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需要新思维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uye262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是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如何发展的关键五年,是执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关键五年,也是新型城镇化要在体制、机制探索上有重大贡献的五年,更是新型城镇化在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的关键五年。可以说,城镇化将向何处去,关键要看这五年。
  我们熟悉“昨天”的发展模式,也对“今天”的问题有所总结,并正着手设计“明天”的道路。问题在于,习惯了按昨天与今天的思维来规划明天,难免会对未来的变化欠缺考虑。
  研究“十三五”的路怎么走,不仅要对“十二五”进行客观总结,还需对“十三五”及其之后的目标、方向、方式、方法进行前瞻性预测,以“后天”的思维来指导今天的行动。

四大“跟不上”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建设领域有许多标志性的突破,有的是发展方面,有的是规划认识方面,有的是政策文件出台方面。例如,我国城镇化率首超50%、“十八大”报告7次提到城镇化,以及颁布首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首个城市群规划,等等。但新的五年,这些过去的思路与行为能否跟得上前进步伐,又能否与时俱进地体现新目标和新趋势?
  事实上,眼下若仍然以旧思维套用新发展,将起码存在四个方面的“跟不上”:
  首先,目标跟不上。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其试点中,部分地区的城镇化似乎在加剧地方割剧现象。比如,一些地方官员对“人的城镇化”和就近、就地城镇化的理解,仅仅是让人口集中居住、赶农民上楼等简单做法,然后在本区域内小范围统计所谓的城镇化率用来上报,应付任务。至于城镇化的长远目标和未来形态,几近茫然。
  其次,规划跟不上。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后,各地也都制定了新型城镇化规划,但却存在着严重的千篇一律现象。地方上千差万别的实践、创新,并未反映在具体规划中。
  再次,方法跟不上。
  例如,对于城在哪里建、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很多官员、学者仍缺乏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停留在估算和猜测层面。对于建设过程中的产业选择也大多是纸上谈兵,新的规划手段并未充分采用。


中国的城镇化将向何处去关,键要看“十三五”这五年。

  最后,是改革跟不上。
  新型城镇化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做出许多改革探索、尝试,有的需要让地方“暂越雷池一步”。但新的改革内容究竟是什么,允许地方上有哪些尝试和创新等,往往还是一片空白。既有的限定性法律、法规、文件、指示仍然束缚着改革的双脚。
  以上这些“跟不上”,一旦无法解决,则势必影响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其中有些涉及观念、理念,有些则触及体制、机制,亟须决策层的改革动力和魄力,打破一部分既有的条条框框。

站在未来之上


  前述的这些“跟不上”,指向内容各不相同,但从时间轴上纵观,涉及到城镇化发展的理念、方法、政策、行为等诸多方面。因此,唯有站在未来回看今天,才能明晰其中的差距及其解法。
  其一,下一个五年,城镇化的目标应定位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非城镇化率这一侧重描述现状的粗略指标。
  有统计称,我国城镇化人口2013年底上升至7.1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3.73%,但其中却仍有约2.34亿的农业户籍人口,真实的户籍城镇化率仅36%,这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80%的水平,也低于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均值。
  着眼于城镇化率并没有错,但放眼“十三五”“十四五”时期,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更长远、更核心、更趋向于本质,即瞄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指标。
  其二,下一个五年,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将千差万别,或将超出今天的认识,将从一种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经济现象不断得到发展,最终超越行政区划的束缚。
  “十五”时期到“十二五”时期,开展了各类城镇化试点,但试点对象均以市、县等行政区划作为单元来进行。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即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但城市群却没有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受到足够重视。并且,一些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的区域,仍按照“小城镇”的规模、级别、方式方法来制定发展规划。此外,新城新区这一类城镇化中的突出现象,也在既有规划中未得到充分体现。
  其三,下一个五年,城镇化规划的最大影响因素,可能存在于新技术运用方面。
  当下,人们对于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等领域热度甚高,却远未深入到对“互联网+规划”的讨论。事实上,“互联网+规划”或许会引致规划科学性的重大跃升,引致整个规划技术路线的改革,引致公众参与度的深化,以及引致整个规划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的变化。
  可以认为,对于改革和发展这一目标来说,规划是龙头;而对于规划自身来说,“互联网+”可能成为龙头。当下存在的一些“规划跟不上变化、方法跟不上方向”的难题也将从中找到答案,而这也将是“十三五”期间城镇化发展的重大变化。
  最后,下一个五年,城镇化的突破将是从点到面的改革突围。这将解决存在于中央和地方间的长期矛盾:中央认为地方行动迟缓,地方则认为中央部门改革乏力,两者互难“买账”。
  实际上,有关部门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支持至今未到位,土地制度改革也有待深化,呼吁良久的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也才刚刚开始,低成本设市的模式更是仅仅在极小范围内开展,等等,改革不易可见一斑。
  在经历“十二五”这一对城镇化日渐重视、充分讨论的“立言”阶段后,“十三五”这一“立行”阶段,决策层应该真刀真枪地改革、创新和实践,应该尽可能允许地方去试点创新,积累宝贵的改革经验,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本刊记者聂欧、实习生石璐采访整理)
其他文献
管理是一门学术,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对策和方式需要与环境、形势相顺应,因时而动、因势利导。企业管理如此,国家管理也是同理。从“管”到“经营”  新中国的管理机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管”。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和人民都面临着生存的需求,“管”成为形势选择。  对人员、资源、财富的计划和管制,与物资匮乏、法规不完善、管理能力不成熟等紧密相关。在内忧外患的场景下,采取强势而贯彻力极强的
期刊
马云说,O2O是个伪命题,坦克装上翅膀未必是飞机,以此暗指互联网经济不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简单组合。王健林说,飞机也是从地上飞起来的,且最终还要回到地上。  王健林问,如果将“腾百万”(腾讯、百度、万达)比作梁山的晁盖、宋江和吴用,现在想拉你这个卢俊义入伙,你上不上梁山?马云开玩笑地说,这三家有点像凑拢班子,如果阿里能够跟万达这样的传统经济结合好,大家共同开拓未来,创造未来,而不是防御、抵制,这
期刊
农业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规模,是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载体。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与变化,总是随着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与农业科技进步,集中体现在农业经营规模的逐步变迁与构建。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
期刊
卡梅伦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让手下的财政大臣和外交大臣在处理事务时进行“错位”,为中英关系装上了“经济发动机”。  英国19世纪的名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有一句名言:“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知道这句话的人很多,而像迪斯雷利的保守党内后辈、现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那样能彻底吃透其中三昧的却没有几个。  由于上台时正赶上全球金融风暴使英国经济遭受重创,英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
期刊
6月27日,湖北省仙桃市长埫口镇国网通航华中基地(仙桃通用机场)施工现场,机库、航管楼等建筑已封顶,跑道土方工程正在进行。该机场按计划将于年内投入使用,成为湖北省最大的通用航空机场。  全国其他地方如江苏镇江、安徽合肥、湖南株洲、四川自贡等,也在推动通用机场建设。今年3月,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公开表示,2030年中国通用机场总量将超过2000座。也就是说,未来15年中国有望新建1600座通用机场,
期刊
敖汉的云是包容的,不经意就被勾住了魂。  秋来,暑意渐退,凉意渐来,都市的喧嚣亦似渐行渐远。于一弯清月下,品一杯茶,穿越纷飞的历史尘埃,去回忆一座千年的古城,似乎分外浪漫。  城和人一样,是有个性特征的。读一座城,不仅要读她的高楼大厦、她的磅礴历史……更要去理解她的精神内涵,去体会一座城市最本源的气质所在。去敖汉之前,曾做了很多功课,想要去全方位地了解她、感受她,试图把握她的精神内涵。  蒙语里敖
期刊
越是在变动不安的时代,人们或许越会渴望稳定价值的存在。  前不久看到一则公益广告,是去年央视春晚在黄金时段插播的唯一一则公益广告,曾引发了众多华人的共鸣。这则广告名为《筷子》,以一系列共同带有“筷子”这一食具的故事为内容,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祖孙、父母儿女、邻里之间的相处方式,因为充满温情又具有文化内涵,这个广告得到了很高的社会评价。那一年,央视还推出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使“家庭
期刊
经年磨剑,中国在西方国家设计和运营的第一座核电站终将落户英国布拉德沃。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定于10月中下旬访问英国前夕,英国方面爆出消息称,两国已就在英国东部布拉德沃建设核电站达成一致。这将是中国在西方国家设计和运营的第一座核电站。不过,在鲜花和闪光灯的映衬下签署协议可能只是几分钟的事情,而为了获得这份协议,中方在四年多的时间内可谓历经波折,终致柳暗花明。  英国核电:起大早、赶晚集  得益于二战
期刊
长期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发生变化以及国家层面政策扶持、力推国际化等发展背景下,中医药行业成长空间非常可观。  深陷“寒冬”的中医药产业,能否在诺贝尔奖这管“暖心剂”的提振下,触底反弹,重现回暖曙光?  作为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优势产业,中医药近年来的发展并不顺利:今年上半年中成药生产在整个医药工业中增速垫底;频繁飞检和新药典执行带来的政策性洗牌形势下,“中枪者”以饮片企业和中药企业居多;
期刊
年6月以来,中国遭遇强烈的股市波动。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宏观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企稳中仍然面临一定压力。  当下,在国内外极端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中国仍是国际直接投资重要的流入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迅速增加,中国的外贸状况正趋好转。“中国经济在2015年企稳向好,而且这种企稳的态势会进一步加强。”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有完全的、充分的信心,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