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地质找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地质找矿效果的完善方法。
【关键词】提高;地质找矿;效果;方法
引言:
在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行业的生产发展或多或少的都涉及到矿产资源的需求。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实际上极为紧张,依据相关的数据来看,我国在2020年,就会出现煤、铁、锰等主要矿产紧缺的现象。下文主要针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制约地质找矿取得突破的主观因素
(一)工作中没有处理好地质与其它工作手段的关系。近年来,我们在找矿工作中不是“以地质观察为基础,以地质工作为中心开展”,没有认识到其它方法是“补充”地质观察的不足,为地质解释和深入工作提供依据。忽视了地质填图和工程地质编录在找矿中的重要性,多数项目的地质填图只是为完成填图任务为目的,而忽视了“找矿”的真正目的,对与矿产、矿化关系密切的构造、蚀变带等信息基本上没有填出来。在工作中过多地依赖物化探,基本上采用“填图划条线——物化探划个圈——钻探打个眼”的工作模式。因地质填图工作的质量不高,对某些地质特征未调查清楚,造成找矿工作失误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地质找矿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由于地质找矿工作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的特征,不能像其他产业那样仅仅根据效益情况当年实施分配,目前所采用的薪酬政策难以对完成工作量多少、工作成效的大小作不同的兑现,矿权转让和矿业开发的效益还不能很好体现,不能(也没有)及时对相关人员实行相应的奖励政策。针对项目立项、矿权运作及找矿成果等方面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的政策尚未出台,知识、技术、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及股(期)权激励等激励机制或政策规定未曾建立或制定。因此,从业人员没有紧迫感也没有对获得较好找矿成果而得到相应回报的期望,产生了只要完成年度设计工作量就万事大吉而不问探矿工程见矿与否、不关心找矿绩效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找大矿、找好矿的积极性。
(三)基础地质工作投人较少,找矿突破缺乏保障。我国在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财政收入都是来自于我国中央财政资金的投入,地质找矿在工作上都是依靠多年以前的地质资料,新的基础地质资料补充不够充分。虽然中央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基金到地质勘查阶段中,但是对前期的基础地质工作的保障仍所有缺乏,这就直接导致了后期大量的资金投人过于盲目。就以青海省为例,青海省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找矿潜力非常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地质矿产的面积比较大,再加上青海省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在勘探资金的长期投人上有着明显的不足,这就导致了基础地质研究与资源勘查的程度比较低下,促使矿产可采储量在保守估计的储量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
(四)商业性地质勘查资金投人的周期较短。很多投资人为了能够加快矿业开发的速度,在地质勘查的客观规律上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行动,例如要求地勘单位过分地缩短勘察周期,这就出现了盲目勘察与勘察不彻底的现象。地质勘察工作是一个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过分地违背客观规律,将会造成勘察程度偏低以及不合理浪费的情况。
二、加强地质找矿技术的方法
(一)对找矿信息进行完善,合理安排勘测。在地质找矿过程中,应及时补充完善找矿信息,从而为找矿工作的开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找矿信息应确保其准确性,并及时进行更新以调整现场勘测任务的安排,合理规划找矿方法的综合应用,从而实现有序地开展找矿作业,提高找矿效率。
(二)加强业务培训,掌握规范规程。1999年开始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土资源部相继发布了《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及17个单矿种规范。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也相继下发了基础地质工作的系列化标准,地质工作全过程(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的技术质量要求基本完善。但是在实际地质工作中执行时偏颇较大,究其原因是对这些标准、规范、规程的学习、理解、执行不够。因此应加强培训,培训的重点是项目负责人、地质组长和技术人员,使他们真正了解、理解、掌握标准规范规程规章,正确执行运用标准规范规程规章。
(三)地质找矿中化探的应用。化探是地球化学找矿法的简称,矿床学和地球化学是其基础理论,对地球化学分散晕(流)是其主要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有关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分散、分布规律进行调查,达到发现矿体和矿床的目的的一种找矿方法。由于矿体的次生晕和原生晕的规模比成矿元素小得多,所以其可以成为找矿重要目标。成矿元素分散的介质种类相对较多,晕的迁移距离相对较大,所以通过对地球化学晕的研究可以发现埋藏很深的矿体和新类型、难识别的矿床。油气、金属、非金属等不同的矿床类型和众多的矿种都可以用化探法可寻找,化探法本身途径也从单一的地面发展到空中、地下、水中等;应用范围也从单一的土壤测量发展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气体测量、水化学、分散流等。各种化探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有相应的采样对象和形成相当的成矿元素分散晕的地球化学前提,如岩石测量法要求有足够的能够采样的岩石露头和形成原生晕的地质条件。因此,在找矿工作中对各种化探方法的选择必须结合研究区的具体地质条件进行。
(四)物化探技术。物探技术和化探技术被简称为物化探技术,其技术原理是根据对勘探地区的地质物理特征及化学性质进行勘探,通过勘探了解该区域的放射、磁力、重力、地温等情况,以此推断该地区的非金属矿、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等矿藏情况。相对于其他勘探技术,物化探技术可以准确有效地确定勘探区的矿藏情况,节省了大量时间,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地质找矿中。近几年找矿技术逐渐成熟,出现了多样找矿技术,但物化探技术仍然是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根据矿产性质的差异,相应的找矿方法也存在差异,有时物探技术和化探技术也分开使用。如找金属矿时,在找矿工作中化探技术更占优势;又如找非金属矿时,则比较合适物探技术。但是通常两者会结合一起勘探,我国通过采用物化探技术也找到了许多矿产资源。
(五)组合优化物化探方法。由于同一勘探地,常常存在多种矿藏,且地质情况复杂,所以在地质找矿中通常采用不同的物化探方法进行组合。地质探矿找矿涉及的内容繁多,工作环境艰苦,通常通过将多种可行的物化探技术组合起来,来更好的保证找矿效果和找矿质量。通过组合组合优化物化探方法,提高物化探工作效率,降低找矿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国外地质找矿技术的发展应用
一是建立以“事前立项”为主改为“事后申请”为主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申报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矿产资源赋存的可能性和项目的可信度等方面進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审核后,参照国家其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做法,由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根据年度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金计划安排,采取地质勘查经费预拨的方式,次年以费用支出凭证为依据审查确定该项目决算数,而后按项目类别、比例予以补助结算多退少补二是建立符合国内外财务会计制度的资金核算方式。《国外矿产资源勘查风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专项资金按照国内项目承担单位执行的财会制度和项目所在国的有关规定进行财务核算。根据此条规定,结合地质勘查项目的实际情况,可有两种核算方式可供选择。
结束语
当前找矿工作和方法已经从地表找矿转变到深部找矿“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领域的发展与融合,要求业内人士从综合技术角度的使用找矿技术,提高了找矿质量,使用先进的地球物理精密仪器测量已经相当普遍,获得准确详细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也并非难事,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并指导生产也是今后地质勘探行业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梦楠.关于地质找矿方法的综合运用[J].科技风,2014,19:135.
[2]张东.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的方法探究[J].河南科技,2014,13:191.
[3]温常贵.论制约地质找矿取得突破的主观因素与对策[J].华北国土资源,2014,05:98+101.
【关键词】提高;地质找矿;效果;方法
引言:
在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行业的生产发展或多或少的都涉及到矿产资源的需求。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实际上极为紧张,依据相关的数据来看,我国在2020年,就会出现煤、铁、锰等主要矿产紧缺的现象。下文主要针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制约地质找矿取得突破的主观因素
(一)工作中没有处理好地质与其它工作手段的关系。近年来,我们在找矿工作中不是“以地质观察为基础,以地质工作为中心开展”,没有认识到其它方法是“补充”地质观察的不足,为地质解释和深入工作提供依据。忽视了地质填图和工程地质编录在找矿中的重要性,多数项目的地质填图只是为完成填图任务为目的,而忽视了“找矿”的真正目的,对与矿产、矿化关系密切的构造、蚀变带等信息基本上没有填出来。在工作中过多地依赖物化探,基本上采用“填图划条线——物化探划个圈——钻探打个眼”的工作模式。因地质填图工作的质量不高,对某些地质特征未调查清楚,造成找矿工作失误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地质找矿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由于地质找矿工作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的特征,不能像其他产业那样仅仅根据效益情况当年实施分配,目前所采用的薪酬政策难以对完成工作量多少、工作成效的大小作不同的兑现,矿权转让和矿业开发的效益还不能很好体现,不能(也没有)及时对相关人员实行相应的奖励政策。针对项目立项、矿权运作及找矿成果等方面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的政策尚未出台,知识、技术、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及股(期)权激励等激励机制或政策规定未曾建立或制定。因此,从业人员没有紧迫感也没有对获得较好找矿成果而得到相应回报的期望,产生了只要完成年度设计工作量就万事大吉而不问探矿工程见矿与否、不关心找矿绩效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找大矿、找好矿的积极性。
(三)基础地质工作投人较少,找矿突破缺乏保障。我国在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财政收入都是来自于我国中央财政资金的投入,地质找矿在工作上都是依靠多年以前的地质资料,新的基础地质资料补充不够充分。虽然中央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基金到地质勘查阶段中,但是对前期的基础地质工作的保障仍所有缺乏,这就直接导致了后期大量的资金投人过于盲目。就以青海省为例,青海省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找矿潜力非常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地质矿产的面积比较大,再加上青海省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在勘探资金的长期投人上有着明显的不足,这就导致了基础地质研究与资源勘查的程度比较低下,促使矿产可采储量在保守估计的储量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
(四)商业性地质勘查资金投人的周期较短。很多投资人为了能够加快矿业开发的速度,在地质勘查的客观规律上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行动,例如要求地勘单位过分地缩短勘察周期,这就出现了盲目勘察与勘察不彻底的现象。地质勘察工作是一个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过分地违背客观规律,将会造成勘察程度偏低以及不合理浪费的情况。
二、加强地质找矿技术的方法
(一)对找矿信息进行完善,合理安排勘测。在地质找矿过程中,应及时补充完善找矿信息,从而为找矿工作的开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找矿信息应确保其准确性,并及时进行更新以调整现场勘测任务的安排,合理规划找矿方法的综合应用,从而实现有序地开展找矿作业,提高找矿效率。
(二)加强业务培训,掌握规范规程。1999年开始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土资源部相继发布了《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及17个单矿种规范。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也相继下发了基础地质工作的系列化标准,地质工作全过程(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的技术质量要求基本完善。但是在实际地质工作中执行时偏颇较大,究其原因是对这些标准、规范、规程的学习、理解、执行不够。因此应加强培训,培训的重点是项目负责人、地质组长和技术人员,使他们真正了解、理解、掌握标准规范规程规章,正确执行运用标准规范规程规章。
(三)地质找矿中化探的应用。化探是地球化学找矿法的简称,矿床学和地球化学是其基础理论,对地球化学分散晕(流)是其主要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有关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分散、分布规律进行调查,达到发现矿体和矿床的目的的一种找矿方法。由于矿体的次生晕和原生晕的规模比成矿元素小得多,所以其可以成为找矿重要目标。成矿元素分散的介质种类相对较多,晕的迁移距离相对较大,所以通过对地球化学晕的研究可以发现埋藏很深的矿体和新类型、难识别的矿床。油气、金属、非金属等不同的矿床类型和众多的矿种都可以用化探法可寻找,化探法本身途径也从单一的地面发展到空中、地下、水中等;应用范围也从单一的土壤测量发展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气体测量、水化学、分散流等。各种化探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有相应的采样对象和形成相当的成矿元素分散晕的地球化学前提,如岩石测量法要求有足够的能够采样的岩石露头和形成原生晕的地质条件。因此,在找矿工作中对各种化探方法的选择必须结合研究区的具体地质条件进行。
(四)物化探技术。物探技术和化探技术被简称为物化探技术,其技术原理是根据对勘探地区的地质物理特征及化学性质进行勘探,通过勘探了解该区域的放射、磁力、重力、地温等情况,以此推断该地区的非金属矿、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等矿藏情况。相对于其他勘探技术,物化探技术可以准确有效地确定勘探区的矿藏情况,节省了大量时间,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地质找矿中。近几年找矿技术逐渐成熟,出现了多样找矿技术,但物化探技术仍然是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根据矿产性质的差异,相应的找矿方法也存在差异,有时物探技术和化探技术也分开使用。如找金属矿时,在找矿工作中化探技术更占优势;又如找非金属矿时,则比较合适物探技术。但是通常两者会结合一起勘探,我国通过采用物化探技术也找到了许多矿产资源。
(五)组合优化物化探方法。由于同一勘探地,常常存在多种矿藏,且地质情况复杂,所以在地质找矿中通常采用不同的物化探方法进行组合。地质探矿找矿涉及的内容繁多,工作环境艰苦,通常通过将多种可行的物化探技术组合起来,来更好的保证找矿效果和找矿质量。通过组合组合优化物化探方法,提高物化探工作效率,降低找矿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国外地质找矿技术的发展应用
一是建立以“事前立项”为主改为“事后申请”为主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申报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矿产资源赋存的可能性和项目的可信度等方面進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审核后,参照国家其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做法,由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根据年度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金计划安排,采取地质勘查经费预拨的方式,次年以费用支出凭证为依据审查确定该项目决算数,而后按项目类别、比例予以补助结算多退少补二是建立符合国内外财务会计制度的资金核算方式。《国外矿产资源勘查风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专项资金按照国内项目承担单位执行的财会制度和项目所在国的有关规定进行财务核算。根据此条规定,结合地质勘查项目的实际情况,可有两种核算方式可供选择。
结束语
当前找矿工作和方法已经从地表找矿转变到深部找矿“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领域的发展与融合,要求业内人士从综合技术角度的使用找矿技术,提高了找矿质量,使用先进的地球物理精密仪器测量已经相当普遍,获得准确详细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也并非难事,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并指导生产也是今后地质勘探行业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梦楠.关于地质找矿方法的综合运用[J].科技风,2014,19:135.
[2]张东.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的方法探究[J].河南科技,2014,13:191.
[3]温常贵.论制约地质找矿取得突破的主观因素与对策[J].华北国土资源,2014,05: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