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8月9日晚,月光皎洁,清风徐徐,坐卧于黄海深处的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上热闹非常,“第十届獐子岛渔民节闭幕式”演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一段优美的舞蹈表演之后,主持人走上舞台,当她报出:“下面请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为大家表演评书小段”,现场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万余名海岛居民以最淳朴的情感欢迎着这位“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评书表演艺术家,连远离大陆的渔家人都知道刘兰芳,足见她在全国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
人们对刘兰芳这个名字之所以如此熟悉,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她的声音曾通过无线电波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以一部《岳飞传》曾吸引了数以亿计的听众,创造出了万人空巷的奇迹。
生活所迫辍学打工,
与艺结缘迷上说书
刘兰芳1944年出生在辽阳一个满族艺人之家。母亲刘茹莲,大姨刘茹静、二姨刘茹卿都是当地东北大鼓演员,曾名噪一时,人称“刘家三茹”。
出生在这样一个曲艺世家,刘兰芳从小便浸泡在悠扬的鼓曲声中,耳濡目染,不到4岁就能咿咿呀呀跟着大人学唱,大人们看她挺有艺术细胞,都愿教她,一来二去刘兰芳学会了不少唱段,到6岁时,竟能一气呵成,把东北大鼓名段《忆真妃》唱下来,当《忆真妃》中“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这样的鼓词从一个满脸稚气的小姑娘口中韵味十足的流淌出来时,听到的人无不说她是个干这行的料。
转眼刘兰芳到了上学的年龄,很多人建议刘兰芳的母亲让她学艺,但她母亲却不同意,作为民间艺人,她深知学艺之苦和吃“开口饭”的艰难,不想让女儿走自己的老路,于是把刘兰芳送进了学校。
刘兰芳天资聪慧,她立志努力学习,将来做一名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岂料天有不测风云,1958年,刘兰芳家的生活因种种变故,一下陷入困境,几乎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刘兰芳的母亲整天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到处奔忙,累得整整瘦了一大圈。已经上初中的刘兰芳,看到母亲辛苦的样子,十分心疼,经过一番思考,她做出了一个改变初衷的决定——辍学干活,帮母亲减轻负担。母亲知道刘兰芳这个决定后,坚决不答应,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闺女!你能有这片孝心,妈就知足了,但书你必须继续念,家里的事妈能顶得住!”“不!如果你累坏了,我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刘兰芳回答的很坚决。“你一个女孩子,都念到初中了,将来一定能有个好前程,不能就这么放弃了……”母亲继续劝着,可不管怎么劝,刘兰芳就一句话:“我要挣钱帮您养家!”最终母亲一把将刘兰芳拉到怀里,流着泪点了头。
辍学后,由于刘兰芳会唱东北大鼓,又算读过初中的人,很快就经人介绍进辽阳县民间杂技团当了报幕员,除了报幕外,在节目转换中垫场唱东北大鼓小段,每月工资按演出情况而定。当月刘兰芳挣15元钱,这在当时对刘兰芳一家来说,可算解决了大问题。
进杂技团时,刘兰芳还不到14岁,别看她年龄不大,可非常有主见,她想:“既然自己又开始唱东北大鼓了,就应该好好学习,唱出个名堂来!”有了这种想法,母亲不在身边,一有空闲,她就跑到茶馆听大鼓,偷偷学艺。
1858年夏秋之交的一天,杂技团没演出,刘兰芳又跑到常去的茶馆听鼓书。这天茶馆请来的是河北著名西河大鼓艺人杨丽环,说长篇鼓书《薛家将》,她那圆润甜美的唱腔,尤其字字千钧的说口,一下吸引住了刘兰芳,一连听了几天后,她突发奇想:“如果我能拜杨丽环为师该多好啊!”第二天刘兰芳便找机会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艺不压人,多学一门是好事!” 母亲非常支持,马上带她到茶馆见杨丽环,表明拜师的意愿。毕竟刘兰芳的母亲也是民间艺人,俩人几句话就聊到了一块。杨丽环让刘兰芳唱了个东北大鼓小段。刘兰芳一开口,她眼睛顿时一亮,连声说:“不错不错,这个孩子我收了!”
拜师不久,杨丽环合同期满要走了,刘兰芳便辞了杂技团的工作,跟随杨丽环离开辽阳,边学习,边四处演出。这次远行,对刘兰芳以后的艺术人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第一次离开母亲,闯荡江湖的她,在走南闯北中,不但开阔了视野,体会到了曲艺表演在老百姓中旺盛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说书。
机缘垂青步入曲苑,
勤奋好学崭露头角
1959年初秋,跟杨丽环学习了整一年的刘兰芳回到辽阳,没想到,正是这次回乡,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使她从此和评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到辽阳,刘兰芳依然热衷于到茶馆听书。一天她又来到茶馆,这天正好鞍山曲艺团著名评书演员杨呈田来说《精忠说岳》,刘兰芳一听就着了迷,天天来听。杨呈田看到一个扎着两条小辫的小姑娘总来听书,不免奇怪:听书的都是中老人,怎么这个小姑娘也感兴趣?散场后他便向茶馆老板打听,老板说:“那丫头啊!是我们这唱东北大鼓的刘茹莲的闺女,也能唱两口,别看岁数不大,唱的还不错呢!”“喔!” 杨呈田是位爱才的老艺人,听茶馆老板这么一说,马上想到团里正在招学员,于是第二天就来到刘兰芳家建议她去试试。刘兰芳一听非常高兴:“鞍山比辽阳大,到那里肯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刘兰芳的母亲也赞成。
几天后,杨呈田一结束演出,立即带刘兰芳来到鞍山,曲艺团经过考试,二话没说就收下了她。
入团后,刘兰芳先跟西河大鼓赵派创始人赵玉峰、著名东北大鼓老艺术家霍树棠学习。因为有一定基础,学习又刻苦,一年后,年仅16岁的刘兰芳就能登台表演了。后来她开始跟随杨呈田学评书。那时女孩儿说书的不多,一些人不免说长道短,然而已经喜爱上评书的刘兰芳,不顾世俗议论,下决心一定要把书说好。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曲艺,尤其是评书表演,行内有句话叫“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练不了一张嘴”。师父告诉刘兰芳,评书是语言的艺术,最讲究“嘴皮子”功夫,而且需要足够的底气,这两样缺一不可。刘兰芳牢牢记住了师傅的话,从此每天清晨,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就起床练功了,先是跑步,增加肺活量,然后背书、练“嘴皮子”、尤其对书中涉及的“诗、词、赞、赋”,不背到滚瓜烂熟决不罢休。这种锻炼,刘兰芳一年四季从不间断,遇到天气不好,就在走廊里练习。即便星期天、节假日也不放松,剧团和家里,到处都洒下了她辛勤的汗水。学习中,刘兰芳最令人敬佩的是那股严格要求自己的劲儿,当年同她在一起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现在还记得:刘兰芳刚学艺时,一次把一句“撤水拿鱼之法”,说成了“撤鱼拿水之法”。下课后,没等老师说话,她先红着脸对老师说:“今天我没说好,为了长记性,我罚自己不吃晚饭!”说完便含着眼泪跑回了宿舍,那天她果然没到食堂吃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兰芳迅速在同期学员中脱颖而出,3年学员生活期满后便成了团里能独当一面的年轻演员,除了在当地演出,还经常随团到北方大小城市巡演,每到一地,她功底扎实的表演,总能赢得热烈的掌声和赞誉,尤其她说的杨家将、岳飞、三侠五义等评书段子,特别受欢迎,几年下来,就在曲艺界崭露头角,有了一定知名度。
艺途多舛不弃书技,
一部说岳红遍全国
然而就在刘兰芳努力奋斗,一心要成为广大观众喜爱的曲艺工作者时,没想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夜之间,以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大鼓、评书,都成了“四旧”,不能唱、不能说了。刘兰芳这个年轻演员中的佼佼者也成了被改造的对象,被送到鞍山市无线电四厂当了一名酸洗电镀工,整天和化学药品打交道。这期间,一些与刘兰芳一样遭受不公正待遇的艺术尖子,不堪命运的转换,沉寂了,但刘兰芳没有,她坚信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表演,早晚会重返舞台,她暗暗告诫自己,学到手的技艺一定不能丢。有了这种想法,刘兰芳灵机一动:“现在时兴讲革命故事,不让说书,我就讲故事呗!把说书那些技巧运用到讲故事中!”于是她就利用工作休息时间,给身边的工人讲故事,很快只要她在哪里讲,哪里就会围一大堆人,厂领导也知道了她这个会讲故事的人。
1971年无线电四厂所在的电子系统搞文艺汇演,厂里要刘兰芳参加,刘兰芳根据厂里一位技术革新能手提炼单晶硅填补技术空白的事迹,编了段《红心巧手拉单晶》的故事参加了演出,结果可想而知,她这个昔日说书高手,上台一开口,立即引起轰动。来看演出的一位市里主要领导觉得故事讲得不错,就问身边电子局的领导:“这个讲故事的是哪的,挺有专业味道的吗!”“原来是市曲艺团的,现在在无线电四厂当工人,改造得不错!”“那就调回市里文艺系统吧!”就这样刘兰芳又回到了文艺界。
回到文艺界,刘兰芳从 1972年开始,来到鞍山人民广播电台讲故事,她把这当成练说评书的绝好机会,几年间在讲《海岛女民兵》、《闪闪的红星》等长篇故事时,不露声色的锤炼自己,期待有朝一日再登台说评书。
1976年十年浩劫结束,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艺界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1979年春,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有关领导找到刘兰芳,请她说传统评书。刘兰芳一听非常兴奋,脱口而出:“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传统评书很多,说哪一部呢? 回到家后刘兰芳犯难了。经过几天的反复思索,她想到了传统大书《精忠说岳》,认为,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万古传颂。现在国家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用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现实的人们努力把祖国建设好。刘兰芳把想法和电台领导一说,书目就这样确定下来。
可书目好定,做起来就难了。刘兰芳年轻时曾学过两种关于岳飞的评书。那时,师父讲,她就认真记。两个版本听完后,她记下了几万字的故事情节。满师后她到各地演出,又边说,边搜集资料,不断整理、补充,已经形成了一部比前辈版本丰富的《岳飞传》。没想到这些浸满心血的书稿,在十年浩劫中全部付之一炬。但眼前的困难没有吓到刘兰芳,她决定凭借能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记忆,老书新编,重新写一部《岳飞传》。
当时,刘兰芳已经35岁,而且是3个孩子的母亲,全家5口人,蜗居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她白天要在团里演出,只有晚上把孩子哄睡了才能再搞创作。家里屋小人多,夏天,她就把饭桌搬到房前,借着路灯写,蚊子叮、飞虫咬,全然不顾,冬天,则在一进门过道兼厨房的灶台上写;到了星期天,如果爱人不休息,她便把6岁和不到10岁两个大一点的孩子赶出去玩,剩下刚两岁的小不点,她则干脆将抽屉拉出来往地上一倒,任他满地趴着玩。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7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刘兰芳终于编写完成了一部150回、55万字的《岳飞传》。刘兰芳在欣喜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生的心痛,他的一个孩子在她创作期间,因生病没得到及时治疗,永远闭上了眼睛,这种付出,对于刘兰芳来说,刻骨铭心,永远难忘。
1979年9月,刘兰芳的《岳飞传》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由于刘兰芳将文言与白话、韵文与口语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书中既有诗词歌赋的说表,又有现代语汇的评点,通俗而不失文采、易懂而不失高雅,再加上她那高亢嘹亮、磁性十足的音质美感,一经播出,立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时间全国63家电台争相播放,数以亿计的人,一到《岳飞传》开讲时,就争相守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的听书,这时段不仅大街上的行人明显减少,而且刑事案件发生率也大幅下降,刘兰芳因此获得了“净街王”的美誉,迅速红遍全国。
淡泊名利谦虚为人,
德艺双馨艺术长青
刘兰芳红了,一夜之间名满华夏,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广播史上的奇迹。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张志宽至今还记得,1980年他到云南省演出。一天来到一个小县城,在文化馆剧场门口看见了一块牌子上写着——刘兰芳说《岳飞传》,票价2角。张志宽与刘兰芳是老相识,一看很高兴,没想到能在云南边陲遇到刘兰芳,于是迫不及待的走进文化馆,找到馆长打听:“刘兰芳住在哪里,我们是好朋友,我想见见他!”没想到馆长一听愣了,反问张志宽:“刘兰芳来我们县了?”这一问,倒把张志宽弄楞了:“你们剧场门口不是写着嘛——刘兰芳说《岳飞传》。”馆长一听明白了,顿时哈哈大笑:“刘兰芳没来!没来!我们是放她说的《岳飞传》录音”,然后又补上一句:“票卖得可好了!”一个曲艺演员的录音能卖票,这在全国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刘兰芳的名声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成名后,刘兰芳获得了很多荣誉,国家级文艺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等,并很快走上了鞍山市曲艺团团长的岗位。但不管名声多大,地位如何变化,她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一面巡回演出,一面虚心向老前辈学习。《岳飞传》播完不久,她马上到天津演出,她认为:天津是曲艺之乡,名家云集,观众基础雄厚,欣赏水平高,自己的书说的到底如何,应该接受一下天津曲艺术家和观众的检验。在天津,她的演出不仅受到京韵大鼓泰斗骆玉笙、快板书大师李润杰等老艺术家的肯定,也受到观众的欢迎,演出7场,场场爆满。演出结束后,天津“曲协”特地请来骆玉笙、常宝霆、花五宝、姜存瑞等曲艺名家与她座谈。座谈会上艺术家们畅所欲言,在对刘兰芳的表演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开诚布公地指出了不足。有的说她“语速快”,有的说她东北口音重……最不留情面的是评书名家姜存瑞,她看刘兰芳演出时,发现刘兰芳讲到火石打火时,没提火绒,就问她:“光是火石就能打着火呀?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这种批评是很尖锐的,一些人担心刘兰芳接受不了,但她却说:“能认真给我提意见的都是好老师,你当面说我一百个好,不如指出我一点不足,这种意见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多年来刘兰芳一直以这样一种精神,虚心向前辈艺术家和同行讨教,先后掌握了一大批艺术家的表演精华,如评书名家袁阔成洒脱利落的表演、杨田荣惟妙惟肖的口技;河南老艺人丁化南出神入化的武功程式;江苏扬州评话艺术家王丽堂细而不腻的风韵……同时她还虚心向戏剧、电影乃至木偶剧等姊妹艺术学习,汲取他们表演中的有益成分。这些学习大大提高了刘兰芳的表演水平,最终她形成了评书语言性格化、多样化、生活化、趣味化,表演动作灵活洒脱,自然大方的风格,越来越受观众喜爱,继《岳飞传》之后,相继推出的《杨家将》、《包公巧断螃蟹三》、《三打乌龙镇》、《白牡丹行动》、《赵匡胤演义》、《刘金定大战南唐》、《小将岳云》等长篇评书,播一部火一部。
由于艺好、人好,德艺双馨,1996年,刘兰芳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兼秘书长,成为曲协专职领导人,2002年、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并于2007年连任。走上中国曲艺领军人的岗位后,担子重了、责任大了、需要处理的事物多了,但不管多忙,她从不放弃说书,每年都要录制一部新书。为此,她又拿出当年“说岳”时的劲头,充分利用“春节”、“五一”、“十一”长假和周末等一切时间,写稿,录像录音。她任曲协副主席、主席13年时间,年年都有新作问世,《关东才子王尔烈》、《红楼梦》、《一代儒将陈毅》、《古今荣耻谈》、《中国母亲风采》……一部接一部。不仅如此,她还坚持参加各类慰问演出,从不间断,即便担任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后,依然说书不止。刘兰芳说:“无论职务怎么变化,我都是个说书人!”
现在,刘兰芳正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话说泰山》,不久的将来,人们又能在广播中听到她那熟悉的声音。我们衷心祝愿她艺术之树长青!
人们对刘兰芳这个名字之所以如此熟悉,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她的声音曾通过无线电波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以一部《岳飞传》曾吸引了数以亿计的听众,创造出了万人空巷的奇迹。
生活所迫辍学打工,
与艺结缘迷上说书
刘兰芳1944年出生在辽阳一个满族艺人之家。母亲刘茹莲,大姨刘茹静、二姨刘茹卿都是当地东北大鼓演员,曾名噪一时,人称“刘家三茹”。
出生在这样一个曲艺世家,刘兰芳从小便浸泡在悠扬的鼓曲声中,耳濡目染,不到4岁就能咿咿呀呀跟着大人学唱,大人们看她挺有艺术细胞,都愿教她,一来二去刘兰芳学会了不少唱段,到6岁时,竟能一气呵成,把东北大鼓名段《忆真妃》唱下来,当《忆真妃》中“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这样的鼓词从一个满脸稚气的小姑娘口中韵味十足的流淌出来时,听到的人无不说她是个干这行的料。
转眼刘兰芳到了上学的年龄,很多人建议刘兰芳的母亲让她学艺,但她母亲却不同意,作为民间艺人,她深知学艺之苦和吃“开口饭”的艰难,不想让女儿走自己的老路,于是把刘兰芳送进了学校。
刘兰芳天资聪慧,她立志努力学习,将来做一名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岂料天有不测风云,1958年,刘兰芳家的生活因种种变故,一下陷入困境,几乎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刘兰芳的母亲整天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到处奔忙,累得整整瘦了一大圈。已经上初中的刘兰芳,看到母亲辛苦的样子,十分心疼,经过一番思考,她做出了一个改变初衷的决定——辍学干活,帮母亲减轻负担。母亲知道刘兰芳这个决定后,坚决不答应,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闺女!你能有这片孝心,妈就知足了,但书你必须继续念,家里的事妈能顶得住!”“不!如果你累坏了,我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刘兰芳回答的很坚决。“你一个女孩子,都念到初中了,将来一定能有个好前程,不能就这么放弃了……”母亲继续劝着,可不管怎么劝,刘兰芳就一句话:“我要挣钱帮您养家!”最终母亲一把将刘兰芳拉到怀里,流着泪点了头。
辍学后,由于刘兰芳会唱东北大鼓,又算读过初中的人,很快就经人介绍进辽阳县民间杂技团当了报幕员,除了报幕外,在节目转换中垫场唱东北大鼓小段,每月工资按演出情况而定。当月刘兰芳挣15元钱,这在当时对刘兰芳一家来说,可算解决了大问题。
进杂技团时,刘兰芳还不到14岁,别看她年龄不大,可非常有主见,她想:“既然自己又开始唱东北大鼓了,就应该好好学习,唱出个名堂来!”有了这种想法,母亲不在身边,一有空闲,她就跑到茶馆听大鼓,偷偷学艺。
1858年夏秋之交的一天,杂技团没演出,刘兰芳又跑到常去的茶馆听鼓书。这天茶馆请来的是河北著名西河大鼓艺人杨丽环,说长篇鼓书《薛家将》,她那圆润甜美的唱腔,尤其字字千钧的说口,一下吸引住了刘兰芳,一连听了几天后,她突发奇想:“如果我能拜杨丽环为师该多好啊!”第二天刘兰芳便找机会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艺不压人,多学一门是好事!” 母亲非常支持,马上带她到茶馆见杨丽环,表明拜师的意愿。毕竟刘兰芳的母亲也是民间艺人,俩人几句话就聊到了一块。杨丽环让刘兰芳唱了个东北大鼓小段。刘兰芳一开口,她眼睛顿时一亮,连声说:“不错不错,这个孩子我收了!”
拜师不久,杨丽环合同期满要走了,刘兰芳便辞了杂技团的工作,跟随杨丽环离开辽阳,边学习,边四处演出。这次远行,对刘兰芳以后的艺术人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第一次离开母亲,闯荡江湖的她,在走南闯北中,不但开阔了视野,体会到了曲艺表演在老百姓中旺盛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说书。
机缘垂青步入曲苑,
勤奋好学崭露头角
1959年初秋,跟杨丽环学习了整一年的刘兰芳回到辽阳,没想到,正是这次回乡,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使她从此和评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到辽阳,刘兰芳依然热衷于到茶馆听书。一天她又来到茶馆,这天正好鞍山曲艺团著名评书演员杨呈田来说《精忠说岳》,刘兰芳一听就着了迷,天天来听。杨呈田看到一个扎着两条小辫的小姑娘总来听书,不免奇怪:听书的都是中老人,怎么这个小姑娘也感兴趣?散场后他便向茶馆老板打听,老板说:“那丫头啊!是我们这唱东北大鼓的刘茹莲的闺女,也能唱两口,别看岁数不大,唱的还不错呢!”“喔!” 杨呈田是位爱才的老艺人,听茶馆老板这么一说,马上想到团里正在招学员,于是第二天就来到刘兰芳家建议她去试试。刘兰芳一听非常高兴:“鞍山比辽阳大,到那里肯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刘兰芳的母亲也赞成。
几天后,杨呈田一结束演出,立即带刘兰芳来到鞍山,曲艺团经过考试,二话没说就收下了她。
入团后,刘兰芳先跟西河大鼓赵派创始人赵玉峰、著名东北大鼓老艺术家霍树棠学习。因为有一定基础,学习又刻苦,一年后,年仅16岁的刘兰芳就能登台表演了。后来她开始跟随杨呈田学评书。那时女孩儿说书的不多,一些人不免说长道短,然而已经喜爱上评书的刘兰芳,不顾世俗议论,下决心一定要把书说好。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曲艺,尤其是评书表演,行内有句话叫“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练不了一张嘴”。师父告诉刘兰芳,评书是语言的艺术,最讲究“嘴皮子”功夫,而且需要足够的底气,这两样缺一不可。刘兰芳牢牢记住了师傅的话,从此每天清晨,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就起床练功了,先是跑步,增加肺活量,然后背书、练“嘴皮子”、尤其对书中涉及的“诗、词、赞、赋”,不背到滚瓜烂熟决不罢休。这种锻炼,刘兰芳一年四季从不间断,遇到天气不好,就在走廊里练习。即便星期天、节假日也不放松,剧团和家里,到处都洒下了她辛勤的汗水。学习中,刘兰芳最令人敬佩的是那股严格要求自己的劲儿,当年同她在一起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现在还记得:刘兰芳刚学艺时,一次把一句“撤水拿鱼之法”,说成了“撤鱼拿水之法”。下课后,没等老师说话,她先红着脸对老师说:“今天我没说好,为了长记性,我罚自己不吃晚饭!”说完便含着眼泪跑回了宿舍,那天她果然没到食堂吃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兰芳迅速在同期学员中脱颖而出,3年学员生活期满后便成了团里能独当一面的年轻演员,除了在当地演出,还经常随团到北方大小城市巡演,每到一地,她功底扎实的表演,总能赢得热烈的掌声和赞誉,尤其她说的杨家将、岳飞、三侠五义等评书段子,特别受欢迎,几年下来,就在曲艺界崭露头角,有了一定知名度。
艺途多舛不弃书技,
一部说岳红遍全国
然而就在刘兰芳努力奋斗,一心要成为广大观众喜爱的曲艺工作者时,没想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夜之间,以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大鼓、评书,都成了“四旧”,不能唱、不能说了。刘兰芳这个年轻演员中的佼佼者也成了被改造的对象,被送到鞍山市无线电四厂当了一名酸洗电镀工,整天和化学药品打交道。这期间,一些与刘兰芳一样遭受不公正待遇的艺术尖子,不堪命运的转换,沉寂了,但刘兰芳没有,她坚信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表演,早晚会重返舞台,她暗暗告诫自己,学到手的技艺一定不能丢。有了这种想法,刘兰芳灵机一动:“现在时兴讲革命故事,不让说书,我就讲故事呗!把说书那些技巧运用到讲故事中!”于是她就利用工作休息时间,给身边的工人讲故事,很快只要她在哪里讲,哪里就会围一大堆人,厂领导也知道了她这个会讲故事的人。
1971年无线电四厂所在的电子系统搞文艺汇演,厂里要刘兰芳参加,刘兰芳根据厂里一位技术革新能手提炼单晶硅填补技术空白的事迹,编了段《红心巧手拉单晶》的故事参加了演出,结果可想而知,她这个昔日说书高手,上台一开口,立即引起轰动。来看演出的一位市里主要领导觉得故事讲得不错,就问身边电子局的领导:“这个讲故事的是哪的,挺有专业味道的吗!”“原来是市曲艺团的,现在在无线电四厂当工人,改造得不错!”“那就调回市里文艺系统吧!”就这样刘兰芳又回到了文艺界。
回到文艺界,刘兰芳从 1972年开始,来到鞍山人民广播电台讲故事,她把这当成练说评书的绝好机会,几年间在讲《海岛女民兵》、《闪闪的红星》等长篇故事时,不露声色的锤炼自己,期待有朝一日再登台说评书。
1976年十年浩劫结束,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艺界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1979年春,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有关领导找到刘兰芳,请她说传统评书。刘兰芳一听非常兴奋,脱口而出:“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传统评书很多,说哪一部呢? 回到家后刘兰芳犯难了。经过几天的反复思索,她想到了传统大书《精忠说岳》,认为,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万古传颂。现在国家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用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现实的人们努力把祖国建设好。刘兰芳把想法和电台领导一说,书目就这样确定下来。
可书目好定,做起来就难了。刘兰芳年轻时曾学过两种关于岳飞的评书。那时,师父讲,她就认真记。两个版本听完后,她记下了几万字的故事情节。满师后她到各地演出,又边说,边搜集资料,不断整理、补充,已经形成了一部比前辈版本丰富的《岳飞传》。没想到这些浸满心血的书稿,在十年浩劫中全部付之一炬。但眼前的困难没有吓到刘兰芳,她决定凭借能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记忆,老书新编,重新写一部《岳飞传》。
当时,刘兰芳已经35岁,而且是3个孩子的母亲,全家5口人,蜗居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她白天要在团里演出,只有晚上把孩子哄睡了才能再搞创作。家里屋小人多,夏天,她就把饭桌搬到房前,借着路灯写,蚊子叮、飞虫咬,全然不顾,冬天,则在一进门过道兼厨房的灶台上写;到了星期天,如果爱人不休息,她便把6岁和不到10岁两个大一点的孩子赶出去玩,剩下刚两岁的小不点,她则干脆将抽屉拉出来往地上一倒,任他满地趴着玩。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7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刘兰芳终于编写完成了一部150回、55万字的《岳飞传》。刘兰芳在欣喜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生的心痛,他的一个孩子在她创作期间,因生病没得到及时治疗,永远闭上了眼睛,这种付出,对于刘兰芳来说,刻骨铭心,永远难忘。
1979年9月,刘兰芳的《岳飞传》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由于刘兰芳将文言与白话、韵文与口语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书中既有诗词歌赋的说表,又有现代语汇的评点,通俗而不失文采、易懂而不失高雅,再加上她那高亢嘹亮、磁性十足的音质美感,一经播出,立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时间全国63家电台争相播放,数以亿计的人,一到《岳飞传》开讲时,就争相守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的听书,这时段不仅大街上的行人明显减少,而且刑事案件发生率也大幅下降,刘兰芳因此获得了“净街王”的美誉,迅速红遍全国。
淡泊名利谦虚为人,
德艺双馨艺术长青
刘兰芳红了,一夜之间名满华夏,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广播史上的奇迹。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张志宽至今还记得,1980年他到云南省演出。一天来到一个小县城,在文化馆剧场门口看见了一块牌子上写着——刘兰芳说《岳飞传》,票价2角。张志宽与刘兰芳是老相识,一看很高兴,没想到能在云南边陲遇到刘兰芳,于是迫不及待的走进文化馆,找到馆长打听:“刘兰芳住在哪里,我们是好朋友,我想见见他!”没想到馆长一听愣了,反问张志宽:“刘兰芳来我们县了?”这一问,倒把张志宽弄楞了:“你们剧场门口不是写着嘛——刘兰芳说《岳飞传》。”馆长一听明白了,顿时哈哈大笑:“刘兰芳没来!没来!我们是放她说的《岳飞传》录音”,然后又补上一句:“票卖得可好了!”一个曲艺演员的录音能卖票,这在全国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刘兰芳的名声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成名后,刘兰芳获得了很多荣誉,国家级文艺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等,并很快走上了鞍山市曲艺团团长的岗位。但不管名声多大,地位如何变化,她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一面巡回演出,一面虚心向老前辈学习。《岳飞传》播完不久,她马上到天津演出,她认为:天津是曲艺之乡,名家云集,观众基础雄厚,欣赏水平高,自己的书说的到底如何,应该接受一下天津曲艺术家和观众的检验。在天津,她的演出不仅受到京韵大鼓泰斗骆玉笙、快板书大师李润杰等老艺术家的肯定,也受到观众的欢迎,演出7场,场场爆满。演出结束后,天津“曲协”特地请来骆玉笙、常宝霆、花五宝、姜存瑞等曲艺名家与她座谈。座谈会上艺术家们畅所欲言,在对刘兰芳的表演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开诚布公地指出了不足。有的说她“语速快”,有的说她东北口音重……最不留情面的是评书名家姜存瑞,她看刘兰芳演出时,发现刘兰芳讲到火石打火时,没提火绒,就问她:“光是火石就能打着火呀?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这种批评是很尖锐的,一些人担心刘兰芳接受不了,但她却说:“能认真给我提意见的都是好老师,你当面说我一百个好,不如指出我一点不足,这种意见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多年来刘兰芳一直以这样一种精神,虚心向前辈艺术家和同行讨教,先后掌握了一大批艺术家的表演精华,如评书名家袁阔成洒脱利落的表演、杨田荣惟妙惟肖的口技;河南老艺人丁化南出神入化的武功程式;江苏扬州评话艺术家王丽堂细而不腻的风韵……同时她还虚心向戏剧、电影乃至木偶剧等姊妹艺术学习,汲取他们表演中的有益成分。这些学习大大提高了刘兰芳的表演水平,最终她形成了评书语言性格化、多样化、生活化、趣味化,表演动作灵活洒脱,自然大方的风格,越来越受观众喜爱,继《岳飞传》之后,相继推出的《杨家将》、《包公巧断螃蟹三》、《三打乌龙镇》、《白牡丹行动》、《赵匡胤演义》、《刘金定大战南唐》、《小将岳云》等长篇评书,播一部火一部。
由于艺好、人好,德艺双馨,1996年,刘兰芳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兼秘书长,成为曲协专职领导人,2002年、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并于2007年连任。走上中国曲艺领军人的岗位后,担子重了、责任大了、需要处理的事物多了,但不管多忙,她从不放弃说书,每年都要录制一部新书。为此,她又拿出当年“说岳”时的劲头,充分利用“春节”、“五一”、“十一”长假和周末等一切时间,写稿,录像录音。她任曲协副主席、主席13年时间,年年都有新作问世,《关东才子王尔烈》、《红楼梦》、《一代儒将陈毅》、《古今荣耻谈》、《中国母亲风采》……一部接一部。不仅如此,她还坚持参加各类慰问演出,从不间断,即便担任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后,依然说书不止。刘兰芳说:“无论职务怎么变化,我都是个说书人!”
现在,刘兰芳正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话说泰山》,不久的将来,人们又能在广播中听到她那熟悉的声音。我们衷心祝愿她艺术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