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渗透的探索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揭示了化学学科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并具体地论述了新课改形势下,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本文结合实例从多方面探讨。本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进行一些新尝试。
  【关键词】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化学教学,人文教育
  《普通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中学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新的课改形势下,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发展,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建立新的价值取向已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1.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人文教育关注的核心是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发展。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教育也是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础,它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化学学科的诸多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美好境界,追求自我价值完善,推崇感性和情感,关注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反对盲从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在新课改形势下,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探索
  初中化学新课标强调了化学学科教学对人文精神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2.1 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及态度,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凸现出观察、发现、探究、研究、交流、讨论、归纳等认识活动。在这样的认知活动中,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的感受便得到了丰富,随之而来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2.2 发挥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2.2.1 突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在实验探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教材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思想,强调的是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发现、探究、互动与合作。这不仅符合科学发现和认知的规律,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科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
  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遵循教材的指导思想,多采用预测性质、实验探索、验证预测、得出结论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识;当实验现象与预测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养成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同时学生也在身心的体验中得到一种团结合作、获取成功的情感满足。
  2.2.2 挖掘教材中隐性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坚韧的意志和品质。
  有些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学习上怕苦怕累,教师可不失时机地穿插化学史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天才在于勤奋”的道理。转变学生的认识。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品质。
  (2)通过化学家的往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人生观。
  榜样是行为的目标,无声的命令,前进的路标。成功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是具有较好的激励、示范作用。化学教育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例如:通过介绍候德榜制碱法的历史背景,以及他谢绝国外高薪聘请,毅然回国,艰苦创业,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制碱工业的垄断,充分体现了候德榜的拳拳爱国之心。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一,充分运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我国虽然是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人均拥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一些地区严重缺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必须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将这些知识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具有不可再生性,但目前这些化石燃料仍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量的增长,这些能源将日趋枯竭,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就能让学生明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节约能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社会问题,从而教育学生应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提高节约能源的意识。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本世纪以来全球的环境污染已日趋严重:温室效应、南极臭氧空洞、酸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通过温室效应的危害,臭氧层不断被破坏的危害的控制,氢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破坏的危害的控制,氢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3 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陶冶学生的性情。
  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或分组合作动手实践以及在与社会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实践活动中,训练方法,陶冶性情,达到人文精神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自然整合。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进行反思,把学到的课本知识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树立起利用科学知识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要把握新的课程理念,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把“化学家的化学教育”真正转变成为“公民的化学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石国利.《中学化学人文精神渗透意义与策略》《中华教育论坛》,2008.6.
  [2] 文海峰.《当代中学化学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9.
其他文献
摘要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反应物之间有电子得失的反应,其特征是反应物元素化合价在发生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是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也叫电极反应)构成。其中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关键词】本质,规律,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难
期刊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陕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
期刊
【摘要】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是目前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地理创新教育应重视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要素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地理教学,质疑,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杰出人才的创新能力开辟着个体的未来。创新的核心是思维,爱因斯坦从科学创造的角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
期刊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教育中,对犯错的小学生,“赏识”教育和“惩罚”应当并行,尤其要大胆、科学地使用“惩罚”的手段教育学生。正确的看待惩罚教育,师生应明确其必要性,采用合理惩罚方式,把握尺度,按照一定的合理程序进行惩罚。  【关键词】班级管理,惩罚教育  自我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以来,不少媒体也迅速爆出了很多关于老师体罚学生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这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工作在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所孜孜不倦追求和奋斗的目标。然而,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因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使得物理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之路举步维艰。这一问题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随着
期刊
【摘要】《老人与海》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1952年出版,震动文坛。1954年,海明威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作《老人与海》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而获得诺贝尔奖,就连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关键词】海明威,《老人与海》,艺术成就  《老人与海》出版50多年了,但仍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读者,包括中国在内
期刊
“兴趣教学”是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兴趣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而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生双方各自对教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双方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教学的方法相互认可。也就是说,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是体现和实现“兴趣教学”的关键。  1.教师的“善教”是激发学生兴趣并乐学的前提,“善教
期刊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近年来我对音乐教学效果发现,在音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教学中应多具匠心。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变换角度,鼓励学生求变、求新、求异,从多渠道、多角度的推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音乐创新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
期刊
1.适时介入  电教媒体生动形象,易被感知,吸引学生,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若使用不当,则画蛇添足,效果往往失得其反。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使之真正融于整体教学之中,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非常重要,一般地说,教材中难以用语言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的地方介入电教媒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茅塞顿开。例如教学四年级语文第二册中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的“内洞”、“外洞”、“石
期刊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学习音乐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年龄越来越小,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不少家长强迫孩子接受音乐教育,不顾孩子愿意是否,花高价购买各种乐器,聘请专业音乐教师,有的家长竟强迫孩子长时间练习,使孩子陷入苦恼之中,有的学业荒废,精神萎靡,有的甚至还产生抵触情绪,有意破坏乐器……这不能不发人深思。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对孩子从小进行音乐教育?应给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