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山台站扩大车载电视信号覆盖范围的有关规划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在90年代中期前,无线传输曾经是电视接收的主要方式之一。为此,在福州市区及周边各县建立了高山台站及中转站传输广播电视信号,投入了大量资金。近年来随着数字电视整转平移的推进,光纤和直播卫星已经成为中心城镇及小片网电视节目的主要传输方式,地面无线传输由于缺乏足够的接收终端及节目内容的匮乏,造成一定资源浪费。同时,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车载电视作为一种新兴媒介逐渐兴起,可以利用原有的高山台站传输车载数字电视信号,继续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文:
  一、高山台站的现状
  目前福州周边共有9个主要高山台站传播模拟电视信号。优点是各高山台站均建在较高地区,信号视界良好,铁塔、机房等基础设施完善,基本覆盖了全福州市区及平潭、罗源、永泰、闽侯、闽清等地区。缺点是因为光纤和直播卫星已经承担了电视信号的主要传输任务,造成人员、设备利用率较低,效益较差。浪费了社会资源。
  二、车载数字电视的现状
  福州地区车载数字电视由福州电视台主办,于2009年开始试运营,以福州电视中心为主站,北峰红旗茶厂为从站,目前已基本实现台江区、鼓楼区、仓山区大部及晋安区、马尾区小部分地区的覆盖。缺点是目前覆盖范围只有福州主城区,各县城及偏远地区尚无法覆盖,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利用高山台站扩大车载数字电视信号覆盖范围技术方案
  (一)方案制定原则
  1.实施目标:采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GB20600-2006,利用各县(市)区现有高山台站,扩大福州市移动数字电视覆盖范围,为福州各县(市)区广大车载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新闻资讯、社会公益、生活服务等节目和信息。
  2.频率规划:目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有单频网和多频网两种方式,单频网的优点是频谱使用率和功率效率高,缺点是只有一个频点传输的频道数量有限,多频网优点是可以利用多个频点提供比单频网数量更多的频道,目前福州地区移动电视节目源单一,经审批批准的只有一个频道,且单频网技术成熟,在全国多个城市均有使用,故选择使用单频网,鉴于目前福州市区现有的发射频段是DS-20,同时考虑节约频谱资源,故扩大覆盖范围也采用DS-20频段。
  3.站点规划:站点规划主要考虑覆盖范围、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目前福州地区广播电视系统高山台站设施完善,各高山台站覆盖范围基本覆盖本县所有地区,综合以上两点,初步选定鼓山珠峰顶、福清五马峰发射站、闽清腹桂山发射站、永泰通天阁发射站、罗源高岗山发射站、平潭君山发射站等6个站点作为主发射点。
  4.工作模式选择:为减少产业界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国家广电总局在330种应用模式中选定了7种工作模式如下:
  目前福州地区五区八县范围较大,若选择覆盖半径较小的传输模式,势必需要更多基站,出于节约投资的目的,考虑传输距离最长的模式一和模式三,虽然目前采用的是单频网播放一套节目,但出于未来扩大节目套数的考虑,最终选用系统净码率较高的模式三(C=3780/16QAM/0.6/PN=945 720)为移动数字电视系统工作模式。
  5.覆盖范围
  由于车载电视的接收终端绝大多数是市内巴士及出租车,故目前以市区、县城及市区与县城间的交通干线为主要覆盖点。不考虑地形因素时,在理论情况下,车载信号可以基本覆盖五区八县所有地区,但是在闽清、罗源、福州交界处还有一小处盲点,应补点覆盖。此外,在一些地方覆盖范围太大,覆盖了宁德、莆田的部分地区,应改变天线下倾角,减少对其他地区的干扰。
  6.干扰控制
  (1)干扰源分析:由于采用模式三保护间距达到37.5km,各高山台站之间均小于这个保护间距,在覆盖重叠区可能出现严重的同频干扰,除此以外,还存在多径干扰、频率选择性衰弱及多普勒扩展效应等,这些都会导致接收端无法正常解析信号。此外,在市区及县城内由于高大建筑及多山地形的影响,也会造成覆盖盲点。
  (2)同频干扰控制方案:由于福州地区属于多山地形,山脉可以阻断信号传送从而形成实际上独立的频率空间,在规划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同频干扰,采用改变发射功率,降低天线下倾角等方式改变传输距离,减少重叠区域,改善同频干扰环境。对于市区覆盖盲点,可以用小功率直放站予以覆盖。最终的干扰控制方案要由专业测试软件及实地测试情况决定。
  (二)方案描述
  1.标准选择:目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主要有如下3个:
  (1) GY/T 236-2008《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实施指南》
  (2) GY/T 237-2008《VHF/UHF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频率规划准则》
  (3) GB 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2.系统总体框图
  根据GY/T 236-2008,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包括前端、传输网络、发射、接收端等四部分。
  图1:地面数字电视系统
  (三)系统前端
  1.组成:系统前端设备的作用包括编码、复用、传输适配。
  2.节目源:节目源可以来自卫星接收,也可以自行编码。
  3.编码及复用:编码器采用MEPG-2标准格式对节目源送来的音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输出规定码率的TS流。复用器将多个编码器输出的不同节目的TS流复接成一个总的TS流。
  4.同步适配:在组建单频网时,从复用器输出的TS流还需要通过单频网适配器,完成单频网秒帧生成、SIP插入、同步基准(时间基准1pps,频率基准10MHz)插入以及PCR校正功能,以保证单频网内的所有发射机能够同步工作。系统的同步基准通常由GPS接收机提供。为适应区域单频网内传输距离的变化,单频网适配器的时延调整范围为max1000ms。   5.网络适配:目前使用一个ASI接口(异步串行接口)和传输网络特定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设备,为MPEG-2 TS流从中心向其他单元的传输提供一个透明的链路。
  (四)系统传输网络
  系统传输网络将前端输出的TS流通过介质直接向发射机传输,本方案用光纤传输。采用光纤传输TS流时,相应的光端机设备支持SDI和DVB/ASI信号传输,同时具有抖动管理功能。
  (五)系统发射部分
  1.组成:采用单频网技术的系统中的发射部分包括传输网络适配、节目流的接收、时间基准和频率基准的提供(GPS接收机)以及发射机和天馈线系统。
  2.编码:发射部分将前端送来的TS流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并在基带信号上进行线性及非线性预校正。
  3.调制:数字基带直接变换为制定发射频率的射频信号。
  4.发射:信号经过功放放大并滤除带外的无用分量后,馈送到发射天线发射。
  (六)移动接收终端
  移动接收终端包括接收天线、机顶盒和显示器,天线进行门限范围内的接收,机顶盒完成信号解调和解码的过程。由于汽车空间限制,目前采用的是21英寸显示器,标清节目对清晰度影响不大。
  (七)安全播出保障措施
  安全播出是广电的生命线,必须重点确保。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安全播出,技术上采取以下措施:
  1.信号传输采用双路由方式,光缆、微波互为备份;
  2.发射系统采用主备机制,可实时倒换;
  3.播出采用前端机房和发射机房同时人员值机监看;
  4.所有传输环节加入实时监看;
  5.发射机系统实施实时监控,通过远程监控管理软件实时联网,可监测播出情况,并且有远程控制能力。
  四、小结
  随着福建省广电网络公司的挂牌成立,各县市广播电视台有线网络资源已经全部划归省广电网络所有所有,各广播电视台特别是县一级广播电视台收入锐减,经营出现较大困难,难以维系社会公益职能。
  目前无线网络(以地面无线广播网为主)尚未划分,有较强的开发潜力。且无线网络由各县市广播电视台掌握,播出内容具有排他性,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果能够利用高山台站现有的人员设施进行地面数字广播网建设,则能够以较小的代价换来较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实施指南[Z].2008-10-16
其他文献
【摘 要】菊池宽(1888—1948)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父归》是菊池宽著名的独幕剧,于1917年1月第四次《新思潮》复刊后发表,然而当时未受到认可。1920年10月,名演员市川猿之助在新富座第一次公演此剧,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从此,菊池宽一举成名,《父归》也成为了其代表作之一。为了更好了解菊池宽的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感情,本文主要以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为角度考察作者的写
期刊
【摘 要】以赛亚·伯林是西方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在《自由论》中驳斥了决定论,特别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提出疑问——如果真的能够必然带来一个完美社会,人们为什么还要为这种不需要人努力也会到达的幸福的终点牺牲性命呢?他的责难建立在对极权主义的担忧和批判上。虽然有失偏颇,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不完全是他说的样子,但是这种批判对于我们站在时代的语境中,正确阐释马克思主义、克服教条主义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期刊
【摘 要】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后,人类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也可叫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流量经营成为了通信运营商继语音通话之后新的重点业务。流量需求的快速增长为通信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移动互联网能否改变现有的营销模式,创新经营方式,直接影响到运营商是否能够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在介绍了流量经营背景后,重点介绍了流量批发销售方案,最后总结了该方案的优势所在。  【关键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技术以其高带宽、高可靠性和强大的OAM能力成为用户接入网的主流技术。分层QoS(HQoS)与传统的一层QoS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可以将调度队列划分为如物理级别、逻辑级别、应用或业务级别等多个调度级别,每一级别可以使用不同的特征进行流量管理。这样通过不同级别的队列调度,实现了多层次的流量管理,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运营商实现多用户、多业务的服务管理。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通信工程作为有着巨大发展前景的行业,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发展通信工程传输技术,从而保障信息传输的快捷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本文简要介绍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几种常见类型,进而分析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通信工程 传输技术 ASON 应用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也逐渐加快。通信工程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利用,要想得到更大发展就需要不断改进
期刊
【摘 要】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网络越来越普及,作为媒介融合的产物之一,网络视频成为大多数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出现给电视媒体带来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改变了人们以往被动观看电视的模式,实现了视频网络按需观看和随看随停的需求,这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从网络视频的定义和特征着手,分析了电视媒体对网络视频应用与开发的必要性,指出了电视媒体在网络视频应用和开发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应用与开
期刊
【摘 要】随着铁路列车向高速化与准高速化方向的迈进,为保证有效的人机控制和提高运输效率,要求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技术构成先进的铁路通信网。主要介绍了在现实的铁路通信工程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 通信;工程 建设  一、铁路传输技术  (一)SDH传输技术  SDH是取代PDH的新数字传输网体制,主要针对光纤传输,是在SONET的标准基础上形成的。它把信号固定在帧结构中,复用后
期刊
【摘 要】时延测量和拥塞控制对于网络的管理、协议开发与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列出了时延和拥塞控制的概念以及产生的相应机理,并提出了应对的算法。对于网络时延测算软件的设计,本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TCP 往返时延 拥塞控制  一、概念简介  TCP协议实现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功能,可以保证数据的有序可靠的到达目的端。因此,目前网络传输层中多数的应用均釆用TCP协议进行。  往返时延(
期刊
【摘 要】热电保障系统是内燃机车上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是给内燃机车在寒冷的季节提供预热,供电等功用,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环保性,可靠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热电保障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应用特性等。  【关键词】热电保障;预热;供电;节能  一、概述  内燃机车在运用中为了保证内燃机车柴油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对内燃机车柴油机的冷却水、机油和燃油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寒冷地区,为了保证冬季运用
期刊
【摘 要】光纤通信是信息化的主要技术之一,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战略产业。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光纤通信网络,可提高数据采集能力。本文则对光纤通信网络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光纤通信网络 应用  所谓光纤通信,就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以光波为载波传输光信息至相应数据处理端。第一代光纤材料就是0.85μm多模光纤。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材料与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