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控制属于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相关。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的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重点讨论了建筑工程造价的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1、建筑工程造价的企业成本存在的问题
1.1造价控制的认识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的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对于企业成本的管理存在许多误区,比如:加强成本管控、整体成本调控等方面,误区随处可见,而这些都是由各个部门之间的区别引起的。具体地讲,成本管理中,管钱的只负责账目,材料采购部只负责购买,从来不管钱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备部门的分工十分合理,但是整個成本管理的责任并不在部门当中。
1.2企业成本预算的分析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中,绝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没认真分析成本,通常只是在施工前进行简单预算而已。同时,在具体的施工中,几乎没有清楚地标注成本核算,甚至完工后又急着进行下一项施工,这就使得成本分析、价格控制等账目一塌糊涂。也就是说,企业的盈亏状况,以及钱究竟用在了什么地方,都没有成本分析资料的可靠依据。
1.3造价控制缺乏体制化。
造价控制方面,出现了一些极不科学的现象,大部分成本核算都是在施工的初级阶段才进行核算的,但是在体制管控方面,没有合理的责权结合整体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当然,作为建筑工程企业,一定要实现造价控制的体制化,只有明确的体制化管理,才有利于实现工程造价的程序化,才能提高企业的施工成本控制效益。
1.4检验审核的能力薄弱。
对于整体的成本控制而言,一般都是由企业成本控制效果来确定的。比如:在材料采购方面,需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且有效的调控施工中的材料消耗,特别是遇到“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的材料,需要及时制止,以便确保材料的整体管控。然而,当前的材料检验审核能力十分薄弱,极不利于控制的有效实施,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造价的审核与控制工作。
2、建筑工程造价中的成本控制的策略
2.1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
完善企业立法成本通常可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可变成本是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成本,在建筑行业中,它是劳动力、机械、材料的直接成本以及现场间接成本之和,这些成本可变是因为他们是所进行的工程量的函数。固定成本是指一般管理成本,它的发生与所进行的工程量无关,而保持一个较稳定的比例。根据每个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把目标建立在项目上,使成本控制目标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落实目标成本的责任并使目标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是明确承包人的责、权、利,企业在与项目经理签订经济承包合同时,必须确立目标成本和责任,落实承包人的责任和权利。要建立完整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经营、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定额、核算、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实施考核细则。
2.2抓住各个环节控制,疏而不漏,全面实现目标控制。
首先,把握工程特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企业经营要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条件、合同成交约定等承接工程和承建工程的源头抓起,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工艺特点,结合企业现有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可能规范内最大程度更新提高动能等情况,修改并完善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经济、合理、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全过程,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流水作业,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成本支出“把握成本控制目标。
再次,加强人工费、材料费管理,做好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施工操作人员要择优筛选技术好、素质高、工作稳定、作风顽强的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好施工作业面,提高定额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力,严格按定额任务考核计量和结算,实行多劳多得。在施工中,要做好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资费用。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工程的用工减少,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数量增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成本中的人工费,而且还相应地降低其他费用。材料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节约材料费用,对降低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管理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等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质量、定价、选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限额领用、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盘点核算等关键环节。凡是工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和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要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避免材料超期储存积压,切实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2.3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
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有如下几步:第一,成本账目图表的作用是用于估计项目支出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确定与公司的一般账目和会计职能的联系及与其他财务账目的协调一致。第二,项目成本计划是运用成本账目来比较项目的成本计划和现场发生的实际计划的。第三,成本数据采集是将采集到的成本数据集成到成本报表系统之中。第四,项目成本报表就是确定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项目成本报表的类型。第五,成本工程是使成本目标最小化应采取的成本过程类型。
结语: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需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建筑施工费用的整体性实施,认真把握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掌控市场经济脉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流失,以便更有利于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晓燕.基于全过程审核视角的财政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01).
[2]罗佳.建筑工程中阶段性造价控制管理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52).
[3]张香月.解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造价控制[J].低碳世界.2016(23)
[4]严冰.如何做好酒店装修成本造价控制[J].低碳世界.2014(21)
[5]郑碧莹.探讨工程招投标造价控制的几个重要环节[J].招标与投标.2014(05)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1、建筑工程造价的企业成本存在的问题
1.1造价控制的认识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的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对于企业成本的管理存在许多误区,比如:加强成本管控、整体成本调控等方面,误区随处可见,而这些都是由各个部门之间的区别引起的。具体地讲,成本管理中,管钱的只负责账目,材料采购部只负责购买,从来不管钱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备部门的分工十分合理,但是整個成本管理的责任并不在部门当中。
1.2企业成本预算的分析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中,绝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没认真分析成本,通常只是在施工前进行简单预算而已。同时,在具体的施工中,几乎没有清楚地标注成本核算,甚至完工后又急着进行下一项施工,这就使得成本分析、价格控制等账目一塌糊涂。也就是说,企业的盈亏状况,以及钱究竟用在了什么地方,都没有成本分析资料的可靠依据。
1.3造价控制缺乏体制化。
造价控制方面,出现了一些极不科学的现象,大部分成本核算都是在施工的初级阶段才进行核算的,但是在体制管控方面,没有合理的责权结合整体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当然,作为建筑工程企业,一定要实现造价控制的体制化,只有明确的体制化管理,才有利于实现工程造价的程序化,才能提高企业的施工成本控制效益。
1.4检验审核的能力薄弱。
对于整体的成本控制而言,一般都是由企业成本控制效果来确定的。比如:在材料采购方面,需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且有效的调控施工中的材料消耗,特别是遇到“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的材料,需要及时制止,以便确保材料的整体管控。然而,当前的材料检验审核能力十分薄弱,极不利于控制的有效实施,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造价的审核与控制工作。
2、建筑工程造价中的成本控制的策略
2.1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
完善企业立法成本通常可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可变成本是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成本,在建筑行业中,它是劳动力、机械、材料的直接成本以及现场间接成本之和,这些成本可变是因为他们是所进行的工程量的函数。固定成本是指一般管理成本,它的发生与所进行的工程量无关,而保持一个较稳定的比例。根据每个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把目标建立在项目上,使成本控制目标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落实目标成本的责任并使目标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是明确承包人的责、权、利,企业在与项目经理签订经济承包合同时,必须确立目标成本和责任,落实承包人的责任和权利。要建立完整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经营、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定额、核算、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实施考核细则。
2.2抓住各个环节控制,疏而不漏,全面实现目标控制。
首先,把握工程特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企业经营要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条件、合同成交约定等承接工程和承建工程的源头抓起,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工艺特点,结合企业现有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可能规范内最大程度更新提高动能等情况,修改并完善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经济、合理、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全过程,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流水作业,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成本支出“把握成本控制目标。
再次,加强人工费、材料费管理,做好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施工操作人员要择优筛选技术好、素质高、工作稳定、作风顽强的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好施工作业面,提高定额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力,严格按定额任务考核计量和结算,实行多劳多得。在施工中,要做好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资费用。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工程的用工减少,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数量增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成本中的人工费,而且还相应地降低其他费用。材料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节约材料费用,对降低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管理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等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质量、定价、选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限额领用、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盘点核算等关键环节。凡是工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和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要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避免材料超期储存积压,切实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2.3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
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有如下几步:第一,成本账目图表的作用是用于估计项目支出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确定与公司的一般账目和会计职能的联系及与其他财务账目的协调一致。第二,项目成本计划是运用成本账目来比较项目的成本计划和现场发生的实际计划的。第三,成本数据采集是将采集到的成本数据集成到成本报表系统之中。第四,项目成本报表就是确定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项目成本报表的类型。第五,成本工程是使成本目标最小化应采取的成本过程类型。
结语: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需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建筑施工费用的整体性实施,认真把握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掌控市场经济脉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流失,以便更有利于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晓燕.基于全过程审核视角的财政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01).
[2]罗佳.建筑工程中阶段性造价控制管理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52).
[3]张香月.解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造价控制[J].低碳世界.2016(23)
[4]严冰.如何做好酒店装修成本造价控制[J].低碳世界.2014(21)
[5]郑碧莹.探讨工程招投标造价控制的几个重要环节[J].招标与投标.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