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会学生阅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也能够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语文在学生整个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作用。抓好语文中的阅读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感悟生活,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革语文教学方法,认真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我们要摈弃单纯的把它当作一门工具学科。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了九年语文,一部分学生阅读品味低,阅读能力低,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课中老师肢解性地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师生沉溺于应试教育的泥潭,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让学生丧失了创新的能力。
  二、要确定阅读要求
  随着新大纲的出台,新教材的启用,倡导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倡导教育中人文因素的挖掘,倡导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既为语文带来了新鲜气息,也为语文教育构设出了美好前景。因此初中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
  1、阅读要求
  (1)根据不同的表述方式和体裁特点阅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2、阅读内容
  (1)从课文的内容中去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2)感受课文的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看出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语言思路和中心意思。
  (4)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
  (5)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
  (6)体会课文中一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7)理解词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8)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句子段落。
  3、阅读欣赏
  语文要体现出人文精神,因而阅读时就要欣赏课文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
  三、教学中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训练
  1、学会阅读
  当今社会中,阅读既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学习活动,也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的基本过程是认读——理解——吸收。这三者中认读是基础,理解是核心,吸收是结果。
  张志公先生认为:“读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粗读的目的在于“粗知大意,得其梗概”;想的目的在于了解文章谈了什么问题,说了什么事件,文章写给谁看的,为什么目的而写,然后再进行咀嚼、消化。
  (1)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陶渊明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前一句话对于读文章第一遍要快速阅读,只求了解主要内容,后一句读文章要下苦功,“钻”进去才能读出来,有收获。这就是说读一篇文章应先通读全遍,得其大意,再逐段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提法新颖的词句,最后再通篇领略,不注意整体性阅读,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或用品的主题,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总之,阅读是一个“整体——局部——整体”、“变速器——思想——语言”的反复过程,如果按照这个方法去读,一定能读懂,读通,读出味来。
  2、根据文章特征和文体特征,顺“藤”摘“瓜”,抓住中心,欣赏优美语句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这里的“藤”指的是现代语文的文体(体裁),“瓜”是指课文后和老师提出的具体问题。现代语体文大致分为三大文体: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条理、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只要把握住文体,阅读就会相当顺利。
  抓住中心,就是要找准选段或文章的关键的词句,找关键词和关键语句的方法一是,语感,二是,分析体会,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找关键词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记叙文是记叙、描述人和事物、风景的,一些动词形容词往往很重要。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白杨树的世术形象,并具有象征意义,作品开门见山就点明了感情基调:“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不平凡”一词在第一、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中反复出现,明显是个关键词。
  如果是议论文,表述观点的句子,每一段的中心句则一般都是关键句,说明文中表述被说明事物在主要特征的句子和句子中的中心词语,则大多数为关键词句。
  审美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首要任务,无论是阅读课内的还是阅读报刊上的文学作品,我们都应该注意欣赏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在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时注意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思考这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对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
  综上所述,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将阅读训练贯穿始终,避免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避免明知“大量阅读”是求治语言语阅读能力低下的良方,却不能落到实处的现象。在教学中摸索,走改革课堂阅读教学之路,让学生拿到开启阅读大门的钥匙,使我们的语言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添趣增效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期刊
摘要:阅读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库。文章的材料是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如果平时不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头脑空空的,那么写起作文来,既是懂得不少的写作技巧,也是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写作水平好的学生,不论遇到什么作文题,提起笔来,总是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材料信手拈来,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力,究其原因,就是平时厚积累的结果。如何积累素材?材料从何处来?材料就在我们周围的
期刊
摘要: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是学好语言的基础。在传统的词汇教学策略下,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造成词汇遗忘快,易拼错。依靠查字典是学生获得新词的主要途径。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对词汇教学进行反思,构建科学的词汇教学策略以提高词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词汇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英语教
期刊
摘要: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课型、教学目标的不同,导入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  关键词:数学 课堂 趣味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期刊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前者主要指即成的史实或评论,后者则是指运用已知和材料经过解析,得出结论和对历史的感悟。学生从过程性知识探索中能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历史思维的热情;学生在其中获得知识迁移的试验,从而促进陈述性知识的积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历史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分析、归类、重组和
期刊
精彩的导入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进入美妙的学习境界,从而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何谓导入呢?导入新课技能是指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其作用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沟通师生情感、联结知识、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它是课
期刊
课程改革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各地涌现出了不少先进教改经验,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些学校依靠课堂教学改革,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他们的成功吸引了各地教育同行的目光,引起了教育同行的极大关注。一些条件相近的学校,先后推行了“先学后教”、“讲学稿”、“小组合作学习”,或者三者融合。有的学校更是强行规定课堂教学环节,规定教师讲的时间,甚至干脆规定“教师一节课讲
期刊
【摘要】归因,即归结个人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本文通过一些问卷及相关试验对归因法在初中语文学习上的运用进行了相关研究。相关结果表明,通过归因法可以改变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成败的原因知觉、期望以及情感因素,通过归因法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相应的行为关系,促进整个教学过程,提高了整个教学效果。  【关键词】归因法;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心理学家海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材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这有利的因素,挖掘教材中所固有的情趣,把知识的精华提取出来,并教给学生,使学生与作者的喜、怒、爱憎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一些激趣法。本文采用了四种激趣法,巧妙地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趣法 教学效率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