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传达情感的绘画艺术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从事多年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画好一幅作品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在画面中传达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如何体现作品的时代性和创造性。从现在的绘画教学来看,过多的是一种工厂式、批量化的教学,学生为升学而机械地学,教师为升学率而机械地教,没有创造性,也没有遵循人的情感和心灵。绘画作品也很少有灵动的感觉,多半是从模仿中来,真正能够用情感传达的绘画作品屈指可数,更有一些作品不但形象带有洋味,就连画中情境也成远古的情境。画中完全没有了自己,没有了本民族,没有了时代感。这样的作品,画面效果虽好,但没有价值。那如何实现绘画的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画出自己的感受、感情
  每一幅作品都应画出自己的亲身感受、感情,而不是生搬硬套或刻意模仿画面的手笔。每一个人都应把自己的感受、感情表现在画面中,这样才有力,才能打动别人。如果一个民族的艺术不表现自己的感受还有什么生命?艺术最忌模仿,最忌无感受,无感情。
  就近年的油画、国画、版画、卡通画、连环画……画得好的确实不少,但看后使人难忘的却很少。十几届的全国美展画面效果确实不错,但灵动的东西不多。而人与人的接触是以情相投,以情相处,没有感情的朋友是不会长久的。一部电影,一幅好画,一首歌曲,它的手法、技巧也许是平淡无奇的,但由于它传达给了观者深切的情,真诚的爱,这样往往将它的主题,将它的一切得以升华、拔高,而成为佳作,并使观者难忘。这是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心灵中最重要的东西——感情。
  二、实现作品的情与人情的交融
  没有感情的作品,无论它的色彩、形式多么漂亮,它只能在人们心中一晃而过,就像一个身着漂亮的少女,从你身边走过一样。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品的高低与长久,除了自身的东西决定以外,还在于“多情”。多情的作品能够动人,能够动情,能够长久。
  梵高的《向日葵》为什么有那么高的价值,因为它使人观后浑身颤抖,难忘,甚至流泪,我想这主要并不在于他的特别的、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而在于他用这些媒介物所表達出来的热烈的爱。他把一切——心灵、感情,肉体统统给了太阳、自然和人类。这是何等的无私与大度啊!虽然有时人们接受不了那么多,但跟那些感情的吝啬鬼相比,人们永远是喜欢他的。你看他的老人、乡村田野、木椅,他的一切,多么亲切,多么动人肺腑,看后使人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最初所看到的世界。
  三、渗透朴实的情与爱的艺术
  多少个世纪以来,有多少技法高超的大师,唯有伦勃朗伟大;有多少的佳作,唯有他的作品永恒、长久;有多少的悲剧故事、悲剧题材的绘画作品,唯有他的一张平静的老脸使人落泪。这是地地道道的情的艺术、爱的艺术。
  孙为民在绘画中常常强调应画出品格,画出味道,画出境界,根据个人感受,随心所欲。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始终将观察、认识、感受、表达融为一体,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作者的艺术品格。他用一种平常的疏散的眼光去感受大自然,才形成《绿荫》系列的画作。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尽管人们指责他老、旧,可有谁像他那样动情地去画,去爱呢?绘画是时代的产物,它不是个人的意识能代替的。
  简而言之,艺术只需去感受、感觉、感知,融入作品的情与人的情,传达着爱就是了,此外没有过多的东西可谈。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应有颇具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去描绘祖国的山川河流,去表现祖国的飞速发展。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绘画爱好者,一名美术教师,应该努力去发现,去追寻,从而使中国的绘画艺术成为世界的领航者,为全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我们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而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人们也开始逐渐关注审计信息化,并对其予以不断发展。本文分别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论述了计算机技术发展对审计信息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消除计算机技术对审计信息化的消极影响,希望能够促进审计信息化的建设。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影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
摘 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育人”强调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做人的道理和如何健康快乐地生活。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不注意体育锻炼和自身保健,将会是一件终身遗憾的事。因此教会学生怎么样去进行体育锻炼是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校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显性的德育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起着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价值追求的应然性,也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遵循立德树人第一的原则,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更好地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一、初中生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摘 要: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合。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创设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应准确把握教材,树立清晰的教学目标;做好学情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深入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抓住课堂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