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以旧引新导课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00582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教育家孔子总结的“温故而知新”这一学习方法适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样适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语文知识是系统连贯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受新知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无印象,或模糊不清,接受新知识就会发生困难。因而,语文课堂教学要通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即要利用文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温故”之时,激起对“新知”的兴趣。
  一、从总结旧课入手,导入新课
  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伊始,首先对上一课的内容进行概括小结,扼要地复述旧内容,进而导出与此有关的新知识。如我对《蜡烛》一课是这样导入的:
  “《芦花荡》通过对一个抗日老英雄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乐观精神和昂扬斗志,表现了中国人民是英勇的人民,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民族,唱响了一曲反法西斯侵略的豪迈颂歌。今天我们来学习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南斯拉夫人民与苏联军人的深厚感情,更全面地领悟反法西斯战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反法西斯同盟军民的战斗友谊。”
  这样的导入,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自然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比较、探究,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达到巩固旧知识的目的。
  二、从检查、提问旧课入手,导入新课
  语文老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联系以前所学过的课文,提出几个与新课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加深同学们对旧课的印象,对新课的理解。如,对《大道之行也》,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进行导入:
  1.陶渊明的笔下勾勒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生自由回答,师板书:丰衣足食、幸福美满、热情淳朴、自由快乐、生活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
  2.如何评价“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生答: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个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3.“世外桃源”的境界是陶渊明的首创吗?(师答: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阐明孔子“大同说”的课文《大道之行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回忆、思考、回答,同时及时给予订正和补充,运用这种方法,既达到了复习旧课的目的,又为导入新课创造了条件。
  三、通过学生听、写、练等活动,导入新课
  语文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可以通过学生听、写、朗读、翻译、练习等方式来复习旧课,再现旧知识,从而导入新课。如,我在讲课文《海燕》时,为了调动同学们最激越的情感,播放了一段《雷电颂》的配乐朗诵,随即把同学们引入屈原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中,重温了自然力量的伟大,而后转入高尔基对“海燕”充满激情的描绘中,自然得体、水到渠成。学习文言文,可以通过背诵、翻译检查同学们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序地转入对新课的学习。如学习新课《与朱元思书》之前,可以通过对《三峡》的回顾,导入新课。两篇文章都是写景名篇,可以这样设计:
  1.请同学们背诵描绘三峡两岸山势之险的句子。
  2.请同学们默写夏季水势之大、水流之疾的语句。
  3.请同学们翻译“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这句话。
  由这样的问题导入新课,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向学生提示问题,引导回忆旧课,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就可以不采用教师总结或学生回答的方法,可在讲新课之前提示学生,回想前面所讲的内容,学生经过回忆思索,在头脑中再现教师所提示的内容。
  如学习《核舟记》,我是通过提示导入的:
  我们曾经学过《口技》这篇文章,确切而真实地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描绘出当时表演的全部内容,生动地再现了表演者模拟深夜中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同学们头脑中再现那一段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另一瑰宝——微雕艺术,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板书:《核舟记》)
  学习《云南的歌会》第二课时,我这样导入:
  “云南的歌会”——山野对歌,活泼欢快、朴素动人;山路漫歌,环境优美、声韵动人;村寨传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令作家沈从文感受到无穷的乐趣,那么作家是怎样把这种感情倾注于笔端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总之,以旧引新导课法必须在研读课文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最佳角度进行设计,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断地根据现实的要求注入时代的新内容、新风貌,这既是对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又是对自身弱点进行不断的扬弃和修正,也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一种丰富和创造的文化积淀。  关键词: 民歌 现代民族声乐 民族性流失    民歌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它记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的三百多首民间歌曲,这些民间歌曲是
摘 要: 图书馆事业的核心是为读者服务,而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在于馆员的素质。馆员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灵魂所在。为了提高馆员素质,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相应的支持,需要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馆员素质,从而推动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馆员素质 图书馆服务 提高途径    近年来,特别是党和政府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
高三语文后期教学功利性非常强,就是剑指高考,而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即怎么样把这戴着镣铐的舞跳得更好?反思
十几年前,我怀着美丽的青春梦想,踏上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我深知,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普通得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平凡得犹如沧海一粟。大多数老师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燃尽自身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地退下来。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然而,就是这些平凡普通的教师们,用爱铺就了孩子的成功之路,就造了无数人才。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有体会:做个好老师并非容易之事。然而,
中国素有“诗国”的美誉.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奔来的中华诗歌之河,大浪淘沙,激起的每一朵浪花都带着中华文明的闪光。徜徉在这诗歌之河,我们沉醉,惊异
如何阅读现代文,是语文界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在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题所占的分值较大,不少学生存在阅读困惑,导致失分过多。因此,对现代文阅读方法的探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者的重视,许多同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谈一些认识。  一、阅读文章标题,了解写作重点  标题是一篇文章内容最简洁、最恰当的概括,阅读文章标题,可以明白文章的写作对象和重点。如《看云识天气》,据此标题,我们
摘 要: 初中语文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的体验学习,践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育原则,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知。主动、独立,才是新课标下的学习方式的核心。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体验“生活的语文”和体验“学习的语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体验学习 “生活的语文” “学
中国古典诗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对偶工整,铿锵有力,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易读上口,意境优美,孕育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  初中语文对学生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小学的“初步情感体验,体味作品内容和情感”到初中的“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教学要求,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初中阶段,教师在教学古诗中
要使课堂教学高效有活力,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虽说学生才是学习中的主体,但如何优化教育教学手段。真正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魅力和吸引力.则是教师
摘 要: 诗歌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是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应该从以下五点进行高效的赏析:感受诗歌中作者的形象;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感情;品味诗歌中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深远的意境;了解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法。  关键词: 古诗文 高效赏析 五个方面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词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横贯中国文学的广袤星空。如此宝贵的遗产,需要我们赏析、传承。应该怎样赏析古诗文呢?《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