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教学是动漫数媒等艺术类专业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性教学环节。目前我国高校单纯课堂知识型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工作室制作为一种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通过现场教学与模拟创业的教学等模式,能够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习欲望,营造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师责任感。
一.动漫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在欧美日韩动漫数媒产业蓬勃发展,产业产能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背景下,国内的动漫数媒产业被视为2l世纪创意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我国的艺术专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新时期。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短,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艺术专业教育和体系,特别是诸如动漫设计、数码媒体等新兴专业并不是在自身的艺术传统的推动下产生的,而是拿来了19世纪末欧洲的学院模式和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后,在脱离了自身艺术传统的背景下产生的。他“先天”的不足导致了中国艺术教育的自身理念比较缺乏。
就近年来动漫数媒艺术类专业的招生、培养和就业情况而言,众多高校为拓展自身的学科门类,相继增设了动画、数字媒体等传媒艺术类专业。由于此类专业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传统艺术美学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对硬件设施投入和办学积淀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该类专业的设置出现遍地开花的局面。有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开办动画数媒专业的院校仅有两家。然而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447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在校生46万人次,每年培养毕业生10万人,出现了人才数量过剩的局面。而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表现为过分强调统一完整而清晰的教学体系和标准,实践教学的途径比较单一,忽视宽泛的教学方式对培养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学科交叉性复合人才的作用,从而也扼杀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在就业方面,社会需求已不再是教学质量的缺乏,而是对教学质量的看重。从应聘条件来看,更多是集中在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观察、创造、联想、分析和学习能力。可见,动漫数媒类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必须与市场挂钩,与企业挂钩,而不能使学生封闭于狭小的教室内空谈理论,模仿设计,必须把相关企业的设计任务、设计方案、设计项目、设计作品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专业工作室这样一个开放的实践操作平台。
二.建立开放式专业工作室,形成动漫数字媒体专业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一)工作室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
“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都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国内清华美术学院、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中国美院等艺术专业院校和部分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也都相继采用了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专业工作室体现了导师的责任、研究方向与特点,而学生学习具有将自主兴趣学习与企业或导师项目结合,深化提升设计能力与任务驱动匹配的特点。专业工作室的构建,首先必须建章立制,明确工作室的职能。包豪斯学院开放式教育的实质就是提倡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而工作室正是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得到平衡发展的一个契合点。专业工作室的职能就是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和校企合作为核心,从而为学生的自由创造奠定基础。其次是教学组织、管理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案的确定。明确提出学科带头人即导师教授主持工作室的教学和科研,宏观把握教学理念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工作室制的教学实践,不仅在该工作室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实施上要进行高水平的整合构建,对于负责该工作室的教授导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工作室所辖的师资群和学科体系要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实践上对设计项目和案例能系统设计。最后,要完善工作室教学效果的评估指标、加强过程监控措施。教学评估工作,既能反映教学过程的本质,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科发展角度讲,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形成系统的动漫数媒类专业教学体系,但是也正因为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自主性,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监督都提出了新的难题。目前国内各高校大都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表达、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开展教学评估活动。这些指标体系在对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中应遵循科学性、有效性和动态性的原则,不管是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还是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都应该是研究的重点。特别将课程组织、行为管理、学生成绩评定、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
(二)工作室的运行和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学习任务一方面来自导师教授的课题,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的订单。师生共同为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进行教学活动,项目本身以生产一件产品或“作品”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而学生在大一入校时,就根据兴趣、特长,自愿和竞争结合的方式双向选择进入各自工作室进行学习和实践。工作室导师以虚拟公司老板的身份参与管理指导,而学生也以作为一个设计师身份参与实际设计制作的生产过程,定期轮岗,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在实际课题教学中,工作室在接到一个项目或订单后,由导师将任务分解,分派给工作室下属的不同学生小组来独立实施完成。学生小组按照市场调研、设计管理、设计实施、工程督导、综合评价五大类进行细致分工,并且也按照企业部门建制由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项目组织实施。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全权负责,使学生真正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并在围绕大系统运行的前提下,注重对自身个体“业绩”的培养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三)构建依托工作室制的创新型人才评估模式
动漫数媒专业工作室以任务驱使的方式引入,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的介入,使实践教学的内容成为鲜活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到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实现与行业的零距离。依托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科学的艺术类学生创新型人才评价模式,此环节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新时期人才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
对于工作室内学生综合评价的内容主要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企业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产出(学习目标和学习业绩)进行评估,侧重于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分享设计成果,感受和体验项目工作室制的精髓。主要包括1.阶段项目作业考核(占50%):每次项目结束之后,都要进行单元课程的总结汇报,将相关任务的教学资源及学生完成的任务的作品集中展示出来,也可以借此评价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2.专业能力考核(占20%):开发实题库,考核时让每个学生在题库中随机抽取,独立完成,教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分。建立课程网站后,将题库和评分标准挂在课程网站上,平时对照标准进行开放式训练,起到“以考促学”的作用;3.中期方案答辩(占20%):在实用设计阶段进行,一般在毕业设计时启用,完成一个项目方案中期进行预答辩,对项目的选题、完成的进度、数量、质量以及预期效果做一个总体评价,请校外企业专家一起参加;4.国家职业技术资格鉴定考试(占10%):推行双证制,“以证代考”。推荐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组织的国家职业技术资格鉴定考试,获取毕业证的同时,得到职业技术上岗证。
工作室制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平台,突破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之间的条块分割,是培养动漫数媒类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核心。它整合现有的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创作环境和设备利用率,实现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互通共享。同时工作室是开放的学术阵地,加强了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研究性空间的学术能力。工作室有科研,导师有项目,学生有实践机会,反过来促进教学向高层次设计探究和市场转换。这种良性循环,不仅加快了设计水平的提升,形成设计研究特点,而且通过探讨产、学、研为主导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改革教学模式。
一.动漫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在欧美日韩动漫数媒产业蓬勃发展,产业产能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背景下,国内的动漫数媒产业被视为2l世纪创意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我国的艺术专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新时期。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短,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艺术专业教育和体系,特别是诸如动漫设计、数码媒体等新兴专业并不是在自身的艺术传统的推动下产生的,而是拿来了19世纪末欧洲的学院模式和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后,在脱离了自身艺术传统的背景下产生的。他“先天”的不足导致了中国艺术教育的自身理念比较缺乏。
就近年来动漫数媒艺术类专业的招生、培养和就业情况而言,众多高校为拓展自身的学科门类,相继增设了动画、数字媒体等传媒艺术类专业。由于此类专业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传统艺术美学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对硬件设施投入和办学积淀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该类专业的设置出现遍地开花的局面。有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开办动画数媒专业的院校仅有两家。然而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447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在校生46万人次,每年培养毕业生10万人,出现了人才数量过剩的局面。而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表现为过分强调统一完整而清晰的教学体系和标准,实践教学的途径比较单一,忽视宽泛的教学方式对培养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学科交叉性复合人才的作用,从而也扼杀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在就业方面,社会需求已不再是教学质量的缺乏,而是对教学质量的看重。从应聘条件来看,更多是集中在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观察、创造、联想、分析和学习能力。可见,动漫数媒类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必须与市场挂钩,与企业挂钩,而不能使学生封闭于狭小的教室内空谈理论,模仿设计,必须把相关企业的设计任务、设计方案、设计项目、设计作品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专业工作室这样一个开放的实践操作平台。
二.建立开放式专业工作室,形成动漫数字媒体专业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一)工作室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
“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都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国内清华美术学院、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中国美院等艺术专业院校和部分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也都相继采用了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专业工作室体现了导师的责任、研究方向与特点,而学生学习具有将自主兴趣学习与企业或导师项目结合,深化提升设计能力与任务驱动匹配的特点。专业工作室的构建,首先必须建章立制,明确工作室的职能。包豪斯学院开放式教育的实质就是提倡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而工作室正是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得到平衡发展的一个契合点。专业工作室的职能就是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和校企合作为核心,从而为学生的自由创造奠定基础。其次是教学组织、管理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案的确定。明确提出学科带头人即导师教授主持工作室的教学和科研,宏观把握教学理念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工作室制的教学实践,不仅在该工作室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实施上要进行高水平的整合构建,对于负责该工作室的教授导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工作室所辖的师资群和学科体系要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实践上对设计项目和案例能系统设计。最后,要完善工作室教学效果的评估指标、加强过程监控措施。教学评估工作,既能反映教学过程的本质,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科发展角度讲,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形成系统的动漫数媒类专业教学体系,但是也正因为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自主性,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监督都提出了新的难题。目前国内各高校大都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表达、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开展教学评估活动。这些指标体系在对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中应遵循科学性、有效性和动态性的原则,不管是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还是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都应该是研究的重点。特别将课程组织、行为管理、学生成绩评定、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
(二)工作室的运行和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学习任务一方面来自导师教授的课题,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的订单。师生共同为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进行教学活动,项目本身以生产一件产品或“作品”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而学生在大一入校时,就根据兴趣、特长,自愿和竞争结合的方式双向选择进入各自工作室进行学习和实践。工作室导师以虚拟公司老板的身份参与管理指导,而学生也以作为一个设计师身份参与实际设计制作的生产过程,定期轮岗,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在实际课题教学中,工作室在接到一个项目或订单后,由导师将任务分解,分派给工作室下属的不同学生小组来独立实施完成。学生小组按照市场调研、设计管理、设计实施、工程督导、综合评价五大类进行细致分工,并且也按照企业部门建制由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项目组织实施。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全权负责,使学生真正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并在围绕大系统运行的前提下,注重对自身个体“业绩”的培养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三)构建依托工作室制的创新型人才评估模式
动漫数媒专业工作室以任务驱使的方式引入,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的介入,使实践教学的内容成为鲜活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到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实现与行业的零距离。依托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科学的艺术类学生创新型人才评价模式,此环节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新时期人才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
对于工作室内学生综合评价的内容主要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企业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产出(学习目标和学习业绩)进行评估,侧重于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分享设计成果,感受和体验项目工作室制的精髓。主要包括1.阶段项目作业考核(占50%):每次项目结束之后,都要进行单元课程的总结汇报,将相关任务的教学资源及学生完成的任务的作品集中展示出来,也可以借此评价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2.专业能力考核(占20%):开发实题库,考核时让每个学生在题库中随机抽取,独立完成,教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分。建立课程网站后,将题库和评分标准挂在课程网站上,平时对照标准进行开放式训练,起到“以考促学”的作用;3.中期方案答辩(占20%):在实用设计阶段进行,一般在毕业设计时启用,完成一个项目方案中期进行预答辩,对项目的选题、完成的进度、数量、质量以及预期效果做一个总体评价,请校外企业专家一起参加;4.国家职业技术资格鉴定考试(占10%):推行双证制,“以证代考”。推荐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组织的国家职业技术资格鉴定考试,获取毕业证的同时,得到职业技术上岗证。
工作室制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平台,突破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之间的条块分割,是培养动漫数媒类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核心。它整合现有的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创作环境和设备利用率,实现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互通共享。同时工作室是开放的学术阵地,加强了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研究性空间的学术能力。工作室有科研,导师有项目,学生有实践机会,反过来促进教学向高层次设计探究和市场转换。这种良性循环,不仅加快了设计水平的提升,形成设计研究特点,而且通过探讨产、学、研为主导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改革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