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四重功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_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古溯今,读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基本的行为方式。《诗经》中曾谈到:“吟咏情性,以风气上”,私学书堂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都说明读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行为方式,即使是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朗读仍然是语文教师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新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当前的素质教育更要求“校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由此可见读的重要性。
  首先,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用心地读,读出感悟,受到感染。也是理解课文的一种体现。如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怎样“评价众神”,我就采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中去悟,悟后再读,直至领悟人物的特点:比如,读到“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的句子就可以悟出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神;而读“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这句话又可以显示出火神软弱,敢怒不敢言的懦弱性格。然后再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读,个性读,再辅以教师的点拨,这样,不仅指导了学生的朗读,同时以读促思,读中悟情,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果课堂上老师惟恐讲少了而使学生理解得不深不透,因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繁琐的分析讲解上,反而会使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 。
  其次,读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读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文妙理,体会作者的深思妙笔, 语文语言的声调,语气以及词汇表达的丰富性也会影响学生,久而久之,使他们说话生动而有表情,从而形成和发展表达的能力。
  再者,读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一味的追求答案的标准性、统一性,孰不知,这样一来,多少学生思维发展萌芽的种子就被扼杀在其中了。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容许学生对问题看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主动地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同时,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路径的培养,如:教学《一分钟》一课,当学生学到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时,一个学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元元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迟到了,为什么课文还说用“走到学校”,我觉得要用跑才对。”对于学生的观点,我先是一愣,继而肯定了他们的读书能力,然后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联系上下文读读,讨论:元元这时是会走还用跑呢?学生们通过联系课文及平时的生活实际,积极交流、讨论,最终师生共同达成一致认识:在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已经迟到的情况下,元元应该要用跑的才对!课文这样写一是为了文章的语言文字美,二是走的意思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可以指“跑”。又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结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总结性的问题:同学们,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喜欢并且要伽利略勇于挑战权威,不盲目迷信科学的精神。我也自认为教学已经让学生悟到了课文的实质,准备完美“收场”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也喜欢亚里士多德……”,一听他这样说,我真想发火,但想等他说完,再好好地训斥一番。“我从课文读到了:亚里士多德在那时候能被研究科学的人信奉,而且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还有,我查的资料里面也有介绍到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所以虽然他有错误,但我还是很喜欢他。”学生有根有据的一番话,彻底浇灭了我的怒火,我真为自己没有好好地“读”而汗颜。也是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耐心倾听,学会了给时间让学生好好地读课文,学会了保护学生的个性思维。
  最后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如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先范读,让雷锋的形象通过我的范读跃然纸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表达出人们对雷锋的怀念之情;好的课文语言优美、音乐性强,朗读起来很动听,会使学生自然进入课文创造的意境,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音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如:教《桂林山水》这一课,我在指导朗读时,针对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图文结合,使读与赏并驾齐驱,收到了良好的朗读效果。 学生从声音里,从图画中领略到了桂林优美的自然风光。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其境,入其神,真正体味咀嚼到桂林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通过感情朗读,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读着读着,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学生仿佛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心与心得交流、情与情的共鸣。
  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读,充分发挥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有赖于全体的语文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创新、实践,让“读”更好地为语文的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 厦门市江头第三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
新的科学教育理念还告诉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教育不注重教育的结果,不追求学生说出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基于新基础研究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重构新基础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毫无悬念地成了研究的重头戏。新基础的教育理念刷新了原有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呼唤着课堂教学的变革。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改变乃至放弃许多曾经习以为常、引以自豪的教学方式方法,去建构符合新基础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
以铜板自动包装生产线整形机机身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该机身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获得了机身的固有频率及振型特征,使该结构在设计中尽量避免共振和噪
指套管维修的目的是保证其性能的可靠性和结构的完整性,确保堆芯测量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结合秦山第二核电厂的实际情况,论述指套管的抽拔、清洗以及移位工作。
一、快乐原来很简单生活原本有许多快乐,跟陕乐擦肩而过不是我们的忙碌,而是我们无意识的心态。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国王怀着忧郁的心情走到一条河边散心,远远看到一座磨坊。当他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的汽车保有量逐渐的上升。但由此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逐渐的增多,汽车安全装置应该得到重视。本文针对汽车驾驶盲区障碍预警装置的研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研究方案,进行具体的研究。  前言  汽车的逐渐普及,使得汽车驾驶安全问题成为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盲区障碍预警装置的研究对于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一种通过车内指示灯以及报警系统检验车速状态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是太仓定点吸纳外来民工子女的学校,75%的学生是务工子女,为了生活父母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很少有时间陪伴在自己子女的身边,孩子们见识少,视野窄。导致我们的孩子平时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语文课上,小手不见;作文课上,没有创新;英语课上,不敢发音;班队课上,不敢抬头;表演节目,面无表情。我们的孩子缺少自信,有一种自卑感。  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
压缩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用途十分的广泛,在我国很多单位中均有应用。往复式压缩机是压缩机中的一种,也是现在较为常用的一种压缩机。在使用往复式压缩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