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米在中国冠以“大”字,被称为大米,是餐桌上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之一。它给人饱足感,味道温和,不会压倒其他肉类、菜肴的美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米面为主,薯类为辅”的平衡饮食模式,不仅仅是出于营养学的考虑,还带着饮食文化的背景。旅居西方国家的中国人,虽靠面包、马铃薯、豆类等能获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但切断米饭供应的中国胃,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怎么吃都不满足。用土灶柴锅做出的米饭,颗颗分明粒粒晶莹,那带着热度的香气萦绕着世世代代的乡愁。而如今一代代改进的电饭煲们,始终是朝着做出一锅无限接近柴火饭的目标前进的。
电饭煲的成长史
不过,最初想到用电当热源做米饭的是日本人,他们给装有米和水的木盒两端安上电极,利用水的导电性,靠电流产生的热量来煮米饭。这种极其危险的做饭方式很不稳定,且无法在家使用。
1945年,日本三菱公司发明了家用电饭煲,严格意义来说,这是一种用电来加热的锅而已,需要人工时时看护,技术并不成熟。此后,各个公司都在改进三菱的电饭煲雏形,但效果并不好,市场认可度也不高。
直到1956年圣诞节前夕,第一个自动电饭煲上市了。历时5年的开发时间,日本东芝公司用“双锅间接烹饪”的方式,实现了自动煮饭功能。锅分内外两层,外锅放水,内锅放米放水,给外锅通电,通过水浴给内锅加热,很像现在的隔水电炖锅,但两层之间多一个温度传感器以及弹开装置,当外锅水分被烧干,温度急剧上升超过100℃达到阈值时,自动弹开断电,停止加热,通过锅体的余温,将内锅的米饭煮好。因为安全又便利,再加上强势的宣传,700个试制的电饭煲热卖,大受主妇们的好评。现代生活节奏很快,节约时间,不占着灶头的第一代电饭煲虽昂贵,却成了刚需,引领了厨房革命。随即,东芝公司每月生产20万个电饭煲供应日本市场,4年后,日本一半的家庭都拥有了电饭煲。
1960年,第一个带有保温功能的电饭煲上市了,这意味着人们可以临睡前做米饭,然后第二天早晨吃到65℃保温的热米饭(日本人民习惯于早餐吃米饭)。更重要的设计变革是,使用精度更好的金属温度感应装置,可以直接用电加热内锅,而不必担心夹生或烧焦。与“精确的温度感应”相对应的是,要用比不锈钢传热更好的金属材质,铝合金內锅外加不粘涂层成了主流配置。第二代电饭煲不再有复杂结构的外锅,而内锅(内胆)的称呼却沿用至今。目前市场上入门级电饭煲多为此类机械式,启动加热需要人工按下煮饭的拨片。
到1979年时,也就是中国家庭刚刚开始普及由广东地区厂家出品制造的第二代电饭煲时,日本市场出现了微电脑版的第三代电饭煲,通过半导体电热传感装置,可编程的微电脑芯片,简单的几个按钮,就能实现除了蒸米饭外,煮粥、煲汤、蒸菜等烹饪功能。这也是如今市场上的主流低中端电饭煲。
而此刻的西方国家,虽是早几个世纪前就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能,但除了西班牙海鲜饭类的菜肉烩饭,稻米的主流吃法是传统甜点米布丁,法国人每人每年不过吃掉两公斤大米,美国人每人每年也只消耗五公斤而已,自是不怎么需要电饭煲。随着爱吃米饭的亚洲人定居在世界各地,也将电饭煲这一厨房必备电器带到了全世界。
电饭煲技术进步的下一个大的转折点出现在1988年,松下公司创新了第一个感应加热(IH)电饭煲。第四代电饭煲最革新的地方在于,改变了以往通过电发热盘-内胆底部加热-热传导的方式,而是用类似电磁炉的原理,让线圈包裹整个锅体,电流通过线圈后产生磁场,又会让金属材质的内锅直接产生电流直接发热,整个锅体迅速升温、受热更均匀,因此做出的米饭也更接近土灶柴锅的效果。这也是国人前些年疯狂从日本人肉背回高端电饭煲的主要原因,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需求,日本厂家们还专门开发了适合220V电压的海外版本。
如何选购电饭煲
有必要买日本进口锅吗?那可是来自发明了电饭煲的国度啊,应该比国产的好吧?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家里的家电们,比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等,您可知道它们都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不同价位、不同品牌的进口、国产家电之间的技术差别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近些年国产电饭煲们也不乏价格适中又好用的。笔者一贯遵从“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这一添置原则,也就是根据自家的需求来选择价位合适、功能够用的产品。
在购买电饭煲前,您不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家人是否真的很在乎米饭的口感?
是否能明显感受到米饭的不同?
究竟是换一款更好吃的米就能满足需求?还是升级自己的电饭煲用相同的米做出更好吃的饭?
是否有针对自家喜欢长粒米或是圆粒米的专用烹饪模式?
是否愿意为口感最好,但长达75分钟的精煮模式改变自己的做饭时间安排?
是否会用电饭煲来煲汤煮粥等?这些功能的使用频率能有多高?是否值得为这些功能买单?
当然,此外您还可以去已经购置了“新型电饭煲”的朋友家做客,感受他家的米饭是不是真的比自家的好吃,考虑是否购买与友人家同款的电饭煲,乃至同款米、同款水。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本土主流米品种和国内不同,介于粳米和糯米之间,支链淀粉含量高、不容易糊化,煮熟煮好吃还是很有难度的,与国内主流做米饭的方法相比,通常会增加两个步骤:一是要提前浸泡半小时以上;二是用手掌轻碾浸泡过的米,但不能碾碎。
电饭煲诞生在日本,技术上的几度革命也在日本,一方面是日本人追求优质米饭带来的满满幸福感;另一方面,用好电饭煲可以更便利地做出好米饭,乃至花样更多的什锦饭。既可以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黏度又能减少家务量,主妇们乐意为此花费更多去买单,也催生并促进了电饭煲生产企业乐此不疲地大力研究并更新换代。
电饭煲的成长史
不过,最初想到用电当热源做米饭的是日本人,他们给装有米和水的木盒两端安上电极,利用水的导电性,靠电流产生的热量来煮米饭。这种极其危险的做饭方式很不稳定,且无法在家使用。
1945年,日本三菱公司发明了家用电饭煲,严格意义来说,这是一种用电来加热的锅而已,需要人工时时看护,技术并不成熟。此后,各个公司都在改进三菱的电饭煲雏形,但效果并不好,市场认可度也不高。
直到1956年圣诞节前夕,第一个自动电饭煲上市了。历时5年的开发时间,日本东芝公司用“双锅间接烹饪”的方式,实现了自动煮饭功能。锅分内外两层,外锅放水,内锅放米放水,给外锅通电,通过水浴给内锅加热,很像现在的隔水电炖锅,但两层之间多一个温度传感器以及弹开装置,当外锅水分被烧干,温度急剧上升超过100℃达到阈值时,自动弹开断电,停止加热,通过锅体的余温,将内锅的米饭煮好。因为安全又便利,再加上强势的宣传,700个试制的电饭煲热卖,大受主妇们的好评。现代生活节奏很快,节约时间,不占着灶头的第一代电饭煲虽昂贵,却成了刚需,引领了厨房革命。随即,东芝公司每月生产20万个电饭煲供应日本市场,4年后,日本一半的家庭都拥有了电饭煲。
1960年,第一个带有保温功能的电饭煲上市了,这意味着人们可以临睡前做米饭,然后第二天早晨吃到65℃保温的热米饭(日本人民习惯于早餐吃米饭)。更重要的设计变革是,使用精度更好的金属温度感应装置,可以直接用电加热内锅,而不必担心夹生或烧焦。与“精确的温度感应”相对应的是,要用比不锈钢传热更好的金属材质,铝合金內锅外加不粘涂层成了主流配置。第二代电饭煲不再有复杂结构的外锅,而内锅(内胆)的称呼却沿用至今。目前市场上入门级电饭煲多为此类机械式,启动加热需要人工按下煮饭的拨片。
到1979年时,也就是中国家庭刚刚开始普及由广东地区厂家出品制造的第二代电饭煲时,日本市场出现了微电脑版的第三代电饭煲,通过半导体电热传感装置,可编程的微电脑芯片,简单的几个按钮,就能实现除了蒸米饭外,煮粥、煲汤、蒸菜等烹饪功能。这也是如今市场上的主流低中端电饭煲。
而此刻的西方国家,虽是早几个世纪前就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能,但除了西班牙海鲜饭类的菜肉烩饭,稻米的主流吃法是传统甜点米布丁,法国人每人每年不过吃掉两公斤大米,美国人每人每年也只消耗五公斤而已,自是不怎么需要电饭煲。随着爱吃米饭的亚洲人定居在世界各地,也将电饭煲这一厨房必备电器带到了全世界。
电饭煲技术进步的下一个大的转折点出现在1988年,松下公司创新了第一个感应加热(IH)电饭煲。第四代电饭煲最革新的地方在于,改变了以往通过电发热盘-内胆底部加热-热传导的方式,而是用类似电磁炉的原理,让线圈包裹整个锅体,电流通过线圈后产生磁场,又会让金属材质的内锅直接产生电流直接发热,整个锅体迅速升温、受热更均匀,因此做出的米饭也更接近土灶柴锅的效果。这也是国人前些年疯狂从日本人肉背回高端电饭煲的主要原因,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需求,日本厂家们还专门开发了适合220V电压的海外版本。
如何选购电饭煲
有必要买日本进口锅吗?那可是来自发明了电饭煲的国度啊,应该比国产的好吧?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家里的家电们,比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等,您可知道它们都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不同价位、不同品牌的进口、国产家电之间的技术差别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近些年国产电饭煲们也不乏价格适中又好用的。笔者一贯遵从“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这一添置原则,也就是根据自家的需求来选择价位合适、功能够用的产品。
在购买电饭煲前,您不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家人是否真的很在乎米饭的口感?
是否能明显感受到米饭的不同?
究竟是换一款更好吃的米就能满足需求?还是升级自己的电饭煲用相同的米做出更好吃的饭?
是否有针对自家喜欢长粒米或是圆粒米的专用烹饪模式?
是否愿意为口感最好,但长达75分钟的精煮模式改变自己的做饭时间安排?
是否会用电饭煲来煲汤煮粥等?这些功能的使用频率能有多高?是否值得为这些功能买单?
当然,此外您还可以去已经购置了“新型电饭煲”的朋友家做客,感受他家的米饭是不是真的比自家的好吃,考虑是否购买与友人家同款的电饭煲,乃至同款米、同款水。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本土主流米品种和国内不同,介于粳米和糯米之间,支链淀粉含量高、不容易糊化,煮熟煮好吃还是很有难度的,与国内主流做米饭的方法相比,通常会增加两个步骤:一是要提前浸泡半小时以上;二是用手掌轻碾浸泡过的米,但不能碾碎。
电饭煲诞生在日本,技术上的几度革命也在日本,一方面是日本人追求优质米饭带来的满满幸福感;另一方面,用好电饭煲可以更便利地做出好米饭,乃至花样更多的什锦饭。既可以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黏度又能减少家务量,主妇们乐意为此花费更多去买单,也催生并促进了电饭煲生产企业乐此不疲地大力研究并更新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