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天聆听了仙桃市教育研究院向爱平老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变”与“不变”》的讲座之后,确实是受益匪浅。这不仅促使我不自觉地反思以前的语文教学,而且在脑海中规划着自己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之路。
事实上,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本身,语文教学正是如此。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教学中的变化更是我们语文老师亟待应对的。
向老师在讲座中,全面分析了语文教科书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最终得出了“语文阅读教学要改变”这一结论。并通过例举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找春天》这一课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这一课,详细地讲解了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变的问题。任何一次实效性的改变都是从思想的改变开始。而在这次讲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并且引发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向老师提出的三个教学思想。
语文老师教阅读要从遵从“教参”变成对教师个人对文本的分析与理解。故老师必须要练的一个功夫就是“解读文本”,而“解读文本”必须要靠自己。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历了从抄备课详案到抄备课板块的过程。几乎每一次备课,主要都是借鉴教参和网上找到的优秀教案,并且大部分的课堂教学都是依葫芦画瓢,很少主动创新,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这就好比戴着镣铐跳舞,而自己也还是个语文教学的“门外汉”。如何将以往从优秀的前辈那里学到的语文思想和语文教学方法与自己的语文教学真正结合起来,是我目前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实际教学问题。跟着向老师一起解读了一遍《找春天》和《田忌赛马》这两篇课文之后,确实是给了我一些启发。首先,在教学中务必克服懒惰和依赖的思想,要相信自己可以解读出完整的教材。其次,解读好语文教材的前提是有比较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较高的语文素养。语文老师对于每一篇文章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内容和思想都能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并且能通过研读教参准确理解编者意图。当然这种教学能力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总结反思,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得以提升的。所以,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我要抓住每一次自主解读语文教材的机会,反复运用,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再次,语文老师在解读语文教材的时候不能放过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从标题到文字到插图再到课后练习甚至到每一个标点符号,都需要语文老师仔细推敲。正如向老师在解读《找春天》时,他能让书上的插图说话,并且把文字融入到插图之中,二者合二为一,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找春天”的内涵。插图、标点,这些无声的语言,是我在以往的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忽略的地方。今后,在语文教学中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利用好这些语文学习支架,为学生的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柱,创造更多的条件。
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变简单地思考为复杂地思考,繁琐的执教为简单地处。也就是说,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反复研读教参和教材,掌握学生学情,不断挖掘教材的内涵,并且建立教材和学生之间一切可能的联系。语文老师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追问自己合不合适、可不可以,还要不断揣测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是适合班上大部分学生·········一句话,正式上课之前,语文老师要尽可能想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一种情况,并及时做好预案;以及面对课堂突发情况,老师能采取的比较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把复杂的课文和难理解的问题化繁就简,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吸收。同时,“简单地处理教学”也提醒我,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元化,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困难和阻碍,以更轻松的心态获取知识。
阅读教学中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改变面面俱到,“贪多”的心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引领课堂。语文老师在解读文本时,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要确定教学内容。是不是把所有的知识一锅炖了给学生吃呢?是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重点,要平均用力交给学生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向老师也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切忌面面俱到。那到底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呢?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和方向就是:我们所确定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必须要基于语文目标的落实。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树立“三个根据”,即根据编者意图,根据文本特点,以及根据课后练习。相信在这样的框架之内,语文教学至少不会教错,不会误导学生。
总之,语文教材的变革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次可以提升自己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機遇。特别是听了向老师的这次讲座之后,我更应该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在我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反思、积累、改变,争取2年内从一名语文教学的“门外汉”变成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主导者”。
事实上,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本身,语文教学正是如此。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教学中的变化更是我们语文老师亟待应对的。
向老师在讲座中,全面分析了语文教科书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最终得出了“语文阅读教学要改变”这一结论。并通过例举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找春天》这一课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这一课,详细地讲解了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变的问题。任何一次实效性的改变都是从思想的改变开始。而在这次讲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并且引发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向老师提出的三个教学思想。
语文老师教阅读要从遵从“教参”变成对教师个人对文本的分析与理解。故老师必须要练的一个功夫就是“解读文本”,而“解读文本”必须要靠自己。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历了从抄备课详案到抄备课板块的过程。几乎每一次备课,主要都是借鉴教参和网上找到的优秀教案,并且大部分的课堂教学都是依葫芦画瓢,很少主动创新,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这就好比戴着镣铐跳舞,而自己也还是个语文教学的“门外汉”。如何将以往从优秀的前辈那里学到的语文思想和语文教学方法与自己的语文教学真正结合起来,是我目前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实际教学问题。跟着向老师一起解读了一遍《找春天》和《田忌赛马》这两篇课文之后,确实是给了我一些启发。首先,在教学中务必克服懒惰和依赖的思想,要相信自己可以解读出完整的教材。其次,解读好语文教材的前提是有比较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较高的语文素养。语文老师对于每一篇文章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内容和思想都能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并且能通过研读教参准确理解编者意图。当然这种教学能力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总结反思,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得以提升的。所以,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我要抓住每一次自主解读语文教材的机会,反复运用,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再次,语文老师在解读语文教材的时候不能放过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从标题到文字到插图再到课后练习甚至到每一个标点符号,都需要语文老师仔细推敲。正如向老师在解读《找春天》时,他能让书上的插图说话,并且把文字融入到插图之中,二者合二为一,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找春天”的内涵。插图、标点,这些无声的语言,是我在以往的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忽略的地方。今后,在语文教学中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利用好这些语文学习支架,为学生的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柱,创造更多的条件。
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变简单地思考为复杂地思考,繁琐的执教为简单地处。也就是说,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反复研读教参和教材,掌握学生学情,不断挖掘教材的内涵,并且建立教材和学生之间一切可能的联系。语文老师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追问自己合不合适、可不可以,还要不断揣测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是适合班上大部分学生·········一句话,正式上课之前,语文老师要尽可能想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一种情况,并及时做好预案;以及面对课堂突发情况,老师能采取的比较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把复杂的课文和难理解的问题化繁就简,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吸收。同时,“简单地处理教学”也提醒我,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元化,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困难和阻碍,以更轻松的心态获取知识。
阅读教学中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改变面面俱到,“贪多”的心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引领课堂。语文老师在解读文本时,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要确定教学内容。是不是把所有的知识一锅炖了给学生吃呢?是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重点,要平均用力交给学生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向老师也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切忌面面俱到。那到底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呢?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和方向就是:我们所确定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必须要基于语文目标的落实。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树立“三个根据”,即根据编者意图,根据文本特点,以及根据课后练习。相信在这样的框架之内,语文教学至少不会教错,不会误导学生。
总之,语文教材的变革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次可以提升自己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機遇。特别是听了向老师的这次讲座之后,我更应该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在我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反思、积累、改变,争取2年内从一名语文教学的“门外汉”变成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