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课如何体现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理念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y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并不讳言中小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试能力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在我们实施的中小学日常教育中,不要片面或过分夸大地渲染这种能力的意义,不要把它放在中小学教育中至高无上的绝对地位,否则,这种教育便是一种畸形的教育。同样,缺少了对应试能力内容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在一提及应试能力教育时,便将它与应试教育混为一谈。
  实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我们同样不要回避有关考试的内容。然而,一些基层学校的教师由于对学生应试及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概念理解存在偏差,因而我们在进行日常随机的基层学校课堂教学调研时,便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上课教师根据预先的教学安排,准备上试卷讲评课——而这又被我们随堂听课凑巧赶上时,一些上课的教师便显得有些惴惴不安:主要是认为试卷讲评课似乎难以体现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理念,这样的课被教研员或其他教学上的同行听了,会有“砸牌子”之感,所以个别老师在上课前不免心存疑虑地问:“这节课评讲期中试卷合适吗?”
  笔者连续听了初中预备年级(六年级)的三节期中语文试卷讲评课,三位有着不同教学年资的教师分别是:X老师是一位只有一年多教龄的新教师,F老师是一位教龄十年左右的青年教师,H老师是一位教龄30年左右的资深教师。
  这三节试卷讲评课给笔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令人启发与感慨良多。三位语文教师的期中试卷讲评课分别是这样上的——
  X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基本上是语文期中考试正确答案的“新闻发布”。整个课几乎全是她一人“包场”,没有提问一位学生,也没有讲评学生的答题正误和得失分情况。只将整个期中语文考试的正确答案和盘托给了学生。
  F老师的试卷讲评课上虽然基本上也是正确答案的公布、强调,但是她对试卷上每道题目的讲评,几乎都是以先提问学生再由教师判定点评的形式出现的,课堂上有较多学生的发言,她认为“学生基本理解、掌握了试卷中的正确答案”。
  H老师先是总结这次期中语文考试学生试卷的总体得分情况,然后提出,在这次考试的各个板块中,同学们的课外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失分较多,在对失分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他强调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评讲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问题。在接下来的课中,他围绕期中语文试卷中的课外文言文选段,指导学生通读、对字词的理解,进而对文言文的理解。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从他们得意兴奋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既有对扫除期中语文试卷课中的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理解障碍的欢欣,也有对初步掌握文言文语段的阅读与理解方法的满足。
  听完三节课后,我惊讶这三节课的特点是如此鲜明而典型:X老师因其初涉教坛,试卷讲评课基本上是教师单向的信息传输,在她的课堂上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与生动学习;F老师注意到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也有了较多的提问,但是基于此的“师生互动”是低层次的互动,不是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真正的“师生互动”,因为在这一节试卷讲评课,虽然也有学生的活动(课堂发言等),但学生在课堂上的视野始终局限于试卷的知识点本身;H老师在这一节试卷讲评课上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突破,那就是学生对“课外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贯穿课堂始终的是方法的指导以及围绕科学的阅读与理解方法所开展的课堂语文学习实践——H老师的教学理念无疑是新的,当然,H老师的这一节试卷讲评课也有一定的缺点,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却没有进一步接触到教师所评讲的期中语文试卷文言文语段以外的学习内容,因而显得教学容量不足,学生缺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锻炼。
  可以说,三位语文教师的这三种试卷评讲方式是其日常教学中不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其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前两种上课情形在日常的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并不鲜见,因此,在与此类似的阶段考试或单元测验的试卷讲评课上,教师应努力加强课堂教学行为改进,以使讲评课充分体现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理念,这也是当前众多学科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以为,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理念的试卷讲评课,应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教师对试卷的评阅过程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重视和使用好这一资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任何有目的的教学实践都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各学科试卷的评阅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因而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资源,在对全班学生试卷或练习认真通览、分析的基础上,整体了解、全面分析学生的情况试卷,并在讲评课上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在试卷或练习中对知识点的理解正误和得失分情况。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对各个板块的试卷内容及全班同学的得失分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以提醒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典型的错误答案,教师要善于归类、提炼出常见的错误类型。
  
  二、试卷讲评课的立足点在于富有个性化的“评”,而不仅仅是“讲”
  
  试卷讲评课需要“讲”,在师生的互动中,完成学习对正确的知识概念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应用。但是,试卷讲评课的立足点在于“评”,试卷讲评课是建立在教师对试卷的评阅、浏览分析基础上的,同一份试卷在不同的班级和学生中,教师在试卷讲评中的“评”却是个性化的,因此,教师的“评”要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考试测验中的学生卷而所反映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高效率的“评”。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学生会由衷地感到老师“是在说咱老百姓自己的事情”,会感到自己的学习与试卷联系得是那样的近——对“咱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学生谁又不会关心、不热心呢?而一旦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我们何愁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呢?
  
  三、试卷讲评课要结合班级学生试卷评阅情况,在讲评中有所取舍,突出重点
  
  在有效的单位时间内,要完成试卷讲评的任务,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在这方面,我倒很赞赏H老师对试卷讲评的处理方案,有一著名的话是,“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得好,且又属于机械性的试题,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果断地加以舍弃,或稍纵即逝,一笔带过。教师评讲的重点始终应聚焦在学生对一些重要试题的答题亮点寻找以及常见错误的解剖分析上。
  
  四、试卷讲评课要进一步帮助寻找规律,触类旁通
  
  无论是期中考试还是单元测验,都是学生对前一阶段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提升的好机会,在正常的教学情境下,教师有效的“预”对学生知识的“立”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因此,教师应重视新授环节的教学,如同农民犁地一般,倘若需要犁地时,一定要深耕到位。但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对于学生知识学习出现的问题,作“亡羊补牢”的工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有些情况下,由于学生此时得到的指正是来自于 教师对其本人或周围同学的学习案例的生动分析,同时,伴随着老师对相关学习规律的揭示或重申,他们就会感到,这种学习指正无论是来自正面还是反面的,都同样非常富有意义,因为他们对学习规律的掌握是源于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这种亲身将会更好地激发他们进一步寻找学习规律。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五、试卷讲评课不妨穿插让学生主动讲、自己总结得失
  
  新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动起来”,师生互动是一种高效能的互动,而不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课堂热闹和师生你来我往的问答,因此,试卷讲评课要一改教师对课堂话语权高度垄断的痼疾,要大胆地安排一定的学生活动板块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相关学科学习的得与失,进而便于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明确疑难攻关重点。所以在听课后与三位教师的交流中,我无不向他们提出了“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失、谈考试体会”的话题。
  
  六、试卷讲评课要突出正面激励,着眼未来,向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希望
  
  考试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结,而是一个永远的起点,是为了学生今后永远的发展。“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未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调整学习的重点和方法等,因此,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上要注意突出正面激励,着眼未来,向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希望。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味埋怨。而要及时地发现他们在每次考试中所出现的进步——那怕这种进步是丁点甚或微乎其微的;对原有基础好但此次考试“马失前蹄”的学生,也要帮助其冷静分析近来知识点学习中的问题所在,而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厉声呵斥;即使是面对整个班级考试测验成绩都不甚理想的学生学习现实,也不要单纯地从学生层面找原因,教师应当冷静客观地分析试卷的命题意图、命题特点、试卷内容与难点等,分析前一阶段教师本人教学活动安排的侧重点或存在问题,有些时候,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上客观地分析、评价非学生方面的因素,会令学生更加地钦佩教师的学识涵养,进而更加拉近与学科老师的距离,增强该门学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所以,我以为,期中试卷讲评课同样要以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为指导,而只要我们运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理念,进行科学的试卷讲评,我们就能在试卷讲评课上同样迸发出教师和学生智慧碰撞生成的火花!
  [作者通联: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上海市西南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引进各种先进技术以及高新设备,以求能够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我以《沁园春·长沙》为例,针对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实施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究。  
长句变短句是高考试题语言表达板块中的常见题型,不少学生觉得难以掌握。实际上,尽管长句结构复杂,附加成分多,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长句里面的多层定语、多层状语是并列的,彼此之间不涉及到时间的先后关系,笔者称之为“并列式”,如“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碎成一片一片的人”。在这个长句中,“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碎成一片一片”都分别修饰中心语“人”,4个定语之间并无
纵观2002年——2006年语文课程知识研究,开放、活跃,百家争鸣、百舸争流,构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中一方独特而瑰丽的学术景观。本文拟从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关注层面的多维度做一个总体概述,以期对今后的语文课程知识研究有所裨益。    一、反思与清理:语文知识到底是什么?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取消了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伶官传》所作的序言。《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伶人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欧阳修旨在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典型事例,阐释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而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作为一篇传统经典文言文,教学中绝不可忽略,更不能草率教之。议论性文言文教学,很容易进入梳理文言知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和重要基石。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生活教育既宽广博大又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然而知易行难,现实中的生活教育多被人挂在嘴边,却很少认真地践行。学校和教师忙着“拼分数、比排名”,家长们忙着“拼证书、比投入”,匆匆忙忙的教育者只能将生活教育搁置一旁,越走越远。孩子的成长,在利益的风潮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公元1172年冬,亦即南宋乾道八年,大诗人陆游从汉中前线被贬回四川成都。  这时北方战事吃紧,金人与西夏均虎视眈眈。反观南宋统治者,自迁都临安之后歌舞不休偏安一隅,“暖风熏得游人醉”,游人已醉,皇室已醉,哪还有人记得生活在侵略者铁蹄统治之下的宋朝百姓呢。  陆游还记得。他从危机四伏的前线回到歌舞繁华的都市中,这一路走一路看,山河满目疮痍,狼烟四起,将士们的鲜血滋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之作,据清人方世举推说,当在中唐“宪宗(805—821)之世”(转引自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其时,藩镇割据对抗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而河北三镇(卢龙、魏博、成德)不受李唐政权节制,为害尤烈。为与朝廷分庭抗礼,三镇军阀延揽人才招募豪杰,扩张其独立王国的势力。怀才不遇之士,为谋求出路,应召投身军阀幕府者往往而是。董邵南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出行河北的。   董邵南是寿州安
“非常6 1”和“幸运52”等节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央视品牌栏目。栏目环节的精心设置和主持人的幽默诙谐、妙语连珠是这些节目永葆鲜活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栏目名称的别具一格对于品牌的塑造更是功不可没。  这类央视栏目标题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这类标题的超语法现象。所谓超语法现象是指不遵循传统的语法结构模式,通过一种完全陌生化的语法结构来表达语义的语言现象,以达到造成语体和感情色彩反差、赋予标题以生机和语趣的
一次考场作文的完成,用时长者不超过一个小时,用时短者不少于半小时,当然我也见过二十分钟完成一篇作文的,其结果惨不忍睹。总之,考场上,时间紧,任务重,学生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来应对一篇完整文章的完成,其难度不小。但无论有多难,一些必须有的步骤是一个不能省,否则极有可能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以下是一篇考场作文阅后指导的案例,以期解决考场作文形成的难点。   作文题呈现:   根据以
学生语文能力早期培养的实施,不仅仅是针对初中而言,而且是基于小学更早期。初中阶段,是学生在能力得到锻炼及形成的基础上所需要完成的一个过渡,衔接小学,过渡到高中的特殊阶段。对初中生而言,不仅需要完成小学所需要完成的中文词汇量,最基础的认字识字能力,同时也需要完成初中所需要达到的标准,从而为高中的语文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而初中语文能力的早期培养包括了在基于小学基础上扩大对识字、听说读写以及基本的自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