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 ”自提出以来发展迅猛,深深影响着一个时代,而“互联网 教育”更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将“互联网 教育”真正落实到实际课堂的前、中、后已经成为教师们迫不及待想要“摸透”“抓透”的问题。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将“互联网 ”与高中作文教学有效结合,能够拓展学习时空,转变单一作文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展示平台,帮助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大大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高中作文;探索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互联网 ”计划。自计划提出以来,“互联网 ”在各领域的发展和产品犹如雨后春笋,让人叹为观止。“互联网 ”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点滴生活中,带给了这个时代机遇与挑战。而“在‘互联网 ’时代,教育只有顺应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走向新境界。”作为教师,我们最关心,最急切想要探索的是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在翻阅不少同行的优秀论文,在观摩了不少成功的“互联网 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后,笔者十分渴望能将自己的语文课堂与“互联网 ”相结合,于是,笔者决定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尝试设计了一堂“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作文课——层进式作文主体段落写法指导,希望能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索。从这堂课的开始准备到最后的落实,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了“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老师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互联网 ”与语文作文教学相融合带来的魅力。
一、有效性探索
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内容、形态、教师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在这次的作文课程中,笔者初尝“互联网 教育”带给我们的甜头与硕果。
1.拓展作文课学习时空
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我们的作文课不再囿于时空,不再仅仅关注45分钟课室里的学习。在本节课的课前,笔者在班级微信群上发布了微课内容,内容涉及议论文写作的三种基本模式。要求同学们在微信群上自学微课,以小组为单位找一篇小组最喜欢的层进式作文进行分享,学生在微信群上讨论火热,这个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一次次的交流碰撞中,也加深了对层进式作文的了解。课后,笔者要求学生推选自己小组中最优秀的作文,推送到学习群中,让其他小组学生点评,指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或者“你想给出的建议”。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我们真正实现了“课程前、中、后三部曲”,学习空间由课室内走向课室外,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拓展。另外,所有的我们用到甚至没用到的学习资源都能够在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中找到,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温习和巩固。
2.转变作文课学习形式
以前一遇到上作文课笔者就特别苦恼,因为笔者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一知道要上作文课就打不起精神,甚至“哀嚎遍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笔者认为,这与作文课的难度和课堂的学习形式有很大关系。作文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固然会觉得难,觉得烦。传统作文课的学习形式也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活动、常常逃不出“教师讲、学生听”的桎梏。而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各种现代化设备走进了我们的作文课程。课前课后利用微信讨论、分享资源,因前文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在45分钟的作文课堂中,我利用科大讯飞的课件同屏、投票、互动批注、讨论区、拍照展示等功能,转变了以往的课堂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活动一探究挖根源部分的写法时,笔者在平板中展示了两个语段,组织学生进行分析,直接在平板电脑上进行批注修改并上传,教师及时反馈并点评;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挖根源部分写作的思考和收获时,小组长将小组成果进行汇总,输入在平板的讨论区中,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内容进行评论或者点赞,将认为重要的有借鉴性的内容进行截屏收藏……这些活动转变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模式,让每一位学生的指尖、嘴巴、脑筋都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赶走了传统作文课的枯燥和乏味。
3.多渠道展示学习成果
在传统的作文课堂中,学生展示对于作文的思考和写作成果的渠道比较单一。而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作文课程中,学生拥有更多的渠道展示自己的成果。比如,这次作文课程,笔者和学生努力挖掘现代化技术特别是讯飞公司的平板功能,最后学生得到了微信群、平板抢答区、平板投票区、平板作业上传、平板讨论区、平板拍照上传五种展示渠道,能多渠道的、充分地展示自己思考、写作的成果。一方面,由于展示渠道是学生自己挖掘的,所以在展示的过程中,他们很积极地参与,甚至在操作上比老师更为熟练;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的展示渠道多了,形式生动,学生觉得很新鲜,很乐意参与其中,课堂活跃度较高,对于他们的作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4.掌握学生作文学习情况
“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教师能够更大程度地掌握学生的作文学习情况。课程前、中、后,教师都能够在教师端接收学生反馈的学习数据,这在学习的时间上掌握了学生的作文学习情况,这是“互联网 教育”给作文课带来的一大妙处,而笔者更欣赏的是“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更大程度地掌握每一位学生学习作文的情况。以展示语段补写为例,每一位学生都需要上传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后台反映的数据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哪几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仍没有上传作业,是不是他们遇到了什么困惑,是不是在学习上仍有难以冲破的重难点等。也可以在课后的时间再次查阅学生的作品,将点评后的学生作品反馈到学生的端口,更有针对性、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最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来,建成作文学习记录袋,更大程度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二、不足与反思
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索过程中,我既收获了成功又在实践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身的不足。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高中作文;探索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互联网 ”计划。自计划提出以来,“互联网 ”在各领域的发展和产品犹如雨后春笋,让人叹为观止。“互联网 ”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点滴生活中,带给了这个时代机遇与挑战。而“在‘互联网 ’时代,教育只有顺应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走向新境界。”作为教师,我们最关心,最急切想要探索的是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在翻阅不少同行的优秀论文,在观摩了不少成功的“互联网 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后,笔者十分渴望能将自己的语文课堂与“互联网 ”相结合,于是,笔者决定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尝试设计了一堂“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作文课——层进式作文主体段落写法指导,希望能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索。从这堂课的开始准备到最后的落实,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了“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老师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互联网 ”与语文作文教学相融合带来的魅力。
一、有效性探索
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内容、形态、教师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在这次的作文课程中,笔者初尝“互联网 教育”带给我们的甜头与硕果。
1.拓展作文课学习时空
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我们的作文课不再囿于时空,不再仅仅关注45分钟课室里的学习。在本节课的课前,笔者在班级微信群上发布了微课内容,内容涉及议论文写作的三种基本模式。要求同学们在微信群上自学微课,以小组为单位找一篇小组最喜欢的层进式作文进行分享,学生在微信群上讨论火热,这个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一次次的交流碰撞中,也加深了对层进式作文的了解。课后,笔者要求学生推选自己小组中最优秀的作文,推送到学习群中,让其他小组学生点评,指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或者“你想给出的建议”。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我们真正实现了“课程前、中、后三部曲”,学习空间由课室内走向课室外,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拓展。另外,所有的我们用到甚至没用到的学习资源都能够在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中找到,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温习和巩固。
2.转变作文课学习形式
以前一遇到上作文课笔者就特别苦恼,因为笔者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一知道要上作文课就打不起精神,甚至“哀嚎遍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笔者认为,这与作文课的难度和课堂的学习形式有很大关系。作文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固然会觉得难,觉得烦。传统作文课的学习形式也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活动、常常逃不出“教师讲、学生听”的桎梏。而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各种现代化设备走进了我们的作文课程。课前课后利用微信讨论、分享资源,因前文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在45分钟的作文课堂中,我利用科大讯飞的课件同屏、投票、互动批注、讨论区、拍照展示等功能,转变了以往的课堂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活动一探究挖根源部分的写法时,笔者在平板中展示了两个语段,组织学生进行分析,直接在平板电脑上进行批注修改并上传,教师及时反馈并点评;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挖根源部分写作的思考和收获时,小组长将小组成果进行汇总,输入在平板的讨论区中,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内容进行评论或者点赞,将认为重要的有借鉴性的内容进行截屏收藏……这些活动转变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模式,让每一位学生的指尖、嘴巴、脑筋都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赶走了传统作文课的枯燥和乏味。
3.多渠道展示学习成果
在传统的作文课堂中,学生展示对于作文的思考和写作成果的渠道比较单一。而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作文课程中,学生拥有更多的渠道展示自己的成果。比如,这次作文课程,笔者和学生努力挖掘现代化技术特别是讯飞公司的平板功能,最后学生得到了微信群、平板抢答区、平板投票区、平板作业上传、平板讨论区、平板拍照上传五种展示渠道,能多渠道的、充分地展示自己思考、写作的成果。一方面,由于展示渠道是学生自己挖掘的,所以在展示的过程中,他们很积极地参与,甚至在操作上比老师更为熟练;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的展示渠道多了,形式生动,学生觉得很新鲜,很乐意参与其中,课堂活跃度较高,对于他们的作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4.掌握学生作文学习情况
“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教师能够更大程度地掌握学生的作文学习情况。课程前、中、后,教师都能够在教师端接收学生反馈的学习数据,这在学习的时间上掌握了学生的作文学习情况,这是“互联网 教育”给作文课带来的一大妙处,而笔者更欣赏的是“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更大程度地掌握每一位学生学习作文的情况。以展示语段补写为例,每一位学生都需要上传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后台反映的数据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哪几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仍没有上传作业,是不是他们遇到了什么困惑,是不是在学习上仍有难以冲破的重难点等。也可以在课后的时间再次查阅学生的作品,将点评后的学生作品反馈到学生的端口,更有针对性、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最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来,建成作文学习记录袋,更大程度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二、不足与反思
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索过程中,我既收获了成功又在实践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身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