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道:“予幼时见市钱多南宋年号,后至北方,见多汴宋年号,真行草字体皆备,间有一二唐钱。”即说他小时候,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多为南宋年号,后来到了北方,铜钱则多是汴宋(北宋)年号,甚至有时还能见到一二枚唐代铜钱。
对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出生的顾炎武来说,其幼时已是明末。而市面上居然还在使用六七百年前的古钱,这不管是于他还是于今,都会颇觉匪夷所思。然而,唐宋古钱之所以在明末仍作法定货币而流通使用,实是无奈之举。
铜料铜钱都匮乏
明朝末年的中国,虽因商品生产的发展,已有新的生产关系萌芽——按史学家说法即资本主义的产生,这势必需要大量货币以满足流通所需。然而,明末政府力推的纸币“大明宝钞”已失去信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
尤其是到了隆庆元年,各地私铸铜钱横行,所以政府的收税干脆只收白银而不收铜钱。于是,铜钱或将废止的小道消息传遍街头巷尾,百姓手中的许多铜钱花不出去,致使生活苦不堪言。
当时的隆庆皇帝曾命令户部、都察院拿出对策。为此,户部上了一道奏折,提出一条允许古钱流通的权宜之计。
呈送此道奏折的正是刚刚升任员外郎三个月的宋诺。宋诺(约1550年前后在世),字子重,故城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宋诺中二甲第四名进士(见《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进士履历便览》),之后便一直在户部任职。他在奏折中提出的办法是,本朝铸造的洪武、永乐、宣德、弘治、嘉靖等制钱,以及前朝铸造的铜钱并行流通,同时严厉打击伪造铜钱和操纵铜钱币值的行为。
其实,隆庆元年出现的钱法败坏、宝钞不通,归根结底是货币供应量不足所致;而这一祸根可以说早在明朝立国之初就已埋下。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命中书省造纸币“大明宝钞”,以此为法定货币,并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违者罪之”。到了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了推行纸币,更是禁用铜钱,限半月内将所有铜钱交公。“敢有私自行使及埋藏弃毁者,罪之。”然而,“大明宝钞”是政府在没有准备金的支撑下单靠政权强力推行的纸币,此钞又施行“但有字贯可辨真伪者,不问破烂、油污、水迹、纸补,即与收受”的制度(见《大明会典》卷之三十一),而其发行又没有限度,再加上防伪措施不强,回收困难,宝钞没发行多久便出现贬值。
如在发行之初,面额为一贯的“大明宝钞”可兑换制钱一千文、折银一两。而至仅过了110多年的弘治元年(1488年),一贯面额的“大明宝钞”只能兑换一文制钱。至隆庆元年(1567年),一贯面额的“大明宝钞”连一文制钱也换不了了。
正因如此,明朝政府不得不重新使用金银和铜钱。但此时,明廷又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铸钱不足。隆庆皇帝作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即位之初,虽距开国已有200多年,但在他之前却只有5位皇帝铸过铜钱,并且所铸钱数不多,更远远少于宋朝。据估计,有明一朝,历代所铸钱量不超过千万贯,仅相当于北宋两年的铜钱铸造量。这也是今天为何明钱存世量远不及宋钱的根本原因。
所铸铜钱少,是推行纸币的原因之一,而更主要的是明朝一直处于铜料匮乏的处境。洪武之初,因铜料短缺,官府曾要求百姓不许藏铜,军民之家除镜子、军器及寺观庵院里的钟、磐、铙、钹等外,其他铜器都要以废铜折价卖给官府。
劣币驱逐良币
官方所铸制钱太少,不够用怎么办?早在宋诺之前,朝廷便允许历朝古钱与本朝制钱并行流通使用。如嘉靖三十三年,政府规定了铜钱对白银的“汇率”:嘉靖钱七文、洪武诸钱十文、前代钱三十文均当银一分。
可规定一出,因古钱数量也有限。于是有人便铤而走险,私铸铜钱,也就是制造假币,尤以竞相私铸性价比更高的嘉靖钱为盛,结果引发了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并直接导致了隆庆元年钱法大坏的不堪局面。
其实,嘉靖年间官方所铸铜钱要比明朝其他各代所铸铜钱质量要高。如在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开铸“嘉靖通宝”,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含有隶意,此钱存世相对较多。
在铸行方面,朝廷先下诏命令北京和南京宝源局开铸此钱,并令工部按照永乐、宣德时铸额在直隶、河南、福建、广东开铸,铸量比永乐、宣德时略有增加。实际年平均铸额在10万贯上下。
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千钱重七斤八两。到嘉靖四十三年时,改为每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千钱重八斤。此外,嘉靖通宝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曾铸造出火漆、旋边、金背等钱。
火漆就是使用二次熔炼之黄铜铸钱,再涂上一种液料,干后极为坚固,使钱币耐磨耐腐,这种钱不见铜质,通体乌黑,旋边也是使用二次熔炼之黄铜铸钱,加重五厘,钱体显的厚重,再用旋车锉磨边缘,金背是指使用四火熔炼之黄铜铸钱,铜质金黄精润,触目可辨,最为精良美观。
嘉靖通宝钱大都为小平钱,仅在二十三年正月,世宗命工部造嘉靖通宝钱,依洪武纪重钱制式折二、当三、当五、当十于钱背穿右侧铸:“二钱、三钱、五钱及一两”,一两钱穿上再加铸“十”字,各三万文,但并未流通,只为充实内库,传世甚少。
嘉靖通宝当十钱有平立、斜立靖之大版别区分,传世有嘉靖通宝背十一两当十大钱雕母一枚,其字画细直,斜立靖,现藏南京博物馆,存世实铸品中未见此种版式,孙仲汇先生曾作考论,认此雕母为当时落选之呈样品。
但由于铜价太高,制造工艺复杂,铸钱成本高昂,甚至“得不偿费”,便革除了一些复杂工艺,以节省制钱成本。结果,铸钱的工匠开始偷工减料,造出的许多钱也是“轮郭粗粝,色泽黯黪。”而民间私铸的嘉靖钱质量更为恶劣,久而久之,恶钱大行其道,反而将“金背钱”等制造精良的嘉靖钱逼迫退出了市场。
为扭转上述局面,嘉靖皇帝干脆下令停止铸钱,铜钱只许使用本朝的制钱,可收税又拒收铜钱只收白银。如此做法,不仅相当于否定了铜钱的合法货币地位,而且马上导致了铜钱的贬值。于是,京城各家商铺开始对铜钱采取抵制态度,动辄闭门罢市;而有些人则当起了“倒爷”,任意压低铜钱币值—九十文甚至一百文铜钱才能换一钱银子;更难控制的是,坊间流传着各种铜钱将要被取缔废止的小道消息,致使百姓人心惶惶,多不以铜钱商贸交易。 紧急救市的良策
隆庆皇帝急发“救市谕”后,宋诺便提出了稳定市场的策略—既要打击假币又要保证白银和铜钱的自由流通。他在所呈奏折中说:“私钱不禁,则制钱不行。”而打击假币的手段就是用重刑—盗铸铜钱的正犯,判死刑;从犯以及使用假币者,罚戴一百斤的枷号一个月。(见宋诺《金斋集》卷二、卷四)
虽然祭出严刑峻法,但明朝政府从根本上无法扭转中国成为银本位国家的趋势。可要稳定铜钱币值,就必须使铜钱与白银挂钩。对此,宋诺的方案是,赋予古钱和当朝制钱一样的法定地位,每八文铜钱折合一分银子,“不许任意低昂抑勒。”
在保证铜钱的流通上,宋诺的办法是不允许商人故意索银和闭门罢市。“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皆使;一钱以下者,止许用钱。”(见宋诺《金斋集》卷二、卷四)为方便老百姓买菜,他还提出菜贩不许用银。在税收方面,税额在三两以上的收银子、三两以下的收铜钱。
宋诺提出的措施不仅得到了隆庆皇帝的急速批准,而且也很快发挥了稳定市场的效果。直至明末,唐宋古钱仍在市场上流通,可见此次救市的影响深远。
但宋诺将铜钱币值和白银挂钩,谈不上挽救了铜钱,而是说明当时的中国已经成为银本位国家。
到了崇祯年间,钱法再次崩坏,假币劣币横行,致使陕西农民在大丰收的年间仍无法凑够缴税用的银子,只好卖儿卖女。当的朝廷也打算采用隆庆年间的办法来救市,但经济已然崩溃,明朝也就走到了终点。
坎坷人生
参与了隆庆元年的“救市”后,宋诺于次年升任户部郎中(正五品)。正当仕途顺风顺水之时,隆庆二年九月的一起库银失窃案,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此后,宋诺被降职外放,直到去世都也没回到北京任职。
因宋诺升任郎中后负责掌管太仓银库。太仓银库相当于今天的国库,税收的结余、罚没的财产都存于此库。当年春天,太仓银库爆出库银被盗的丑闻,外库银失窃六百两,老库银失窃七百余两,震惊朝野。明朝银库的监督官更换没有定制,长则半年一换,短则三个月一个月。交接的时候也只是交接一下账本,并不会一一开库查验。这就给银库内部人监守自盗提供了便利。
事发后,隆庆皇帝震怒,把宋诺和前后接管的官员一并送到法司会审。为防止舞弊,又命令户部之外的官员查点库银。经过清点,外库银实际少了八百余两,铜钱少了五万七千余文,而老库银的数目反而多了。(此事记载见《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卷之二十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封条上的标记磨灭,数目对不上导致,可见库房管理混乱、偷盗库银的情形由来已久。
主犯落网后,宋诺被降一级,调到外地。关于此事,大学士于慎行在宋诺的墓志铭中提道,此事是“同舍郎主藏有所亡失,诖误及公”(见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卷之十九),意思是宋诺是被他人连累的。
宋诺被外放的地方是四川重庆府的忠州。北京和忠州隔着千山万水,宋诺走了大半年,到了隆庆三年五月十二日才到任。刚到忠州一个月(墓志铭记载为五天),宋诺便接到赴南京户部任职的通知,还没走到南京,他又再次被擢升为南京户部郎中。可见,当时的经济人才非常短缺。
此后,宋诺先后在山东、湖南、河南担任知府。因此间父母先后去世,他两度辞官守孝,每次任职时间都不长。最后,宋诺在兖州待了三年,其主政一方的才能才得以施展,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万历十四年(1586年)冬,宋诺到北京参加地方官员的朝会,待命之时他突发颈疡,于新年前两天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宋诺死后,据万历年间成书的《故城县志》记载,他于万历二十年被故城人列入乡贤祠。
对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出生的顾炎武来说,其幼时已是明末。而市面上居然还在使用六七百年前的古钱,这不管是于他还是于今,都会颇觉匪夷所思。然而,唐宋古钱之所以在明末仍作法定货币而流通使用,实是无奈之举。
铜料铜钱都匮乏
明朝末年的中国,虽因商品生产的发展,已有新的生产关系萌芽——按史学家说法即资本主义的产生,这势必需要大量货币以满足流通所需。然而,明末政府力推的纸币“大明宝钞”已失去信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
尤其是到了隆庆元年,各地私铸铜钱横行,所以政府的收税干脆只收白银而不收铜钱。于是,铜钱或将废止的小道消息传遍街头巷尾,百姓手中的许多铜钱花不出去,致使生活苦不堪言。
当时的隆庆皇帝曾命令户部、都察院拿出对策。为此,户部上了一道奏折,提出一条允许古钱流通的权宜之计。
呈送此道奏折的正是刚刚升任员外郎三个月的宋诺。宋诺(约1550年前后在世),字子重,故城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宋诺中二甲第四名进士(见《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进士履历便览》),之后便一直在户部任职。他在奏折中提出的办法是,本朝铸造的洪武、永乐、宣德、弘治、嘉靖等制钱,以及前朝铸造的铜钱并行流通,同时严厉打击伪造铜钱和操纵铜钱币值的行为。
其实,隆庆元年出现的钱法败坏、宝钞不通,归根结底是货币供应量不足所致;而这一祸根可以说早在明朝立国之初就已埋下。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命中书省造纸币“大明宝钞”,以此为法定货币,并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违者罪之”。到了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了推行纸币,更是禁用铜钱,限半月内将所有铜钱交公。“敢有私自行使及埋藏弃毁者,罪之。”然而,“大明宝钞”是政府在没有准备金的支撑下单靠政权强力推行的纸币,此钞又施行“但有字贯可辨真伪者,不问破烂、油污、水迹、纸补,即与收受”的制度(见《大明会典》卷之三十一),而其发行又没有限度,再加上防伪措施不强,回收困难,宝钞没发行多久便出现贬值。
如在发行之初,面额为一贯的“大明宝钞”可兑换制钱一千文、折银一两。而至仅过了110多年的弘治元年(1488年),一贯面额的“大明宝钞”只能兑换一文制钱。至隆庆元年(1567年),一贯面额的“大明宝钞”连一文制钱也换不了了。
正因如此,明朝政府不得不重新使用金银和铜钱。但此时,明廷又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铸钱不足。隆庆皇帝作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即位之初,虽距开国已有200多年,但在他之前却只有5位皇帝铸过铜钱,并且所铸钱数不多,更远远少于宋朝。据估计,有明一朝,历代所铸钱量不超过千万贯,仅相当于北宋两年的铜钱铸造量。这也是今天为何明钱存世量远不及宋钱的根本原因。
所铸铜钱少,是推行纸币的原因之一,而更主要的是明朝一直处于铜料匮乏的处境。洪武之初,因铜料短缺,官府曾要求百姓不许藏铜,军民之家除镜子、军器及寺观庵院里的钟、磐、铙、钹等外,其他铜器都要以废铜折价卖给官府。
劣币驱逐良币
官方所铸制钱太少,不够用怎么办?早在宋诺之前,朝廷便允许历朝古钱与本朝制钱并行流通使用。如嘉靖三十三年,政府规定了铜钱对白银的“汇率”:嘉靖钱七文、洪武诸钱十文、前代钱三十文均当银一分。
可规定一出,因古钱数量也有限。于是有人便铤而走险,私铸铜钱,也就是制造假币,尤以竞相私铸性价比更高的嘉靖钱为盛,结果引发了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并直接导致了隆庆元年钱法大坏的不堪局面。
其实,嘉靖年间官方所铸铜钱要比明朝其他各代所铸铜钱质量要高。如在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开铸“嘉靖通宝”,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含有隶意,此钱存世相对较多。
在铸行方面,朝廷先下诏命令北京和南京宝源局开铸此钱,并令工部按照永乐、宣德时铸额在直隶、河南、福建、广东开铸,铸量比永乐、宣德时略有增加。实际年平均铸额在10万贯上下。
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千钱重七斤八两。到嘉靖四十三年时,改为每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千钱重八斤。此外,嘉靖通宝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曾铸造出火漆、旋边、金背等钱。
火漆就是使用二次熔炼之黄铜铸钱,再涂上一种液料,干后极为坚固,使钱币耐磨耐腐,这种钱不见铜质,通体乌黑,旋边也是使用二次熔炼之黄铜铸钱,加重五厘,钱体显的厚重,再用旋车锉磨边缘,金背是指使用四火熔炼之黄铜铸钱,铜质金黄精润,触目可辨,最为精良美观。
嘉靖通宝钱大都为小平钱,仅在二十三年正月,世宗命工部造嘉靖通宝钱,依洪武纪重钱制式折二、当三、当五、当十于钱背穿右侧铸:“二钱、三钱、五钱及一两”,一两钱穿上再加铸“十”字,各三万文,但并未流通,只为充实内库,传世甚少。
嘉靖通宝当十钱有平立、斜立靖之大版别区分,传世有嘉靖通宝背十一两当十大钱雕母一枚,其字画细直,斜立靖,现藏南京博物馆,存世实铸品中未见此种版式,孙仲汇先生曾作考论,认此雕母为当时落选之呈样品。
但由于铜价太高,制造工艺复杂,铸钱成本高昂,甚至“得不偿费”,便革除了一些复杂工艺,以节省制钱成本。结果,铸钱的工匠开始偷工减料,造出的许多钱也是“轮郭粗粝,色泽黯黪。”而民间私铸的嘉靖钱质量更为恶劣,久而久之,恶钱大行其道,反而将“金背钱”等制造精良的嘉靖钱逼迫退出了市场。
为扭转上述局面,嘉靖皇帝干脆下令停止铸钱,铜钱只许使用本朝的制钱,可收税又拒收铜钱只收白银。如此做法,不仅相当于否定了铜钱的合法货币地位,而且马上导致了铜钱的贬值。于是,京城各家商铺开始对铜钱采取抵制态度,动辄闭门罢市;而有些人则当起了“倒爷”,任意压低铜钱币值—九十文甚至一百文铜钱才能换一钱银子;更难控制的是,坊间流传着各种铜钱将要被取缔废止的小道消息,致使百姓人心惶惶,多不以铜钱商贸交易。 紧急救市的良策
隆庆皇帝急发“救市谕”后,宋诺便提出了稳定市场的策略—既要打击假币又要保证白银和铜钱的自由流通。他在所呈奏折中说:“私钱不禁,则制钱不行。”而打击假币的手段就是用重刑—盗铸铜钱的正犯,判死刑;从犯以及使用假币者,罚戴一百斤的枷号一个月。(见宋诺《金斋集》卷二、卷四)
虽然祭出严刑峻法,但明朝政府从根本上无法扭转中国成为银本位国家的趋势。可要稳定铜钱币值,就必须使铜钱与白银挂钩。对此,宋诺的方案是,赋予古钱和当朝制钱一样的法定地位,每八文铜钱折合一分银子,“不许任意低昂抑勒。”
在保证铜钱的流通上,宋诺的办法是不允许商人故意索银和闭门罢市。“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皆使;一钱以下者,止许用钱。”(见宋诺《金斋集》卷二、卷四)为方便老百姓买菜,他还提出菜贩不许用银。在税收方面,税额在三两以上的收银子、三两以下的收铜钱。
宋诺提出的措施不仅得到了隆庆皇帝的急速批准,而且也很快发挥了稳定市场的效果。直至明末,唐宋古钱仍在市场上流通,可见此次救市的影响深远。
但宋诺将铜钱币值和白银挂钩,谈不上挽救了铜钱,而是说明当时的中国已经成为银本位国家。
到了崇祯年间,钱法再次崩坏,假币劣币横行,致使陕西农民在大丰收的年间仍无法凑够缴税用的银子,只好卖儿卖女。当的朝廷也打算采用隆庆年间的办法来救市,但经济已然崩溃,明朝也就走到了终点。
坎坷人生
参与了隆庆元年的“救市”后,宋诺于次年升任户部郎中(正五品)。正当仕途顺风顺水之时,隆庆二年九月的一起库银失窃案,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此后,宋诺被降职外放,直到去世都也没回到北京任职。
因宋诺升任郎中后负责掌管太仓银库。太仓银库相当于今天的国库,税收的结余、罚没的财产都存于此库。当年春天,太仓银库爆出库银被盗的丑闻,外库银失窃六百两,老库银失窃七百余两,震惊朝野。明朝银库的监督官更换没有定制,长则半年一换,短则三个月一个月。交接的时候也只是交接一下账本,并不会一一开库查验。这就给银库内部人监守自盗提供了便利。
事发后,隆庆皇帝震怒,把宋诺和前后接管的官员一并送到法司会审。为防止舞弊,又命令户部之外的官员查点库银。经过清点,外库银实际少了八百余两,铜钱少了五万七千余文,而老库银的数目反而多了。(此事记载见《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卷之二十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封条上的标记磨灭,数目对不上导致,可见库房管理混乱、偷盗库银的情形由来已久。
主犯落网后,宋诺被降一级,调到外地。关于此事,大学士于慎行在宋诺的墓志铭中提道,此事是“同舍郎主藏有所亡失,诖误及公”(见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卷之十九),意思是宋诺是被他人连累的。
宋诺被外放的地方是四川重庆府的忠州。北京和忠州隔着千山万水,宋诺走了大半年,到了隆庆三年五月十二日才到任。刚到忠州一个月(墓志铭记载为五天),宋诺便接到赴南京户部任职的通知,还没走到南京,他又再次被擢升为南京户部郎中。可见,当时的经济人才非常短缺。
此后,宋诺先后在山东、湖南、河南担任知府。因此间父母先后去世,他两度辞官守孝,每次任职时间都不长。最后,宋诺在兖州待了三年,其主政一方的才能才得以施展,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万历十四年(1586年)冬,宋诺到北京参加地方官员的朝会,待命之时他突发颈疡,于新年前两天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宋诺死后,据万历年间成书的《故城县志》记载,他于万历二十年被故城人列入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