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问题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问题呢?
一、注意设计问题的依据
首先依据教学目的而设,问题教学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等等。因此问题设计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而定,是有据可依,不能盲目设问,不着边际,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不可喧宾夺主;其次,应根据能力要求而问,各个年级的能力层次不同,因此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有别,低年级问题设计就应简短些,启发性强一些,高年级的问题设计应有一定的高度和层次,实际上是"因人而设"。在这两个依据下,根据一定的原则设问,使教学顺利进行。
二、设计问题应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1、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中,如果只是提問一些时间、地点、人名,内容、意义等课本上现成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这种机械式的提问长久以后就会使学生失去对历史课的兴趣,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例如:在讲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对于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推动作用,课文中一再叙述,因此教师就换一个角度和方法来设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群众三次起义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使问题具备了思维的深度,足以吸引学生来思考,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必须从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等知识中找出内在的联系,让学生在思索探求中,领悟历史的趣味,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层次化原则
设计问题应有层次感,所设问的内容之间必须能保持内在的联系,问题之间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或由浅入深,或由易到难,逐层思考,从中学会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首先理清知识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提问合理可行。
比如,在讲述"新三民主义"这一概念,学生就不能深刻理解和领会,所以我就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三民主义"?(2)孙中山为什么要重新解释三民主义?(3)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4)新三民主义在当时是真正的民主革命纲领吗?(5)新三民主义为什么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这五个问题把"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和联系全部蕴含在内,学生只有在对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和三个历史概念进行甄别之后,才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对"新三民主义"的深刻理解。这样的问题还可以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的个性与共性加以区别,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现象,所以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很有效的。
总之,设计问题一定要认真备课,挖掘教材,根据上述两原则,使每一个问题都能成为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并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教师精心的设问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当然我们还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灵活地去创设问题,真正保证每一节课的效率,所以在操作程序上教师必须注意。
三、操作办法
1、新课导入的问题创设
导入新课是非常关键的,开始上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积极思考,就为全课打好基础,因此导入新课的设问,要能做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但问题又比较简短。例如在讲述"美国内战"这一课时,用"美国的国旗为什么是星条旗呢?"这个问题引入新课,一下就能抓住学生,又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做到了寓教于乐。
2、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这种设计应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并能使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潮,所以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深度、难度、概念性强。例讲述"中华民国成立"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设问了一组问题:A、中华民国的成立是否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完全胜利?B、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能够维护共和体制吗?C、孙中山为什么要向严世凯退让呢?这三个问题有层次感,启发性强,每个问题的悬念又可以营造积极思考的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从而加深对辛亥革命失败根源的深刻理解。
3、课堂结束的总结性问题
这些问题的设计师为了达到巩固、深化、训练能力的功效,每一节课都有必要完成这一步,因此这类问题的设计应具备高度的概括性和归纳性,并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新的思维角度看问题,形成对知识的完整体系,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掌握知识。切忌为问而问,使问题平淡化、简单化,更应避免问题的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根据教学需要出发,掌握好尺度,使问题教学切实可行,效果显著。以此来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
一、注意设计问题的依据
首先依据教学目的而设,问题教学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等等。因此问题设计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而定,是有据可依,不能盲目设问,不着边际,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不可喧宾夺主;其次,应根据能力要求而问,各个年级的能力层次不同,因此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有别,低年级问题设计就应简短些,启发性强一些,高年级的问题设计应有一定的高度和层次,实际上是"因人而设"。在这两个依据下,根据一定的原则设问,使教学顺利进行。
二、设计问题应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1、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中,如果只是提問一些时间、地点、人名,内容、意义等课本上现成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这种机械式的提问长久以后就会使学生失去对历史课的兴趣,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例如:在讲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对于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推动作用,课文中一再叙述,因此教师就换一个角度和方法来设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群众三次起义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使问题具备了思维的深度,足以吸引学生来思考,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必须从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等知识中找出内在的联系,让学生在思索探求中,领悟历史的趣味,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层次化原则
设计问题应有层次感,所设问的内容之间必须能保持内在的联系,问题之间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或由浅入深,或由易到难,逐层思考,从中学会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首先理清知识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提问合理可行。
比如,在讲述"新三民主义"这一概念,学生就不能深刻理解和领会,所以我就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三民主义"?(2)孙中山为什么要重新解释三民主义?(3)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4)新三民主义在当时是真正的民主革命纲领吗?(5)新三民主义为什么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这五个问题把"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和联系全部蕴含在内,学生只有在对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和三个历史概念进行甄别之后,才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对"新三民主义"的深刻理解。这样的问题还可以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的个性与共性加以区别,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现象,所以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很有效的。
总之,设计问题一定要认真备课,挖掘教材,根据上述两原则,使每一个问题都能成为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并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教师精心的设问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当然我们还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灵活地去创设问题,真正保证每一节课的效率,所以在操作程序上教师必须注意。
三、操作办法
1、新课导入的问题创设
导入新课是非常关键的,开始上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积极思考,就为全课打好基础,因此导入新课的设问,要能做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但问题又比较简短。例如在讲述"美国内战"这一课时,用"美国的国旗为什么是星条旗呢?"这个问题引入新课,一下就能抓住学生,又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做到了寓教于乐。
2、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这种设计应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并能使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潮,所以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深度、难度、概念性强。例讲述"中华民国成立"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设问了一组问题:A、中华民国的成立是否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完全胜利?B、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能够维护共和体制吗?C、孙中山为什么要向严世凯退让呢?这三个问题有层次感,启发性强,每个问题的悬念又可以营造积极思考的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从而加深对辛亥革命失败根源的深刻理解。
3、课堂结束的总结性问题
这些问题的设计师为了达到巩固、深化、训练能力的功效,每一节课都有必要完成这一步,因此这类问题的设计应具备高度的概括性和归纳性,并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新的思维角度看问题,形成对知识的完整体系,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掌握知识。切忌为问而问,使问题平淡化、简单化,更应避免问题的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根据教学需要出发,掌握好尺度,使问题教学切实可行,效果显著。以此来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