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古至今,无论是西方還是中国,道德及其道德标准一直被讨论。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为无知即是恶,美德即知识,他主张用知识超越个人的道德问题。孔子认为道德无论从个人角度来说多么至高无上,只要它不利于社会发展,就是不好的。道德要让每个人都拥有,所以道德标准不应该过高,应该要让每个人都做得到,这样才有利于社会进步。马克思认为要从社会角度来看待道德,当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之后,道德问题就会得以解决。本文着重探讨马克思与孔子道德观的异同。
关键词:道德;马克思;孔子
一.马克思的道德观
(一)道德是人的精神自由
1.道德与精神自由
马克思在前期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注重对自由的关注。但黑格尔的思想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黑格尔是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追求思想的法律是以无思想和不道德而追求实利的国家观为基础的,这些法律就是龌龊的良心的不自觉呐喊。”[1]所以,马克思在前期对道德的理解和把握也仅仅是出于唯心主义的角度认为道德是实现人的自由,对自由的理解仅停留在思想层面,认为说思想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2.道德与人的自律
康德也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进行过吸收运用,他曾认为人的自由实则是最高的道德。马克思曾在《评普鲁士最高的书报检查令》中写道:“道德只承认自己普遍的和合乎理性的宗教......宗教只承认自己特殊的现实的道德......因为道德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他律。”[2]马克思认为道德不同于宗教,道德问题的解决不能依赖于宗教的权威,而只能依靠于人的理性。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依旧是一个典型的黑格尔主义者,他的观点依旧是从唯心主义角度出发,认为道德问题是个人的理性问题。他还未对现实生活进行研究,未从实践的角度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只是从个人层面对道德问题进行分析。
3.自律与他律
关于自律与他律的问题,康德认为道德问题只能依靠个人的自律,既不能依靠宗教,也不能依靠处自律以外的其他任何东西。这样一来,康德所理解的自律就变成了一种绝对理性的纯粹的概念性东西而脱离了现实基础。马克思对于康德的这一观点有不同的见解,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从现实的角度对康德自律的观念进行了批判,主张道德问题的解决既需要个人的自律又需要外在的他律,缺一不可。
我们既不能否认自律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价值观的塑造具有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否认外在的他律,社会的责任对个体的成长,道德的培育所起到的激励的、鞭策的意义。他律的存在起到的是客观规律的作用,让我们学会服从规则,承担义务和责任;自律让我们学会在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个体的能动性。 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道德问题。
(二)道德是人的解放
“只有当现实中的个人成为类存在物,只有当人自身的‘固有力量’不再同自身相分离的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3]人的异化使人变成一种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自己,使人自己成为劳动的工具。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开始从人的角度去分析道德问题。人要想获得自己的本质,就要从根本上摆脱制度的束缚,人的本质的获得关键在于人的解放。在这一阶段,马克思逐渐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脱离开来,走向辩证唯物主义,开始从人的角度来阐述自己对道德的理解。
(三)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道德
1.物质决定意识
这一阶段的马克思开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去探讨人的道德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开端始于生命的存在。也就是说,只有肉体的人的存在才能产生思想以及道德。道德不是上天赋予个人的,而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产物,即物质决定意识。
2.物质与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马克思认为道德问题不是单个人所能影响的,任何表面是个人的东西实则都是社会的,是社会赋予了个人,个人的表面特征都是社会的本质的体现,我们无法找到纯粹的个人的东西。马克思开始从社会视角分析道德问题,从社会角度来看待个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马克思开始注重实践的力量,道德不是自我说教,也不是自我牺牲。只要社会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道德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二.孔子的道德观
(一)孔子道德观出现的社会背景
孔子道德观出现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人民困苦不堪、礼乐崩坏的社会环境下孔子想要恢复到传统的等级秩序,便以“仁”和“礼”为核心,以“德行”为框架提出自己的道德体系。主张通过“克己复礼”来获得“仁”。通过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来维护封建的社会等级制度。
(二)“仁”与“礼”
《颜渊》中曾提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是获得道德的手段,“礼”是人的德行的外在表现,即孔子认为要通过实践获得道德;单个人的道德的获得不可能脱离社会。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也要承担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道德体系还在于对社会等级秩序的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体现了孔子更高层的道德理想。“仁”是目的,是孔子十分看中的德行,“仁”的核心是爱人。通过对“礼”的实践来达到目的,获得“仁”。除此之外,孔子关于“仁”的问题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忠”。“忠”与“恕”便是“仁”。孔子认为一个具有道德人必定是一个全面的人。
(三)“义”与“利”
孔子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人的作用和价值,但当个人出于社会群体中时,又应当如何自处?孔子通过这一问题引出了“义”与“利”的关系。“利”是指利益。孔子曾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财,取之无道”。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孔子不认为两者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只要“利”不破坏“义”,二者可以兼得;反之,舍“利”取“义”。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品质是通过他的“德行”得以体现的,一个人的理性是通过“义”来判定的,“义”是人的一种高尚的品德。
三.马克思与孔子道德观的相似性
两人视角相一致:孔子和马克思是从社会视角来看待人的道德问题,而不是从单个人的角度进行单薄的分析,认为个人的特征都是社会现实的外在表现。
两人的出发点一致: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对当时各自的社会环境和背景进行批判;两人都注重实践的作用,强调个人在自律以提高道德修养的同时,要相应的承担社会责任,最后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与“君子”;
两人的目的也具有相似性: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与孔子的“大同社会”大同小异,两种社会状态都是在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中总结出来的,都表达了一种美好的诉求;
两人的关注点一致:马克思与孔子二人都关注于每一个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在这一点上,孔子则是倡导“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可以走向善。
四.马克思与孔子道德观的差异性
两人的道德来源不同:孔子的道德来源于个人自身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超验的。虽然孔子认为道德是需要实践的,但是能否实践是个人无法左右的,受到“天”的制约,这一点是源于孔子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局限性导致的;马克思是基于对当时的资产阶级制度的批判,对现实的社会状况的分析,找到了道德的真正根源,道德是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产物,受人类实践活动的制约。马克思找到了现实的社会根源,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相对于孔子来说是进步的。
实践方式不同:孔子只是基于对伦理道德的批判,主张运用榜样的力量,通过提高个人的内在修养,修身养性来成为“君子”,并未对现实的社会阶级关系做出改变,只主张从伦理道德方面做出改变;马克思是基于对社会制度的批判,主张通过生产实践来获得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以此来提高人的道德,对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了冲击。
目的不同:孔子的道德是想通过“克己复礼”来维护当时的阶级制度;马克思的道德是试图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来推翻当时的资产阶级制度,来改变当时的经济制度,以此让每个人获得自由平等,获得道德。
五.对当今社会的价值
当今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科技飛速发展,各种思潮的涌动与碰撞,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畅想正是将马克思和孔子的道德观相结合,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构建一个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道德体系。
思想道德的建设既离不开国家社会,又需要个人自觉性。在国家层面,相应的社会制度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社会层面,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运用榜样任务的力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以此来激励每个人崇善向善;在个人层面,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个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关键词:道德;马克思;孔子
一.马克思的道德观
(一)道德是人的精神自由
1.道德与精神自由
马克思在前期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注重对自由的关注。但黑格尔的思想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黑格尔是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追求思想的法律是以无思想和不道德而追求实利的国家观为基础的,这些法律就是龌龊的良心的不自觉呐喊。”[1]所以,马克思在前期对道德的理解和把握也仅仅是出于唯心主义的角度认为道德是实现人的自由,对自由的理解仅停留在思想层面,认为说思想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2.道德与人的自律
康德也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进行过吸收运用,他曾认为人的自由实则是最高的道德。马克思曾在《评普鲁士最高的书报检查令》中写道:“道德只承认自己普遍的和合乎理性的宗教......宗教只承认自己特殊的现实的道德......因为道德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他律。”[2]马克思认为道德不同于宗教,道德问题的解决不能依赖于宗教的权威,而只能依靠于人的理性。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依旧是一个典型的黑格尔主义者,他的观点依旧是从唯心主义角度出发,认为道德问题是个人的理性问题。他还未对现实生活进行研究,未从实践的角度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只是从个人层面对道德问题进行分析。
3.自律与他律
关于自律与他律的问题,康德认为道德问题只能依靠个人的自律,既不能依靠宗教,也不能依靠处自律以外的其他任何东西。这样一来,康德所理解的自律就变成了一种绝对理性的纯粹的概念性东西而脱离了现实基础。马克思对于康德的这一观点有不同的见解,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从现实的角度对康德自律的观念进行了批判,主张道德问题的解决既需要个人的自律又需要外在的他律,缺一不可。
我们既不能否认自律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价值观的塑造具有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否认外在的他律,社会的责任对个体的成长,道德的培育所起到的激励的、鞭策的意义。他律的存在起到的是客观规律的作用,让我们学会服从规则,承担义务和责任;自律让我们学会在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个体的能动性。 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道德问题。
(二)道德是人的解放
“只有当现实中的个人成为类存在物,只有当人自身的‘固有力量’不再同自身相分离的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3]人的异化使人变成一种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自己,使人自己成为劳动的工具。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开始从人的角度去分析道德问题。人要想获得自己的本质,就要从根本上摆脱制度的束缚,人的本质的获得关键在于人的解放。在这一阶段,马克思逐渐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脱离开来,走向辩证唯物主义,开始从人的角度来阐述自己对道德的理解。
(三)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道德
1.物质决定意识
这一阶段的马克思开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去探讨人的道德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开端始于生命的存在。也就是说,只有肉体的人的存在才能产生思想以及道德。道德不是上天赋予个人的,而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产物,即物质决定意识。
2.物质与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马克思认为道德问题不是单个人所能影响的,任何表面是个人的东西实则都是社会的,是社会赋予了个人,个人的表面特征都是社会的本质的体现,我们无法找到纯粹的个人的东西。马克思开始从社会视角分析道德问题,从社会角度来看待个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马克思开始注重实践的力量,道德不是自我说教,也不是自我牺牲。只要社会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道德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二.孔子的道德观
(一)孔子道德观出现的社会背景
孔子道德观出现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人民困苦不堪、礼乐崩坏的社会环境下孔子想要恢复到传统的等级秩序,便以“仁”和“礼”为核心,以“德行”为框架提出自己的道德体系。主张通过“克己复礼”来获得“仁”。通过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来维护封建的社会等级制度。
(二)“仁”与“礼”
《颜渊》中曾提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是获得道德的手段,“礼”是人的德行的外在表现,即孔子认为要通过实践获得道德;单个人的道德的获得不可能脱离社会。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也要承担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道德体系还在于对社会等级秩序的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体现了孔子更高层的道德理想。“仁”是目的,是孔子十分看中的德行,“仁”的核心是爱人。通过对“礼”的实践来达到目的,获得“仁”。除此之外,孔子关于“仁”的问题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忠”。“忠”与“恕”便是“仁”。孔子认为一个具有道德人必定是一个全面的人。
(三)“义”与“利”
孔子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人的作用和价值,但当个人出于社会群体中时,又应当如何自处?孔子通过这一问题引出了“义”与“利”的关系。“利”是指利益。孔子曾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财,取之无道”。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孔子不认为两者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只要“利”不破坏“义”,二者可以兼得;反之,舍“利”取“义”。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品质是通过他的“德行”得以体现的,一个人的理性是通过“义”来判定的,“义”是人的一种高尚的品德。
三.马克思与孔子道德观的相似性
两人视角相一致:孔子和马克思是从社会视角来看待人的道德问题,而不是从单个人的角度进行单薄的分析,认为个人的特征都是社会现实的外在表现。
两人的出发点一致: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对当时各自的社会环境和背景进行批判;两人都注重实践的作用,强调个人在自律以提高道德修养的同时,要相应的承担社会责任,最后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与“君子”;
两人的目的也具有相似性: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与孔子的“大同社会”大同小异,两种社会状态都是在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中总结出来的,都表达了一种美好的诉求;
两人的关注点一致:马克思与孔子二人都关注于每一个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在这一点上,孔子则是倡导“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可以走向善。
四.马克思与孔子道德观的差异性
两人的道德来源不同:孔子的道德来源于个人自身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超验的。虽然孔子认为道德是需要实践的,但是能否实践是个人无法左右的,受到“天”的制约,这一点是源于孔子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局限性导致的;马克思是基于对当时的资产阶级制度的批判,对现实的社会状况的分析,找到了道德的真正根源,道德是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产物,受人类实践活动的制约。马克思找到了现实的社会根源,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相对于孔子来说是进步的。
实践方式不同:孔子只是基于对伦理道德的批判,主张运用榜样的力量,通过提高个人的内在修养,修身养性来成为“君子”,并未对现实的社会阶级关系做出改变,只主张从伦理道德方面做出改变;马克思是基于对社会制度的批判,主张通过生产实践来获得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以此来提高人的道德,对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了冲击。
目的不同:孔子的道德是想通过“克己复礼”来维护当时的阶级制度;马克思的道德是试图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来推翻当时的资产阶级制度,来改变当时的经济制度,以此让每个人获得自由平等,获得道德。
五.对当今社会的价值
当今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科技飛速发展,各种思潮的涌动与碰撞,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畅想正是将马克思和孔子的道德观相结合,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构建一个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道德体系。
思想道德的建设既离不开国家社会,又需要个人自觉性。在国家层面,相应的社会制度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社会层面,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运用榜样任务的力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以此来激励每个人崇善向善;在个人层面,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个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