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起当代中国电影,姜文无疑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导演,他那激情四射的个性化表达方式通过荧屏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冲击,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到《太阳照常升起》每一部作品都被烙上了独特的“姜文式”印记。本文将试图对姜文早期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充斥的大量符号、意象以及隐喻进行解读,展现具有其独特风格的碎片化影像世界。
关键词:姜文;施隆多夫;符号;人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122-02
时势造英雄。1963年,姜文出生在唐山的姥姥家,先后又辗转贵州、湖南等地,四处迁移的生活和部队的特殊环境对姜文产生了不小影响,再之当时的中国正处在社会文化大动荡的时期,丰富的社会阅历使得姜文对世界拥有了独特的视觉和感知,并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中国影坛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将特殊背景下的中国社会青年一代的成长通过荧幕地道地展现出来,影片中散发出的激昂的生命力给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鬼子来了》则是采取了不一样的视角来审视抗日时期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以及整个国民的生存状态,直逼灵魂深处的人性层面的东西。《太阳照常升起》则以完全迥异于其他影片的表达方式,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像一个谜一样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人性”的广泛思考。
一、姜文和施隆多夫的结缘
看《阳光灿烂的日子》,大家会发现在影片结束字幕出现之前,有感谢“Volker Schlndorff(福尔克·施隆多夫)”的字样,他为什么要向《铁皮鼓》的导演福尔克·施隆多夫表示感谢呢?原来,姜文拍摄《阳光燦烂的日子》时,由于第一次执导经验不足导致开支严重超过预算,资金的不足给姜文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无奈之下,姜文向来华访问的当时已是著名的国际导演施隆多夫请求帮助,把他创作的样片寄给施隆多夫。施隆多夫看过之后,大为惊喜,对姜文的艺术造诣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伸出援手帮姜文渡过难关。他们的友谊与相互钦佩决定了前者的影片不能不受后者的影响,《铁皮鼓》中充斥的大量符号隐喻以及通过营造的光影世界来反观当时的历史现实,从而引发对人性的思考,使姜文受到很多的启发,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可以看到《铁皮鼓》的很多影子,无论是在创意还是在实施上,姜文在许多地方都向施隆多夫表示了致敬。本文将通过对影片中大量符号的解读,走进“姜文式梦境”窥探人之本性。
二、“猜谜式”结构的集大成者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就像一个梦,一个迷离绚烂的梦。正因为是梦,所以片中充斥了大量的类似于“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太熟;太熟了,就要跑”这样具有极强跳跃性的台词让人捉摸不透:
“你爸是最可爱的人。”、“我爸是志愿军?”、“不是你爸,是你爸的那支队伍。”、“你爸,先是这么长,后来这么长,再后来这么长……”、“我爸?”、“你爸的枪。”
还有就是对情节的含混的表述:一会儿李叔死了,一会儿李叔又活着;一会儿是林大夫追小梁,一会儿是小梁要请老唐和林大夫;以及小队长的爸爸到底是叫阿辽莎呢,还是叫李不空……
在《铁皮鼓》中,阿格内斯曾一脸惶惑地问外祖母,说自己听不懂杨·布隆斯基和阿尔弗雷多在说什么,而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我们也不断地听到类似这样“听不懂”的话语:
疯妈问:懂吗?儿子答:不懂。疯妈又问:懂吗?儿子再答:不懂。
又一次重复问话后,疯妈意味深长地说:“只能说你不懂,不能说你没看见。”疯妈还对猫说:“你也不是什么都懂。”
而第四段中的孔维扮演的姚妹妹也一脸怪笑地问小队长道:“你呢?你懂吗?”
这真是一部令人费解的电影,台湾影评家焦雄屏如此评价《太阳照常升起》说:《太阳》“充满了纷来沓至的符号、意象及隐喻、节奏又快,我自己和朋友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尤其有关中国的近代政治思潮、社会及人的处境,几乎像《达·芬奇密码》般繁复,一旦找到关键,就觉得此片非常清晰易懂。”导演运用独特的视听语言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谜一样的世界,他打破了传统常规的叙述模式,不按常理出牌,情节设置断裂陌生,让观众在迷惑混乱的世界里体味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被压抑的人性与欲望。
三、《太阳照常升起》影像世界的解读。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充满的大量符号使全片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文将分别对影片四个部分“疯、恋、枪、梦”进行深度剖析,层层解构姜文碎片化的影像世界。
1.疯
这一部分是全片最精彩、拥有最丰富电影语言的一部分,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一个篇章。这一段密集的出现了诸如“鱼鞋、砖、钱、算盘、上树、刨坑、牛、羊、白宫、李铁梅”等大量的符号语言。
鱼鞋是影片贯穿始终的人物“疯妈”穿的一双绣花鞋,也是看似其发疯的主要原因——她的鞋不见了。结合符号学的隐喻含义,母亲失去鞋的那一瞬间,即意味着丢掉了人性,丢掉了人的欲望。丢掉了人性和欲望的疯妈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疯子”,她不让儿子去上学,砸烂儿子喜爱的算盘,每天爬上村口的树,刨一个大坑,把东西砸个稀烂,再用这些东西建一个“白”宫,在“白宫”里将儿子的照片和李铁梅的照片放在一起等,这些很明显地将当时敏感的中国政治背景与那种撕裂狂躁的中国社会生存状态构成了一种对应。正像《铁皮鼓》中奥斯卡的停止生长是对当时德国社会、德国民族的一种疯狂状态的隐喻一样,疯妈的疯、丢了鞋、上树、刨坑、建国理想等也成了对那一时代背景、时代特色的隐喻与象征。 2.恋
相对于第一部分来说,这一部分及后面的两个部分比较写实,似乎好懂,但由于情节的跳跃,多处出现语焉不详的情况,所以,仍然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如梁老师既然已被吴队长洗清冤枉,那为什么还要上吊自杀呢?
对于这一点,其实只需注意林大夫问老唐的那句话:你怎么把它(鞋)搞大的?联想到本片的第四段“梦”中孔维扮演的姚妹妹转述的老唐的那句话,我能把鞋搞大……我们就很容易搞明白,是唐雨林让林大夫怀孕了,在这风声鹤唳的年代,他们必然会担惊害怕,急需在表面的镇静中找到一个替罪羊。以逃脱手握“钢枪”的吴队长的批斗与惩罚。因此,林大夫才会在那个不准恋爱的时代主动大胆地表示出对梁老师的爱,甚至不惜编造自己在放映现场的谎言,其真实目的就是希望能借此机会嫁给梁老师,以转嫁老唐酿酒的危机。
接下来,影片又在多处强化印证了上述判断:梁老师被追,跑进老唐的屋,林大夫正吊在老唐屋后的墻上,看得出她对这儿的地形相当熟悉,肯定不是第一次来;还有,老唐一吹号,她就去他那儿等,不一一而足。
可怜的是梁老师,先是困惑于在这种肃杀的时代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是流氓,或者这么热衷于抓流氓,接下来,当他明白自己差一点成了别人的替罪羊,而且想算计他的人还是他最最要好的伙伴和朋友时,他对这个世界感到了可悲、可怕、绝望,便用一根带子送自己上了天堂,也算是一种大彻大悟吧。
3.枪
这一段中,老唐和自己已经离婚多年的妻子被下放到一个云雾缭绕的小乡村。陌生吗?陌生,仿佛就是老唐的故乡,然而并没有明说,只是孔维扮演的姚妹妹会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让人困惑的话,如知子莫若母之类,那么小队长会是老唐和疯妈生的儿子吗?有这种可能,但联想到第一段中我们对“疯妈”这一角色的读解,就会发现这样的结论颇有些牵强附会。联想到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可知,导演在这里实际上是在营造一个陌生化的效果。那么导演在努力编织的故事是想表现什么意义呢?
姚妹妹四十岁了,来自南洋,举止性感,穿着时髦,浑身上下透着一种诱人的魅力,很快小队长便被她深深吸引,并被崔健扮演的北京男说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联想到“疯妈”死后,中国进入到一个改革开放对外活跃的新时代,很容易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寓意。
有意思的是,疯妈为儿子安排的理想是让儿子和李铁梅在一起,永远走革命的道路,当革命的接班人,而儿子却背叛了她的思想,与“洋”人结合在一起,心中怀着20年后就能和“洋人”一样的思想,应该说无可厚非,所以老唐最终理解了他们,还送了姚妹妹一面镜子。问题在于,小队长已经接触了“洋”的土包子却始终在这一过程中不解爱的真谛,最终拿出一个锦旗来图解“天鹅绒”。老唐忍无可忍,这才愤而开枪将其打死。
在这里,作者借这样的情节编码和隐喻,向今天的社会现实发出了强烈的呼吁和期冀。
4.梦
直到此刻人们才明白,这一段才是全剧的第一段,影片的叙事采取了分段、插叙、倒叙等方式,也就是说,实际的故事发生顺序是4、1、2、3。
故事4发生在1958年,这才是整个影片的开头,也是之后发生所有故事的前提条件。在这一段中提到了路的尽头与非尽头。在路的非尽头,疯妈在经过了一番痛苦的表白后却发现火车停了下来,孩子已经出生,太阳照常升起;而路的尽头,就是吴队长引吭高歌时唱过的那个五指山,老唐迎上远道而来的妻子,往天空潇洒地放上一枪,说了声“你的肚子像“天鹅绒”。
但是,无论是尽头还是非尽头,结局似乎都是一样的,正像万泉河、梭罗河最终要回归大海,五指山上也终究会阳光灿烂。天会亮,人会笑,孩子会出生,有这样美好的世间万物、自然常态,阿辽莎也好,疯妈也好,确实是不用再“害怕”了。
然后,人们终于明白,海、太阳象征的是世界的终极真理,这个真理是永远颠扑不破的,关键是人们如何去找寻。
亘古不变的生命真理是导演最终想要表达的世界,就像电影中最后一幕,冉冉升起的太阳,没有因为沧海一粟的变化而改变了什么,新的希望依然不断萌生。“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荒诞的年代,无论怎样严酷肃杀,人性的光辉将永久灿烂。
参考文献:
[1] 赵宁宇.姜文的电影世界[J].当代电影.2011(5).
[2] 叶弥.天鹅绒[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3).
[3] 于里光.从《天鹅绒》到《太阳照常升起》[J].上海采风,2007(11).
[4] 文舞.生命的偶然和命运的必然——解密《太阳照常升起》[J].温州缭望,2007(19).
[5] 姜文.长风过大云——太阳照常升起[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6] 蔡卫,游飞.雕刻时光的诗人——当代亚洲电影导演艺术细读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传馨]
关键词:姜文;施隆多夫;符号;人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122-02
时势造英雄。1963年,姜文出生在唐山的姥姥家,先后又辗转贵州、湖南等地,四处迁移的生活和部队的特殊环境对姜文产生了不小影响,再之当时的中国正处在社会文化大动荡的时期,丰富的社会阅历使得姜文对世界拥有了独特的视觉和感知,并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中国影坛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将特殊背景下的中国社会青年一代的成长通过荧幕地道地展现出来,影片中散发出的激昂的生命力给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鬼子来了》则是采取了不一样的视角来审视抗日时期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以及整个国民的生存状态,直逼灵魂深处的人性层面的东西。《太阳照常升起》则以完全迥异于其他影片的表达方式,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像一个谜一样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人性”的广泛思考。
一、姜文和施隆多夫的结缘
看《阳光灿烂的日子》,大家会发现在影片结束字幕出现之前,有感谢“Volker Schlndorff(福尔克·施隆多夫)”的字样,他为什么要向《铁皮鼓》的导演福尔克·施隆多夫表示感谢呢?原来,姜文拍摄《阳光燦烂的日子》时,由于第一次执导经验不足导致开支严重超过预算,资金的不足给姜文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无奈之下,姜文向来华访问的当时已是著名的国际导演施隆多夫请求帮助,把他创作的样片寄给施隆多夫。施隆多夫看过之后,大为惊喜,对姜文的艺术造诣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伸出援手帮姜文渡过难关。他们的友谊与相互钦佩决定了前者的影片不能不受后者的影响,《铁皮鼓》中充斥的大量符号隐喻以及通过营造的光影世界来反观当时的历史现实,从而引发对人性的思考,使姜文受到很多的启发,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可以看到《铁皮鼓》的很多影子,无论是在创意还是在实施上,姜文在许多地方都向施隆多夫表示了致敬。本文将通过对影片中大量符号的解读,走进“姜文式梦境”窥探人之本性。
二、“猜谜式”结构的集大成者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就像一个梦,一个迷离绚烂的梦。正因为是梦,所以片中充斥了大量的类似于“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太熟;太熟了,就要跑”这样具有极强跳跃性的台词让人捉摸不透:
“你爸是最可爱的人。”、“我爸是志愿军?”、“不是你爸,是你爸的那支队伍。”、“你爸,先是这么长,后来这么长,再后来这么长……”、“我爸?”、“你爸的枪。”
还有就是对情节的含混的表述:一会儿李叔死了,一会儿李叔又活着;一会儿是林大夫追小梁,一会儿是小梁要请老唐和林大夫;以及小队长的爸爸到底是叫阿辽莎呢,还是叫李不空……
在《铁皮鼓》中,阿格内斯曾一脸惶惑地问外祖母,说自己听不懂杨·布隆斯基和阿尔弗雷多在说什么,而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我们也不断地听到类似这样“听不懂”的话语:
疯妈问:懂吗?儿子答:不懂。疯妈又问:懂吗?儿子再答:不懂。
又一次重复问话后,疯妈意味深长地说:“只能说你不懂,不能说你没看见。”疯妈还对猫说:“你也不是什么都懂。”
而第四段中的孔维扮演的姚妹妹也一脸怪笑地问小队长道:“你呢?你懂吗?”
这真是一部令人费解的电影,台湾影评家焦雄屏如此评价《太阳照常升起》说:《太阳》“充满了纷来沓至的符号、意象及隐喻、节奏又快,我自己和朋友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尤其有关中国的近代政治思潮、社会及人的处境,几乎像《达·芬奇密码》般繁复,一旦找到关键,就觉得此片非常清晰易懂。”导演运用独特的视听语言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谜一样的世界,他打破了传统常规的叙述模式,不按常理出牌,情节设置断裂陌生,让观众在迷惑混乱的世界里体味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被压抑的人性与欲望。
三、《太阳照常升起》影像世界的解读。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充满的大量符号使全片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文将分别对影片四个部分“疯、恋、枪、梦”进行深度剖析,层层解构姜文碎片化的影像世界。
1.疯
这一部分是全片最精彩、拥有最丰富电影语言的一部分,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一个篇章。这一段密集的出现了诸如“鱼鞋、砖、钱、算盘、上树、刨坑、牛、羊、白宫、李铁梅”等大量的符号语言。
鱼鞋是影片贯穿始终的人物“疯妈”穿的一双绣花鞋,也是看似其发疯的主要原因——她的鞋不见了。结合符号学的隐喻含义,母亲失去鞋的那一瞬间,即意味着丢掉了人性,丢掉了人的欲望。丢掉了人性和欲望的疯妈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疯子”,她不让儿子去上学,砸烂儿子喜爱的算盘,每天爬上村口的树,刨一个大坑,把东西砸个稀烂,再用这些东西建一个“白”宫,在“白宫”里将儿子的照片和李铁梅的照片放在一起等,这些很明显地将当时敏感的中国政治背景与那种撕裂狂躁的中国社会生存状态构成了一种对应。正像《铁皮鼓》中奥斯卡的停止生长是对当时德国社会、德国民族的一种疯狂状态的隐喻一样,疯妈的疯、丢了鞋、上树、刨坑、建国理想等也成了对那一时代背景、时代特色的隐喻与象征。 2.恋
相对于第一部分来说,这一部分及后面的两个部分比较写实,似乎好懂,但由于情节的跳跃,多处出现语焉不详的情况,所以,仍然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如梁老师既然已被吴队长洗清冤枉,那为什么还要上吊自杀呢?
对于这一点,其实只需注意林大夫问老唐的那句话:你怎么把它(鞋)搞大的?联想到本片的第四段“梦”中孔维扮演的姚妹妹转述的老唐的那句话,我能把鞋搞大……我们就很容易搞明白,是唐雨林让林大夫怀孕了,在这风声鹤唳的年代,他们必然会担惊害怕,急需在表面的镇静中找到一个替罪羊。以逃脱手握“钢枪”的吴队长的批斗与惩罚。因此,林大夫才会在那个不准恋爱的时代主动大胆地表示出对梁老师的爱,甚至不惜编造自己在放映现场的谎言,其真实目的就是希望能借此机会嫁给梁老师,以转嫁老唐酿酒的危机。
接下来,影片又在多处强化印证了上述判断:梁老师被追,跑进老唐的屋,林大夫正吊在老唐屋后的墻上,看得出她对这儿的地形相当熟悉,肯定不是第一次来;还有,老唐一吹号,她就去他那儿等,不一一而足。
可怜的是梁老师,先是困惑于在这种肃杀的时代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是流氓,或者这么热衷于抓流氓,接下来,当他明白自己差一点成了别人的替罪羊,而且想算计他的人还是他最最要好的伙伴和朋友时,他对这个世界感到了可悲、可怕、绝望,便用一根带子送自己上了天堂,也算是一种大彻大悟吧。
3.枪
这一段中,老唐和自己已经离婚多年的妻子被下放到一个云雾缭绕的小乡村。陌生吗?陌生,仿佛就是老唐的故乡,然而并没有明说,只是孔维扮演的姚妹妹会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让人困惑的话,如知子莫若母之类,那么小队长会是老唐和疯妈生的儿子吗?有这种可能,但联想到第一段中我们对“疯妈”这一角色的读解,就会发现这样的结论颇有些牵强附会。联想到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可知,导演在这里实际上是在营造一个陌生化的效果。那么导演在努力编织的故事是想表现什么意义呢?
姚妹妹四十岁了,来自南洋,举止性感,穿着时髦,浑身上下透着一种诱人的魅力,很快小队长便被她深深吸引,并被崔健扮演的北京男说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联想到“疯妈”死后,中国进入到一个改革开放对外活跃的新时代,很容易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寓意。
有意思的是,疯妈为儿子安排的理想是让儿子和李铁梅在一起,永远走革命的道路,当革命的接班人,而儿子却背叛了她的思想,与“洋”人结合在一起,心中怀着20年后就能和“洋人”一样的思想,应该说无可厚非,所以老唐最终理解了他们,还送了姚妹妹一面镜子。问题在于,小队长已经接触了“洋”的土包子却始终在这一过程中不解爱的真谛,最终拿出一个锦旗来图解“天鹅绒”。老唐忍无可忍,这才愤而开枪将其打死。
在这里,作者借这样的情节编码和隐喻,向今天的社会现实发出了强烈的呼吁和期冀。
4.梦
直到此刻人们才明白,这一段才是全剧的第一段,影片的叙事采取了分段、插叙、倒叙等方式,也就是说,实际的故事发生顺序是4、1、2、3。
故事4发生在1958年,这才是整个影片的开头,也是之后发生所有故事的前提条件。在这一段中提到了路的尽头与非尽头。在路的非尽头,疯妈在经过了一番痛苦的表白后却发现火车停了下来,孩子已经出生,太阳照常升起;而路的尽头,就是吴队长引吭高歌时唱过的那个五指山,老唐迎上远道而来的妻子,往天空潇洒地放上一枪,说了声“你的肚子像“天鹅绒”。
但是,无论是尽头还是非尽头,结局似乎都是一样的,正像万泉河、梭罗河最终要回归大海,五指山上也终究会阳光灿烂。天会亮,人会笑,孩子会出生,有这样美好的世间万物、自然常态,阿辽莎也好,疯妈也好,确实是不用再“害怕”了。
然后,人们终于明白,海、太阳象征的是世界的终极真理,这个真理是永远颠扑不破的,关键是人们如何去找寻。
亘古不变的生命真理是导演最终想要表达的世界,就像电影中最后一幕,冉冉升起的太阳,没有因为沧海一粟的变化而改变了什么,新的希望依然不断萌生。“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荒诞的年代,无论怎样严酷肃杀,人性的光辉将永久灿烂。
参考文献:
[1] 赵宁宇.姜文的电影世界[J].当代电影.2011(5).
[2] 叶弥.天鹅绒[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3).
[3] 于里光.从《天鹅绒》到《太阳照常升起》[J].上海采风,2007(11).
[4] 文舞.生命的偶然和命运的必然——解密《太阳照常升起》[J].温州缭望,2007(19).
[5] 姜文.长风过大云——太阳照常升起[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6] 蔡卫,游飞.雕刻时光的诗人——当代亚洲电影导演艺术细读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