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我国开发土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分析了这些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直没有被人们重视的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并且提出在土地开发利用下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对策。
土地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并且已经威胁到人类生产和生活,我国的土地资源无论面积还是质量都已显现出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1、我国土地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的损害
在地球这个生物圈中,土地的恶化程度最为严重,毫无节制的对森林进行砍伐和对农田农药的使用以及不合理的开采,使我国土地面临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肥力减弱等严重的生态后果。由于土壤贫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和土壤沙化等,已经造成我国45%以上耕地土地能力减退。
(2)土地建设用地总量过大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步阶段,经济发展快速。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导致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土地利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开发比例失衡,而且体现在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不能合理的有效配置,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3)耕地数量减少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一是由于土地产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二是大量的建设用地所造成的耕地消失,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农村耕地流失严重。
(4)环境污染造成土壤污染和破坏
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和交通。在工业方面,近年来私有企业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其技术落后,环境意识淡薄,大量“工业三废”排入环境中,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土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水体和土壤等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农业方面,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并且雨水的冲刷给地下水造成污染。此外,矿产的开采,尾矿的堆积,也占用和污染了大量的土地。
2、土地开发利用的生态价值
土地是各种陆生生态系统的摇篮,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以引起土地利用类型种类、空间位置和面积的变化。由于房地产的开发导致土地转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减小了土地的生态价值,使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
我们对自然生态价值观的正确看待,有利于人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规范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在确认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基础上确认其生态价值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但是要把这种生态价值变成考核人们经济活动的指标,就必须制定实现这一生态价值的措施,使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成为一种真正国家资产。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应该确立严格的土地生态所有制度。土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作用是可以量化的,这些生态系统的价值是一种资产,它体现在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上,所以生态系统的价值应该计入经济活动之中,用以实现它的环境资产价值。
其次要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既可以使土地生态价值资产化,也能让土地资源成为一种真正的生态资产,使生态资源经济内部化,让土地生态资源保护者得到满意的回报。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有偿制度有效的经济手段,是生态资源受益者在合法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资源所有者和为生态资源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
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资产化管理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把土地资源生态价值与土地资源实物价值合并一起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范畴,并且进行土地资源化综合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資源保护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土地开发利用中要树立起生态价值观,让全社会的人们都把生态价值观放在思想的首位。土地资源是人类和陆地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优劣有很大联系,只有把土地资源内在的生态价值利用好,才能更好的发挥土地的实际价值,所以,只有将在人们的观念、法律和政策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制度体系。
土地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并且已经威胁到人类生产和生活,我国的土地资源无论面积还是质量都已显现出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1、我国土地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的损害
在地球这个生物圈中,土地的恶化程度最为严重,毫无节制的对森林进行砍伐和对农田农药的使用以及不合理的开采,使我国土地面临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肥力减弱等严重的生态后果。由于土壤贫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和土壤沙化等,已经造成我国45%以上耕地土地能力减退。
(2)土地建设用地总量过大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步阶段,经济发展快速。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导致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土地利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开发比例失衡,而且体现在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不能合理的有效配置,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3)耕地数量减少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一是由于土地产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二是大量的建设用地所造成的耕地消失,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农村耕地流失严重。
(4)环境污染造成土壤污染和破坏
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和交通。在工业方面,近年来私有企业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其技术落后,环境意识淡薄,大量“工业三废”排入环境中,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土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水体和土壤等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农业方面,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并且雨水的冲刷给地下水造成污染。此外,矿产的开采,尾矿的堆积,也占用和污染了大量的土地。
2、土地开发利用的生态价值
土地是各种陆生生态系统的摇篮,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以引起土地利用类型种类、空间位置和面积的变化。由于房地产的开发导致土地转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减小了土地的生态价值,使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
我们对自然生态价值观的正确看待,有利于人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规范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在确认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基础上确认其生态价值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但是要把这种生态价值变成考核人们经济活动的指标,就必须制定实现这一生态价值的措施,使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成为一种真正国家资产。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应该确立严格的土地生态所有制度。土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作用是可以量化的,这些生态系统的价值是一种资产,它体现在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上,所以生态系统的价值应该计入经济活动之中,用以实现它的环境资产价值。
其次要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既可以使土地生态价值资产化,也能让土地资源成为一种真正的生态资产,使生态资源经济内部化,让土地生态资源保护者得到满意的回报。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有偿制度有效的经济手段,是生态资源受益者在合法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资源所有者和为生态资源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
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资产化管理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把土地资源生态价值与土地资源实物价值合并一起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范畴,并且进行土地资源化综合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資源保护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土地开发利用中要树立起生态价值观,让全社会的人们都把生态价值观放在思想的首位。土地资源是人类和陆地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优劣有很大联系,只有把土地资源内在的生态价值利用好,才能更好的发挥土地的实际价值,所以,只有将在人们的观念、法律和政策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