下来的任务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笔者特意强调了几点小组合作讨论的注意事项,居然笔者的话没有引起孩子们的任何回应。有的直直地注视着笔者,有的孩子面带诧异的表情,表情中看得出他们同样不知所措,或许小组合作讨论对他们还是陌生的,他们平常的学习没有小组这一形式,对小组的构建没有清晰的概念。
笔者说道:“那咱们聊天吧!同学们觉得怎么聊天合适呢?”
一个孩子答道:“一组一组聊。”
“好!那我们就一组一组聊。”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很快分了小组。笔者紧接着说:“同学们边聊边关注老师给你们的学案,在聊天之后要把这些内容完成,可以吗?”孩子们这一次心领神会,围绕问题,愉快地聊起来。看到他们愉悦的表情,笔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在享受着这个过程。
四、努力,孩子们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了,笔者问道:“同学们,哪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学案的完成情况呢?”
教室里鸦雀无声。为什么呢?他们不是已经完成了吗?怎么会这样?笔者环视一周后发现,有的孩子低着头默默地看着学案,有的孩子摆弄着手中的笔。直觉告诉笔者,孩子们很不自信。没办法,笔者只能示意一个孩子来回答,这个孩子很不自然地站了起来,声音压得很低很低,干巴巴地读出自己学案上的答案。
笔者赶快给他竖起大拇指,送她一个大大的“赞”,并且进一步引导:“你回答得真好,如果声音再放开一点会更完美!”
或许就是那种被肯定的满足与喜悦,接下来很多孩子都代表小组举起小手踊跃展示自己的答案。孩子们在展示成果这个环节中又一次体会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那种愉悦的感受。
在讲到血红蛋白的特点时,笔者不能自已,深情地告诉这群可爱的孩子:“在空气稀薄的地区,氧含量比较低,红细胞数量就会增多,去很好地适应低氧的环境。孩子们,我们生活的环境暂时还不尽如人意,我们要更加努力,去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努力,孩子们!”
五、心与心。共振
课堂教学很快进入了总结提升阶段,好几个孩子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这样美好的令人感动又感慨的声音:
“老师,原来生物课是这样的啊!”
“我们感觉很愉快,太开心了……”
“老师,我们以后还能够继续上生物课吗?”
七嘴八舌的声音与刚开课时的沉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首《相逢是首歌》的旋律响起时,沉醉其中的孩子们禁不住流出了幸福的眼泪。
是啊,当一颗纯真的心与真诚的心发生碰撞时,那共振引发的能量不仅促发了孩子们向上的激情,也点燃了与孩子们共成长的信心与决心。那份共振的感动,让笔者更加坚定最初的选择,让笔者更加坚定自己的步伐,努力去做一名孩子们喜爱的教师,今生无怨无悔!
走进孩子,纯真依旧,美好依旧。心在哪里,幸福就在哪里。用一颗真诚的心和无限敞开的胸怀去爱孩子们,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带来的那份感动与幸福。
一、突破窘境
随着送教下乡的老师们走进这所农村中学,眼前的一切,让笔者顿时诧异。整个教室乱糟糟的,有的学生跑跳打闹,有的学生还在埋头专心地写着其他学科的作业,有的学生则是好奇地注视着我,孩子们并没有进入准备上课的状态。
该怎么办?对于仅仅是满怀激情,教学经历尚浅的笔者,一时不知所措。直觉告诉笔者,必须静下心来。
笔者问孩子们:你们对面前的这位“新老师”,有什么感觉呢?
“漂亮!”孩子们异口同声。
笔者继续问:老师的声音美吗?
孩子们说:“美!”
笔者稍微放松了一些:“想不想继续听老师优美的声音呢?”
“想!”孩子们清脆响亮的声音,让我终于放松下来。
一节期待已久的课就这样开始了。
二、让我们荡起双桨
按照事先的安排,第一个环节就是自主学习,在做了一些铺垫之后,给孩子们提出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学案上的第一个学习任务。
笔者自认为孩子们会快速地完成,这在笔者平日的教学中虽然是最重要的一环,却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环。笔者走下讲台查看完成情况,发现多数学生静静地、不紧不慢地看着课本,也有不少同学抬头看着笔者,眼神是那么的茫然。这是怎么了?他们没听清楚笔者说的要求吗?
尽管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然而,在了解学情这一重要的环节上笔者恰恰给忽略了。
通过和他们交流,得知孩子们并不明白自主学习如何开展,他们过多地习惯于老师讲解,或者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课本上圈点。新一轮课改的春风已经吹了这么久,但对于一所乡镇中学来说,居然还处在漫长的严冬。
此刻,一个声音提醒笔者:必须抓住这次支教的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笔者重新把要求给孩子们说了一遍,要求孩子们根据学案给的提示和阅读课本上的资料,完成学案上的第一个任务。遇到问题首先自己思考,问题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去回答。
对自己的话笔者有些底气不足,真的不知道孩子们是否领会到笔者的意思。有的学生快速地边看书边在学案上写着,有的学生则是微微一笑之后,也开始在学案上忙碌起来,那种微笑,应该是告诉笔者他们已经是心领神会,他们接纳了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之后的收获反馈应该会很顺利了。笔者提出要求后,孩子们齐刷刷地把学案上的内容读了一遍,读得很整齐,很流畅。笔者问:“你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很多孩子惊奇地看着笔者,还有的在窃窃私语:“不是背会就行了吗?”
笔者愣了一下,一门与科学研究如此紧密的学科,居然是以背的形式在进行,孩子们或许是远远没有感受到生物学科带来的那种魅力。笔者正好可以借助血浆的功能这个例子,让孩子们感受一下。
“你们小时候唱过《让我们荡起双桨》吗?”
“那我们来合唱一曲怎么样?”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抑扬顿挫的歌声中,师生之间的距离再一次拉近……
“如果把红细胞比作小船,血浆比作湖泊,那小船要行驶,靠什么来推動呢?”
“靠湖水。”
“所以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的功能……”笔者借助歌词对孩子们慢慢地引导。
“老师,我一下就记住了血浆的功能,原来这么有意思,一边唱歌一边就学会了!”一个孩子稚嫩的声音,让笔者感受到生物学科给孩子们带来的愉悦心情。
三、咱们聊天吧
按照教学设计程序,接下来的任务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笔者特意强调了几点小组合作讨论的注意事项,居然笔者的话没有引起孩子们的任何回应。有的直直地注视着笔者,有的孩子面带诧异的表情,表情中看得出他们同样不知所措,或许小组合作讨论对他们还是陌生的,他们平常的学习没有小组这一形式,对小组的构建没有清晰的概念。
笔者说道:“那咱们聊天吧!同学们觉得怎么聊天合适呢?”
一个孩子答道:“一组一组聊。”
“好!那我们就一组一组聊。”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很快分了小组。笔者紧接着说:“同学们边聊边关注老师给你们的学案,在聊天之后要把这些内容完成,可以吗?”孩子们这一次心领神会,围绕问题,愉快地聊起来。看到他们愉悦的表情,笔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在享受着这个过程。
四、努力,孩子们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了,笔者问道:“同学们,哪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学案的完成情况呢?”
教室里鸦雀无声。为什么呢?他们不是已经完成了吗?怎么会这样?笔者环视一周后发现,有的孩子低着头默默地看着学案,有的孩子摆弄着手中的笔。直觉告诉笔者,孩子们很不自信。没办法,笔者只能示意一个孩子来回答,这个孩子很不自然地站了起来,声音压得很低很低,干巴巴地读出自己学案上的答案。
笔者赶快给他竖起大拇指,送她一个大大的“赞”,并且进一步引导:“你回答得真好,如果声音再放开一点会更完美!”
或许就是那种被肯定的满足与喜悦,接下来很多孩子都代表小组举起小手踊跃展示自己的答案。孩子们在展示成果这个环节中又一次体会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那种愉悦的感受。
在讲到血红蛋白的特点时,笔者不能自已,深情地告诉这群可爱的孩子:“在空气稀薄的地区,氧含量比较低,红细胞数量就会增多,去很好地适应低氧的环境。孩子们,我们生活的环境暂时还不尽如人意,我们要更加努力,去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努力,孩子们!”
五、心与心。共振
课堂教学很快进入了总结提升阶段,好几个孩子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这样美好的令人感动又感慨的声音:
“老师,原来生物课是这样的啊!”
“我们感觉很愉快,太开心了……”
“老师,我们以后还能够继续上生物课吗?”
七嘴八舌的声音与刚开课时的沉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首《相逢是首歌》的旋律响起时,沉醉其中的孩子们禁不住流出了幸福的眼泪。
是啊,当一颗纯真的心与真诚的心发生碰撞时,那共振引发的能量不仅促发了孩子们向上的激情,也点燃了与孩子们共成长的信心与决心。那份共振的感动,让笔者更加坚定最初的选择,让笔者更加坚定自己的步伐,努力去做一名孩子们喜爱的教师,今生无怨无悔!
走进孩子,纯真依旧,美好依旧。心在哪里,幸福就在哪里。用一颗真诚的心和无限敞开的胸怀去爱孩子们,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带来的那份感动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