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发展趋势要求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模式——合作模式。信息技术课程已纳入小学课程计划中,作为一门必修学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个体差异;差异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在各年龄阶段上具有相同的生理特征和心里特征,但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以及个人的努力不同,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差异。
一、差异性教学的必要性
1.背景资料
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在学生升学的考核中,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学生总是在机房小声的说话聊天。自由练习时,有的学生就马上打开电脑,试试能不能上网,如果不能上网,则偷偷玩电脑自带的游戏;有的不知所措,坐在别人旁边,看着别人弄;有能力的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渐渐地失去了兴趣……
2.差异性教学的提出
所谓“差异性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为了促使个别学生的发展,既而采用某种方法进行教学,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3.学生产生差异的原因
认知的差异,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是不一样的;情绪和情感的差异,表现在学习的动机、意志、自信心等,直接影响学习信息技术的持久力;学习兴趣的差异,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低,成绩中,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不喜欢信息技术课程,成绩差;学习类型的差异,包括观察学习,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
二、学生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1.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差异
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接触电脑比较早,对电脑的一些基本操作很熟悉,甚至少数学生参加过校外的计算机兴趣辅导班;而有的同学则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一切只能从零开始。这直接导致了一个班上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给班级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个体间的性格差异
性格活泼的学生敢于操作、尝试,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实践;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对电脑畏首畏尾,不敢进行操作,怕出现错误。性格的差异影响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4.学习态度的差异
自主型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希望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随意型学生依赖性强,要有老师时时刻刻的监督,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操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最好教师帮他们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被动型学生表现为讨厌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三、差异性教学的实施原则
1.更新观念
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以及身体状态。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师生对立。
2.深入观察
准确分析学生的差异性是教师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开发资源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差异性是一种可供教师开利用的教育资源,将学生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让学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一有效教育资源,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
四、差异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
严肃,是一种标准,一种规范,自由才是学生思维的释放。教师应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释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思维的自由,这样可以产生思维碰撞,闪耀着思维的火花。
2.学生互补学习
班级的学生太多,教师不可能照顾好每一个学生,所以让学生进行互补性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学生进行互补学习就是将具有差异性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团体中,相互帮助,进行学习,以达到共同进步的作用,可以大大减轻教师个别辅导学生的压力。
五、差异性教学的方法
1.严密的组织课堂教学
老师要做到: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善于发现学生是否在玩游戏,特别是坐在角落和电脑显示频背向教师一面的学生;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控制作用,教师在讲解时要控制机房中的全部电脑;学生在操作时,要在机房里随处走动,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有效时间内认真完成课堂任务。
2.精彩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体选择并力求認识的一种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对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积极的思维,创造一个愉悦的心情,并在从事学习过程中,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而不会感觉疲惫。
3.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所谓的任务驱动法,就是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的,通过完全任务来学习知识、巩固知识、获得相应的操作的技能。它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任务驱动法可以很好的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务之急。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开展差异性教学,让所有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关键词】:个体差异;差异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在各年龄阶段上具有相同的生理特征和心里特征,但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以及个人的努力不同,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差异。
一、差异性教学的必要性
1.背景资料
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在学生升学的考核中,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学生总是在机房小声的说话聊天。自由练习时,有的学生就马上打开电脑,试试能不能上网,如果不能上网,则偷偷玩电脑自带的游戏;有的不知所措,坐在别人旁边,看着别人弄;有能力的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渐渐地失去了兴趣……
2.差异性教学的提出
所谓“差异性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为了促使个别学生的发展,既而采用某种方法进行教学,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3.学生产生差异的原因
认知的差异,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是不一样的;情绪和情感的差异,表现在学习的动机、意志、自信心等,直接影响学习信息技术的持久力;学习兴趣的差异,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低,成绩中,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不喜欢信息技术课程,成绩差;学习类型的差异,包括观察学习,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
二、学生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1.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差异
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接触电脑比较早,对电脑的一些基本操作很熟悉,甚至少数学生参加过校外的计算机兴趣辅导班;而有的同学则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一切只能从零开始。这直接导致了一个班上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给班级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个体间的性格差异
性格活泼的学生敢于操作、尝试,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实践;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对电脑畏首畏尾,不敢进行操作,怕出现错误。性格的差异影响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4.学习态度的差异
自主型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希望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随意型学生依赖性强,要有老师时时刻刻的监督,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操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最好教师帮他们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被动型学生表现为讨厌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三、差异性教学的实施原则
1.更新观念
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以及身体状态。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师生对立。
2.深入观察
准确分析学生的差异性是教师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开发资源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差异性是一种可供教师开利用的教育资源,将学生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让学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一有效教育资源,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
四、差异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
严肃,是一种标准,一种规范,自由才是学生思维的释放。教师应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释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思维的自由,这样可以产生思维碰撞,闪耀着思维的火花。
2.学生互补学习
班级的学生太多,教师不可能照顾好每一个学生,所以让学生进行互补性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学生进行互补学习就是将具有差异性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团体中,相互帮助,进行学习,以达到共同进步的作用,可以大大减轻教师个别辅导学生的压力。
五、差异性教学的方法
1.严密的组织课堂教学
老师要做到: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善于发现学生是否在玩游戏,特别是坐在角落和电脑显示频背向教师一面的学生;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控制作用,教师在讲解时要控制机房中的全部电脑;学生在操作时,要在机房里随处走动,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有效时间内认真完成课堂任务。
2.精彩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体选择并力求認识的一种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对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积极的思维,创造一个愉悦的心情,并在从事学习过程中,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而不会感觉疲惫。
3.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所谓的任务驱动法,就是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的,通过完全任务来学习知识、巩固知识、获得相应的操作的技能。它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任务驱动法可以很好的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务之急。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开展差异性教学,让所有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