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人耿小丁在北京郊区南苑的“一分地公社”每年花费2200元租了一块地,用途是种植日常家里吃的蔬菜。这块地面积不小,66平米,耿小丁说她与家人“像农民一样”劳作,春天种下种子,浇水施肥。三年来,耿小丁一家一周管理两次,一共种了40几种蔬菜。
但她家并不住在附近,而是住在北京的西二环,从家开车到这块地,要30分钟的车程。其实在拥堵且庞杂的北京,这不能算一个远的距离,而且耿小丁也说,累是有点累,但是非常值得,“你知道吗,自己种出来的菜是甜的,跟我们平时吃的不一样,而且通过种菜,我们既能吃到健康的食品,又能疏通筋骨。”耿小丁对本刊记者说。
像耿小丁这样生活在城里,但热爱出城耕种的人不少。这几年在北京的郊区兴起了一个产业,大兴、门头沟、通州、房山等地,都有当地人把自己家的地分成很多块分租出去,租给愿意到郊区体验菜农生活的“城里人”。
这是一种健康且值得学习的养生方式。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养生”已经成为一个让人困惑的话题。打开电视,每家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健康养生节目,去到书店,大型书店都有养生专区,养生书籍能排满七八个架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打开这些所谓大师,专家写的书,各种观点更是让人眼花缭乱,随便翻翻这些书,真是让人有“你浑身上下都有病,不看这本书你就活不下去”的感觉。
各国养生书籍在中国
不只中国人在养生,全世界的人都在养生。各国的养生方法五花八门,从在中国出版的书籍上就可见一斑。
中国的出版社引进美国的养生书以健美类为主。《四周练出一身肌肉》,《无器械健身:用自身体重锻炼》、《囚徒健身:用失传的技艺练就强大的生存实力》、《拉伸》等,都是美国人写的健美书。号称“全球健身第一书”,“美国畅销近30年的经典”的《施瓦辛格健身全书》是由大名鼎鼎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所著,他用了600多幅照片来讲述他的健身经验。
除了以上三个国家,还有英国、韩国等国家的养生书籍纷纷涌入中国,再加上中国自己出版的养生书籍,中国的养生书籍市场已经过于饱和了。
谁来把关“养生质量”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首先出版社要把关,出版社的把关作用至关重要。就拿英国来说,据媒体报道,英国的养生书籍占到新书总量的3%,仅次于畅销小说与外语类书籍。但是一本养生书想在书店里销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的出版需要过五关。
第一关,作者向出版商提供写作选题,包括详细的提纲;第二关,出版商向英国医学会等机构递交出版该书的计划,并进行评估;第三关,英国医学会接到出版商递交的出版要求后,须邀请权威医学专家组进行评估,只有顺利通过选题评估后,作者才能开始写作。第四关,作者完成写作后,要与出版商一起接受英国医学专家组的评审,并就书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论文式答辩;第五关,英国的监督委员会在批准出版书号前,要全方位了解该书内容是否存在任何形式的作假,或对公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
美国的出版制度也值得借鉴。美国图书市场的健康养生类书籍也让人眼花缭乱,但美国的出版社也注重审查,因为这关系着他们的长远声誉。每本书在出版社初审通过后,至少要再经过两位在相关领域的高级学者和教授审查,由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和签字后,才能完成整个出版程序。而且在审查书稿和文稿的过程中,撰写人和审查人的姓名全部密封,双方互不知情。在出版社、作者、审查人的“三权分立”下,保护了科学的纯洁性。 在中国,张悟本、“刘太医”、马悦凌、李一这些伪养生大师们能在公众横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审查机制不严格。
养生,心态最重要
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空气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而且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所以催生了大众对健康的迫切需求。正是因为这样急切的心理,才让骗子有了机会。
现在书店里、电视里的各种养生书籍和节目依旧众多,百姓自己要擦亮眼睛,媒体总结出五种辨别方法:其一,他们一般会伪造出身,自称名医之后,如刘弘章称其祖上刘纯是明朝太医中的“主治太医”。其二,伪养生专家们会根据人们容易接受的健康观点,从传统文化中牵强附会一些东西,建立自己的“养生理论”;其三,在“理论”中,必然有一些“惊雷滚滚”的观点,如吃绿豆汤治百病、吃辣椒致癌、牛奶是牛喝的,等等;其四,一旦从“专家”升级为“大师”,必然弄更邪门的“妙方”,如马凌悦的“生吃泥鳅治癌症”等;其五,伪养生大师们必打出自己的响亮口号,如张悟本打出“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旗号。
何为“养生之道”,即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其最重要的是要养心,心胸宽阔,保持心情的平和,而不是听信与不断尝试各种奇怪的偏方。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以107岁高龄去世,他有六大养生之道:护足、坚持工作、心胸宽阔、饮食百无禁忌、勤练气功、善于抒发感情。他的长寿与他的养生之道有莫大的关系。
中国人养生应该跟日本学习。日本人以上班时间长、工作压力大著称,但日本却成为世界各国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这其中的奥秘正是来源于日本特有的保养健身之术。而且,养生已经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当中,休息即是养生。
沐浴和饮食是其两大特色。日本人是世界上最爱沐浴的民族,除了家家拥有设备齐全考究的浴室外,深入社区的公共浴室也星罗棋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民族在沐浴方法上还在不断推陈出新,发明了诸如米酒浴、鲜花浴、菜汤浴、苹果浴和森林浴。这类崭新的浴法不仅可洁净身体,而且还兼有治疗某些疾患和宽松紧张情绪的效果。日本人的饮食业值得称道,日本人用“健康十训”来总结其饮食养生之道:少肉多菜,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衣多浴,少车多步,少烦多眠,少怒多笑,少言多行,少欲多施,少食多嚼。
中国人和日本人同是亚洲民族,都有喜静不喜动的特性,从全世界的范围看,日本的养生之道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她家并不住在附近,而是住在北京的西二环,从家开车到这块地,要30分钟的车程。其实在拥堵且庞杂的北京,这不能算一个远的距离,而且耿小丁也说,累是有点累,但是非常值得,“你知道吗,自己种出来的菜是甜的,跟我们平时吃的不一样,而且通过种菜,我们既能吃到健康的食品,又能疏通筋骨。”耿小丁对本刊记者说。
像耿小丁这样生活在城里,但热爱出城耕种的人不少。这几年在北京的郊区兴起了一个产业,大兴、门头沟、通州、房山等地,都有当地人把自己家的地分成很多块分租出去,租给愿意到郊区体验菜农生活的“城里人”。
这是一种健康且值得学习的养生方式。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养生”已经成为一个让人困惑的话题。打开电视,每家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健康养生节目,去到书店,大型书店都有养生专区,养生书籍能排满七八个架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打开这些所谓大师,专家写的书,各种观点更是让人眼花缭乱,随便翻翻这些书,真是让人有“你浑身上下都有病,不看这本书你就活不下去”的感觉。
各国养生书籍在中国
不只中国人在养生,全世界的人都在养生。各国的养生方法五花八门,从在中国出版的书籍上就可见一斑。
中国的出版社引进美国的养生书以健美类为主。《四周练出一身肌肉》,《无器械健身:用自身体重锻炼》、《囚徒健身:用失传的技艺练就强大的生存实力》、《拉伸》等,都是美国人写的健美书。号称“全球健身第一书”,“美国畅销近30年的经典”的《施瓦辛格健身全书》是由大名鼎鼎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所著,他用了600多幅照片来讲述他的健身经验。
除了以上三个国家,还有英国、韩国等国家的养生书籍纷纷涌入中国,再加上中国自己出版的养生书籍,中国的养生书籍市场已经过于饱和了。
谁来把关“养生质量”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首先出版社要把关,出版社的把关作用至关重要。就拿英国来说,据媒体报道,英国的养生书籍占到新书总量的3%,仅次于畅销小说与外语类书籍。但是一本养生书想在书店里销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的出版需要过五关。
第一关,作者向出版商提供写作选题,包括详细的提纲;第二关,出版商向英国医学会等机构递交出版该书的计划,并进行评估;第三关,英国医学会接到出版商递交的出版要求后,须邀请权威医学专家组进行评估,只有顺利通过选题评估后,作者才能开始写作。第四关,作者完成写作后,要与出版商一起接受英国医学专家组的评审,并就书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论文式答辩;第五关,英国的监督委员会在批准出版书号前,要全方位了解该书内容是否存在任何形式的作假,或对公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
美国的出版制度也值得借鉴。美国图书市场的健康养生类书籍也让人眼花缭乱,但美国的出版社也注重审查,因为这关系着他们的长远声誉。每本书在出版社初审通过后,至少要再经过两位在相关领域的高级学者和教授审查,由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和签字后,才能完成整个出版程序。而且在审查书稿和文稿的过程中,撰写人和审查人的姓名全部密封,双方互不知情。在出版社、作者、审查人的“三权分立”下,保护了科学的纯洁性。 在中国,张悟本、“刘太医”、马悦凌、李一这些伪养生大师们能在公众横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审查机制不严格。
养生,心态最重要
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空气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而且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所以催生了大众对健康的迫切需求。正是因为这样急切的心理,才让骗子有了机会。
现在书店里、电视里的各种养生书籍和节目依旧众多,百姓自己要擦亮眼睛,媒体总结出五种辨别方法:其一,他们一般会伪造出身,自称名医之后,如刘弘章称其祖上刘纯是明朝太医中的“主治太医”。其二,伪养生专家们会根据人们容易接受的健康观点,从传统文化中牵强附会一些东西,建立自己的“养生理论”;其三,在“理论”中,必然有一些“惊雷滚滚”的观点,如吃绿豆汤治百病、吃辣椒致癌、牛奶是牛喝的,等等;其四,一旦从“专家”升级为“大师”,必然弄更邪门的“妙方”,如马凌悦的“生吃泥鳅治癌症”等;其五,伪养生大师们必打出自己的响亮口号,如张悟本打出“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旗号。
何为“养生之道”,即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其最重要的是要养心,心胸宽阔,保持心情的平和,而不是听信与不断尝试各种奇怪的偏方。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以107岁高龄去世,他有六大养生之道:护足、坚持工作、心胸宽阔、饮食百无禁忌、勤练气功、善于抒发感情。他的长寿与他的养生之道有莫大的关系。
中国人养生应该跟日本学习。日本人以上班时间长、工作压力大著称,但日本却成为世界各国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这其中的奥秘正是来源于日本特有的保养健身之术。而且,养生已经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当中,休息即是养生。
沐浴和饮食是其两大特色。日本人是世界上最爱沐浴的民族,除了家家拥有设备齐全考究的浴室外,深入社区的公共浴室也星罗棋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民族在沐浴方法上还在不断推陈出新,发明了诸如米酒浴、鲜花浴、菜汤浴、苹果浴和森林浴。这类崭新的浴法不仅可洁净身体,而且还兼有治疗某些疾患和宽松紧张情绪的效果。日本人的饮食业值得称道,日本人用“健康十训”来总结其饮食养生之道:少肉多菜,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衣多浴,少车多步,少烦多眠,少怒多笑,少言多行,少欲多施,少食多嚼。
中国人和日本人同是亚洲民族,都有喜静不喜动的特性,从全世界的范围看,日本的养生之道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