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uyan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地理教学注重地理知识的普及与应用,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素养及地理技能,要求贯彻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思想。笔者结合两年多的农村高中新课改教学实践,尝试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学在农村高中学校的一些想法,以有效贯彻新课改理念,提高农村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生活技能。
  一、当前农村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地理新课标要求高中地理教学集知识、方法、能力、探究、素养、情感等多项目标在高中学习阶段得到普遍落实和贯彻。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学现状下,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要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目前及以后较长时间内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问题。譬如,地理学科得不到应有重视;地理专业教师资源缺乏,专业水平低;多媒体、实验室等教学硬件设备简陋;新的教育信息资源得不得及时普及;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仍占统治地位,等等。当然,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思想认识、师资建设、理念更新等方面,通过政策和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都是相对容易解决的。但是解决了这些问题也仍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尤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强调“地理”和“生活”的结合,强调学生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农村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在这两个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农村地理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生活即教育”,地理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学没有好的教学硬件和网络资源,但校外乡土材料极其丰富。比如,在讲解自然地理关于山地和河流地貌时,可进行校外实地观测,如河流(渭河谷地)侵蚀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以及山地对聚落分布和交通布局的影响;在讲解人文地理《城市和城市化》时,可列举文峰镇(城镇)几个规模较大的商业网点所在位置,绘制简图说明商业区的布局位置(车站和十字路口),总结出商业网点布局原则;陇西县县城或者学校所在地文峰镇城镇规模的扩大,城市化现象明显;以及交通干线(陇海铁路天兰段和连霍高速公路天定段)对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文峰镇城镇规模发展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乡土教学材料既有利于获取,又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乡土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应用。
  三、让研究性学习走近生活,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及地理实践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環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材料,而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所形成的能力、学生所得到的信息和新知识又很自然地迁移到学科教学中。要将研究性学习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走出课堂,走入生活,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012年1月,有几位学生选择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关于家乡所在地农村土地利用的调查》,他们感到如何开展研究很棘手,不知道该怎样制订方案。我首先为他们提出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并作简单要求。问1: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答:有农村生活实践经验,清楚家乡所在地土地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主要农作物(药材、马铃薯、小麦、玉米、油菜和胡麻油料作物等)用地为主,结合本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其进行简要的区位因素分析即可。问2:农村地区除了农业用地之外还有哪些类型的利用方式?答:其他利用方式也很多,如道路交通建设,建立药材加工厂,城市规模扩大占用耕地等非农土地利用,并分析其区位因素及其影响。问3: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分析数据从何而来?答:通过实地勘察、问卷调查、走访相关单位等手段获取图像和文字材料。问4:研究的区域范围如何划定?答:就我们所熟悉的学校所在地文峰镇为中心方圆五公里确定为调查范围。问5:最后课题报告的呈现形式是什么呢?答:小论文结题和展出。在研究路线、资金、时间、安全等具体细节方面加以指导规划,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制订具体的研究方案。再进行可行性的详细分析、指导、修改和完善,最终根据方案实施完成这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鉴于农村高中教学条件和学生学习水平,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从选题—方案制订—开展研究—实践数据及分析—撰写课题报告和小论文,整个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应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全程指导,包括研究内容的具体性和可行性、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合作、体验及其他方面的得失,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特别是研究的对象、过程及结果的记录和表达必须坚持实地调研、实事求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会更有成效,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会有效提高。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乡土地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创新教学设计,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贯彻施行新课标教育理念,使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上新台阶。
其他文献
1.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认知  湘教版的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
本文主要运用定量核磁共振(QNMR)技术对柳氮磺胺吡啶和头孢呋辛酯药物的含量进行了研究,该技术所需样品量和溶剂量少,可快速获得分析结果。同时,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具体主要包括: 
络石藤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属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的带叶藤茎。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关节炎等疾病。本研究对14批不同来源的络石藤药材以及药材经大孔树脂法处理所得产物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获得了19个共有色谱峰。本研究确定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 (4.6×15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制度在不断进行改革,职业中学物理教学模式也在逐步完善,不仅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职业中学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培养的终极目标。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阻碍学生创
目的: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为一优良的抗代谢类抗肿瘤药,临床可用于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癌症及肺癌、皮肤癌、头颈部癌症等,是结肠癌首选的化疗药物,但口服后肠道吸收不完全且不规则,不良反应显著、毒副作用大。将5-FU制成结肠菌群触发型口服结肠靶向释药系统(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 OCDDS)用于结肠癌的化疗,可将
摘 要: 本文就物理教师应如何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优化课题教学,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打造有效课堂作探讨。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教学情境 有效课题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自然的最基本工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适应新课改理念,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