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典”是现代社会文化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性词汇,近几年学界围绕着经典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意见多有分歧。本文从经典的概念出发尝试去重新认识它的内涵,并且分析了现今人们在对待经典时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后努力为经典找到合适的定位,同时充分肯定阅读、传承经典对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典;品格;危机;价值
最近几年关于经典的种种话题似乎一下子热了起来。一时间,学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人以过时为由,企图将经典赶到历史的故纸堆中;有人积极号召,让大家都加入到“读经热”的浪潮之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经典也是一个高频的词汇。它作为把握我国当下文化现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的确是需要我们去认真琢磨:到底经典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它、它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等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原来经典在现今的社会里有着如此独特的价值。
一、何为经典
在现代社会,经典这个概念的内涵已经是相当泛化了,甚至在每个人那里的解释都不一样。但无论大家对经典的态度如何,对它进行追根溯源的探究是展开一切讨论的前提。“经典”这个词从单个字的角度来说是很早就存在的,但它们从单独被使用到合为一个固定的词语在各种著作中出现是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经”原来是指织物的线,引申义为常理、常道。“典”的含义为重要的文献、典籍。它们被放在一起作为词语使用是从汉魏时期开始的,最初用来指代儒家早期的几部确定的典籍。而后在不同的地方具体使用时所指的内容又稍有变化,它曾指先秦时期的史书、六经等典籍。之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的含义慢慢确定为指代一切经过长久的历史检验、极具权威性、饱含智慧的典范之作。同时,经典也占据了我国文化中重要的的权威位置,代表着传统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那部分。
而经典这一词发展到现代社会,其含义越来越多样,甚至词性都发生了改变。很多时候它不是作为名词而是被作为形容词、动词在使用。如人们会说“这个动作多么经典”、“将这个东西再经典化一下”等等。在这里经典只保留着原来内涵的余韵——独特、让人回味、令人难忘。从所指对象的范畴来讲,它早已不是单单用来指文学典籍,而是慢慢扩大到人文学科,甚至社会上的各种物品、现象等领域。于是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发现“经典”的身影。
当然,从历史的维度和被人们承认的广度来看,经典还是指特定的一部分文学典籍。在学术界,人们面对经典这个概念时,也是抛去了它被日常化、异化的那一面,是以它的原初内涵来展开讨论的。所以,本文所谈的经典同样是从它的狭义,或者说本真的层面展开。经典不是一个抽象的表达,它具体体现为许多的名著。如此来看,必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作品是如何被确立为经典的、它们的特征是什么。一部作品要成长为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人都被承认、接受的经典,是经过了极为苛刻的考验。在这一历程中,它要被人反复阅读、解析、评价,要经得住大师级别的学者的挑剔,要获得无数读者的喜爱与赞赏,要值得每个时代去传承它。而若详观其中的始末,会发现它是极为复杂的,有个人推崇、群众追捧、时代风气、教育作用等等因素,每一部经典的成长过程都是不同的。总之,这些作品貌似理所当然的应该被奉为经典,其实在它们背后是经过了复杂的历史筛选的,体现着特定的文化秉性。
除此之外,经典著作有它独特的品格。首先,它具有原发、独创性。一般性的作品是可以将重点放在重述、研究前人成果的,而要想被认可为经典则是必须有自己的思想闪光点。只有蕴涵着与众不同之处,才可从万千著作中脱颖而出。其次,经典是饱含丰韵的。这些著作大都关注人类历史、人生中的那些重大的主题,用深刻而含义丰富的话语给人们以许多启示。有的作品即使内容显得不是十分广博,但绝对是富有独特韵味,在情感上震撼人的心灵。再次,经典著作相对来说是永恒的,它用自己恒久的精神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只属于一个特定时期的大作不是经典,它们只是经典的备选项,有可能在下一个时代就会被否定。所以,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东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真正的经典依然坚守着文化的重阵。
二、当经典遭遇危机
过去人们对经典作品都是相当推崇、敬畏的,同时也有学者批评我们对它过于虔诚、视为真理的态度。这二者的相互作用、平衡无疑是利于人们正确看待经典的。很多人积极阅读名著也不是什么稀奇、少见的现象。而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好像陷入了知识的汪洋大海。传统的、新兴的,本土的、外来的,书本的,网络的,一切内容像暴风一样席卷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在这样一个人们追赶潮流、新兴事物还生恐来不及的时代里,相当一部分人对经典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不以为然、轻视否定。特别是在当下社会有一股反叛、颠覆传统的“现代思想”存在着。如此一来,经典好像理所应当的迎来了危机。
有人貌似十分拥戴经典的地位,让经典有充分露脸的机会,只不过这些经典已经被改头换面了,它们的价值只是引人注目的噱头。于是,在这些文学作品、文化产业中,出现了颠覆、歪曲甚至否定经典的现象。他们丑化、篡改原著,恶搞情节,改变人物,以图产生新奇、引人发笑的阅读快感。“‘戏说’者却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和需要随意杜撰,胡聊海侃,甚至连其中的情节、人物、场景、事件等也都走了形,变了味,要么似是而非,要么面目全非。”[1]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垃圾文学,只是靠着糟蹋经典来产生文字,根本不是正常的文学改编。面对这种现象,无所谓的放任其大肆传播是绝对不行的。诋毁经典不可怕,因为了解原著的人会辨别,可怕的就是很多人根本还没阅读原著就先接触的是这些伪作,这才是真正误导了人们,伤害到经典。
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人打着繁荣通俗文学的旗号,去排挤经典。在他们眼中,经典的流传就是在侵占通俗读物的市场。客观地说,对大众通俗文学的重视无可厚非,毕竟要考虑到最广大群体的切实需要。但它们二者绝不是相对立的,应该是共同存在、和谐地互相影响的关系。从本身而言,经典并不意味着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反它最为深刻地反映着生活的真实。所以,经典和通俗绝不是一对矛盾体,有一些很好的通俗文学就属于经典的范围。它们对于人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文化领域缺少了它们任何一方将都是不完整的。因此,在通俗文学如此繁盛的当下,人们更应该给予关注的是如何加大经典文化的传播力度。
同时,存在的另一个现象就是把经典的品格降低,将许多在当下都受到质疑的作品标榜为经典。很明显其可信度是十分小的:“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换言之,仅仅是当代或很少几个时代是很难检验出真正的经典的。”[2]也许有人说这起码表明大家还是认可经典这个称呼的价值的,其实不然。这种做法表面上是赞同经典的尊贵性,实际上却是让经典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变成了一个一般性的评价语。长此以往,人们对于真正的经典会失却了向往、崇敬之感。
而更为极端的是,由于受到西方的某些学者认为他们国家的经典都是在不合理的前提下被确定并流传的观点的影响,我国很多人提出中国也应该推翻那些经典。可我们要看到这个结论是在西方的语境中得出的,况且其到底合理性如何还有待商榷,即使与我国情况有类似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它们值得被奉为经典是不用质疑的。至于围绕着经典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该领域存在有争议的地方而把整个学习经典的传统不要了。
也许最为普遍的一种看法就是认为经典是宝贵的,但合适它存在的地方应该是博物馆、研究所。这些人们明确将经典隔离于我们当下的时代,将它推入历史的馆藏品之列。究其原因,除了是由于他们没看到经典作品的永恒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漠视了经典的价值的缘故。
三、经典的价值
追问经典的内涵,思考它面临的困境对我们正确认识经典来说是必要的。此外,我们还应该去把握它的价值,这对于当下社会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
首先,经典不只是简单的名作佳品。随着岁月的沉淀,它与国家、社会、人类一同发展,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精神,融入到了民族的血液之中。经典大都是历史久远的,阅读它,我们就是在关注民族的年轮,审视人类进步的足迹,打量历史前进的动态。它所包蕴的内容是那么丰富、深刻,让我们倾听着那个时代的呼吸。在《诗经》中,原始初民展示了他们性格的醇厚,质朴的文采;通过《离骚》,中国第一个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愫代代相传;一部《红楼梦》,堪称绝唱,引众多学者竞相研究,甚至形成为一门显学……所有的经典作品就是我们民族的史诗,就是我国人民的喜怒哀乐的生动书写。
在现代社会,每个国家都很看重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那是民族的根基。不管世界如何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经济、文化怎样全球化,各个国家、民族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才能有一种归属感。“经典具有丰富而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构造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功能。”[3]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对于现代的国家来说,真正属于自身的还是在自己历史中经过千百年的岁月考验依然流传的文化瑰宝。同样,那些被本国人民珍视的东西也会受到其他民族的认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而经典则是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精华的篇章。它是整个历史文化最高水准的作品的代表。所以,我们讲求发扬本国的传统,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经典,让读经引领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新的东西贡献给人类,而只要有想获得超越前人的成就的想法,那尤其要重视的就是继承经典这份财富。前人将自己宝贵的心血结晶留给了后人,相当于客观抬高了我们前进的起点。“对待经典我们所应该采取的立场就是大力弘扬与谨慎‘创化’。之所以要大力弘扬,是因为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闪烁的星斗。”[4]有了经典,我们就绝不是白手起家的去创作;学习经典,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位渊博、底蕴深厚的启蒙老师。虽然许多文学手法已经被古人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好像能写的内容也都已进入现存的文学作品,从这些角度看似乎是不利于我们今人发展的,但实际上恰恰是因为前人的努力使得我们现在有如此丰富的养分可以汲取。
此外,经典不容忽视的价值是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让人们浮躁的心灵得以渐入平静的状态。当下是一个讲求物欲、消费的浮躁时代,人们的脚步都是那么匆忙,忙着追逐名利、权势,忙着回应新鲜、刺激的诱惑,害怕自己被所谓的潮流排挤在外。偶有空闲想找寻回什么,却最终选择的是庸俗的集结、无意义的消遣。可当认真思考人生的时候,感到的只有空虚、麻木。而经典能带给我们什么呢?“每个时代的读经,都有对于时代问题的不同回应。”[5]而个人阅读经典作品,就是聆听智者的教诲,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纯净的洗涤,思想进入更高的境界。在这一次次靠近经典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所拼命追求的也许不是自己想要的;漂泊、没有归宿感的心能在精神的畅饮中找到慰藉。可以说,我们读经不是为了变成圣人,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要忘了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
关于经典的确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若深度考量,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颇多,且相当复杂。因此现在大家对它的态度各异,分歧很大。然而经过理智思考后,相信我们都会发现,“它们的确都从各自的角度开拓了人类精神空间,提供了无法取代的意义之维。”[6]面对经典,如果只是敬畏,完全没有必要,是将它神化了,将它推离了我们的生活;相反,经典作品也是绝不能和大众文学混为一谈的,毕竟它们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总之,它既是高雅的,同时又是可以亲近的。经典就是它自己,我们应该去珍惜,可以去指正,必须去重视。
参考文献:
〔1〕 艾斐. 保卫经典〔J〕. 求是,2004,(8):46-47.
〔2〕 刘象愚. 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 中国比较文学,2006,(2):44-58.
〔3〕 舒开智,张丽. 文学经典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和意义〔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6-9.
〔4〕 郭世轩. 传统文艺经典在消费社会中的呈现〔J〕. 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34-136.
〔5〕 胡晓明. 读经的新意义〔J〕. 晚霞,2007,(6):175-180.
〔6〕 李春青. 文学经典面临挑战〔J〕. 天津社会科学,2005,(3):95-98.
关键词:经典;品格;危机;价值
最近几年关于经典的种种话题似乎一下子热了起来。一时间,学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人以过时为由,企图将经典赶到历史的故纸堆中;有人积极号召,让大家都加入到“读经热”的浪潮之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经典也是一个高频的词汇。它作为把握我国当下文化现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的确是需要我们去认真琢磨:到底经典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它、它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等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原来经典在现今的社会里有着如此独特的价值。
一、何为经典
在现代社会,经典这个概念的内涵已经是相当泛化了,甚至在每个人那里的解释都不一样。但无论大家对经典的态度如何,对它进行追根溯源的探究是展开一切讨论的前提。“经典”这个词从单个字的角度来说是很早就存在的,但它们从单独被使用到合为一个固定的词语在各种著作中出现是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经”原来是指织物的线,引申义为常理、常道。“典”的含义为重要的文献、典籍。它们被放在一起作为词语使用是从汉魏时期开始的,最初用来指代儒家早期的几部确定的典籍。而后在不同的地方具体使用时所指的内容又稍有变化,它曾指先秦时期的史书、六经等典籍。之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的含义慢慢确定为指代一切经过长久的历史检验、极具权威性、饱含智慧的典范之作。同时,经典也占据了我国文化中重要的的权威位置,代表着传统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那部分。
而经典这一词发展到现代社会,其含义越来越多样,甚至词性都发生了改变。很多时候它不是作为名词而是被作为形容词、动词在使用。如人们会说“这个动作多么经典”、“将这个东西再经典化一下”等等。在这里经典只保留着原来内涵的余韵——独特、让人回味、令人难忘。从所指对象的范畴来讲,它早已不是单单用来指文学典籍,而是慢慢扩大到人文学科,甚至社会上的各种物品、现象等领域。于是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发现“经典”的身影。
当然,从历史的维度和被人们承认的广度来看,经典还是指特定的一部分文学典籍。在学术界,人们面对经典这个概念时,也是抛去了它被日常化、异化的那一面,是以它的原初内涵来展开讨论的。所以,本文所谈的经典同样是从它的狭义,或者说本真的层面展开。经典不是一个抽象的表达,它具体体现为许多的名著。如此来看,必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作品是如何被确立为经典的、它们的特征是什么。一部作品要成长为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人都被承认、接受的经典,是经过了极为苛刻的考验。在这一历程中,它要被人反复阅读、解析、评价,要经得住大师级别的学者的挑剔,要获得无数读者的喜爱与赞赏,要值得每个时代去传承它。而若详观其中的始末,会发现它是极为复杂的,有个人推崇、群众追捧、时代风气、教育作用等等因素,每一部经典的成长过程都是不同的。总之,这些作品貌似理所当然的应该被奉为经典,其实在它们背后是经过了复杂的历史筛选的,体现着特定的文化秉性。
除此之外,经典著作有它独特的品格。首先,它具有原发、独创性。一般性的作品是可以将重点放在重述、研究前人成果的,而要想被认可为经典则是必须有自己的思想闪光点。只有蕴涵着与众不同之处,才可从万千著作中脱颖而出。其次,经典是饱含丰韵的。这些著作大都关注人类历史、人生中的那些重大的主题,用深刻而含义丰富的话语给人们以许多启示。有的作品即使内容显得不是十分广博,但绝对是富有独特韵味,在情感上震撼人的心灵。再次,经典著作相对来说是永恒的,它用自己恒久的精神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只属于一个特定时期的大作不是经典,它们只是经典的备选项,有可能在下一个时代就会被否定。所以,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东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真正的经典依然坚守着文化的重阵。
二、当经典遭遇危机
过去人们对经典作品都是相当推崇、敬畏的,同时也有学者批评我们对它过于虔诚、视为真理的态度。这二者的相互作用、平衡无疑是利于人们正确看待经典的。很多人积极阅读名著也不是什么稀奇、少见的现象。而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好像陷入了知识的汪洋大海。传统的、新兴的,本土的、外来的,书本的,网络的,一切内容像暴风一样席卷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在这样一个人们追赶潮流、新兴事物还生恐来不及的时代里,相当一部分人对经典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不以为然、轻视否定。特别是在当下社会有一股反叛、颠覆传统的“现代思想”存在着。如此一来,经典好像理所应当的迎来了危机。
有人貌似十分拥戴经典的地位,让经典有充分露脸的机会,只不过这些经典已经被改头换面了,它们的价值只是引人注目的噱头。于是,在这些文学作品、文化产业中,出现了颠覆、歪曲甚至否定经典的现象。他们丑化、篡改原著,恶搞情节,改变人物,以图产生新奇、引人发笑的阅读快感。“‘戏说’者却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和需要随意杜撰,胡聊海侃,甚至连其中的情节、人物、场景、事件等也都走了形,变了味,要么似是而非,要么面目全非。”[1]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垃圾文学,只是靠着糟蹋经典来产生文字,根本不是正常的文学改编。面对这种现象,无所谓的放任其大肆传播是绝对不行的。诋毁经典不可怕,因为了解原著的人会辨别,可怕的就是很多人根本还没阅读原著就先接触的是这些伪作,这才是真正误导了人们,伤害到经典。
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人打着繁荣通俗文学的旗号,去排挤经典。在他们眼中,经典的流传就是在侵占通俗读物的市场。客观地说,对大众通俗文学的重视无可厚非,毕竟要考虑到最广大群体的切实需要。但它们二者绝不是相对立的,应该是共同存在、和谐地互相影响的关系。从本身而言,经典并不意味着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反它最为深刻地反映着生活的真实。所以,经典和通俗绝不是一对矛盾体,有一些很好的通俗文学就属于经典的范围。它们对于人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文化领域缺少了它们任何一方将都是不完整的。因此,在通俗文学如此繁盛的当下,人们更应该给予关注的是如何加大经典文化的传播力度。
同时,存在的另一个现象就是把经典的品格降低,将许多在当下都受到质疑的作品标榜为经典。很明显其可信度是十分小的:“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换言之,仅仅是当代或很少几个时代是很难检验出真正的经典的。”[2]也许有人说这起码表明大家还是认可经典这个称呼的价值的,其实不然。这种做法表面上是赞同经典的尊贵性,实际上却是让经典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变成了一个一般性的评价语。长此以往,人们对于真正的经典会失却了向往、崇敬之感。
而更为极端的是,由于受到西方的某些学者认为他们国家的经典都是在不合理的前提下被确定并流传的观点的影响,我国很多人提出中国也应该推翻那些经典。可我们要看到这个结论是在西方的语境中得出的,况且其到底合理性如何还有待商榷,即使与我国情况有类似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它们值得被奉为经典是不用质疑的。至于围绕着经典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该领域存在有争议的地方而把整个学习经典的传统不要了。
也许最为普遍的一种看法就是认为经典是宝贵的,但合适它存在的地方应该是博物馆、研究所。这些人们明确将经典隔离于我们当下的时代,将它推入历史的馆藏品之列。究其原因,除了是由于他们没看到经典作品的永恒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漠视了经典的价值的缘故。
三、经典的价值
追问经典的内涵,思考它面临的困境对我们正确认识经典来说是必要的。此外,我们还应该去把握它的价值,这对于当下社会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
首先,经典不只是简单的名作佳品。随着岁月的沉淀,它与国家、社会、人类一同发展,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精神,融入到了民族的血液之中。经典大都是历史久远的,阅读它,我们就是在关注民族的年轮,审视人类进步的足迹,打量历史前进的动态。它所包蕴的内容是那么丰富、深刻,让我们倾听着那个时代的呼吸。在《诗经》中,原始初民展示了他们性格的醇厚,质朴的文采;通过《离骚》,中国第一个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愫代代相传;一部《红楼梦》,堪称绝唱,引众多学者竞相研究,甚至形成为一门显学……所有的经典作品就是我们民族的史诗,就是我国人民的喜怒哀乐的生动书写。
在现代社会,每个国家都很看重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那是民族的根基。不管世界如何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经济、文化怎样全球化,各个国家、民族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才能有一种归属感。“经典具有丰富而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构造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功能。”[3]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对于现代的国家来说,真正属于自身的还是在自己历史中经过千百年的岁月考验依然流传的文化瑰宝。同样,那些被本国人民珍视的东西也会受到其他民族的认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而经典则是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精华的篇章。它是整个历史文化最高水准的作品的代表。所以,我们讲求发扬本国的传统,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经典,让读经引领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新的东西贡献给人类,而只要有想获得超越前人的成就的想法,那尤其要重视的就是继承经典这份财富。前人将自己宝贵的心血结晶留给了后人,相当于客观抬高了我们前进的起点。“对待经典我们所应该采取的立场就是大力弘扬与谨慎‘创化’。之所以要大力弘扬,是因为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闪烁的星斗。”[4]有了经典,我们就绝不是白手起家的去创作;学习经典,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位渊博、底蕴深厚的启蒙老师。虽然许多文学手法已经被古人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好像能写的内容也都已进入现存的文学作品,从这些角度看似乎是不利于我们今人发展的,但实际上恰恰是因为前人的努力使得我们现在有如此丰富的养分可以汲取。
此外,经典不容忽视的价值是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让人们浮躁的心灵得以渐入平静的状态。当下是一个讲求物欲、消费的浮躁时代,人们的脚步都是那么匆忙,忙着追逐名利、权势,忙着回应新鲜、刺激的诱惑,害怕自己被所谓的潮流排挤在外。偶有空闲想找寻回什么,却最终选择的是庸俗的集结、无意义的消遣。可当认真思考人生的时候,感到的只有空虚、麻木。而经典能带给我们什么呢?“每个时代的读经,都有对于时代问题的不同回应。”[5]而个人阅读经典作品,就是聆听智者的教诲,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纯净的洗涤,思想进入更高的境界。在这一次次靠近经典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所拼命追求的也许不是自己想要的;漂泊、没有归宿感的心能在精神的畅饮中找到慰藉。可以说,我们读经不是为了变成圣人,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要忘了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
关于经典的确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若深度考量,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颇多,且相当复杂。因此现在大家对它的态度各异,分歧很大。然而经过理智思考后,相信我们都会发现,“它们的确都从各自的角度开拓了人类精神空间,提供了无法取代的意义之维。”[6]面对经典,如果只是敬畏,完全没有必要,是将它神化了,将它推离了我们的生活;相反,经典作品也是绝不能和大众文学混为一谈的,毕竟它们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总之,它既是高雅的,同时又是可以亲近的。经典就是它自己,我们应该去珍惜,可以去指正,必须去重视。
参考文献:
〔1〕 艾斐. 保卫经典〔J〕. 求是,2004,(8):46-47.
〔2〕 刘象愚. 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 中国比较文学,2006,(2):44-58.
〔3〕 舒开智,张丽. 文学经典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和意义〔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6-9.
〔4〕 郭世轩. 传统文艺经典在消费社会中的呈现〔J〕. 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34-136.
〔5〕 胡晓明. 读经的新意义〔J〕. 晚霞,2007,(6):175-180.
〔6〕 李春青. 文学经典面临挑战〔J〕. 天津社会科学,2005,(3):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