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我国社区规划的社会学发展历程,概括了社会学社区规划研究内容,提出了当前社区规划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增强培养规划人员的社会学素养,积极应用社会学研究成果、加强规划实践对社会学研究的指导,社区规划及社区参与法制化、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等三个方面进行改善,促进社区规划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社区规划 社会学 城乡规划
前言
随着单位社区的解体,社区规划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社区规划不能停留在物质空间规划,需要通过调查,发现社区资源,探究社区需要,达到社区资源公平配置、社会空间合理分布。
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对社区规划的研究比社会学晚几十年。但实际操作中,城市建设由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负责,社会学家的研究不能直接影响社区规划。梳理社区规划的社会学研究进程,能够发现社区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使社会学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社区规划实践工作[1]。
正文
1、 社区与社区规划概念辨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具有以下特征: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我国城市规划中,社区大多与居住联系在一起,一般指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社区。
社区规划:包括物质形态规划,但这只是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真正的社区规划”是基于自下而上理念、综合考虑社区各方面发展需求的综合发展规划,是通过物质规划手段实现社会学目标的规划。
2、 中国社区规划研究现状
1
2
2.1 研究范围
我国的社区规划研究,开始从单一的居住社区布局研究扩大到对社区服务设施配套情况的研究。王子奇分析了影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变量,提出了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的步骤[2]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增加,使针对弱势群体的社区规划研究也逐渐增多,包括老龄社区、亲子社区、农村社区、安置社区等。宋言奇、梁玮男研究了老龄社区的构建原因及方法[3];李媛提出了亲子社区的理论支撑系统[4];赵淑玲、辛亮等分析了农村社区规划的内容特点,提出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5];代晓利以实际案例提出了安置社区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6]。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城乡规划师们也希望能从规划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生态社区研究兴起。金涛和张小林从生态社区的运作层面,探讨了规划思路及操作流程[7];鞠鹏艳介绍了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规划,提出了低碳社区规划存在的问题[8]。
2.2 主要运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在规划的三个阶段介入社区规划中:
规划前期——社会调查、社区文化分析、社区问题发掘;
规划中期——居民互动、公众参与;
规划后期——规划效果评估;
我国社区规划主要集中在对规划前期及中期的研究,对规划后期效果评估的研究较少。以赵民、赵蔚为代表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初步构建起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发展规划理论。程新友、徐鑫、王剑云、杨卡等研究了如何促进住区邻里及社会交往[9-11];于文波、李志刚等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性[12, 13];王媛婷抽查了上海徐家汇社区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区规划评估体系[14]。张纯、吕斌等研究了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方法[15]。张晓霞对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促进社区参与的具体对策和建议[16]。
3、 社区规划社会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在社区规划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研究范围增大,研究方法推陈出新。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
3.1 社區规划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不成体系,未能充分利用社会学研究成果
我国社区规划社会学研究还很薄弱,没有形成体系,许多基本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规划学者缺乏社会学的背景,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学研究成果。
3.2 重视前期研究,忽视后期评价
目前的社会学方法主要应用在规划前期、中期的社区空间环境营造分析和公众参与模式讨论,缺乏对社区建成后的评估分析。为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台湾等地设立了社区规划师,使得社区规划能与社区共同发展、成长。我国目前的社区规划仅注重前期宣传,后期使用情况无人问津。
3.3 社区参与不足
社会公众参与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及其辖区有关单位和居委会作为基层公众角色参与规划的制定与管理,我国非政府的社区组织发育还不成熟,社区规划建设的主导力量是政府和开发商,公众参与薄弱。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a) 公众参与范围小、程度低、途径少、方式简单被动,参与的广度、深度不足。
b) 公众参与没有制度化,随意性大;缺乏可操作的程序、规范;没有明确的公众参与范围、方式、途径、保障措施等。
c) 专家意志指导社区规划,公众参与效果弱。公众参与没有成为社区规划决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规划活动与公众分离,公众参与难于影响社区规划。
4、 意见建议
4
4.1 加强城市规划人员的社会学素养培养
城乡规划学科应增设相关社会学课程,提高规划从业人员的社会学素养。城乡规划单位不能仅招收规划学科专业人才,也应当有一定比例的社会学及其他学科人才,形成完整的规划研究机构。
4.2 积极应用社会学研究成果,加强规划实践对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检验
社区规划应多关注社会学研究进展,使用社会学新研究成果,与社会学专家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规划设计,加快形成社区规划的理论及研究体系。
加强社区规划的效果评估,通过社区规划实践,检验规划研究的准确性,增强理论的可操作性,推动社区社会学研究发展。 4.3 设立社区规划师,使社区规划与社区参与法制化。
规划思想由理性向以人为本转变,社区规划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应将社区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将公众参与纳入规划法律体系、建立社区规划和公众参与的法定地位及工作程序,通过制度和法律保障社区规划的实施效果。
设立社区规划师,从而能够及时、充分地向规划管理部门反映社区居民意愿,成为居民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赵宝林. 对城市社区规划的初探[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6):48-49.
[2] 王子奇. 对都市社区公共设施规划的社会学思考[J]. 湖南社会科学, 2004(6):83-85.
[3] 宋言奇. 城市老龄社区构建问题三议[J]. 城市规划汇刊, 2004(5):81-84.
[4] 李媛. 基于中国传统情节构建的亲子社区规划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5] 赵淑玲.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探索[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1):96-100.
[6] 代晓利.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安置社区规划的思考[J]. 建筑与文化, 2010(7):16-19.
[7] 金涛, 张小林. 国际可持续社区规划模式评述[J]. 国外城市规划, 2004(3):47-50.
[8] 鞠鹏艳. 创新规划设计手段 引导北京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以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规划为例[J]. 北京规划建设, 2011(2):55-58.
[9] 程新友. 城市社区邻里和谐中的新楼组范式_以上海市A社区为例[J]. 上海城市管理, 2010(02).
[10] 徐鑫, 王劍云. 网络时代城市社区邻里交往趋势探讨[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282-285.
[11] 杨卡. 新城住区邻里交往问题研究_以南京市为例[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12] 李志刚, 吴缚龙, 卢汉龙. 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对上海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J]. 城市规划, 2004(6):60-67.
[13] 于文波. 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
[14] 王媛婷. 基于原居安老思想的社区规划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5] 张纯, 吕斌. 合作型和谐社区规划途径——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的实践案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4):101-105.
[16] 张晓霞.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及动员机制研究[D]. 吉林大学, 2010.
关键词:社区规划 社会学 城乡规划
前言
随着单位社区的解体,社区规划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社区规划不能停留在物质空间规划,需要通过调查,发现社区资源,探究社区需要,达到社区资源公平配置、社会空间合理分布。
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对社区规划的研究比社会学晚几十年。但实际操作中,城市建设由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负责,社会学家的研究不能直接影响社区规划。梳理社区规划的社会学研究进程,能够发现社区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使社会学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社区规划实践工作[1]。
正文
1、 社区与社区规划概念辨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具有以下特征: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我国城市规划中,社区大多与居住联系在一起,一般指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社区。
社区规划:包括物质形态规划,但这只是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真正的社区规划”是基于自下而上理念、综合考虑社区各方面发展需求的综合发展规划,是通过物质规划手段实现社会学目标的规划。
2、 中国社区规划研究现状
1
2
2.1 研究范围
我国的社区规划研究,开始从单一的居住社区布局研究扩大到对社区服务设施配套情况的研究。王子奇分析了影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变量,提出了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的步骤[2]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增加,使针对弱势群体的社区规划研究也逐渐增多,包括老龄社区、亲子社区、农村社区、安置社区等。宋言奇、梁玮男研究了老龄社区的构建原因及方法[3];李媛提出了亲子社区的理论支撑系统[4];赵淑玲、辛亮等分析了农村社区规划的内容特点,提出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5];代晓利以实际案例提出了安置社区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6]。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城乡规划师们也希望能从规划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生态社区研究兴起。金涛和张小林从生态社区的运作层面,探讨了规划思路及操作流程[7];鞠鹏艳介绍了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规划,提出了低碳社区规划存在的问题[8]。
2.2 主要运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在规划的三个阶段介入社区规划中:
规划前期——社会调查、社区文化分析、社区问题发掘;
规划中期——居民互动、公众参与;
规划后期——规划效果评估;
我国社区规划主要集中在对规划前期及中期的研究,对规划后期效果评估的研究较少。以赵民、赵蔚为代表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初步构建起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发展规划理论。程新友、徐鑫、王剑云、杨卡等研究了如何促进住区邻里及社会交往[9-11];于文波、李志刚等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性[12, 13];王媛婷抽查了上海徐家汇社区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区规划评估体系[14]。张纯、吕斌等研究了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方法[15]。张晓霞对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促进社区参与的具体对策和建议[16]。
3、 社区规划社会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在社区规划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研究范围增大,研究方法推陈出新。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
3.1 社區规划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不成体系,未能充分利用社会学研究成果
我国社区规划社会学研究还很薄弱,没有形成体系,许多基本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规划学者缺乏社会学的背景,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学研究成果。
3.2 重视前期研究,忽视后期评价
目前的社会学方法主要应用在规划前期、中期的社区空间环境营造分析和公众参与模式讨论,缺乏对社区建成后的评估分析。为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台湾等地设立了社区规划师,使得社区规划能与社区共同发展、成长。我国目前的社区规划仅注重前期宣传,后期使用情况无人问津。
3.3 社区参与不足
社会公众参与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及其辖区有关单位和居委会作为基层公众角色参与规划的制定与管理,我国非政府的社区组织发育还不成熟,社区规划建设的主导力量是政府和开发商,公众参与薄弱。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a) 公众参与范围小、程度低、途径少、方式简单被动,参与的广度、深度不足。
b) 公众参与没有制度化,随意性大;缺乏可操作的程序、规范;没有明确的公众参与范围、方式、途径、保障措施等。
c) 专家意志指导社区规划,公众参与效果弱。公众参与没有成为社区规划决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规划活动与公众分离,公众参与难于影响社区规划。
4、 意见建议
4
4.1 加强城市规划人员的社会学素养培养
城乡规划学科应增设相关社会学课程,提高规划从业人员的社会学素养。城乡规划单位不能仅招收规划学科专业人才,也应当有一定比例的社会学及其他学科人才,形成完整的规划研究机构。
4.2 积极应用社会学研究成果,加强规划实践对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检验
社区规划应多关注社会学研究进展,使用社会学新研究成果,与社会学专家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规划设计,加快形成社区规划的理论及研究体系。
加强社区规划的效果评估,通过社区规划实践,检验规划研究的准确性,增强理论的可操作性,推动社区社会学研究发展。 4.3 设立社区规划师,使社区规划与社区参与法制化。
规划思想由理性向以人为本转变,社区规划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应将社区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将公众参与纳入规划法律体系、建立社区规划和公众参与的法定地位及工作程序,通过制度和法律保障社区规划的实施效果。
设立社区规划师,从而能够及时、充分地向规划管理部门反映社区居民意愿,成为居民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赵宝林. 对城市社区规划的初探[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6):48-49.
[2] 王子奇. 对都市社区公共设施规划的社会学思考[J]. 湖南社会科学, 2004(6):83-85.
[3] 宋言奇. 城市老龄社区构建问题三议[J]. 城市规划汇刊, 2004(5):81-84.
[4] 李媛. 基于中国传统情节构建的亲子社区规划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5] 赵淑玲.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探索[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1):96-100.
[6] 代晓利.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安置社区规划的思考[J]. 建筑与文化, 2010(7):16-19.
[7] 金涛, 张小林. 国际可持续社区规划模式评述[J]. 国外城市规划, 2004(3):47-50.
[8] 鞠鹏艳. 创新规划设计手段 引导北京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以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规划为例[J]. 北京规划建设, 2011(2):55-58.
[9] 程新友. 城市社区邻里和谐中的新楼组范式_以上海市A社区为例[J]. 上海城市管理, 2010(02).
[10] 徐鑫, 王劍云. 网络时代城市社区邻里交往趋势探讨[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282-285.
[11] 杨卡. 新城住区邻里交往问题研究_以南京市为例[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12] 李志刚, 吴缚龙, 卢汉龙. 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对上海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J]. 城市规划, 2004(6):60-67.
[13] 于文波. 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
[14] 王媛婷. 基于原居安老思想的社区规划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5] 张纯, 吕斌. 合作型和谐社区规划途径——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的实践案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4):101-105.
[16] 张晓霞.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及动员机制研究[D]. 吉林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