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zhilun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的背景下,近几年市场对“实用性、操作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和人才市场中实践操作型财务管理人才缺乏的难题凸显。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鉴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通过对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职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及策略。希望为进一步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模式;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018-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homoge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market's great demand for "practical and oper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and the lack of practical oper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talents in the talent market have been highlighted in recent years. The academia has conducted a lot of researches. In view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profess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and strategy for the train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n local universities,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urther talent training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undergraduate programm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mode; market demand
  2014 年 5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该文件为地方部分高校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要求相关部门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地方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但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概念界定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均是主谓结构,属主谓词语,“校”与“企”并列,“协同”与“育人”并列,也就是说这些概念的主语是双主体。这些概念的双主体性体现出他们的词面义与整个词义的同一性,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方面从本质上强调教育理论应用与实践,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育效率的过程性;另一方面从对象上强调教育教学主体与企业的结合,注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二、国内外“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从我们了解的资料和信息看,国外“校企合作”教育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建立了一套“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如:美国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主要特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教育核心,保证职业与岗位的有效对接;德国的“双元制”教学,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主要是根據社会岗位需求设置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学生实践能力水平作为考评学生的主要内容。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几年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和人才市场中“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国内各级各类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实践性教学的探讨。如:陈巧会、李慧秋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财务管理系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探索》等等都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应用型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要,制约了专业人才的发展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解决专业人才的供需困境,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人才,是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三、财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隨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使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高校该专业的学生为了迎接新的挑战“为了毕业后不被社会所淘汰”在掌握本专业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提高专业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必须通过实践、实训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以及实际应变能力。具体表现为:
  (一)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实体经济重新回归。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我国也进入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阶段,人才更新速率在加快,对以财务、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岗位群必将出现大的需求量。按我国现有350多万企业总数规模和我国现有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看,今后会形成一个更为广阔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市场。对财务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会剧增,培养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员已成为高校当务之急。
  (二)专业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开启。通过互联网功能的延伸使企业、公司的线上线下移动财务管理成为现实。新一代的财务管理软件发挥出的财务管理职能和手段替代了过去的简单的“核算型”的财务管理方法。需要开发形成了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的新一代“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软件,满足企业需求,保证企业在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基础上还应向纵深方向发展。所需大量专业性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财务管理人才。
  (三)财务管理专业岗位群与人才需求分析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在各行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中,管理的职能和手段以及方法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行业企业根据经营业务范围和岗位性质及职能部门划分为单项经济管理业务和综合经济管理业务(如资金筹资、投资、运营、利润的分配)等,行业企业及时高效完成经济管理工作,也需要具有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综合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队伍。
  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求,将高等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推向服务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轨道上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中心,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三个要求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现有高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改革、从职业分析入手结合教学实际、校企合作的模式出发等环节,突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形成突破财务管理专业“实习壁垒”,满足市场需求,产教深度融合、扩大就业的教学模式:
  (一)改革“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校教育教学特点,遵循学生财务管理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财务管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全力推行职业化训练。采取“工学交替,教、学、做”结合,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紧密结合;技能训练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理论内容有机地渗透到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推行“3+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年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二年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学习;半年校内专业职业技能仿真模拟实习和全真实战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以及按出纳、财务管理、财务主管等不同岗位要求,进行单项全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训练;最后半年为校外毕业见习和就业。其最大特点是学生在毕业上岗就业之前,就在校内得到了全方位的真枪实弹的职业化培养训练。
  1. 形成“双结合”模式
  (1)双主体的有效结合
  根据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教学机制和体制,突出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形成双主体的有效结合,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达成互利共赢的最佳效果。
  (2)教学要素之间动态的结合
  即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和实践工作过程相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与用人标准相结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搭建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实习基地建设与师资培养相结合;服务企业,拓展学校发展空间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2. 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制定课程实施标准
  以教育部对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为依据,根据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研究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突出学生实践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中心,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三个要求出发,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体现转型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学特色。
  (二)改革考试方式和设置立体式评价体系
  1. 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程考核方式基础上,设置并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考核,采取综合性作业设计、情景设计、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期中考试等形式,突出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并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并重的原则,采用课堂表现(10%)+综合性作业设计(20%)+期中考试(10%)+校内实践操作训练(20%)+校外实践(企业实习)(40%)的考试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2. 科学设立课程评价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以及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科学设计学生学业过程的立体评价体系,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事实和事例来评价学生,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财务管理素养。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第一要务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实践性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设置课程,通过教学改革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学校也积极创造条件,利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深入到企业招贤纳士。为了实现教学实践的“零”距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渠道的手段提高教师的个人基本素质,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五、结束语
  按照“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是在原来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践性教学基础上所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规避了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培养人才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脱节的瓶颈,突破了原有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习壁垒。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根据目前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职业岗位划分来开展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真正实现高校毕业生“零距离”上岗,为社会缩短人才的培养时间和节约人才培养费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
  [2]徐伟航,王积田.中外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2011.
  [3]敬采云.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1.
  [4]何凤平,刘冰,周陆俊.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5]俞红莲.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析[J].财会研究,2017.
  [6]李红艳,马丽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研究[J].新校园,2017.
  [7]朱蕴兰,侯进慧,陈宏伟,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6(05):14-15+1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务院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及《關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的贯彻与落实,我国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建设等问题再度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根据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结合高职类院校的办学定位及专业特点,在对金融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加以分析的同时,研究其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人才培养;就业
期刊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交互式教学模式,遵循“以生为本”和“学以致用”的教学价值理念。基于教育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式思维与《原理》课的理论特质,把案例教学法引入《原理》课程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实施案例教学既要以差异原则来把握案例择取、课堂讨论与教学效果评价反馈等环节,又要从整体性角度来平衡案例教学与知识讲授之间的结构性关系,推动和完善案例教学的供需动态循环,从而提高案例教学的适应性与实用性。  关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流程,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和思路。经实践发现,“问题式学习”是开展翻转课堂的有效途径。在“课前导学”环节,问题可以成为“导入”和“质疑”的方法;在“课堂活动”环节,问题可以成为“发现”和“探究”的路径;在“课后拓展”环节,问题可以成为“巩固”和“深化”的手段。文章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指出了各环节所需问题的特点、要
期刊
摘 要:文章在对石河子大学汉语言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汉语言专业“民考汉”与“民考民”学生对双语教育的认识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民考汉”与“民考民”学生在双语教育大背景下对待母语、汉语、双语和双语教育的态度。  关键词:双语教育;汉语言专业;认识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6-0186-03  Abstract: The arti
期刊
摘 要:民事诉讼法,是世界各国最主要的诉讼法律制度之一。民事诉讼法学的诉讼理论复杂,运用理论解释司法难题的要求高。在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安排中,作为必修课的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课时量远不能满足研习学科学习要求的状况由来已久,暂时无法改变。联结-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观,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认为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网络能够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从该理论出发,通过思维导图等图表方式重述民事诉讼法学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高校志愿服务呈星火燎原之势蓬勃发展,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会再到其他重大社会事件,高校志愿者作为中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志愿服务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原则,致力于社会服务和大型活动等公益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其责任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是社会正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
期刊
摘 要:《国际商法》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从课程性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来看,适合采用双语教学。但目前《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从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各高校在实施《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从各方面进行改革,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发展愈加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代表着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1],是党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要保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显得越发迫切。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动物医学院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动物医学院在加强和改进入党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中外合作办学这种跨境教育模式已颇具规模。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语言学习为纽带,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因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与此同时探索适合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方法。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英语学习能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梳理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分析了地方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面临问题。从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协作、构建实践平台、加强导师制、健全评价体系等6个方面,探讨地方院校化学化工专业“双创”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关键词:地方院校;化学化工专业;“双创”教育;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