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3)6-0111-01
血压作为人体的四大生命体征之一,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通过对患者血压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据研究,80%的成人双上肢血压值不相等,其原因是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由于能量消耗,右侧BP比左侧高1-10mmHg。
1.病例介绍
患者,女,92岁。主因喘憋、咳嗽、咳痰不利2天于2011年9月22日收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入院时T:36℃,P:90次/分,R:22次/分,BP:130/85mmHg。查胸片、心脏超声等初步诊断:肺炎、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入院后医嘱予抗炎、平喘、化痰,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并记重症记录、血压监测Q4h。入院后第3天20:00血压提示,SBP:72mmHg,DBP:45mmHg,遵医嘱予羟基淀粉250mL静脉点滴。30分钟后,复测血压SBP:80mmHg,DBP:50mmHg。请心脏科会诊提示双上肢比照测量发现患者右侧上肢血压高于左侧SBP:60mmHg,DBP:40mmHg。
2.讨论
2.1原因分析
2.1.1该患者存在自体差异
采用平卧位台式血压计测量,该患者72小时内其上肢血压4:00、8:00、12:00、16:00、20:00、24:00比较,右侧上肢大于左侧SBP:95-45mmHg,DBP:40-30mmHg,超过了大多数人左右上肢血压差在1-10mmHg的自体差异。考虑该患者双上肢血压差异显著与其有扩张性心肌病(DCM)、主动脉硬化、高龄等有关。
2.1.2操作前评估不全面
护士如对该患者年龄和病情做到全面评估,考虑到其是有扩张性心肌病病史的高龄患者,就会分析到血压异常可能与之有关。
2.1.3对影响血压测量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不能熟练掌握
护士习惯性思维,发现该患者血压过低时只考虑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未考虑到自体差异的因素。
2.1.4血压测量“四定”原则的执行不认真
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遵循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的原则,有助于测定的准确性和对照的可比性。该患者医嘱为Q4h监测血压,不同班次护士交班时未明确测量哪侧肢体,没有遵循“定肢体”原则,影响了医护人员对病情变化的判断。
2.2对策
2.2.1重新设计血压监测记录表
增加“左上肢、右上肢或其他”的项目,护士只需划“√”来明确测量肢体,避免因不同人选择不同肢体测量引发的误差。
2.2.2对于新人院患者,特别是需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者,如伴有心脏及血管疾病的患者,首次测量血压时必须双侧对照测量。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差异及差异值,据认为,对初测者进行双侧测量,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以后固定测量最高的一侧,可避免漏诊。
2.2.3严格执行血压测量的操作规程
操作前评估要全面,熟练掌握测量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除了不同肢体的差异外,还要考虑到年龄、性别、昼夜和睡眠、环境、体型、情绪、药物等对血压的影响,杜绝习惯性思维的一锤定音错误。
血压作为人体的四大生命体征之一,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通过对患者血压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据研究,80%的成人双上肢血压值不相等,其原因是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由于能量消耗,右侧BP比左侧高1-10mmHg。
1.病例介绍
患者,女,92岁。主因喘憋、咳嗽、咳痰不利2天于2011年9月22日收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入院时T:36℃,P:90次/分,R:22次/分,BP:130/85mmHg。查胸片、心脏超声等初步诊断:肺炎、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入院后医嘱予抗炎、平喘、化痰,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并记重症记录、血压监测Q4h。入院后第3天20:00血压提示,SBP:72mmHg,DBP:45mmHg,遵医嘱予羟基淀粉250mL静脉点滴。30分钟后,复测血压SBP:80mmHg,DBP:50mmHg。请心脏科会诊提示双上肢比照测量发现患者右侧上肢血压高于左侧SBP:60mmHg,DBP:40mmHg。
2.讨论
2.1原因分析
2.1.1该患者存在自体差异
采用平卧位台式血压计测量,该患者72小时内其上肢血压4:00、8:00、12:00、16:00、20:00、24:00比较,右侧上肢大于左侧SBP:95-45mmHg,DBP:40-30mmHg,超过了大多数人左右上肢血压差在1-10mmHg的自体差异。考虑该患者双上肢血压差异显著与其有扩张性心肌病(DCM)、主动脉硬化、高龄等有关。
2.1.2操作前评估不全面
护士如对该患者年龄和病情做到全面评估,考虑到其是有扩张性心肌病病史的高龄患者,就会分析到血压异常可能与之有关。
2.1.3对影响血压测量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不能熟练掌握
护士习惯性思维,发现该患者血压过低时只考虑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未考虑到自体差异的因素。
2.1.4血压测量“四定”原则的执行不认真
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遵循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的原则,有助于测定的准确性和对照的可比性。该患者医嘱为Q4h监测血压,不同班次护士交班时未明确测量哪侧肢体,没有遵循“定肢体”原则,影响了医护人员对病情变化的判断。
2.2对策
2.2.1重新设计血压监测记录表
增加“左上肢、右上肢或其他”的项目,护士只需划“√”来明确测量肢体,避免因不同人选择不同肢体测量引发的误差。
2.2.2对于新人院患者,特别是需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者,如伴有心脏及血管疾病的患者,首次测量血压时必须双侧对照测量。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差异及差异值,据认为,对初测者进行双侧测量,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以后固定测量最高的一侧,可避免漏诊。
2.2.3严格执行血压测量的操作规程
操作前评估要全面,熟练掌握测量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除了不同肢体的差异外,还要考虑到年龄、性别、昼夜和睡眠、环境、体型、情绪、药物等对血压的影响,杜绝习惯性思维的一锤定音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