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是目前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地理创新教育应重视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要素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地理教学,质疑,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杰出人才的创新能力开辟着个体的未来。创新的核心是思维,爱因斯坦从科学创造的角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提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因为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有价值,具有高度机动性和持续性,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所以素质教育中更应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中学地理老师应该具备的两大素质
1.1 中学地理老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地理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是教委教育局的专职,而中学地理教师只是一个文化的消极传播者和普及者。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地理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1.2 中学地理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地理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中学地理老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做大量的引导工作。地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2.地理创新教育应重视六个结合
2.1 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相结合。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也是师生精神情感融合的过程。但从目前我国地理教学“一线”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重视单纯的地理认知教学,忽视情感教育的情况。因此,在地理创新教育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并重。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情感投入,与学生建立起了融合、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了愉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地理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2 直觉思维和逻辑推理相结合。
直觉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成分,是地理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国的传统教学历来注重于逻辑推理与论证的教学,而西方国家则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学。因而,我国学生逻辑推理论证的技能较强,但创造能力较弱。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扬长避短,要“既教猜想,又教逻辑”。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特别是知识的结构,扩大知识视野,尽可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凭直觉尝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给予适当指导。
2.3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
聚合思维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以后寻求答案,而发散思维则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答案。没有聚合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而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动机。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能通向创新之路。如人们从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的反面认识到地球自转的方向。再如人类于1846年和1930年分别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等,这些都是聚合思维导致创新与发现的佐证。发散思维中的正向与逆向思维同步运用,使人类发现了许多现象、规律,也引发了新的创造性设想。李四光先生的大胆设想提出了陆相成油理论,从而打破了西方国家所谓的“中国贫油论”。思维在自魏格纳躺在床上看着世界地图奇思遐想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等,都说明了发散性然科学的创造活动中大有可为。
2.4 学“问”和学“答”相结合。
诺内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段话,发人深思,学校主要教学生学“答”,提问的权利大多在老师,我想这也是我国中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提出新颖,有独创性的问题,应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①为学生质疑问难做出示范;②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③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④提供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⑤灵活处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
2.5 主体参与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素质教育的要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只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的地理教学,要做到:①重视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②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③及时反馈调节,强化学生参与;④采用积极评价,激励学生参与;⑤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参与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深层的参与中,通过积极自主的“做”与“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6 课本知识与野外实践,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把课本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深化、活化并升华。应尽量举述既易理解、又贴切而新颖的实例,并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观察、分析并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本知识与野外实践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只要适当,就既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和学以致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助于我们重视知识更新与运用的价值。
【关键词】创新思维,地理教学,质疑,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杰出人才的创新能力开辟着个体的未来。创新的核心是思维,爱因斯坦从科学创造的角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提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因为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有价值,具有高度机动性和持续性,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所以素质教育中更应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中学地理老师应该具备的两大素质
1.1 中学地理老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地理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是教委教育局的专职,而中学地理教师只是一个文化的消极传播者和普及者。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地理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1.2 中学地理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地理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中学地理老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做大量的引导工作。地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2.地理创新教育应重视六个结合
2.1 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相结合。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也是师生精神情感融合的过程。但从目前我国地理教学“一线”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重视单纯的地理认知教学,忽视情感教育的情况。因此,在地理创新教育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并重。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情感投入,与学生建立起了融合、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了愉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地理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2 直觉思维和逻辑推理相结合。
直觉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成分,是地理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国的传统教学历来注重于逻辑推理与论证的教学,而西方国家则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学。因而,我国学生逻辑推理论证的技能较强,但创造能力较弱。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扬长避短,要“既教猜想,又教逻辑”。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特别是知识的结构,扩大知识视野,尽可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凭直觉尝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给予适当指导。
2.3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
聚合思维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以后寻求答案,而发散思维则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答案。没有聚合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而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动机。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能通向创新之路。如人们从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的反面认识到地球自转的方向。再如人类于1846年和1930年分别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等,这些都是聚合思维导致创新与发现的佐证。发散思维中的正向与逆向思维同步运用,使人类发现了许多现象、规律,也引发了新的创造性设想。李四光先生的大胆设想提出了陆相成油理论,从而打破了西方国家所谓的“中国贫油论”。思维在自魏格纳躺在床上看着世界地图奇思遐想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等,都说明了发散性然科学的创造活动中大有可为。
2.4 学“问”和学“答”相结合。
诺内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段话,发人深思,学校主要教学生学“答”,提问的权利大多在老师,我想这也是我国中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提出新颖,有独创性的问题,应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①为学生质疑问难做出示范;②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③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④提供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⑤灵活处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
2.5 主体参与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素质教育的要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只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的地理教学,要做到:①重视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②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③及时反馈调节,强化学生参与;④采用积极评价,激励学生参与;⑤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参与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深层的参与中,通过积极自主的“做”与“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6 课本知识与野外实践,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把课本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深化、活化并升华。应尽量举述既易理解、又贴切而新颖的实例,并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观察、分析并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本知识与野外实践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只要适当,就既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和学以致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助于我们重视知识更新与运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