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教育 优化教学效果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情感教育则是主要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于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珠玉满盘、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沈复笔下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腔难言的委屈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景,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孔子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统。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翻译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总体来说,都是闪耀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邀游、感受、领略、欣赏,在这种心灵与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享受文中的妙趣。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己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学习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关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
  不同的学习都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将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情感体验,从而增强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这才是最终的教育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434315湖北省公安县斑竹垱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柳中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柳中生对英语的接受能力,讲述了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如:语言交流贴近学生生活,课堂导八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课堂反馈注重学生参与。  【关键词】导入 反馈 语言交流 设疑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感到英语枯燥难学,表现出信心不足、兴趣不大,有的甚至放弃不学。但是,如果我们注重提高教学艺术,利用教材中语言的内
期刊
初中学生曾在小学就学过几种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语言交流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不尽人意。汉语交流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
期刊
0、1、2、3、4、5、6、7、8、9这个数字符号是由古印度人创造的,印度还发明了现一般通用的计数法。7世纪至8世纪,阿拉伯帝国曾征服中亚一带,阿拉伯人吸取了印度10个数字的计数法,并加以改进。把它传到欧洲。因此,欧洲人称之为“阿拉伯数字”,我们也称为“阿拉伯数字”,这实在是埋没了古印度人的功劳(当然,阿拉伯人在传播东、西方文化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期刊
读者不必惊骇这个有些骇人听闻的论题,作者之本意并非想“复辟”,想把学生重新由安全的封闭式管理推入以往放任自流的境地。  先说个并非杜撰的故事:我邻居有一女孩,在班上学习可算是一流的,可性情孤僻,回家就窝在家里,不喜欢出门,也不喜欢交友。去年该女孩考上了贵阳的一所比较有名的高中。她所在的学校为了配合交通法规的宣传,除让学生了解些交通知识外,也让学生认识一下车辆结构,学习些驾驶知识,让学生跟驾驶员交朋
期刊
新的教育观念强调,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教育中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学校、教师应该认识并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各有其特点,都能进步,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公正就成为学校及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具体表现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    一、按分数分班,就极不公平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领导认为,把分数高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学习。语音不仅是语言的本质,也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初学者语音的理论:英汉音素比较法介绍了英语和汉语音素比较的分析方法,教师通过比较和对比,使学生能得到发音的要点;语义音素分析法是一种教师通过分析每个语又单位(句型、词汇)的音素构成,来使学生识别音素如何构成语义的方法;综合听说法则是一种通过反复听说训练使学生形成正确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聋校的职业教育和其他职业教育一样迅速得到发展,为国家输送了很多残而不废的合格劳动者。然而,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对特殊教育的投入不足,聋校职业教育面临着师资短缺、办学条件差、生源不足、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笔者就其如何摆脱这些困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    一、采取多项措施弥补教师的不足    聋校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职
期刊
Abstract: The grammar teaching is one of the key links in Englishteaching. At present, not understandingmorphology and syntax correctly, somestudents lose self-confidencein learning English gradually.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教育,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是新世纪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社会需要和素质要求。开展创造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陶行之先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是它能启发解放青少年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知识、能力、人格的有机融合和促进,是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