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精准脱贫“升级版”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1848668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强“村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脱贫,选好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带头人很关键。结合乡镇换届和并村工作,将公道正派、能力较强、为民办事、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进村支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内容,完善村支两委管理办法,扎实推行承诺兑现制、绩效考核制、坐班服务制、代访代办制、结对帮扶制、群众评议制“六制工作法”,着力落实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同建同治、精准扶贫“五个村为主”。逐年增加村干补贴,确保今年村支书报酬达到1.8万元以上,促进村主要干部由附带工作型向基本脱产型转变,使每个村支部都能成为脱贫攻坚的“火车头”。
  鼓励“争面子”。“人穷志不能穷,扶贫必先扶志。”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是贫困群众,贫困群众既是受益主体,更是参与主体。现在,我们一些贫困群众甚至村干部都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俗话讲,“人努力、天帮忙。”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多开群众会,多做群众思想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典型宣传,积极借鉴和推广十八洞“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经验,开展星级农户评比工作,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不论是思路确定、项目选择,还是规划编制、资金使用,都要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他们的脱贫致富热情,鼓励他们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真正让贫困群众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走出“好路子”。说一千道一万,如果没有建立脱贫致富的好产业,精准脱贫一切都是空谈。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除少数残疾、年老病弱的要靠政策兜底兜起来、保起来,保证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以外,其他有劳动能力的都要进入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行业。紧紧围绕产业建设,按照“措施到户精准”的指示,一户一策地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烟叶、茶叶、猕猴桃、油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和湘西黄牛、肉鸽、黑猪等特色养殖业,与输入地对接,精准帮扶劳务输出,注重长、中、短期产业相结合。大力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落实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穷人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切实解决群众发展生产缺技术、缺市场等问题。
  用活“钱袋子”。“晚上想了千条路,早上起来还是现门头。”有路子没资金是困扰很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难题。为此,着力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在贫困村设立金融扶贫服务站,把“小银行”开到村门口。加大对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贫困人口创业就业贷款投放力度,通过贴息支持、风险补偿等机制,特别是重点做好5万元以下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贷款发放工作,力争今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000万元以上。各乡镇村和驻村工作队配合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工作,推荐和鼓励符合“四有两好一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缓解发展生产缺本钱这个难题。
  建设“新村子”。过去3年,花垣扎实开展城乡同建同治“花垣变花园”大行动,思想同一,上下同心,干群同力,清除了“脏乱差”,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下一步,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切实把美丽花垣建设作为全县基础性重要工作来认识和对待,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实施“三通”“四化”“五改”,加快完善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乡同建同治“升级版”,奋力绘就“花垣变花园”的精彩画卷。
其他文献
人活着就是寻求新的东西,生命是新的增长,生活是新的发现。新闻的题材是生活中刚发生的最新事实,以信息求新;文学的题材是生活中积累已久的典型,以思想求新。我的文学创作与记者生涯是同时举步的,这几十年就在这两个“新”字间煎熬。像熬中药一样,从不同的配方中提炼出那么一点点新意的汁液。  新闻的“新”好理解,就是采写新事实、新信息;文学的“新”则经常是旧事新作,借旧图新。因为一个典型从成熟到被理解、承认肯定
中央决定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对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
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标准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是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的基本尺度。坚持党员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遵循。党员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90余年的历程中,党始终根据自身地位和任务的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严格党员标准,切实提高党员质量,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在建党初期,党就对党员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中共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向大会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在这份长达6.5万多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即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原始性创新。  “‘任何’两个字写上又圈掉,圈了又写上”  中国共产党自六大以来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党的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37年抗战开始到抗日战争结
寒冬季节,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的一户牧民家里做客,室外冰天雪地,屋内温暖如春。210平方米的砖房,光洁的瓷砖地面,和城里人一样的卫生间,一样的家用电器。要知道,牧民的生活方式是分散、游动,这样羊才有草吃,但却苦了牧羊人。怎么让他们赶上现代文明,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是一个比其他地方更棘手的难题。  内蒙古自治区响亮地提出,不管多远的农牧民村,要实现10个全覆盖:危房改造,安全饮水,修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