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上人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boy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1988年依海山上人正式皈依佛门,接受上人的较有系统的教理学修。1994年1月于四川德阳万佛寺礼海山上人披剃出家。现虽从事佛教教育十几年,在上人面前却如初生的婴儿,难思上人于众生、于佛法、于社会之恩情与功德于万一。
  出家前,我对饮食是相当挑剔的人。随着亲近上人的时间长了,发现上人的饮食极其简单,早餐一碗粥加几滴香油,最多另加一点咸菜;中午一小碗罗汉菜,一碗米饭,况且他老人家又从没有吃零食的习惯。上人的饮食观,对我触动很大,也改变了我一向挑剔饮食的习惯。
  一次我问上人:“师父,您老人家一天到晚这么忙,就吃这么点东西会不会缺营养哦”?
  上人正色说:“整天烦恼妄想不断的人,才需要过量的饮食来养活这个身体,心静了、烦恼少了、生活简单了,身体所需要的东西自然也就少了”。
  我说:“可现在的科学说:一个正常人每天所需要的营养还是有一定标准的呀”?
  上人告诉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常人的条条框框。佛法里有"禅悦为食"的境界,科学是解释不清楚的。实践出真知,当你的心够清净、够简单时,你会发现自己活得有多轻松惬意,你会发现生命的本质,会从量变到质变的不同,这个时候,那里还需要大量的饮食来养活这个臭皮囊呢!选择出家,不是为了饮食而来,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养活这个色身;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一个人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人之所以要吃饭,无非"借假修真"而已。就是利用这个虚假的色身去修显我们的本真佛性。
  上人进一步指出:整天为饮食、营养担心的人,即被食魔所困,不得自在,吃再多、再营养的东西也于事无补。一个人一旦被饮食、营养的观念所束缚,他就整天花心思在这上面打转,身心怎么能得自在呢!好比一个人,一旦整天被掌声所包围,被观众所包围,那他的生命质量也随之改观,他也因此为掌声所活着,如此岂能不累、不辛苦呀!
  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在幻想当中过曰子,也不要为一日三餐而挂怀忧心,更不要自怨自艾的庸人自扰,那你出家修行就有了方向、有了方法、有了次第、有了目的。人生也因此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
  没心没肺的活了四十多年,在自己的记忆里,就没有感受过伤心落泪是怎么一回事。
  可是,这些天眼看着近在咫尺间的恩师上人示寂,内心的"悲欣交集",让自己流泪不止!知道关键时刻应该用心念佛伴随上人左右,事实上却没有办法忍下来。
  惭愧中忆起上人所说:"平时没有把功夫练习的扎实,一点小小的境界就会把人的脆弱性的一面打回原形"。又教导我们说:"修学佛法的忍辱行,不是要你在外在事相上强忍,而是要认清事相的本质,从心里去接受它时,你的"忍"才有力量。佛说:能行忍者,方名有力大人"。这里的"忍"、这里所说的"大人"。就是因为了解了一切事相的本质,通达了一切诸法的毕竟空性的人,才是名符其实的称得上成就了忍力功夫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力量、有能力的人"。


  那日,早上念佛到四点,回寮房稍作休息,却梦到了上人。
  上人说:"寂相,都几点了,你还要继续沉睡吗"!
  我一下子从惊醒中坐了起来,原来是在做梦啊!但上人和颜悦色的形象与刚才的问话,却依然历历在目,宛若亲见。
  忆起二十年前在恩师身边做侍者时,每晚常侍静坐到半夜,觉得上人躺下休息了,便在睡意浓浓中跟着躺下休息,可是,每次都是刚刚躺下一小会,又听到上人在禅坐中念佛的声音在耳边萦绕响起。
  呀!原来恩师随时都在身边看着自己呢!
  愿恩师常常伴随弟子们走上菩提道!
  上人的后事暂时告一段落,自己却在严重的感冒当中打转,浑身疲惫的像要散架的样子。
  在上人身边二十天的时间里,时有瑞象现前。4月30日下午,在大众齐声悦耳的佛号声中、在庄严如法的法事当中,天现奇瑞,太阳现七彩光环,云彩呈九叶莲花状,大众相互拍照,各有所异。有此瑞象,我想跟上人的念佛功夫,个人修养有直接的关系,他老人家成就的忍力,绝非一般人所能望其项背。病重期间,他连一个小小的哼声都没有,但我们知道,上人在某些阶段身体上是有痛苦的。但他却能一直保持清净、安祥、分明的状态,即使头上豆粒大的汗珠不断往下淌时,亦保持着安祥、宁静,脸色红润细腻的如婴儿一般的状态。由此不得不使人赞叹与景仰上人的忍力,上人心地功夫的了得!
  上人往生七日后,亲自为上人入龛,在冰棺里停留了七天,全身都冰冻了,唯整个头部仍然保持着温暖、细腻、柔软如活人,脸色红润、安祥、淡定如睡眠。
  心字头上一把刀,修行人就是要在这样的情形下去长养自身的功夫,冶炼自己的忍力,方能不为境所动,不为境所扰! 念佛亦如此,一句佛号铿锵有力而分明;一句佛号,哀雅和鸣而入怀;一句佛号,念念无间而相续;一句佛号,从能忘所,无能无所,无我无人,就是在成就自己的忍力,长养自己的法身慧命。
其他文献
因果之法,虽为佛法入门的初步,但是非常的重要,无论何人皆须深信。何谓因果?“因”者好比种子,下在田中,将来可以长成为果实。“果”者譬如果实,自种子发芽,渐渐地开花结果。  我们一生所作所为,有善有恶,将来报应不出下列:  桃李种,长成为桃李——作善报善;  荆棘种,长成为荆棘——作恶报恶;  所以我们要避凶得吉,消灾得福,必须要厚植善因,努力改过迁善,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恶因,而
期刊
有一位老人,名叫史文进,住在河北省石家庄西郊。他于2012年9月17日预知时至,自在安然往生,时年97岁高龄。  老人一生吃素,没有结婚,但是有3个孩子,都是他年轻的时候收养的:大儿子叫史明陶,二儿子叫史明义,三女儿叫史安平。  多年以前,我跟史明陶共事,一次去他家玩的时候见到了史文进老人。老人得知我给人助念,就嘱咐我:“我走的那天你一定要来!”我应声回答:“好,我一定到!”  今年9月16日,我
期刊
世人吃肉,认为理所当然,就任意杀生,积集恶业,世代相传,成为风俗习惯,不明白有什么过错。真是古人所说的: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  第一是生日不应该杀生:诗经上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母亲生我的日子,叫做母难日;所以生日这天,固然应当要戒杀持斋,广行善事,这样可以使父母亲增福延寿;若是双亲已经过世了,也可以以此功德,使父母的亡灵早日获得超升,怎么可以忘记生日这一天,是母亲受难的日子,而放纵自己
期刊
各位善知识,世界上最厉害的果报,就是杀生。今早有越南人带了两个小孩来见我,说身体不好,找我帮忙,令他一切事情顺利,如意吉祥。这两个小孩子神经都不正常,我一看之下,就问他有没有杀生。  他们的母亲先说她没有杀生,结果讲来讲去便说他们门前有一棵大树,当他们把大树砍了时,见到了两条蛇钻到树底下窟窿内去了,当时他们就用开水把这两条蛇烫死,之后她的儿子就把自己关到房里,几天后出来,就发神经病了。第一个儿子是
期刊
我曾经向我的一位德行极其高尚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经常会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很好?”  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恶,那么这个人的心灵是根本不会感到痛苦的。所以,根据这个道理,既然你还经常感到痛苦,说明你内心还有恶存在,还不是纯粹的善人。而那些你认为是‘恶人’的人,未必就是真正
期刊
我怎么也忘不了它,我养过的一只小猫,是到上海出差时在马路边捡的,当时它一定是被路上急驶的车辆吓坏了,在马路边一动不动。我把它抱到路边,它就跟上我了。后来把它放到包里面坐火车带了回来。它在火车上很安静,中间我打开包看了一眼,它好像刚睡醒,睡眼朦胧地看着我,还小声“喵”了一声。  我把猫带回家后放在宿舍,每次上班前放点吃的,它也很乖,每次吃完后,找个地方睡大觉。晚上回来后,它最喜欢跑到我的腿上坐着,我
期刊
道德意识如同一道藩篱,保护了自家和邻居免于被抢夺。  道德和伦理形成了理想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的核心。假如爱是生命的血液,那么道德就是人的脊椎。缺乏道德的生命是危险的,但是,缺乏了爱人的心,生命将形同枯槁。生命的品质随着道德开化而增长,当道德觉醒时,体内就会充满了爱。既然人非生而完美,人们就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发展美德。  道德的开发,是人生重要的一环。但是,人们常误解了道德的定义,以为公认的体面外
期刊
2002年8月我来宛办事,在马居士家听余粮亲口叙述:其中有几例是我亲自见到其人,知道他们家后来所发生的不幸事情,并且我还与他们打过交道,在此前其他老乡同样也讲述了这些情况,再次证明余粮讲的都是事实,况且一个农村小知识分子也没必要说这样的谎话。  1、李雪显,项城市某村人。  年轻时采用非常残忍的手段,为追求高额利润,让驴肉更鲜嫩,把活着的驴四只蹄子缚住,用滚开水将驴活活烫死,退去驴毛,再卖驴肉。到
期刊
21、王博士  曾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后又于四川社会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现为博士生导师,工作于美国。  本人依靠种种因缘了知了一些佛法的基本道理,我开始坚定地相信如果真能掌握佛陀教言的话,那真应该算是圆满的智者行为了。在西方国家,很多具智之人都把佛学看成解决人类精神危机、人格缺陷的学问与实践手段。学佛者是充满生命力、活力的身心调适者、改造者,绝非消极避世和颓废。把学佛之人当成无知、怪异、疯狂的看法
期刊
1 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2 谈吐有节:  注意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3 态度和蔼:  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4 语气中肯:  避免高声喧哗,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