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辑思维》便是在这种自媒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然,它的成长有一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的挑战。《罗辑思维》就是要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下正视自己的问题,争取走得更远,同时也要获得更大的利润。
一、自媒体时代网络脱口秀《罗辑思维》的节目特色
在现今社会,传统媒体似乎呈现下坡局势,反之,一个叫"自媒体"的词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自媒体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它可以山寨节目和自制节目。由于媒体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它可以是平民的,个性化的,方便操作的。但同时呢,相关法律对它也不是那么的标准,这都促成了自媒体以它独特的特点存活于当下时代的快脚步下。也可以这么说自媒体的前景是非常的可观的。
《罗辑思维》属于自媒体时代下的新秀,它主要采用微信平台的形式发送语音,同时配合网上视频,还有线下的读书活动。经营了短短一年,微信平台的公共帐号粉丝便增加到110万人。罗振宇搞的这个自媒体视频节目网络脱口秀八小时内吸金160万。《罗辑思维》实际上是一场自媒体试验,它秉承着有种,有趣,有料的价值观,喊着死磕自己,娱乐大家的口号迅速在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新鲜的风气,他崇尚的是知识中寻找见识。
在每一期的《罗辑思维》里面罗振宇都会为大家推荐书籍,这些书也是他节目中论点的来源。从受众的出发点来看,如果受众对某期节目的观点有兴趣,那么就可以根据他在节目中推荐的书单上去寻找更多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受众又在不知不觉中扩宽了知识面。这种方式对于某些想要了解知识又无从下手的人来说可谓是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
二、《罗辑思维》脱口秀的盈利方式
微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是自媒体时代下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微信自媒体将是这个时代自媒体人的又一次伟大尝试。由于公共账号粉丝增长,在使用方面,罗振宇可以与用户更直接的用微信沟通,互动性更强,可以达到沟通的效果更佳。好多人都是通过别人介绍才开始关注《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正式充分利用了微信这一平台,每天早上都会发一条六十秒的语音,有调侃,有建议,让人在早上醒来或是在上班路上都能听到他的一段话,几次下来就好像成为了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活动似的。
罗振宇已经把他自己的人格魅力注入进了《罗辑思维》,而《罗辑思维》所表达的内容又反映到罗振宇自己身上。这样,他们实际上算是已经联系在一起了,形成了独特的"吸引魅力"。之后,一大批粉丝便被他成功的吸引。正是这种品牌粉丝的力量让罗振宇开启了微信盈利的蓝图。他的盈利方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推出的会员制;二是广告盈利。
(一)微信会员制
首先来说一下他的会员制。2013年8月,罗振宇尝试第一批会员招募,没想到盛况惊人--原计划5500人的会员招募,原本筹备5天的销售期,竟然6小时就抢购一空,最后还增加了600余个名额,瞬间集资160万之多。虽然媒体报道收了160万,但其实从下午开始之后有人还源源不断的从银行将钱给汇过来,最终的结果是所收到的钱其实是180多万!
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是肯定会有人们各自喜欢的东西,人们把玩它,欣赏它,寂寞的时候靠它度过,当然了也会给别人推荐它。人们可以通过合法的免费途径获得,但人们需要意识到的是,当所有的人都在这样做的时候,意味着人们将可能永远失去下一个它。所以,就会体会到某些自愿花钱成为会员的人的想法了。
(二)广告合作盈利
在《罗辑思维》第十九期播出后,《罗辑思维》正式有了自己的第一个赞助商:有道云笔记。这里的合作也就是所谓的广告投资,你为我提供赞助,我适当的给你做个广告。在罗振宇看来,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合作,能够满足双方的某些利益而已。通过《罗辑思维》和有道的合作来看,显而易见的可以看出网络自媒体脱口秀节目在积极去寻找盈利的方式了。这件事的发生是必然的,是可以讲的通的。
如果你看过第一季的整个节目,你就会看出罗振宇的脱口秀节目赚钱之路并不是很难,他完完全全就是通过自己的理念来经营这个品牌。
三、《罗辑思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在《罗辑思维》播出的第一期之后罗振宇就受到了许多的质疑声,包括节目到现在仍有很多的质疑声。对于这种现象,罗振宇在第二期的时候就用一整期的内容来回复这些的质疑声。
相信好多业内人士知道罗振宇,是因为看中央电视台的财经频道,他那时候经常出现在嘉宾中,所以首先我们要知道,罗振宇本人就是一个媒体人,是电视媒体人。所以,我们看到的罗振宇便很是让人舒服,因为他的语调,他的表情,以及他说话的方式种种,都会让人感到亲切。其次,虽然罗振宇是传统媒体人,但他确实了解网络,了解网络的程序流程,这是非常罕见的。如果把以上所说的优势整合到一起,就成就了罗振宇的成功之路。不过,好多人对于他是有疑虑的,质疑他的成功,这就要求罗振宇在今后有更重的担子来保持他《罗辑思维》的继续发展。
首先,罗振宇应该要保持它的节目的独特性,不要被其他的脱口秀节目所同化。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的脱口秀节目,还被人所知的便是高晓松的《晓说》。在这个自媒体聚集的时代,同化质好像是在所难免的,但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罗辑思维》才要始终保持他的独特性来独领风骚。一个栏目没有了自身特色也就没有了它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内容劣质的媒体节目来说,如果仅靠形式来吸引观众是可以做到风靡一时,但却是很难真正的发展的。因此,《罗辑思维》如果要想真正获得长久性的发展,就需要继续发展它的内容,真正做到有种、有趣、有料。
其次,罗辑思维还应该要不断地吸收优秀的人才,扩充自己的团队。任何一个优秀的团队总是离不开大批的人才,人才也是一个团队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最开始,《罗辑思维》整个团队只有五个人,公众对于这档节目的关注还不是很高,罗振宇五人团队还能够应付。但是,随着节目的逐渐发展,公众会不断的加深对节目的认识,这时候人员的不够往往会阻碍节目的发展。这就需要《罗辑思维》继续吸贤纳才。
最后,《罗辑思维》要发扬他的优良传统,需要继续的把微信营销做下去。仅仅从《罗辑思维》推出的会员增值制度来看,许多人认为,《罗辑思维》的微信共帐号是联系受众的重要媒介,是一个属于人们的公共领域。对于如何完善好这块公共领域,增强受众与节目的联系,增加会员的规模面积,是《罗辑思维》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自媒体时代网络脱口秀《罗辑思维》的节目特色
在现今社会,传统媒体似乎呈现下坡局势,反之,一个叫"自媒体"的词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自媒体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它可以山寨节目和自制节目。由于媒体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它可以是平民的,个性化的,方便操作的。但同时呢,相关法律对它也不是那么的标准,这都促成了自媒体以它独特的特点存活于当下时代的快脚步下。也可以这么说自媒体的前景是非常的可观的。
《罗辑思维》属于自媒体时代下的新秀,它主要采用微信平台的形式发送语音,同时配合网上视频,还有线下的读书活动。经营了短短一年,微信平台的公共帐号粉丝便增加到110万人。罗振宇搞的这个自媒体视频节目网络脱口秀八小时内吸金160万。《罗辑思维》实际上是一场自媒体试验,它秉承着有种,有趣,有料的价值观,喊着死磕自己,娱乐大家的口号迅速在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新鲜的风气,他崇尚的是知识中寻找见识。
在每一期的《罗辑思维》里面罗振宇都会为大家推荐书籍,这些书也是他节目中论点的来源。从受众的出发点来看,如果受众对某期节目的观点有兴趣,那么就可以根据他在节目中推荐的书单上去寻找更多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受众又在不知不觉中扩宽了知识面。这种方式对于某些想要了解知识又无从下手的人来说可谓是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
二、《罗辑思维》脱口秀的盈利方式
微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是自媒体时代下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微信自媒体将是这个时代自媒体人的又一次伟大尝试。由于公共账号粉丝增长,在使用方面,罗振宇可以与用户更直接的用微信沟通,互动性更强,可以达到沟通的效果更佳。好多人都是通过别人介绍才开始关注《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正式充分利用了微信这一平台,每天早上都会发一条六十秒的语音,有调侃,有建议,让人在早上醒来或是在上班路上都能听到他的一段话,几次下来就好像成为了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活动似的。
罗振宇已经把他自己的人格魅力注入进了《罗辑思维》,而《罗辑思维》所表达的内容又反映到罗振宇自己身上。这样,他们实际上算是已经联系在一起了,形成了独特的"吸引魅力"。之后,一大批粉丝便被他成功的吸引。正是这种品牌粉丝的力量让罗振宇开启了微信盈利的蓝图。他的盈利方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推出的会员制;二是广告盈利。
(一)微信会员制
首先来说一下他的会员制。2013年8月,罗振宇尝试第一批会员招募,没想到盛况惊人--原计划5500人的会员招募,原本筹备5天的销售期,竟然6小时就抢购一空,最后还增加了600余个名额,瞬间集资160万之多。虽然媒体报道收了160万,但其实从下午开始之后有人还源源不断的从银行将钱给汇过来,最终的结果是所收到的钱其实是180多万!
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是肯定会有人们各自喜欢的东西,人们把玩它,欣赏它,寂寞的时候靠它度过,当然了也会给别人推荐它。人们可以通过合法的免费途径获得,但人们需要意识到的是,当所有的人都在这样做的时候,意味着人们将可能永远失去下一个它。所以,就会体会到某些自愿花钱成为会员的人的想法了。
(二)广告合作盈利
在《罗辑思维》第十九期播出后,《罗辑思维》正式有了自己的第一个赞助商:有道云笔记。这里的合作也就是所谓的广告投资,你为我提供赞助,我适当的给你做个广告。在罗振宇看来,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合作,能够满足双方的某些利益而已。通过《罗辑思维》和有道的合作来看,显而易见的可以看出网络自媒体脱口秀节目在积极去寻找盈利的方式了。这件事的发生是必然的,是可以讲的通的。
如果你看过第一季的整个节目,你就会看出罗振宇的脱口秀节目赚钱之路并不是很难,他完完全全就是通过自己的理念来经营这个品牌。
三、《罗辑思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在《罗辑思维》播出的第一期之后罗振宇就受到了许多的质疑声,包括节目到现在仍有很多的质疑声。对于这种现象,罗振宇在第二期的时候就用一整期的内容来回复这些的质疑声。
相信好多业内人士知道罗振宇,是因为看中央电视台的财经频道,他那时候经常出现在嘉宾中,所以首先我们要知道,罗振宇本人就是一个媒体人,是电视媒体人。所以,我们看到的罗振宇便很是让人舒服,因为他的语调,他的表情,以及他说话的方式种种,都会让人感到亲切。其次,虽然罗振宇是传统媒体人,但他确实了解网络,了解网络的程序流程,这是非常罕见的。如果把以上所说的优势整合到一起,就成就了罗振宇的成功之路。不过,好多人对于他是有疑虑的,质疑他的成功,这就要求罗振宇在今后有更重的担子来保持他《罗辑思维》的继续发展。
首先,罗振宇应该要保持它的节目的独特性,不要被其他的脱口秀节目所同化。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的脱口秀节目,还被人所知的便是高晓松的《晓说》。在这个自媒体聚集的时代,同化质好像是在所难免的,但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罗辑思维》才要始终保持他的独特性来独领风骚。一个栏目没有了自身特色也就没有了它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内容劣质的媒体节目来说,如果仅靠形式来吸引观众是可以做到风靡一时,但却是很难真正的发展的。因此,《罗辑思维》如果要想真正获得长久性的发展,就需要继续发展它的内容,真正做到有种、有趣、有料。
其次,罗辑思维还应该要不断地吸收优秀的人才,扩充自己的团队。任何一个优秀的团队总是离不开大批的人才,人才也是一个团队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最开始,《罗辑思维》整个团队只有五个人,公众对于这档节目的关注还不是很高,罗振宇五人团队还能够应付。但是,随着节目的逐渐发展,公众会不断的加深对节目的认识,这时候人员的不够往往会阻碍节目的发展。这就需要《罗辑思维》继续吸贤纳才。
最后,《罗辑思维》要发扬他的优良传统,需要继续的把微信营销做下去。仅仅从《罗辑思维》推出的会员增值制度来看,许多人认为,《罗辑思维》的微信共帐号是联系受众的重要媒介,是一个属于人们的公共领域。对于如何完善好这块公共领域,增强受众与节目的联系,增加会员的规模面积,是《罗辑思维》要面临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