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44405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如何正确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体育教学激发与培养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心理选择、趋向和准备的突出表现,它对促进体育教学效果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对体育课是否有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直接自主参加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体育兴趣是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更是终生体育的伟大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为更进一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在我国基础体育教育中培育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其终生体育意识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难题。
  一、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首要因素
  1、要有高尚的师德。这首先表现在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忠诚上,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当然,也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其次,要热爱学生,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切忌过于强调自身作用,还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单纯把他们看作学生,更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教师的态度应和蔼可亲,富有无限的亲切感。这样,学生会更加信赖教师亲近教师。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教师马马虎虎,上课松松垮垮,对学生放任自由。
  2、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才能。首先,必须精通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体育课学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能够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和保健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只掌握教材上的那点知识,最多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在体育课上,教师能用简明概要,生动形象,风趣多才和逻辑性强的语言进行讲解,这可以达到感染学生,激发情趣的效果,加上教师准确、熟练、轻松而优美的示范动作,才能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劲头。其次,体育教学还应“一专多能”。应当看到,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决不限于体育本身,虽然体育教师有专业的具体要求,但他的教育对象是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必然是全面的。而且,各学科的知识不是孤立的,并且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他们提出的问题广泛而又多样。诸如人为什么能在水中游泳,如何能有健康的身体等。这就给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一个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3、精力充沛,体魄健壮。体育教师的工作往往以身体活动为其主要特征,负荷量很大,而且又要以情绪感染学生,这要求体育教师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在学生面前应始终表现出情绪乐观、举止潇洒、仪表高雅,朝气蓬勃。体育教师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又是体育锻炼的实践者,精力充沛,体魄健壮是锻炼效果在教师身上的表现,这本身就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良好的课堂气氛也可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課堂气氛,是指在体育课上,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而给人某种强烈的神情表现或景象。学生一般都活泼可爱,感情丰富,他们的情绪丰富而深刻,体育课上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胜利的欢呼等体验对学生能产生强烈地感染,因此,如何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体育课教师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功。
  1、明确每堂课的具体目的、意义和任务。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要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学习的具体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意义和在整个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一个不明了学习的具体目标和意义的学生,就很难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当他知道了学习的具体意义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他去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艺术体操专项课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站立动作,比较枯燥、呆板,但对整个艺术体操教学最重要。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应从美的角度去突破。女孩子最爱美,美的关键是气质的体现,人的气质应在立、行、举、动中表现出来,后者又取决于立,立不好谈何气质?再者,应把如何站好的要求(头、眼、脸、肩、胸、背、臂、腿、腹、臀、脚的要求.)传授给学生。在边练习、边讲解时提示自身的感受,在学生对其动作的好处和要求体验后,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兴趣。又如艺术体操对力量和耐力的要求很高,而这一点通常会被忽视,以为艺术体操就是“以柔为主”,它与力量和耐力练习关系不大,却不知“柔中有刚”的道理。只有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才能更好地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
  2、要掌握好课堂节奏,调节课堂情趣。课堂节奏过快,容易使学生紧张疲劳,节奏太慢,又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松懈。因此,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性别、兴趣爱好等实际,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运动负荷进行合理搭配,做到有张有弛,使学生听、看、想、练、息交替适度,这样也会使学生产生美好和谐的感受。
  3、要重视用动作、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上课时应始终用微笑示意法,始终用微笑来面对大家,必然会感染学生,使他们感到愉快,造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在进行难度较大的教学时,教师的微笑可以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防止消极因素的产生和蔓延。
  三、重视体育基础理论教育,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的理解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理论课安排太少,一般只在雨雪天地才上室内课,还经常改成上自习。这种现象造成学生对体育的片面理解,一提起体育,仿佛就是打打球,跑跑步,提起比赛就是第一和金牌,好像体育就是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从事的工作。这说明教师并没有把体育真正的含义及体育的价值传授给学生们。对此,我们应当系统地向学生讲授现代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使他们对体育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使他们明白体育的含义,不只是比赛和金牌,而是塑造使每一个人都是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并使学生们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为自己将来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善于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参与的快乐,享受运动的乐趣,尝试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练的主体,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其他文献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 奥尔夫为儿童们精心设计的,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新颖的、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儿童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学龄前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在整个幼儿期里最需要发展的不是音乐上技巧和掌握,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高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淡化排球教学的竞技性色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
期刊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教学,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声乐演唱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如何培养和造就从事高素质音乐教育的教师,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由于学前教育的学生毕业后教学对象不同,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一种“综合立体交叉”的教学模式,运用集体讨论课、个别技能课、小组技能课
期刊
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的需要也在不断提升,暖通工程的建设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供暖通风的需要.然而,如何确保暖通工程设计工作成为了各个单位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
摘要:音乐是一门抽象艺术,它不能直接表达语意也不能描绘物体颜色、形状、大小,即非语意和非物质的特征。正因为如此,音乐给人留下了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这种广阔的想象空间能有效的激发欣赏者与表演者的创造思维。让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并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并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进而产生创造意识。   关键词:音乐培养创造性  一、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中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创造性议题。  首先,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个
当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1世纪的水资源供给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问
师范类专业的舞蹈教学与艺术院校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舞蹈教育工作的职前训练,而不是培养舞蹈演员,因此,在舞蹈理论知识方面和舞蹈技艺内容上要尽可能更广一些,知识与舞蹈体例更新一些,以便学生通过教学能练就更为实际、适用的职业技能。  一、明确学前教育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针对性。  像本人所教授的班级的教学对象都是16——20岁的女学生
期刊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也因为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对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  多年以来,传统的音乐课上都以钢琴、电子琴为主要教具,但是,随着其它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多媒体的广泛介入,我也深深认识到了运用VCD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音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音乐课堂则更显勃勃生机。如果能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这能充
期刊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继承传统体育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开拓创新,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总结经验,完善自我,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  1、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1.1对体育教师的研究。  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能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与风格,虽然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束缚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一套一般性
期刊
【摘要】: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表现平台,它不仅有健身的效益,更可以培养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自信心是弘扬“自强、自立、自主”的体育精神的基础,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更有着催化剂的作用,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取得成功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体育活动与自信心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体育教育心理机制自信心互补统一和谐共存  小学体育担负着传