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外一篇)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二岁的老母亲去世那天,我哭得昏天黑地,年过半百的我,因为爱人早年病逝,孩子又在外地成家,我几乎是每天长在母亲家里,可现在母亲走了,我感觉自己连个去的地方都没有了,那种孤独和无助让我痛不欲生。
  处理完母亲的事情后,二姐就拉着我的手说:“小妹,你来我家陪我几天呗,我有点害怕。”我说:“有姐夫在家,你怕什么呀?”二姐说:“母亲病重这一年我天天在旁伺候,我现在眼前总能看到妈的样子,你陪我两天吧!”我想想,反正自己也是一个人,就跟着二姐来到她家。
  二姐比我大一岁,我俩性格完全不同,她内向、憨厚、实在,而我外向、大大咧咧的那种,在二姐家,她每天早早起来给我做好早餐,让我吃饱后去上班,然后每天临下班时就会收到她的短信说:“小妹,我在家,等你吃饭!”晚饭后再让我陪她溜圈儿。
  一晃母亲的五七过去了,我感觉二姐并不是真的需要我陪伴,就找个理由说有事回到自己家,可头一天刚到家,大姐夫就打电话说自己要出差到外地,求我去他家陪大姐几天,随后两个姐姐总是会以母亲的百日、逢年过节的日子等把我喊去,说商量一下给母亲上坟的事。
  那天,二姐在厨房做饭,我在屋内看书时,桌上她的电话有信息提示,我斜眼一瞧是大姐发来的,就打开看了一下,这一看就看到了她俩的聊天记录,我的眼泪立刻就流了下来……
  原来,她俩是商量好陪我的。
  老妈
  两年前,王强凭借从医的老妈和自己的努力在北京读完大学并留京成家后,老妈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他想接老妈来京一起住,都被老妈说在京住不惯而拒绝。
  一年前的一天,老妈给王強打电话说:“你们结婚快一年了,媳妇还没怀孕吗?”王强说:“怀过了,可我们现在都太忙,担心带不了孩子就没留。”老妈说:“给我带呀,我不是退休了吗!”王强说:“我可不想让你太累,另外,就你那老一套带孩子的方法也不行呀!”老妈没再说什么。
  近日,老妈再次给王强打电话说:“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让我抱孙子啊?”儿子说:“老妈啊,还真是巧了,昨天媳妇检查说又有了,我们正愁留不留呢。”老妈赶紧说:“留啊留啊,这回必须得留!”王强说:“可现在雇个月嫂得两万多,还有过后我们上班谁带孩子等都是问题呀。”老妈说:“这些你们都放心吧,我保证给你们找一个最好的月嫂,然后再找个保姆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
  十月怀胎,转眼到了媳妇分娩的日子,老妈来到王强家,王强问:“你怎么一个人过来的,月嫂呢?”
  老妈看了儿子一眼,然后从随身带的背包里拿出几个小本本递给王强说:“你看吧,这是我这两年的收获!”王强看后递给媳妇,然后紧紧地抱住老妈……
  原来,一年前老妈先后到专业的培训机构,分别参加了月嫂和家政服务培训和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上岗资格证,她带的那几个小本本分别是健康证、月嫂上岗证、家政职业资格证和优秀家政服务师证。
  (责任编辑 徐参文)
其他文献
有个小孩常伏在窗口凝望,山的那一边是什么呢?妈妈告诉他,山的那一边,是海!有一天小孩怀着一種隐秘的向往,登上了那座山顶,然而,山的那一边,还是山!他回家后向妈妈哭诉,妈妈坚定地告诉他,孩子,山的那一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是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那片海就是我们的愿望呀!  孩提时,经济不够发达,我的家境也不富裕,吃一次零食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奢侈。有时,村里来了货郎挑,货担上满是金黄的
期刊
在荆竹有一种回忆,静谧的时候,独自浮想联翩,那是少年最美丽的时光。  在荆竹,中学时光留下了苦乐年华的故事,比如那些年同学们带米带菜。红红清楚地记得妈妈准备菜的过程,妈妈用心备菜的办法一直在她脑海,酸菜洗干净后放入生水中捏了又捏,再放一边菜筐里分散晾干,最后油菜籽榨的油烧开,放点生姜丝炒,香喷喷,而且还能保存几天。妈妈知道我们在中学只能在学校打一点白米饭拌着不能加热的自带酸菜和干萝卜丝、酱蒜、霉豆
期刊
作者简介:蔡中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作协副主席,“微篇小说”发起人。《微篇小说》《中国寓言故事》《当代文学家》《牡丹政协》杂志和《微篇小说报》《华文作家报》主编,《格言》《特别关注》《文苑》《百花园》等杂志签约作家。2017年底,和莫言、王安忆、赵本夫等6人同获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举办的“2017年汪曾祺华语小说奖”。坚持文学创作38年,先后在《人民文学》《小说选刊》《人民日报》等
期刊
作者简介:王苏华,笔名“晓苏”、“苏华”。北京市写作学会理事,章丘市清照文学艺术协会常务理事,金麻雀网刊作家,北京市东城、丰台、大兴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北京小小说沙龙等协会会员。诗歌、散文、小说、寓言、报告文学等作品在《北京青年报》《心灵文苑》《中外精短文学》《中国寓言》《微篇小说》《诗潮》《渔阳文艺》《中华志愿者》《章丘作家》《精短小说》《东城文苑》《稻香湖》《国际日报》《
期刊
作者简介:林细伟,高级讲师,广西省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篇小说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苍梧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约有40万字的散文、小说发表于《南国早报》《法治快报》《广西工人报》《广西粮食》《珠江商报》《微篇小说》《四川人文》《精短小说》《农民文学》《梧州日报》《贺州日报》《西江都市报》《西江月》《文化苍梧》《中华日报》《国际日报》《华文作家报》等报刊。荣获2017年“远进书法杯”中国第二届微篇小说争
期刊
寻找  再见他时,我都不敢认了。他形体消瘦,面黄手粗,脸上皱纹深刻,看上去精神不振,才三十出头的人愣像五十多。  八年前端午节前一天,我去他老家找他,想看看他。可他家的门锁将我拒之门外。邻居告诉我,他除了偶尔过年回来,基本上不在家,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总觉得神神秘秘的。  五年前春节期间,我再次去找他,心想,这次应该可以见到他了吧。可结果只有那把门锁与我打了个照面。邻居告诉我,他今年连过年也没回来
期刊
先生喜茶。喝遍了红茶、绿茶、乌龙茶,总说不如母亲亲手制作的猫刺茶。  年龄愈大,愈是怀念儿时喝过的味道。犹记得第一次到婆家,婆婆就是用这种茶招待我的。那是盛夏的一天,我以女朋友的身份到先生家做客,从县城乘坐客车,颠簸两小时,那弯弯的小路,欢快的溪流,清脆的蝉鸣,有青春作伴,这样的田园风光倒也让我着迷,不经意间就到了团山河。踏上石板桥,只见河水湍急,都快涨到桥面高了。我此刻的心情,就像这澎湃的河水。
期刊
“二得罗,不吃不喝,挺在床上殉情咧!”  “啥?殉情? 七十好几的老男人还殉情,莫把人大牙笑落喽!”  歪靠在垸场边晒日头暖的老嫫嫫们,笑得爬满皱纹的脸上夹得死个把麻蝇(方言指苍蝇)。  “不信?不信俺带你们去他家看看!”大牙板是二得罗的发小,见大家伙不信,急得直跺脚。  于是,大牙板带前,后面跟着三四个老嫫嫫,齐溜溜划着鸭步,奔向二得罗的家。  还冇进二得罗房门,几个嫫嫫便抻长了脖子往房里瞅。一
期刊
借钱  如血的晚霞染红天边,李老爹在回家的路上踽踽独行,他的心很痛。“小全呀,爸爸对不起你,你的大学怕是上不成了,你真不该投生到这样的家庭呀!”李老爹哀怨地自言自语。  小全的妈死得早,这些年李老爹又偏不务正业,沾上了赌博,手中有点钱转眼间就被他输掉了,是小全的奶奶省吃俭用供小全读的书。小全临近高考时,奶奶积劳成疾,撒手人寰了。  十天前,小全回到家的时候,李老爹正坐在院子里抽烟。“爸,俺考上了北
期刊
窗口的丝瓜  一走到窗口,老杨就看到了丝瓜藤。那藤蔓很倔强地从西边一直走到东边,然后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往窗口长。  黄色的丝瓜花,一朵一朵,像一个个不害臊的喇叭。慢慢地,喇叭变成了棒槌,难看的棒槌。  真是霸道!这丝瓜真是霸道!老杨看一次就在心里罵一次。慢慢地,棒槌的颜色由青转白,最后风干成了丝瓜藤上的装饰。  不过,丝瓜藤又爬上了二楼的窗口,手掌一样的叶子,在风中招摇,黄色的小花仿佛一个闹脾气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