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人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还体现在人们精神需要的满足。音乐带给人们的心理慰藉是其他物质财富所不能比拟的。在形式多样的音乐表演艺术中有一种给人们带来独特的享受,合唱。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艺术是人们在工作之余加强人际交流沟通的手段之一。本文将着力探讨合唱的共性特征、合唱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及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
一、合唱概述
合唱是指两种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承担的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音乐表演。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合唱分为不同的形式,但总体上人们趋向于将合唱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两种基本形式:同声合唱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合唱由男声和女声混合而成。另外按声部的多少可以分为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和四部合唱等。
二、合唱的共性特征
(一)合唱具有音色丰富的特征
合唱中的音色包括男女高、中、低声部所有的抒情种类、戏剧等以及每个个体的不同音色。
(二)合唱具有音响层次多的特征
合唱是多声部音乐,和弦、和弦的转位、不同的力度等级、不同的音色变化以及不同的声部组合都可以产生不同的音响层次和效果。
(三)合唱具有力度变化大的特征
合唱所包括的力度范围从最弱的PPP到最强的FFF,而这些远远不是个体所能够胜任的。
(四)合唱具有表现力强的特征
合唱可以表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既可以是主调音乐又可以是复调音乐,当然也不论历史时期和作品风格,都可以在合唱中得到完美演绎。
(五)合唱具有音域宽广的特征
合唱的音域是所有参与者音域的综合,从男低声部的最低音到女高声部的最高音可达到三个半至四个八度。
三、合唱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于问题的分析
(一)如何挑选优秀的合唱队员
对于优秀的合唱队员的挑选可以参照三个方面的准则
1.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的学生
音乐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在一天的忙碌之后享受一下音乐带来的清新是每一个勤劳的蚁族的首要选择,因此,音乐广为人们接受和喜爱。人们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也是在情理之中,对于合唱队员的选择以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为条件并不算过分,这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检测一个人对于所喜爱的事物的坚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只有对于所喜欢的事物付出才会坚持。挑选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当合唱队员可以从整体上拔高合唱队的水准。而对于这个基础的考核可以乐理知识、识谱、声乐基础、视唱练耳的掌握程度为参照。
2.音色条件相当不错的学生
大學生普遍喜欢参加文艺社团,倘若没有一定的功力就没有自信去 报名参加,因此合唱队可以从一些社团之中挑选有不错音色 的 选手以充实自己 的力量。
3.形象气质俱佳的学生
由于合唱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要 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在挑选合唱队员时不得不兼顾观众对于视觉享受 的需求。在挑选合唱队员时尽量吸收身材比例匀称、气质上乘的学生,这样的人才队伍比较容易结合作品内涵和风格编排队形,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二)如何对合唱队员进行训练
1.发声的训练
一般而言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中声区作为训练的出发点,以期掌握基本的 发声方法,锻炼和调节口腔肌肉以适应合唱的要求。
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是声乐学习的入门,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以这个基础为基点开始练习,把基础夯实,否则欲速则不达。第二阶段是在完成中声区训练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共鸣与气息的配合训练,做好换声区的训练以为进入下一声区—头声区的训练做铺垫。由于这一阶段的练习非常重要而要耗费相当长的 时间,学习者不可因此焦躁,而要有耐心的练习巩固这一音域以为进入高声区的练习做准备。第三阶段是最后环节的训练—高声区的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可以参照比较巩固上两个音域的练习经验,在打好上两个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音域,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做较为复杂的发声练习以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
另外这一阶段的练习要特别注意低、中、高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尽量不要 出现裂痕,重点加强头声区的训练以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的。
2.呼吸的训练
对于呼吸的训练要采取适宜 的原则,即采用实际的可操作的训练方法。此项训练是要学生明白呼吸是合唱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因而必须加以重视。呼吸训练可以采取做闻香气的动作和抽泣的动作。闻香气的动作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经过一定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打开喉咙技巧。歌唱的吐气以缓慢均匀为主,让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采用吐气—停—吐气—停的训练模式,而且要特别注意停时的状态。
3.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咬字与吐字是歌唱技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娴熟的咬字吐字驾驭技巧是优秀的歌唱者必备素养。咬字吐字不仅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 的传达出来更是为了正确的咬字吐字技巧与发声结合起来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从而精确形象的表达歌曲 的思想感情,使得歌声充满感染力。在对学生进行咬字与吐字训练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轻声或半声演唱母音变化较少的练习曲,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另外教师要着重提出容易混淆的字音及地区方言以便进行单独训练,及时发现纠正错误的发音习惯。还要加强不同声母口型的训练,让学生养成圆润自然的发音习惯,以保证合唱时各个个体声音协调统一,整体的合唱水平得以提高。
4.站姿的训练
统一而标准的站姿是整个合唱队伍发音协调的基础,在进行合唱训练时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站姿训练。另外良好 的站姿还有助于减缓身体疲劳提高合唱的效率。正确的排练站姿应该是身体自然站直放松,并且稍微前倾,两脚要与肩同宽或是一前一后,颈部放松,不耸肩,眼睛平视前方,使全身处于一种兴奋积极 状态。 5.声音融合的训练
与独唱相比合唱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声音的高度融合,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任个体声音突出就会破坏合唱原有的整齐和谐的感觉。达到声音融合的训练要注重两点。其一,要做到声部内的声音融合。①要将发声器官及气息运用的相对一致性贯穿始终。②要巩固强化声音表情器官一致性的训练。一个好的合唱团体往往具有很强的包容力,它不会因为某个成员的细微失误而导致太大的质量下滑,而想要使这个团体维持稳定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维持声乐教师的稳定。如果声乐教师经常调换就可能会由于对于声音和唱法理解 的差异而产生细微的声音差别。③加强合唱队员的声音融合意识,为了整体的和谐在必要时牺牲自己声音中的特色。④加强学生对于正确的 符合合唱艺术要求的声音概念。其二,要做到声部之间的声音融合。合唱对于声部的区分要求非常高,男女高、中、低音是界定非常清晰的概念,因此音乐教师必须严格划分每个 声部的位置合理安排合唱队员的角色定位,使得各个声部相互包容、协调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性。
6.对于声乐鉴赏的训练
学生对于音乐的领悟与欣赏能力自然不如专业的音乐教师,所以教师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上面是大有可为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参加由教育部通过的适合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的水准的音乐演奏会,让学生在现场感受专业的合唱队的魅力所在。同时对于合唱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一定要加强对于合唱的理论鉴赏的指导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之所以如此的道理。
(三)如何综合把握整个训练过程
当前我国的高校音樂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国外同龄人相比处于劣势地位,这是由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所决定的,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对于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于音乐素养的重视程度,音乐往往作为一门辅修课列入中国 的义务教育课程。直到新课改的出现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艺术类课程才被家长所重视。所以当前乃至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学生的音乐素养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依据这个基本情况音乐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有所参考。而在合唱训练时教师把握的训练课程也是在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制定的。例如合唱歌曲的选择、风格分析、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表达该作品内涵所应用到的音乐表达技巧等等。教师能够较好的把握整体合唱训练过程是整个合唱团队专业素质提高的保障。
四、结语
总之,由于合唱在表达音乐作品方面具有个人独唱所不具备的特质而成为音乐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高校合唱专业的开设将使得合唱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接受和喜爱。而要产生高质量的合唱队伍必须要靠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教师为学生两声定制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学生积极参与合唱训练,必然使合唱达到理想的水平,为热爱合唱艺术的观众朋友展示一场又一场高质量的视听盛宴和音乐美的欣赏。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lO4
[2]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
[3]吴岳添.法国小说发展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
[4]周小静.西洋歌剧简史与名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5]张世华.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7]音乐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人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还体现在人们精神需要的满足。音乐带给人们的心理慰藉是其他物质财富所不能比拟的。在形式多样的音乐表演艺术中有一种给人们带来独特的享受,合唱。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艺术是人们在工作之余加强人际交流沟通的手段之一。本文将着力探讨合唱的共性特征、合唱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及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
一、合唱概述
合唱是指两种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承担的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音乐表演。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合唱分为不同的形式,但总体上人们趋向于将合唱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两种基本形式:同声合唱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合唱由男声和女声混合而成。另外按声部的多少可以分为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和四部合唱等。
二、合唱的共性特征
(一)合唱具有音色丰富的特征
合唱中的音色包括男女高、中、低声部所有的抒情种类、戏剧等以及每个个体的不同音色。
(二)合唱具有音响层次多的特征
合唱是多声部音乐,和弦、和弦的转位、不同的力度等级、不同的音色变化以及不同的声部组合都可以产生不同的音响层次和效果。
(三)合唱具有力度变化大的特征
合唱所包括的力度范围从最弱的PPP到最强的FFF,而这些远远不是个体所能够胜任的。
(四)合唱具有表现力强的特征
合唱可以表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既可以是主调音乐又可以是复调音乐,当然也不论历史时期和作品风格,都可以在合唱中得到完美演绎。
(五)合唱具有音域宽广的特征
合唱的音域是所有参与者音域的综合,从男低声部的最低音到女高声部的最高音可达到三个半至四个八度。
三、合唱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于问题的分析
(一)如何挑选优秀的合唱队员
对于优秀的合唱队员的挑选可以参照三个方面的准则
1.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的学生
音乐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在一天的忙碌之后享受一下音乐带来的清新是每一个勤劳的蚁族的首要选择,因此,音乐广为人们接受和喜爱。人们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也是在情理之中,对于合唱队员的选择以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为条件并不算过分,这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检测一个人对于所喜爱的事物的坚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只有对于所喜欢的事物付出才会坚持。挑选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当合唱队员可以从整体上拔高合唱队的水准。而对于这个基础的考核可以乐理知识、识谱、声乐基础、视唱练耳的掌握程度为参照。
2.音色条件相当不错的学生
大學生普遍喜欢参加文艺社团,倘若没有一定的功力就没有自信去 报名参加,因此合唱队可以从一些社团之中挑选有不错音色 的 选手以充实自己 的力量。
3.形象气质俱佳的学生
由于合唱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要 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在挑选合唱队员时不得不兼顾观众对于视觉享受 的需求。在挑选合唱队员时尽量吸收身材比例匀称、气质上乘的学生,这样的人才队伍比较容易结合作品内涵和风格编排队形,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二)如何对合唱队员进行训练
1.发声的训练
一般而言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中声区作为训练的出发点,以期掌握基本的 发声方法,锻炼和调节口腔肌肉以适应合唱的要求。
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是声乐学习的入门,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以这个基础为基点开始练习,把基础夯实,否则欲速则不达。第二阶段是在完成中声区训练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共鸣与气息的配合训练,做好换声区的训练以为进入下一声区—头声区的训练做铺垫。由于这一阶段的练习非常重要而要耗费相当长的 时间,学习者不可因此焦躁,而要有耐心的练习巩固这一音域以为进入高声区的练习做准备。第三阶段是最后环节的训练—高声区的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可以参照比较巩固上两个音域的练习经验,在打好上两个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音域,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做较为复杂的发声练习以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
另外这一阶段的练习要特别注意低、中、高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尽量不要 出现裂痕,重点加强头声区的训练以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的。
2.呼吸的训练
对于呼吸的训练要采取适宜 的原则,即采用实际的可操作的训练方法。此项训练是要学生明白呼吸是合唱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因而必须加以重视。呼吸训练可以采取做闻香气的动作和抽泣的动作。闻香气的动作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经过一定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打开喉咙技巧。歌唱的吐气以缓慢均匀为主,让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采用吐气—停—吐气—停的训练模式,而且要特别注意停时的状态。
3.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咬字与吐字是歌唱技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娴熟的咬字吐字驾驭技巧是优秀的歌唱者必备素养。咬字吐字不仅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 的传达出来更是为了正确的咬字吐字技巧与发声结合起来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从而精确形象的表达歌曲 的思想感情,使得歌声充满感染力。在对学生进行咬字与吐字训练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轻声或半声演唱母音变化较少的练习曲,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另外教师要着重提出容易混淆的字音及地区方言以便进行单独训练,及时发现纠正错误的发音习惯。还要加强不同声母口型的训练,让学生养成圆润自然的发音习惯,以保证合唱时各个个体声音协调统一,整体的合唱水平得以提高。
4.站姿的训练
统一而标准的站姿是整个合唱队伍发音协调的基础,在进行合唱训练时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站姿训练。另外良好 的站姿还有助于减缓身体疲劳提高合唱的效率。正确的排练站姿应该是身体自然站直放松,并且稍微前倾,两脚要与肩同宽或是一前一后,颈部放松,不耸肩,眼睛平视前方,使全身处于一种兴奋积极 状态。 5.声音融合的训练
与独唱相比合唱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声音的高度融合,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任个体声音突出就会破坏合唱原有的整齐和谐的感觉。达到声音融合的训练要注重两点。其一,要做到声部内的声音融合。①要将发声器官及气息运用的相对一致性贯穿始终。②要巩固强化声音表情器官一致性的训练。一个好的合唱团体往往具有很强的包容力,它不会因为某个成员的细微失误而导致太大的质量下滑,而想要使这个团体维持稳定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维持声乐教师的稳定。如果声乐教师经常调换就可能会由于对于声音和唱法理解 的差异而产生细微的声音差别。③加强合唱队员的声音融合意识,为了整体的和谐在必要时牺牲自己声音中的特色。④加强学生对于正确的 符合合唱艺术要求的声音概念。其二,要做到声部之间的声音融合。合唱对于声部的区分要求非常高,男女高、中、低音是界定非常清晰的概念,因此音乐教师必须严格划分每个 声部的位置合理安排合唱队员的角色定位,使得各个声部相互包容、协调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性。
6.对于声乐鉴赏的训练
学生对于音乐的领悟与欣赏能力自然不如专业的音乐教师,所以教师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上面是大有可为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参加由教育部通过的适合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的水准的音乐演奏会,让学生在现场感受专业的合唱队的魅力所在。同时对于合唱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一定要加强对于合唱的理论鉴赏的指导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之所以如此的道理。
(三)如何综合把握整个训练过程
当前我国的高校音樂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国外同龄人相比处于劣势地位,这是由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所决定的,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对于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于音乐素养的重视程度,音乐往往作为一门辅修课列入中国 的义务教育课程。直到新课改的出现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艺术类课程才被家长所重视。所以当前乃至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学生的音乐素养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依据这个基本情况音乐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有所参考。而在合唱训练时教师把握的训练课程也是在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制定的。例如合唱歌曲的选择、风格分析、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表达该作品内涵所应用到的音乐表达技巧等等。教师能够较好的把握整体合唱训练过程是整个合唱团队专业素质提高的保障。
四、结语
总之,由于合唱在表达音乐作品方面具有个人独唱所不具备的特质而成为音乐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高校合唱专业的开设将使得合唱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接受和喜爱。而要产生高质量的合唱队伍必须要靠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教师为学生两声定制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学生积极参与合唱训练,必然使合唱达到理想的水平,为热爱合唱艺术的观众朋友展示一场又一场高质量的视听盛宴和音乐美的欣赏。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lO4
[2]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
[3]吴岳添.法国小说发展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
[4]周小静.西洋歌剧简史与名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5]张世华.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7]音乐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